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敗之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敗之地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敗之地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12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鍵盤戰斗家:、、、、、、、、、

桂勇的看法,引起了謝友成,馮勝之等人之間的爭議。

陜西的民亂,是否真的平定,乃至是否能牽制朝廷的精力,甚至推翻朝廷。

他們誰都無法確定,但誰也說服不了誰。

“太上皇時期,國內的形勢同樣危急,甚至被俺答汗圍困過京城,還有兩廣的民亂,云貴的作亂,邊軍的叛亂云云。

不也是熬了過來嗎?”

馮勝之認為朝廷足以應付陜西的民亂,不過也認可謝友成所言,至少能牽制住朝廷對付金江鎮的精力。

賈鑒卻遲疑。

朝廷是否還有余力,可以壓下新復起的民亂。

謝友成原負責機密,后來負責軍司,更多的從軍事著想。

“如果真如桂勇所擔憂之事,朝廷萬一采取了陜西鄉紳的想法,屠戮流民以絕后患,形勢就不好判斷了。”

幾人之間的爭論,唐清安看在眼里,沒有一絲的動搖。

這些年。

自己一直有可以借鑒的事務,所以他每每都能準確的踩在正確的,關鍵的節點上。

出海帶領數百兵,打敗了強大的蠻族。

現在。

眼前的幾人,心中很憂慮。

和當初他出海前一樣。

在金陵的時候,哪怕是二弟劉承敏,也不愿相信他,不過因為兄弟情義,所以舍命陪他入遼東。

當時。

沒有人相信他。

出海前。

所有人嘴上稱贊他孤勇,心中卻認為他必將失敗,但是他的舉動,能為朝廷贏得時間。

他們不傻,其中很多聰明的人。

但是他們不知道未來形勢發展的關鍵節點。

自己雖然知道。

但是一路也很謹慎,每一步都走的很沉穩,必定先判斷出事務是否和自己記憶中一樣,確認后才會行出一步。

不管是對付蠻族,還是控制朝鮮,乃至接觸蒙古。

都是慎之又慎,認清了形勢,結合自己腦海中的記憶,才會踏出關鍵的一步。

現在。

又到了人們開始憂慮的時候。

因為金江鎮的形勢,有了新的變化,需要應對的是大周,更有他要趁機插手的日本。

日本太強,國內更大。

謝友成不認為目前的時機,是適合引起日本敵視的好時機。

但是謝友成不懂。

現在才是插手日本局勢最好的時機。

等錯過了這些年的時機,經歷了德川家族三代之治,人心穩固后,介時才更無可能。

哪怕目前的日本,正進入閉關鎖關的時候。

唐清安也想要出手,尋找機會打破日本的平靜,因為介時的日本,會進入人口激增的時代。

而且現在的日本,有幾個節點可供他布局。

最重要的一個節點之一,就是當前第三任幕府將軍德川家光,要不了多久,退入幕后的父親去世,大權穩固。

會立刻出手對付他的弟弟德川忠長。

第二代幕府將軍德川秀忠,他想要把幕府將軍的位置,傳給三子德川忠長。

此事是當年,在日本國內人盡皆知的事。

并且德川秀忠已經做準備事項,將要把他喜愛的三子,德川忠長推出前臺。

結果。

讓德川秀忠沒有想到的是,當時他還活著的父親,早已退入幕后的,第一代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出手了。

因為不受他喜愛的二子,德川家光的乳母,跑去德川家康面前哭訴,說服了對方。

于是,德川家康支持了德川秀忠的二子德川家光,繼任第三任幕府將軍。

不然的話。

第三代的幕府將軍,將會是德川忠長。

因為祖父的出手,讓其與幕府將軍無緣。

但其深受父親的喜愛,從幼年時候起,就獲得了大量的領地,有自己的家老和家臣。

其母是織田信長妹妹的女兒。在其母親的支持下,德川忠長娶了鼎鼎大名織田信長孫子的女兒為正室。

威望,背景,實力等等方面,讓德川家光無法放心。

而德川忠長,又是一直不服氣,仇視二哥德川家光,認為對方搶了他的位置。

而德川家光,同樣認為三弟威脅了他的位置。

但是目前的德川家光占據了名器,實力也遠超過德川忠長。

所以在他們父親死后。

德川家光立刻出手對付德川忠長,先是敗壞他的名聲,然后貶斥他,削弱他的實力。

一步步溫水煮青蛙,最后死在了高崎城,得年僅二十八歲。

“不知道柳湘蓮順利接觸到德川忠長沒有。”

