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九十三章 眾將領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三章 眾將領命

第二百九十三章 眾將領命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9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每個人都有欲望,都有自己的追求,當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就會不開心,就會感到失落。

朝鮮已經開始動了,國內也開始動了,民政秋收大戰也已經結束,開始新一輪的屯田大戰。

金江鎮的將領,收到軍司的命令,至金州領取調令。

收到軍司的公文,每名將領的內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擔憂。

唐清安認真的看著軍司關于今年對軍隊的摸查探底,以及做出了的建議。

“只怕這么大的變動,會影響軍心。”

謝友成擔憂的說道。

因為朝廷當年插手,大肆亂提拔金江鎮的武將,惡果越來越開始顯現。

軍中需要統一的軍制,可以如今金江鎮的軍制,因為朝廷的插手,導致了混亂。

有的品級高的,在品級低的手下任職,這種事不少,與金江鎮的職位產生了沖突。

這種風氣已經有了苗頭,必須要提前治理。軍司的官員們向將軍如此提議。

“我不怕他們有意見,有意見的,覺得自己不公平的,把自己的戰績擺在我面前。

是我錯了的,我當面認錯。”

唐清安毫不猶豫道。

軍隊只能有一個聲音,不允許有雜的聲音。

他也不怕軍隊有將領會心懷不滿,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了不得就驅逐幾只鳥嘛。

“我對將領的任命,從來都是用公正來衡量,誰有功勞誰就提拔,沒有人可以越過這道底線。

金江軍不講資歷,只講能力。”

謝友成沒有再多言下去。

不講資歷是不可能的,至少沒有資歷就不能服眾。

不過目前的金江軍,以將軍的威信,以及將軍素日以公正為準繩,也不怕有將領心生怨言。

“不過軍司也要注意,如果真有將領吵到我這里,調查下去是軍司做錯了,可別怪我不講情面。”

唐清安只提軍司,沒有提謝友成。

謝友成知道是將軍為自己留情面,沒有說破,他連忙回答。

“軍司在軍中做事,同樣以將軍要求的公正為主,如果有將軍所言,犯了差錯的話,軍司上下甘愿受罰。”

“好,有謝先生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唐清安點點頭。

朝廷的任命,如何能擾亂金江鎮,他倒要看看,有誰會不服氣。

關乎全軍將領的大事,消息瞞不了人,或多或少都知道這回去金州,是為了什么事情。

有的人無所謂,有的人有些擔心,有些人內心氣憤,本來自己無心,可因為朝廷亂來,導致自己可能被猜疑。

不管是如何心,大大小小上數十將領,老老實實的回到了金州。

數十將領由軍司的官員接待,明日將會在金江節度府主廳,聽從將軍的訓誡。

雖然眾人難得齊聚到一起,很多相熟,或者關系深厚的將領,現在的氣氛,不適合私下喝酒。

因此數十將領都很安靜,金州城仿佛沒有變化一般。

雖然如此。

唐清安為這次的會議準備了很多功夫,當晚都在和軍司的官員洽談,思考這次的事情。

給他人一定的權利,這是必須的。

可是權利受到監管,也是必須的。

這其中就要掌控在一個范圍里面,掌握的不好的話,就會產生諸多的影響。

草原部落臺吉的權利大,且監管不易,因此草原上的部落,經常發生變化,強者為尊。

大周國家的將領權利小,監管嚴密,雖然穩固泰山,卻也導致將領沒有積極性,精力都轉移到了撈錢上面。

金江軍當然沒有到這種地步,但是任何事都要從微末來杜絕。

畢竟金江軍,遠遠沒有到馬放南山的時候,至少在唐清安的一生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如此這般的話,就要花更多的心思,投入其中,讓金江軍的風氣,一直保持如初。

長久下來,個人都很難保持初心,更何況一支大的軍隊。

保持初心。

能做到這個要求的,遍觀史書都沒有。

第二天。

趙緱用,武震孟,朱秀,劉承敏,彭大海,李勝虎,張薄,鄭剛,郭英,于志,陳宏,李伯升,鄧興,李齊,章毅,花眼,陳玉,陳銳,湯平,廖榮,趙勝,陳凱武,江萬化,劉通,王玉功,李成才,趙赫,周德興,賀寬,王恩義……

大廳內,將星云集。

不同于國內。

大周的習俗,仍然保持著一張方桌坐四個人,十個人開三張桌子,大廳的布局也完全不同。

為了此次會議,大廳里擺滿了專門打造的長條桌子,每條桌子后面都擺放十幾張椅子。

桌子上有木牌寫了人名,每個木牌前,放了有茶碗。

諸人曉得又是將軍的主意,見怪不怪,按照人們的指示,坐到自己的座位。

眾人感到新奇,忍不住開始左右交談。

吏員端著裝有熱水的水壺,挨個詢問用不用添茶,以及有沒有其他要求等。

有的將領品嘗茶水,旁邊的人提醒他,這會不知道要開多久,可別三番兩次的去茅房。

那人聽聞后,立馬不敢多喝。

將軍很少召集這么大規模的會議,如果有的話,一定是很重要的事情,沒有人敢馬虎。

“將軍到!”

