小說:、、、、、、、、、、、、
開學之后,距離中考就只有四個月時間了,為了給秦浩和莊圖南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宋瑩就連平時說話的音調都降低不少,平日里跟人爭得臉紅脖子粗的事情,也能心平氣和的去解決了。
弄得街坊鄰居都還以為她轉性了,群眾友好度直線上升,這要是在年底那會兒,估計先進工作者的稱號非她莫屬。
黃玲則是默默提供后勤供應,總是變著法的做各種湯給二人補充營養。
莊圖南學習很刻苦,別人都在玩的時候,他總是關上門默默用功,而秦浩基本不怎么復習,上課也從來不做筆記,但是每回考試都是年級第一。
就連莊超英也不得不收回自己之前的言論。
“天才真的可以不需要努力。”
同樣不需要努力的還有林棟哲,論智商他雖然比不上秦浩,卻比莊圖南跟莊筱婷要強上不少,他之所以學習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心思壓根就不在學習上面。
每次考試前,林棟哲只要稍微用點心,認真復習一段時間,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為此,秦浩特地給林棟哲定制了一套規則,玩沒問題,他甚至可以陪林棟哲一起玩兒,前提是,每天需要抽出一個小時來學習,在這一個小時內,林棟哲需要付出100的專注,一旦走神就要扣除游玩時間。
漸漸地林棟哲也習慣了這種方式,每天一個小時而已,他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玩,而且莊圖南一門心思學習壓根就沒工夫答理他,莊筱婷跟吳珊珊是女孩子,跟他玩不到一塊去,至于小軍,小屁孩一個,如果秦浩不跟他玩,他就只能自己一個人玩了。
關鍵是,秦浩總能想出一些特別好玩的游戲,讓林棟哲欲罷不能。
比如一個叫做“大富翁”的游戲,可以買地皮,還可以建房子,對方路過的時候還可以收取一定過路費,直到對方徹底破產。
林棟哲從小腦子就靈光,除了父母給的零花錢,他還自己收集一些廢品,例如:牙膏皮、作業本,甚至還把莊圖南的暑假作業給別的孩子抄,賺錢不僅能讓林棟哲有錢去看小人書,還讓他產生了很強的自我認同。
“大富翁”這個游戲完美滿足了林棟哲的兩大需求,因為只要他贏一次,秦浩就會給他一塊錢,雖然林棟哲贏的次數屈指可數,但這更加讓他欲罷不能。
起初宋瑩跟林武峰也嘗試陪林棟哲玩過“大富翁”,結果夫妻倆無一例外,全都在很短時間內“破產”,次數多了,林棟哲就不愛跟他們玩了。
用林棟哲的話來說:太菜,沒意思,我只跟高手對決。
有秦浩在前面提溜著,林棟哲的學習成績也在穩步上升,甚至在期中考試時超過了莊筱婷,考了個全年級第五,一度讓宋瑩懷疑他是不是作弊了,但是轉念一想,林棟哲考得比莊筱婷還要好,還有誰能給他抄呢?