唐清安內心想到。

他記憶中的日本史料是如此,但是會不會發生變化,他卻不肯肯定,所以需要柳湘蓮去打探。

自己威望無兩,可以強硬的推動金江軍攻打幕府,但是必然遭到全體大名的反對,引起日本上下的同仇敵愾。

此乃下策。

而暗中支持德川忠長,加強他的實力,甚至出兵協助他,分裂幕府。

如此。

才能讓部分不服幕府的大名們,袖手旁觀,甚至出兵對抗幕府。

所以。

哪怕面對金江軍的“友誼”,可能持有疑慮的德川忠長,他也沒有選擇。

他不是傻子。

知道他的二哥想要他的命。

歷史上雙方實力懸殊過大,且他沒有名義,無法反抗大哥的溫水煮青蛙,一步步被制于死地。

還有日本數年后,九州島的島原之亂,耗費了十萬日本各地大名的聯軍,加上內奸的出賣,才平復了民亂。

結合這些有利的節點,才是唐清安認為的上策。

猶如當年他提出的以海治蠻,乃至后來借助朝鮮歷史上的政變,逐漸控制朝鮮形勢。

但是謝友成等人不知道,所以他們憂慮。

畢竟。

日本與金江鎮相隔大海,而且日本的國力,遠超過朝鮮。

更有當年日本的倭亂,還有周軍在朝鮮與日軍的作戰。

皆證明了倭寇的戰斗力不弱,不是可以小覷的對手,而且極其的殘暴。

太上皇登基之初。

倭寇在東南沿海大肆燒殺擄掠,屠戮地方。

浙江、歙縣、績溪、旌德、涇縣、南陵、臺州、寧波、紹興、興化、泉州、溫州、舟山、松江新場、古田、慈溪、鎮江、杭州、黃浦、如皋、通州、嘉興、天長、盱眙、泗州、高郵、寶應、淮安、徐州、福州、興化、泉州、惠安、樂清、永嘉、漳州、象山、馬岡、崇明、三沙、廟灣、永寧衛城、潮安、惠州……

整個國家的沿海地區,乃至連海河內,不可計數的百姓遭受了殘害,官兵損兵折將。

乃至后世。

遭受過倭寇屠城的永寧衛成,殘存百姓們的后人們,每年農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

形成的民俗節日,“陷城洗街”。

家家戶戶在巷口或者街角擺滿供品,燒掉大量的紙馬草人,第二天挑水潑地。

就是為了紀念先人遭受的苦難,后人引以為戒,不忘血的歷史。

“咳咳。”

唐清安清了清喉嚨。

馮勝之,謝友成等人,皆停止了爭論,目光看向將軍。

“很早以前,我就提出過關于陜西起義軍是否正義的言論,諸位也同意了我的說法。

而且可能因為時間太久,諸位心中已經遺忘,當初我對金江鎮的規劃。

無論如何。

金江軍都不是掀起內亂的一方,而是站到百姓的一方,是正義之軍,不是霍亂之軍。”

將軍當初的關于起義軍之論,掀起了學堂轟轟烈烈的討論。

這件事眾人都沒有忘記。

“大周如果治理了民亂,國內太平,哪怕金江軍聽調不聽宣,也始終高舉大周的旗幟。

反之。

大周國內民亂四起,且采取屠戮流民之策,則金江鎮義無反顧的,站到百姓們的一邊。

而且。

哪怕形勢艱難,我們也要效仿古人。”

金江鎮數百萬百姓。

唐清安需要百姓們的支持。

在這艘大船上。

唐清安自認為眼光超遠,能勝任船長一職,但是眼前的幾人,則是舵手。

他要先說服眼前的人,才能在獲得百姓們的支持。

“無論朝廷和金江鎮的競爭未來如何,都不能放下開拓,猶如上古大周。

各諸侯國內部間如何競爭的激烈,各國諸侯也不忘向外界開疆擴土。

且從利益上來說,金江鎮開拓越多,勢力也才越大,更加的穩固。”

日本雖強,唐清安卻不懼。

如果只是為了私利。

那么皇臺吉自殺身亡前,所言歸順為金江鎮的馬前卒,為之火中取栗,攻打山海關。

牽制大周軍力,以便金江軍突襲登萊,霍亂國內,方為上策。

可是唐清安不這么想。

無論金江鎮和大周形勢如何,任誰站到最后,也不容江山旁落。

這是大義。

猶如歷史上,皇太極聯絡流民軍,里應外合對付大明,卻沒有得到流民軍首領的回復。

百姓的覺悟一直都高,唐清安的覺悟,要向百姓看齊,因為他也是百姓出身。

歷史上。

最后撐起南明的,不是勛貴,不是大臣,不是將領,不是鄉紳,而是屢受南明朝廷打壓和背叛,受到不公的流民軍。

當前。

琉球國從前明起,就是中國的藩國,乃至如今的大周。

唐清安有信心,借助日本國內的矛盾,插手其中,攪亂日本十數年后的大治,不讓其進入人口暴增的時代。

也有信心能支持琉球國脫離薩摩藩的侵占,重新成為大周的藩國。

他多番的布置,以及試探,正是在確認日本國內的形勢,是否如他預料一般。

一步一步。

靠近,接觸,謀略,最后一舉至它于死地。

而大周。

他在等。

等百姓們的選擇。

唐清安堅定的看向眼前的諸人,露出自信的笑容。

“只要我們屬于正義的一方,獲得百姓們的支持,上下一心,力往一處使,則金江鎮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