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從遼東開始第二百一十章 應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紅樓從遼東開始 >>紅樓從遼東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章 應對

第二百一十章 應對


更新時間:2022年08月07日  作者:鍵盤戰斗家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鍵盤戰斗家 | 紅樓從遼東開始 


小說:、、、、、、、、、、、、

京城里。

除了六部之外,還有各專務衙門,例如五寺等等。

不光是戶部,各家各部,每年都因為遼餉,把家底都掏空了送過去,各個京官都苦不堪言。

連地方上,也都支持金州總兵之策。

以前史鼐要修堡,眾人雖然不滿,也無可奈何,因為拿不出解決辦法。

各地都受遼餉之苦。

現在提出五年平遼的又不是普通人,而是屢次大敗蠻族的金州總兵。

于情于理都可以相信此策,遠比遼東經略苦哈哈的修堡壘要強百倍。

換個人提出五年平遼,可能會引起猜疑。

而金州總兵有這份資歷,他提出五年平遼,一時間相應者眾。

謹慎起見。

朝廷發文去問遼東經略和遼東節度使李達祖。

二人早已知道唐清安之事。

他們雖然沒有信心,但是對唐清安有信心,按照他的說法,四十萬大軍。

西路有錦州軍,北鎮軍,朝廷援軍二十萬,東路軍有金州軍,鎮江軍,朝鮮軍二十萬。

看上去萬無一失,本來還有畏懼于蠻族之危,可是偏有金州總兵出面。

有他在就給了眾人信心。

因此史鼐和李達祖都認可了此軍略。

天可憐見啊。

不光是皇上,連太上皇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遼東之事,終于看到曙光了。

哪怕太上皇再如何視權利為第一位,也希望國內太平,到底是他的天下。

五年平遼。

金州總兵下了此軍令狀,那就沒有憂慮了。

五年內平遼了,給他個金州節度使都可以,自然有新的遼東都司去制衡。

手段和當年對付遼東節度使一般無二。

雖然失去了軍權,但是獲得了家族的門楣富貴。

五年內不能平遼。

那么朝廷也可以順理成章的出手,接手金州各地。

互市之事。

只是一個小的制衡,并不是多么重要的手段。

以金州貧困的財力。

了不起一年換個十余萬石糧食,又有什么用呢。

而且金陵江南在國內,是可以管起來的。

因此太上皇默認了。

閣老們也很懂事,沒有提起太上皇前番的言論,不論金州總兵的奏疏是啥先拒了。

只這五年平遼四個字,誰也不忍心拒啊。

加上朝官,地方官,勛貴民心所向,內閣就順應了民心,同意了金陵,江南的商賈去旅順互市。

海禁在金陵和江南開了一道口子。

金陵應天府知府賈雨村,推諉不過甄家和賈府,雖然知道會得罪其余地方同僚,仍然無奈上言。

“此地開了海禁專往金州,各處蠢蠢欲動,朝廷當下旨嚴令督促,祖制絕對不可違背。”

祖制當然不能違背。

因此朝廷立馬下了公文,嚴令各地嚴防海疆,特別是粵海將軍最為遵守。

此事落地。

一個月后,金陵,江南的商船,從幾艘,十余艘,幾十艘的規模,出海到金州旅順。

以糧食平賣,賺取水腳錢,然后以商品在金州販賣,一部賣給軍民,一部賣給金州官府。

沒有沿途關卡稅收,也不需要打點費用,而金州又不收稅,因此一條新的商道逐漸成型。

每個月運到金州旅順的糧食,高達至四五萬石。

每個月多出來的四五萬石糧食,加上朝鮮運來的十萬石糧草,剩余的十萬石糧草,答應十月前供給。

唐清安底氣稍足,開始召集軍將。

“根據情報,蠻族今年可能開始發動進攻,有可能打北鎮,也有可能先打我們。”

將軍的話音剛落,各將領嚴肅起來。

“軍事上,先考慮最差的,如果蠻族先來攻打我們,北鎮也牽制不住蠻族。

那么我們有沒有信心,能擋住蠻族的攻擊,保證后方的穩定。”

唐清安雖然料到蠻族會先打北鎮,但是也不敢放松。

金州是無憂,鎮江地利雖然不如金州,畢竟也要高墻可守,唯一擔憂的就是長白山東岸各地。

這上千里的沿海地區,雖然有長白山為屏障,但是仍然有幾路可以過大軍。

一路是岫巖城,一路是鳳城,一路赫圖阿拉城。

長白山東岸各地雖然新修了城堡,但是并無法單獨抗拒蠻族大軍,沒有援兵的話,城堡遲早被破。

而派援兵,則要和蠻族野戰。

游擊區的軍隊,在長白山區游擊了一兩年,靠著地利和民情,如魚得水占據了優勢。

但是放棄了游擊,改為和蠻族硬碰硬,有沒有這個底氣。

唐清安一臉的擔憂。

聽到將軍的問話,眾將都沉默了下來。

就是報仇心切的李勝虎,也沒有求戰。

不是他畏懼蠻族,而是顧忌軍隊的戰斗力。

“蠻族如果派五萬大軍,則我方能滅之,如果派十萬大軍,則我方能抗之,如果蠻族派二十萬大軍,則我方疲于應對。”