門口,吏員唱到。

“嘩啦。”

大廳內,諸人紛紛起身。

“各位,好久不見。”

唐清安帶著一臉的微笑,邊走了進來,邊向眾人揮手,然后坐到了前方臺子上的案幾后面。

“坐。”

唐清安坐穩后,向眾人笑道。

“嘩啦。”

眾將領不約而同的同時坐下。

“這次的會議,主要就是關于軍中的編制的,主要三個方面。”

唐清安沒有多余的廢話,直接開始提起主題。

隨著唐清安的開始,吏員也紛紛把這次會議的內容,一一發給了將領。

將領們看著手里的會議內容,只覺得手里的紙張很重。

“第一,全軍不分軍種,合計十二萬軍,為了應對明年和蠻族的大戰,將會進行大整編。”

唐清安說的聲音并不大,可是眾將的呼吸情不自禁的加深。

很簡單。

當年的游擊區,導致各部兵源超額,一個營兵額三千,大多數都不止。

因為前年牽制蠻族攻打北鎮,收復復州,蓋州,所以沒有進行調整。

兩年過去,此弊端到了需要整治的地步。

意思很簡單,該帶三千兵的就帶三千兵,想要帶更多兵的,就要升職。

升職可以,功績來考核。

有的將領知道目前自己還不夠資格升官,可是如果按照這個方法,自己手里的兵會變少。

不過沒人敢反對。

唐清安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當決議下來后,軍隊必須服從。

這個決議,是軍司一年來,慎之又慎的,做了充分的調查,才敢提出來的。

當然軍司也充分顧慮了將領的心情,該提拔的還是給了提拔,提拔和不提拔兩可之間的,也給予了提拔。

唐清安找不到可以指責的地方,因此認可了軍司的計劃。

軍司當然也有軍司的想法。

這個計劃在全軍施行后,軍司的地位將不可動搖,軍隊將領,包括武震孟這等方面大將,都無法動搖軍司的權威。

“第二件事,朝廷的任命,從今日起作廢,各將領不得再念朝廷的任命。”

聽到這里,有些人低下了頭。

例如有的將領,在金江鎮的軍職只是千總,卻被朝廷任命為游擊,甚至參將。

朝廷的職位和金江鎮的職位產生了沖突。

聽到這里,還是沒有人敢拒絕。

“第三件事,以后軍中的提拔,乃至考核,都以軍司的意見為主,各軍的意見為參考,如果覺得軍司不公正的,直接來找我投訴。”

唐清安說完后,看向臺下諸將。

“有沒有不同意見?”

大廳安靜了。

沒有將領拒絕。

唐清安點點頭,開始新的任命。

“全軍十二萬兵,分出地方守軍,精煉九萬正兵,分三十營,每營三千人,分六小營,每小營四百五十人,分五哨隊,每哨九十人,分三隊,每隊三十人,分三什,每什十人,分兩伍,每伍五人。”

營總是最前線的將領,親自上陣殺敵也是偶有發生,因此還有自己的直屬營。

這本來就是一開始將軍所創立的編制,不過因為前幾年的游擊戰,導致各營臃腫數倍。

加上朝廷的亂任命,導致越發的混亂起來。

軍中要簡明。

眾將領都沒有意見。

“營總陳銳,湯平,廖榮,趙勝,江萬化,劉通,王玉功,李成才,趙赫,周德興,賀寬,王恩義,章毅,花眼,陳玉,鄭剛……”

唐清安念完三十名營總的任命,又繼續念到參將的名單。

“參將李道信,李伯升,陳凱武,李勝虎,張薄,郭英,于志,陳宏,鄧興,李齊。

總兵趙緱用,朱秀,武震孟,彭大海,劉承敏。”

趙緱用聽到了自己的名字,內心沒有絲毫的波動,他早就已經放棄了。

自己不過就是個吉祥物,用來給朝廷看看而已。

他的希望在自己的下一代,目前他的兒子,還是受到了將軍的重任,因此他沒有反抗之心。

聽完將軍的任命,在場的將領心服口服。

例如新委以重任的彭大海,此人的資歷和能力,沒有人不服氣他,此人實至名歸。

例如李道信,原來親衛營的將領,前年在復州大戰,從東殺到西,在左翼中奮勇殺敵,指揮得力,立了大功。

又如鄭剛,雖然頭幾年犯了錯,可是這幾年將功補過,且在營口也立大功。

念到名字的人,這些年都有各自的功勞和戰績,基本上都升了一級。

例如原來的營總,如今都成為了參將,至于還有人原地踏步,也不敢出聲。

“以上,即刻實施。”

“遵命!”

眾將領命。

------題外話------

凌晨只有一更,白天再更新一章,今天趕人情耽誤了時間,明天開始再有人情不去人只上紅包,關門造書。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