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四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

第四百三十三章 內憂外患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1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丁勝安帶著幾名掌柜,和周吉等管家交接,內院的各執事媳婦們,紛紛聚集在夫人屋子中。

賬房的先生們,算盤打的“啪啪”響,核對每項開支與收入。

各項事務中,馬市本是大頭,又要全部交接給官府,所以越發的繁瑣。

事情很多。

但是探春處理的有條不絮。

周氏得知后,還是告訴了秦可卿。

秦可卿聞言不置可否。

三姑娘沒來金州前,她管理家事,馬市雖然是將軍提前打下的根基,卻是在她手中擴大,成為了家里的核心生意。

如今要交出去,以濟州島的人參貿易替代,雖然知道是將軍的主意,心里難免有些波動。

不過將軍親自去接大兒子,也帶走了她的心思。

家里的事情,唐清安不插手,放心的離開了金州,本來是要去旅順,不過知道長子即將抵達,于是專門停留了半日。

一行車隊很快出現在了天邊。

馬車上的唐晏乾知道父親在等他,當葛世峰告知已經看到將軍后,他終于還是喜悅了起來。

“父親。”

唐清安走到馬車前,親自抱下兒子。

“個子長高了,也越來越秤手了。”

后世的習慣。

孩子體重增加了,老人不讓說變重了,只讓說秤手,不然不吉利。

唐清安當然不迷信,不過習慣了如此說。

把唐晏乾放在地上,看著他小大人的模樣,笑著摸了摸兒子的頭頂,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

兒子做的很好,在朝鮮獲得良好的名聲,超過了他的預料。

“父親。”

唐晏乾又欣喜見到父親,又覺得不好意思,做不到小時候,記憶中抱著父親露出的親昵姿態。

即想親近,又放不下姿態。

畢竟過去了幾年。

他短短的童年,記事的時候開始,哪怕當初還沒去朝鮮時,和父親就聚少離多。

“回來就好,你母親在家里等你呢。”

如此早熟的神態,讓唐清安心疼,更覺得虧欠了兒子。

不過他是平遼侯,比起國內的亂民,遼東犧牲的士兵,他們父子這點事,又算的了什么呢。

收拾了心情,唐清安壓下心里的惜子之情。

拉著兒子唐晏乾問了一番,正在唐晏乾祛除了心里的陌生,恢復了幼兒時的依戀,卻聽到父親要離開了。

自己才回來,又要和父親分別。

八歲的唐晏乾委屈的差點哭了出來,短短的親情,就讓他卸去了在朝鮮學會的偽裝。

唐清安抱起了兒子,很快又把他放下。

離開了金州城門。

他是平遼侯。

身負責任。

金江鎮的事,國內的事,國外的事,事事都關乎民族千秋偉業。

而人生匆匆。

只一個蠻族,就耗費了他八年的時光。

更有國內上千萬的災民,還有數千萬饑餓線上掙扎的貧民,他不是皇帝,但他是中國人。

小冰河時期,各種天災。

他不會允許歷史上發生屠戮半個中國的事情,那么這都是他需要解決的困難。

土地旱的旱,澇的澇。

根據地方官員的奏疏,今年的北方又是大旱,而南方的海南下了冰雹,摧毀房舍無數。

這場巨大的冰雹災害,會延續十一年,每年都會發生。

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明年就會發生遍布半個大周的蝗災。

同時。

也是連續九年的洪澇,江河決堤的開端。

至于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的大旱,已經連續了三年。

地震在未來數年中,高達數十起。

還有北方的瘟疫,乃至漫延到長江流域,從河北到京城,只京城的死亡百姓就高達四成。

歷史發生了變化,環境卻沒有變。

而大周積弊數十年的矛盾,根本無法應對這連綿不斷的天災。

這些年。

陜西民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是更大,更集中,更密集的災害,即將登場。

大臣們疲于應對,絕望的喊出國事已不可為。

但是。

唐清安有遼東。

遼東不同于奴兒干司。

而且比遼東更為苦寒的奴兒干司,敗也于此,成也于此,比起國內異常極端的天災,反而是凈土。

年關臨近。

國內的衙門都空了,金江鎮的官員們,仍然沒有放假,皆動了起來。

唐清安帶著官員們巡視各地。

第一站就是旅順。

最大的船廠船塢就設立在旅順。

參觀了新修建的船塢,船政的官員,向唐清安,謝友成,馮勝之,顧應時,李成賢,林如海等人介紹。

“目前船政主要的船塢,仍以福船模型為主,總共有六個規格,分別是一到六號。

其中一號,二號仍名福船,三號名哨船,也名草船,四號名冬船,也名海滄船,五號名鳥船,也名開浪船,快船皆用的此船型。”