鎮江的武震孟,外號武莽子,連他都如此說道,唐清安臉色冷了下來。

“遼西必須伸出援手。”

劉承敏看向大哥。

“數年前,蠻族攻打北鎮,如果不是我們金州相救,北鎮早已被破,而且將軍也不肯定蠻族是打北鎮還是我們。

我認為當先和史經略,李節度通氣,我們三方互為犄角,如何敢不救我方。”

劉承敏的話,獲得了眾將的認可。

“大遼河西就是北鎮,北鎮后是錦州,有十余萬大軍,蠻族絕對不敢全軍來攻打我們。

所以我估計蠻族就是來攻打我們,要留守重軍,只能出兵十萬左右,我們還是有的一戰的。”

聽到朱秀的話,唐清安才滿意了些。

到底是環境磨練人。

朱秀負責的游擊區最大,最艱辛,也把他練出來了。

“別說有的一戰,只要蠻族不敢全軍來攻,我就能在游擊區讓蠻族寸步難過長白山。”

彭大海堅定的說道。

如果說朱秀是三大將中,負責的游擊區最難的,那么彭大海,就是朱秀防區里,負責的游擊區最艱難的。

為什么他最放縱他的將官,去年還出了事,自己還親自跑到將軍府求情。

各營都說他的營里出來的人最倨傲,軍紀最散漫。

他們懂個屁。

連對下屬最重軍令,手能碎石的劉承敏,彭大海都敢輕視。

他們不懂他的舍不得。

舍不得懲罰那些在游擊區,艱難抵抗蠻族的游擊隊。

他的游擊區,最接近沈遼,不懂變通的游擊隊,是活不下去的,也是對抗不了蠻族的。

因此。

他對自己有信心,也對自己的手下將領們有信心。

沒打過大仗又如何。

長白山脈里,就這種地形,能鋪開多少兵?

彭大海的話,令眾將紛紛側目。

唐清安忍不住連連點頭,對彭大海喜愛不已。

這也是他為何不忍動彭大海的原因。

各營中,唯一一個,現存的原參將趙緱用手底下的軍官,還被提拔為一營之總。

“將軍,蠻族大軍想要到東岸,必須要過長白山脈,就如將軍一早之言。

他們打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

東岸放棄了又如何,別說東岸,就是鎮江都能放棄,只要金州不失,所有地方堅壁清野,物資齊聚金州。

他們大軍孤軍深入,前方各城池守軍死守,哪怕城破人亡,也必須一步不讓,學習新金原守將徐壽福將軍。

咱們在長白山脈斷他后勤,他們收復一地就損兵折將,耗費糧草,倒看他們能堅持打下幾城。

等他們無力而返之時,就是我等,在長白山脈堅定的消滅他們之時。”

彭大海說到激動之處,狠狠的一錘桌面。

“咚咚咚。”

他站了起來。

“各位都得遼民供養五年,敢有貪生怕死之輩,天理不容,我也不容!”

眾將不知所措,怔怔的看向彭大海。

“好。”

“好我的彭營總!”

唐清安再也忍不住,忘乎所以的鼓起掌來。

“上個月,我在此處,召集各地文官,眾官文都檢討,你們知道他們檢討了什么嗎?”

聽到將軍說話,彭大海立刻坐了回去,其余各將也豎起耳朵。

“安逸,他們檢討他們習慣了安逸,那么你們呢?游擊區艱難的建立,又艱難的穩固下來。

這一年的時間,你們是否習慣了安逸?”

響鼓不用重錘。

唐清安一句話,就讓各將戰心涌了起來。

“彭營總所言極是,前番我等顧忌后方的城池,有了不舍之心,因此不愿堅戰。

我現在想明白了,城池可以失去,只要能在長白山脈消滅蠻族大軍,那么失去的都能再回來。”

連武震孟的性子,都難得的認可了旁人的軍略。

不光其余人受到彭大海的影響,其實連唐清安也極為觸動。

盆盆罐罐。

說起別人來倒是容易,輪到了自己,反而不舍了起來。

失去了。

那就再重建。

只要蠻族敢越過長白山脈,那么就以長白山脈游擊隊的地利,斷絕他大軍的供給。

等他無力返回時,則在長白山脈里,沿路消滅他們。

“既然如此,為了這一軍略,各游擊隊要主動出擊,先打起來,練一練。

掃清長白山脈蠻族殘余勢力,不但鍛煉軍隊,也掃清未來斷絕蠻族糧道的阻礙。”

唐清安說道。

游擊隊成立兩年了,大部做到了自給自足,那么就該打下長白山脈里的城池了。

就以長白山脈的城池,消耗蠻族的血。

眾將沒有意見

長白山脈的岫巖城,鳳城都是老城,墻高城堅,正好趁著現在蠻族守兵少,先奪了下來。

不然等蠻族大軍打東岸之時,肯定會派重兵,反而會影響游擊隊斷絕蠻族糧草之事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紅樓從遼東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