“這么說,林棟哲有機會能上一中,能上一中是不是意味著能考大學?”宋瑩捧著成績單,腦海里抑制不住的展開聯想。
林武峰倒是比較穩重,私底下找莊超英詢問他的意見。
莊超英的臉色有些古怪,一個秦浩也就算了,不到十歲就拿到全國冠軍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可在他印象里,林棟哲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差生,前幾年還趴在地上跟個泥猴子似的,被宋瑩追得滿院子亂跑呢。
怎么突然學習成績就上來了,還超過了莊筱婷。
“現在談大學還為時尚早,畢竟小學的知識點比較少,有浩子幫林棟哲突擊一下,他還能跟得上,到了高中如果還能名列前茅,那倒是可以展望一下。”
結果宋瑩一聽,立馬表態,往后莊筱婷做幾本習題,林棟哲就做幾本。
然而,到了期末考試時,林棟哲的成績卻是一落千丈,直接掉到了中等偏下,瞬間就把宋瑩的期望值降了下來。
莊筱婷倒是發揮正常,考了年級前十,這也讓莊超英暗暗松了口氣,一個秦浩也就罷了,再加個林棟哲,說不定會打擊兩個孩子的自信心。
小考過后就是中考。
秦浩也就是總分位列年級第一,莊圖南也拿到了年級前五的好成績,二人雙雙直升一中高中部。
成績出來的當天,宋瑩就拉著黃玲去買了紅綢子,在小院圍墻上掛上了標語。
用宋瑩的話來說,她忍氣吞聲四個多月,平時連說話都不敢大聲,現在總算有了好成績,還不能炫耀一下,那豈不是要把自己憋死。
暑假期間,宋瑩跟黃玲的后勤工作任務減輕不少,也終于有了空余時間。
有句話說得好,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有了空閑時間,精神世界的空白,就需要精神食糧來填補。
于是,秦浩從圖書館借來的那些雜志就成了宋瑩跟黃玲上班閑暇之余的消遣。
一度讓宋瑩跟黃玲連看電視都不感興趣了。
相較于電視機里那些長篇大論的大道理,雜志里的文章更注重“個人情感”的表達,這對于此前一直接受“集體大于個人”教育的宋瑩跟黃玲來說,完全就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這些文章寫得太好了,句子也美,故事也很好看。”宋瑩只有初中畢業,說不出具體哪里好,這些文章給她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共鳴:原來在集體之外,我還是個人,有血有肉的人。
黃玲也經常看得潸然淚下,知青文學、傷痕文學、詩歌,對于從大字報時代走過的人來說,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暑假期間,秦浩只在家里待了半個月,隨后就前往江蘇體育局報道,備戰1980年的全國圍棋錦標賽,上次秦浩是拿到了中國棋院的特別推薦,代表個人參賽。
據說當時江蘇體育局的領導得知秦浩是蘇州人之后,郁悶得不行,把蘇州棋院的領導叫過去狠狠罵了一頓。
所以,這回秦浩剛放暑假,江蘇體育局那邊就不斷給秦浩打電話,生怕他又代表個人參賽。
對于秦浩這次參加圍棋錦標賽,棉紡廠家屬巷的街坊鄰居都已經見怪不怪了,偶爾在電視上看到秦浩的新聞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激動。
不出意外,秦浩再度拿下全國錦標賽的冠軍,這次戰勝的對手不是聶衛平,而是一位同樣年輕的選手,年僅20歲的劉小光。
原本中國棋院還準備征召秦浩參加世界業余圍棋錦標賽,卻被秦浩以“學業繁忙”為由拒絕了。
一個業余圍棋比賽,其他國家參賽的要么是退役選手,要么壓根就不是職業棋手,這樣的比賽實在是沒什么意思,關鍵是獎金也不高。
國慶過后,新聞報道了中國棋手敗走世界業余圍棋大賽的消息,引起了一片嘩然。
“這些人也太水了吧?這個今村文明都76歲了,一群職業棋手還下不過一個76歲的老頭,簡直就是恥辱。”
“也不能這么說吧,畢竟日本圍棋確實很厲害。”
“哼,厲害個球,一個業余比賽能說明什么,有能耐的讓他們的職業棋手跟咱們的頂尖高手碰一碰。”
“咳咳,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至今未嘗一敗。”
“……那是以前,咱們最近不是冒出一個很厲害的小孩嗎?叫什么來著……”
“秦浩!”
“沒錯,就是這小孩,連拿兩屆錦標賽冠軍,還有全運會冠軍,讓他上沒準能贏。”
秦浩并不知道,由于這個世界業余圍棋大賽他又漲了一波人氣,依舊悠哉悠哉享受著80年代初的高中校園生活。
最近教育局下達了一個文件,說是要在嚴禁校園操練的前提下,打破男女界限,讓異性同學正常相處……
對此,一中全體教職人員在開完會后都是滿臉苦笑。
在高考的巨大壓力之下,單一填鴨式教育和枯燥的題海戰術讓學生們身心俱疲,再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情竇初開,原本嚴防死守還有漏網之魚呢,這個時候“開閘放水”那不成了火上澆油?