在船廠里,臺子上擺放了一排的模型船。

官員手指指著這些模型船,語氣激動,努力保持鎮定,一一向眾人介紹,并詳細的說出功能。

“承擔海戰的福船,一號又稱大福船,不過這種船吃水太深,操縱困難,機動性能不好。

二號也稱福船,比一號稍小,相應的吃水不深,在操縱性能也比一號福船強,因此水師們經常使用的是二號福船。”

唐清安知道西班牙的大帆船,知道大明的福船,但是具體怎么制造,他是不知道的。

據他現在所知,制造一艘福船的工序就高達上千種,每種工序都有各自的技術,根本不是外人用三言兩語就能玩得轉的。

更有水師的作戰方式。

常言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已經說明了道理。

后世的大清,以一國之力都無法打敗海上的鄭成功,最后還是靠的對方投降的水師將領,才打敗了鄭成功的后人。

作為外行的唐清安,沒有輕易的插手水師作戰方式,而是在大方向上提出他的要求。

大帆船比起福船,更適合當今時代的遠洋海戰,不過金江鎮,十年內沒有爭雄遠洋的計劃。

唐清安看著眼前的福船戰艦模型,仔細的聽著官員的介紹。

福船高大如樓,低尖上闊,首昂尾高。

船艏設有炮床,用來架設大口徑火炮。在船頭下方左右兩邊靠近吃水線的地方各裝有一根長而尖利的金屬桿,這是用來沖撞敵船時使用的撞角。

船艉樓有三層,旁有護板,上設木制女墻和炮床。

船舯部有四層甲板,最下層甲板裝載土石,作為配重,防止船只發飄;

第二層是船員休息的地方;

第三層是存放帆篷索具和做飯的地方。

其左右舷各設一扇水門,用于人員上下船,甲板中間放置水柜,用來存放寶貴的淡水。

甲板前后設有木碇,系以棕纜,下碇起碇工作都在第三層甲板完成;最上面一層甲板是戰斗艙面,又稱作“露臺”,需要從第三層甲板緣樓梯而上。

甲板兩旁有用竹木編成的防護欄板,戰斗時,人員以護板為掩護,向敵船發射火炮箭石。

福船正是因為船體高大,防護性好,攻擊力強,在海戰中既可以用撞角犁沉敵船,又可以用火炮攻擊敵人。

正適合當前金江鎮的近海作戰要求,而且比起大帆船,有更強大的運輸能力。

既能滿足金江鎮維持近海安全的作戰要求,又能達到補充船隊運力,加強南方移民的計劃。

水師參將沈有容,嚴中正,游擊李二等將領也在一旁。

沈有容,嚴中正的家人們,已經悄悄移民到了金州,真正的融為了金江鎮。

“聽說南方海盜多,且有聚眾的大盜,有竊國的實力,還有西方國家的戰船也多,如果發生了戰事,能否應對他們?”

軍司謝友成對海上不熟,謹慎的詢問道。

沈有容上前一步,笑著說道。

“咱們二號福船,也是軍中使用的最多型號的戰船。

有大發貢一門、大佛狼機六座、碗口銃三個、噴筒六十個、鳥嘴銃十門、煙罐一百個、弩箭五百枝、藥弩十張;

儲備粗火藥四百斤、鳥銃火藥一百斤、弩藥一瓶、大小鉛彈三百斤;火箭三百枝、火磚一百塊。

火炮二十個、鉤鐮十把、砍刀十把、過船釘槍二十根、標槍一百枝、藤牌二十面、寧波弓五張、鐵箭三百枝、灰罐一百個;

大旗一面、大篷(船帆)一扇、小篷一扇、大櫓兩張、舵兩門、椗四門、大索六根、小索四根,每根長十八丈。

還有火繩六十根、繩十根、鐵蒺藜一千個。

另外,各船的捕盜隨身攜帶備用的有釘四十斤、油五十斤、麻六十斤、灰三擔;

每名士兵隨身攜帶篾盔一頂、腰刀一把、釘槍一根。”

沈有容用細棍,在半人高的模型上指指點點,詳細的匯報各項事情,信手沾來。

可見哪怕他已貴為參將,水師的高級將領,對基層的各項事務仍然熟悉無比。

不然也不會旁人隨口一問,就能做到口若懸河,回答的細致。

考慮到謝司馬,乃至將軍都對水戰不熟,所以他沒有采用軍中的軍事術語,用的通俗的語言。

“陸軍的制式裝備,軍司提倡越統一越好,而大海茫茫,戰船往往在海上航行月余之久,無法得到補充。

所以儲備了眾多的物資,讓船上自給自足。

而且水戰千變萬化,靠的是船和工具,才各種軍器都要儲備,為了做到萬全之策,適應各種需求。”

沈有容最后看向將軍。

金江鎮水師目前主要的對手是海盜,打敗海盜船只雖然艱難,卻也不難,難得是在大海上尋找和追擊海盜。

耗費時間,常常無功而返。

現在的戰船以及配置,大大的延長了船只在大海上巡邏的時間。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