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遼侯必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遼侯必勝

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遼侯必勝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29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從金州到鎮江,有數百里之遙,再進入朝鮮到漢城,更是有上千里之遙。

后世曾經舉辦過一場從北京到天津的長途騎馬大賽,賽程一百二十公里。

參賽的三十八匹蒙古馬,最先完成比賽的那匹蒙古馬,全程用了七個小時三十二分。

其中,前一百公里用了近六個小時。

這是指單日,可以耗盡馬的潛力。

如今的時代,如果中途不換馬,長途跋涉,路況不好的情況下,每日才能前行數十里而已。

金州到鎮江有直道,加上新式的四輪馬車,以及沿途可以更換馬匹,所以可以更快。

可是再快也沒有坐船方便,可以直接進入漢江而到達漢城。

四歲的大公子要入朝,其他方面不提,光出行的計劃,謝友成和陶杰皆商議了又商議。

不光他們兩人,其余的官員都開始為此爭論,而這些治理數百萬民的賢才,竟然連行程都沒有決定出來。

因為大公子太小了。

不管是出海坐船,還是長途跋涉走陸地,都有其風險,誰也不敢擔這個責任。

“坐四輪馬車,從直道入朝鮮吧。”

唐清安主動開口,打消了眾人的顧慮,眾人也明白將軍為何如此選擇。

光出行都是如此,何況其他方面。

秦可卿的眼光所限,只看到了小兒極容易夭折,例如林黛玉的兄弟,三歲就夭折了。

不只是小兒,就算是大人,只要患一場病,也能輕易的病亡,例如賈政的長子。

這等勛貴人家都是如此,他們還能找大夫,用名貴的藥,何況尋常百姓家。

秦可卿忍著眼淚,親自挑選照顧小乾,可以讓人放心的人。

以前是晴雯,如今晴雯身份不同,且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可能為她去照顧小乾。

最后她托付給了葛藟。

葛藟也是看著小乾長大的,從小乾出生就開始照顧小乾,她性格又仔細,秦可卿思來想去,只有她最合適。

周嫂子負責府里的事務很多,也不能輕易離開,最后又交代了周吉家的。

然后又親自挑選其他的婦人和丫鬟。

唐清安同樣愛子心切,得知秦可卿挑選的人,因此招來了葛世峰,作為負責小乾安危的侍衛首領。

他和葛藟兩人是親兄妹,內外容易協商。

“將軍請放心,我一定保護好大公子,絕對不讓大公子出意外。”

葛世峰堅定的說道。

唐清安無言,只能拍了拍葛世峰的肩膀。

“不光小乾要照顧好,你們自己也要照顧好自己,明年還需要調你回來。”

葛世峰領命,轉頭離開后,回去挑選了他信任的袍澤。

陶杰也第一時間坐了快船,獨自先回朝鮮,向朝鮮國主匯報,平遼侯長子,入朝祝賀朝鮮王后的生辰。

李倧聞言大驚。

朝鮮何德何能,敢讓平遼侯公子入朝,因此坐立不安。

他連忙招來兩班勛臣。

兩班勛臣得知了平遼侯的想法,立刻就懂了平遼侯的心意,這是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

道理很簡單。

電話溝通業務,基本上很輕易的就被拒絕,但是當面帶著誠意,去協商溝通時,則很難直接拒絕。

所以平遼侯把自己的長子派來了朝鮮,雖然沒有說其他的話,可是朝鮮勛貴不敢拒絕。

“我們應當速派使者去金州,親自迎接平遼侯大公子。”

金瑬以前就做過圣使入國上朝面圣,因此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對于平遼侯大公子入朝,他是愿意的。

不光他是如此,不少的兩班勛貴,得知這個消息,都心中大動。

如果能和平遼侯大公子,從小結交到深厚的情誼,還有什么承諾能比這個要強呢。

因此朝鮮兩班貴族,不在抗拒原先所要求的事務,精力都轉移到了此事上。

朝鮮是小國,弱國。

平遼侯長子入朝,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尊重,而不是因為對方的強大和逼迫,而選擇忍耐。

甚至金自點提出。

“為了支持平遼侯,我愿意捐資與金州。”

