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在這座機械戰場上,數量最多的機械殘骸,不是能量武器、也不是飛船星艦。
而是大大小小的矩陣。
所謂的矩陣,其實就是高密度排列的機械單元,它們組成了立柱、球體或立方體模塊,以行列有序的網格形式搭建。
而這種矩陣,又被稱之為‘萬能模塊’,因為它兼具了制造中樞、空間防御/進攻陣列、機械物種本體、高維計算實體等作用,再強一點的話,甚至還有時空干涉、暗能量提取等強大功能。
此時高工電子眼上,大量的能量數據刷了出來,而他終于意識到了什么。
畢竟是系統催熟的‘90級機械師’,比不上這些機械大師來自于本能的直覺。
只見不管是‘空間曲率’,還是‘能量波動’,又或是‘宇宙引力波’,這些各種各樣的宇宙數據,都有強烈的被修改的痕跡。
而這些‘修改痕跡’不是在某一片戰場才有的,而是以光年為單位的大型星際戰場,全部完成了‘修改’。
高工隨手刷了一個‘矩陣模塊’的數據。
名稱:諾森提克矩陣Ⅳ型(軍用版)
類別:機械矩陣
品質:三級文明
重量:12100T
機械能:0/100億
防御值:3000萬/3000萬
插件欄:高能計算實體、聯合矩陣模塊、空間參數調整插件、能量參數調整插件
軍用插件欄:‘小宇宙’插件
備注:這個星系中,總算是有機械文明想明白,蟲族是該怎么打了,不容易啊
系統這話倒是沒有鄙視,反而有點感慨。
在機械主宰的‘庇護’下,雖說鎮壓了這個星系文明的發展進度,但某種意義上,也帶來了另一種形式的和平。
而本該在激烈的文明交鋒中生長起來的機械文明,才剛剛適應星際戰爭的強度,就一下子將強度拉到了頂,享受到了‘星際災害’的待遇。
所以蟲子文明能夠從其它星區橫掃過來,除了它本身的確很強,也的確是因為,這些才晉升三級文明沒多久的機械文明,完全沒有適應這種烈度的戰爭。
反蟲子同盟這種‘后勤暴兵、前線作戰’的打法,對于一般屬性的災害還可以。
但是對付蟲族,你得把一堆機械星球挪到蟲族母巢對面,才能靠著機械肝力肝死對方。
當然,也不是所有機械文明都沒想明白的。
比如說眼下這個‘矩陣文明’,就從戰術方面,找到了‘蟲族’,或者說,‘亞原子蟲族’的破綻之處。
所有微觀物種,不管是亞原子大小、納米大小,又或是分子大小,雖然在沒有遇到克星的時候,基本上橫掃宇宙八荒,幾無對手。
畢竟你精心制造的各種武器,它的分子密度(原子密度)可能還沒有一只蟲子大。
那你還擋個屁咯。
但是這類‘微觀物種’也不是沒有克星,那就是很容易受到‘環境屬性’的干擾。
一旦微觀環境變化劇烈,在普通物種都感受不到的情況下,這些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蟲子就會大面積的死亡。
而‘矩陣文明’很顯然是發現了這一點。
所謂的‘小宇宙’插件,說白了不就是‘空間泡’技術么。
通過矩陣生成大量的空間泡,然后通過‘矩陣’的強大調整能力,覆蓋整個戰場,造成亞原子蟲子大量的死亡。
‘亞原子蟲子’既然沒有碳基融合能力,那就無法爆種,更無法突破空間泡的調整。
空間泡這種技術,最怕的,就是數據在一瞬間波動太大,那會崩掉整顆空間泡,甚至會引發連帶效應。
高工也總算明白了。
為什么這一處星際戰場之上,連一個亞原子蟲子都找不到,多半是在空間泡中全部泯滅了。
之所以臨時進化出大量‘正常體積’的蟲族,原因也很簡單,微觀蟲子死絕了,而且在這種戰場上,來多少死多少。
“所以,我在來的路上看不到一只蟲子,是因為在覆滅了黑械聯盟之后,蟲族女王馬不停蹄,去對付那個矩陣文明了?”
不要以為文明天災就不會翻車了。
如果不翻車,那些甚至能被文明議會記錄的星際災害,又是怎么被平息的?
如果這個矩陣文明的科技再進一步,打造出無數覆蓋戰場的‘戰場矩陣’,就算滅不了蟲族,也能將蟲族最強大的手段打斷。
甚至于,它把這種技術分享到反蟲子同盟內部,以十幾個機械文明的暴兵能力,搞不好真的就能夠反推回去。
“蟲族女王不會又親自出手了吧?”
高工喃喃自語。
一般來說,只有蟲族女王在的地方,蟲族才會呈現高密態分度,蟲族的進化能力和暴兵能力才能達到巔峰。
“這么肝的么,這一代女王。”
這讓他又回憶起了一些不甚友好的記憶。
來源于某位更加恐怖的蟲族女王。
而不知不覺間,高工通過短曲率飛行,來到了戰場的邊緣地帶。
這片地帶非常空曠,明顯能看到空間的凹陷痕跡,像是一個個破產版的黑洞,沒有黑,只有洞。
再然后,一片凹陷區域中,開始閃爍起微弱卻難以忽視的光芒,這光芒傳播的速度以一種超越光譜的方式顯現,渲染了周圍的空間,并在下一刻把高工從超光速模式拉了下來,同時剝離的,還有高工的所有機械感官。
無月?
這種特效畫面,讓高工想到多年以前看到的古早動漫。
還特么挺帥!
通過反復掉落的血量,高工確認,這一招的傷害,跟他隨手使用無烈陽長戟版的‘恒星毀滅者’差不多。
‘傳說級’?
不,應該是巔峰大師級。
距離‘傳說級’還差不少火候。
不然高工也不至于,這么容易就確認了對方的攻擊方向和攻擊武器。
隨著狂潮49型的‘電子眼’徹底漆黑,高工進入了‘半機甲狂潮’模式。
這也是高工最近才琢磨出的攻擊手段。
眼部的念力接入器上,十萬狂潮型同時做出了射擊的動作,反空間槍械從肩部分離、組合,槍口從空間波動溢出量子波動。
下一瞬間,一顆銀白色的反空間子彈消失不見。
但落在敵人的眼中,這一顆子彈的內部,仿佛是藏著另一顆子彈,而隱藏子彈的內部,又藏著一顆子彈,而其內部,還藏了一顆……
這不是一顆子彈的攻擊,而是十萬顆子彈的套娃。
雖然一顆反空間子彈的殺傷其實不大,但十萬攻擊的疊加,讓藏在暗處的黑暗精靈領袖瞬間毛骨悚然,并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黑暗領域’,現出原身,消失在原地。
然而這并沒有結束,一顆又一顆‘量子態子彈’穿越空間、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時間,不斷出現在黑暗精靈領袖的面部三厘米外。
如果不是這位前文明領袖的屬性同樣恐怖,技能也不乏四階,單是這一顆子彈,就足以秒殺他。
小說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