但是教育局的文件又不能不遵從,老師們只能選擇一種笨辦法:加強巡邏,一中校園里但凡是能藏兩個人的地方,都要巡邏到位。
就連莊超英所在的棉紡廠附中也不例外,經常要值班到很晚才回來。
宋瑩起初還有些擔憂秦浩會不會“早戀”,林武峰一句話將她點醒。
“浩子比他們同學至少要小三歲。”
宋瑩這才反應過來,秦浩比莊圖南要小三歲,十二歲的小孩早什么戀?
不得不說,老師們的嚴防死守還是起到了一定效果的,一中學生們剛剛燃起對異性渴望的小火苗,還沒來得及多撲騰幾下,就被撲滅。
于是,很多學生選擇以交筆友的方式來緩解壓力,雙方通過報刊、雜志等,獲得彼此的聯系方式,幾封信件交流過后,如果聊得下去,就可以發展為固定筆友。
當然,也有“花心”的,秦浩的同桌就跟很多人維持著筆友關系,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寫幾封信,就是不知道里面的內容是不是大同小異。
起初,秦浩是不打算交什么筆友的,直到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了一個眼熟的地址。
于是,秦浩嘗試著給這個地址寄了一封信。
一個禮拜后,郵遞員騎著自行車停在小院門口:“有一封署名:瀟湘夜雨的信,是不是這兒?”
“瀟湘夜雨?哪有人叫這么奇怪的名字?”
林棟哲嘲笑的話脫口而出,結果就看到秦浩上前接過了信封,還順帶橫了他一眼,林棟哲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回到里屋,秦浩拆開信封,信紙上的字跡很娟秀,也很工整,應該是出自女孩子的手。
女孩的筆名叫:木子,先是夸獎了秦浩的字跡好看,詢問他是怎么練的,練了多久,然后又聊了一些關于詩歌、雜志的看法。
“木子,姓李,又住在這里,應該是同一個人吧?”秦浩給對方回了一封信,然后打發林棟哲買張郵票寄出去,當然跑腿費是少不了的。
接下來的幾個禮拜,秦浩每周都會收到對方的來信,一開始聊的都還是一些藝術上的內容,漸漸地對方就開始聊一些關于生活上的問題。
從對方透露出來的一些信息來看,應該就是“李佳”了。
秦浩給對方的回信,在鼓勵之余也會給她一些建議,久而久之,雙方通信的頻率也從每周一封變成每周三封。
直到后來有一段時間,李佳忽然沒了消息,就在秦浩疑惑之際,又收到對方一封信件,才知道李佳為什么會突然“斷聯”,她沒錢買郵票了。
根據李佳所說,她父母是上海去黑龍江的知青,在黑龍江結婚后生下了李佳和她的弟弟李文。李佳牙牙學語時,就先學會了上海話;家里買了收音機,收聽最多的是越劇。
前幾年政策松動后,父母就把她送到了上海的爺爺奶奶家,但是那套只有二十平米的狹小逼仄又不隔音房子里,本來就擠了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和堂妹五口人,她晚上只能睡在廚房里。
秦浩沒有用過多言語去安慰,而是分享了前幾年的經歷,隨后又在信紙里夾了十張八分面值的郵票。
林棟哲剛要出門寄信就被宋瑩攔了下來,這么久了她也注意到了秦浩的異常舉動,不過沒得到秦浩的允許,她也一直沒拆過秦浩的信件。
“宋阿姨您不用擔心,浩子只是交了個筆友而已,高中學習壓力大,我們班很多人都交了筆友。”
宋瑩見被莊圖南抓了包,一時有些不知所措,林棟哲的一句話瞬間緩解了她的尷尬。
“圖南哥,那你怎么沒交筆友?”
莊圖南翻了個白眼,他現在哪有時間交筆友,拼了命的學也只能看到秦浩的背影,要是再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上面,就真的像秦浩所說的,連他的背影都看不到了。
一個禮拜后,秦浩再度收到了李佳的回信,連帶著上次他寄過去的十張郵票全都原封不動的還了回來。
此后,雙方的信件往來頻率又恢復到了每周一次。(本章完)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