此提議獲得了朝鮮兩班熱烈的響應,這是對于平遼侯如此尊重他們的回報。

當然了,也是為了結好平遼侯。

金瑬年齡大了,且以他如今的身份,不好輕易離開朝鮮,早就不在擔任圣使。

前番出使上朝的樸明源,這次又被委以重任。

他將帶領朝鮮的官員,去金州迎接平遼侯的大公子。

樸明源對于這個任命,欣然接受,很快就準備完畢,帶領使團第二次去了金州。

陶杰和劉興祚摩拳擦掌。

此事已經敲定,那朝鮮就該為明年大戰做準備了,抽調五萬士兵,供應五萬士兵的口糧。

以及還要支援金江鎮部分糧資等等,這對于朝鮮的百姓來說,是沉重到喘不過氣的地步。

可是朝鮮兩班勛臣如何顧得上百姓,眼里只有交好平遼侯。

平遼侯出海以來,七年間大小戰無數次,從未有一敗,既然他主動提出明年決戰蠻族,朝鮮勛臣都不認為平遼侯會失敗。

如果功成,那么他將是未來的遼東第一人。

而且平遼侯才二十余歲,如此年輕,他的威勢,如今的朝鮮勛貴,到很多人的子孫輩,都會籠罩其中。

關乎幾代人,朝鮮勛貴的眼中,哪里還顧得上朝鮮百姓的生活如何困苦。

朝鮮的百姓就是韭菜,割了一茬,還有源源不斷生長的一茬,割不盡用不絕。

因此平遼侯的大公子還未入朝,朝鮮關于幾件大事已經開始了布置和準備。

不管是征集士兵,還是從百姓手中征集物資,都不是一下子就能辦成的。

陶杰和劉興祚,一個盯著朝鮮兩班文官,一個盯著朝鮮兩班將領,監督督促朝鮮推進此事。

樸明源帶著朝鮮的使團,到了金州,受到了平遼侯的召見。

眾人都認定了平遼侯能獲得勝利。

那么平遼侯將是一個人口,軍力超過朝鮮的勢力,朝鮮的戰斗力,比起蠻族遠遠不如。

而金江鎮卻能打敗蠻族。

樸明源以及朝鮮使團,都是兩班勛貴出身,不過是家族大小的區別。

見到平遼侯,眾人比上一回要更加的恭敬和惶恐。

“諸位來迎接小乾,諸位都辛苦了,我替小乾感謝諸位。”

唐清安笑著看向在場的朝鮮使團們。

這就是實力贏來的謙遜。

大清厲害。

厲害到了兩三百年后,見到西方人的槍炮,認為是法術,戰場上用婦人使用過的月經帶來退敵。

此時的大清統治階級就很桀驁,很快西方人用實力讓大清的統治階層看清了現實。

然后大清的統治階層,對西方人畢恭畢敬。

大明敗與政治積弊日甚,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大清敗與愚昧和無知。

兩者雖然都是亡國,卻不可同日而語。

前者亡了,不管是哪個新朝,只要一統國家,則照樣是世界之巔,后者亡了,帶來的是國家的沉淪,為各民族都帶來沉重的包袱。

朝鮮使者看的清楚金江鎮的實力,面對平遼侯遞來的情誼,眾人即惶恐又興奮。

“我等來迎接大公子入朝,理應如此,如何能說辛苦,對于大公子入朝。

我國上下皆翹首以盼,殿下親自在為大公子準備寢宮,王后也親自在挑選服侍大公子的奴婢。”

樸明源激動的說道。

他認為這是朝鮮和金江鎮永結同心,聯盟萬世的表現,以后在朝鮮的史書中,一定會大量的記載。

自己能有幸成為迎接平遼侯大公子入朝的人,自己的名聲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能大書特書。

樸明源如何能不激動,如何能不惶恐。

因此哪怕走路都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的差錯,免得被史書記載,讓人嘲諷。

“此事甚好,樸使者和我是熟人,大公子入朝后,還請多關照他。”

唐清安笑道。

“平遼侯之命,外官不敢不從,且大公子入朝,本人一定心系大公子。”

“好。”

唐清安點點頭。

幾日后。

三輛四輪馬車從金州離開,周吉家的,和其他的婦人丫鬟共乘兩輛馬車。

葛藟和小乾共乘一輛馬車。

葛世峰領著幾十名侍衛,騎著戰馬護衛在馬車的前后。

樸明源帶領朝鮮使團,也跟在隊伍的中間。

一行百余人,隊伍的規模并不大,卻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先是驚動了長白山東岸各城池,最后慢慢的傳開,乃至整個金江鎮都聞訊。

雖然天氣漸冷,可是百姓的心中卻是熱乎的。

明年就要和蠻族決戰,好多百姓們,絡繹不絕的,主動前往官府報名,他們愿意加入戰場,聽從官府的調派。

金江鎮上下一片戰心,愿意為此付出代價,甚至愿意付出性命。

唐清安看著各地官府收集來的民情,即感動又感嘆。

遼東啊遼東。

遼東只需要一桿旗幟,能讓遼民們看到,讓他們找到方向,讓他們齊聚到一起,把力量合起來。

大周畏蠻如虎,認為蠻族厲害,不可抵擋,卻不知道遼東才是最容易成事的。

因為遼東有民心。

遼東的民心,不是敗于蠻族,而是敗于大周的積弊。

朝鮮使團一路修整的城池中所見,就是見到了金江鎮的百姓的樣貌,對于戰事的熱情。

“平遼侯必勝。”

樸明源的弟弟樸周源,又一次跟著哥哥游歷,增加他的見識,寫了第二回日記。

他感受了金江鎮百姓和朝鮮百姓的不同。

第一次他嫉妒,第二次他羨慕并感動。

樸明源對自己這個無心官場,一心學問的弟弟,雖然無可奈何,其實卻很佩服他的才華,所以也才屢次都沒有決絕弟弟的要求。

聞言他沒有反對,弟弟看到的場景,他也看到了。

金江鎮的百姓,和朝鮮的百姓,是完全不同的。

“平遼侯當然必勝。”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