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靜了。”
看著宇宙茫茫星空,高工喃喃自語。
自從進入第五星璇之后,高工預想中的場面,便是一波波的蟲子亂軍如潮水一般殺來,他都已經做好了準備。
比如讓殲星艦功耗全開。
堆在反應爐周圍的四階能量礦,足夠打上一場星際大戰。
不過除了解救米爾塔飛船那件事之外,他沒有與蟲子碰到過一次。
“難道是自己的運氣太好了?”
還是說,蟲子大軍主力除了追殺反蟲子同盟,已經在一鼓作氣,圍殺這個星璇的三個文明?
很多沒有與蟲族接觸過的文明,會有一個思維誤區,那就是在覆滅一個文明之后,蟲族會休整一番,再進行其它文明的進攻。
但事實上,蟲族在覆滅一個文明之后,吸取了整個文明的遺產,不僅不會衰弱,實力甚至會更進一步。
也得虧黑械聯盟完成了‘物種機械改造’,如果換做碳基文明只會更糟。
按照機械系的說法,這是典型的‘機械耕戰主義’。
而能夠走‘耕戰主義’的機械文明,在機械文明之中也是非常少見的。
但每一個蟲族文明,都有這種能力。
如果說,那些亞原子蟲子現在在圍攻這個星璇的三個文明,高工是一點不驚訝。
不過他隱隱感覺有哪里不對。
“如果生物體還在就好了。”
高工喃喃自語。
強大的生物體能夠讓自身磁場與宇宙背景輻射融合,這種融合能夠讓它能夠接觸更高維度的‘概念’,例如時間、空間、命運。
說人話就是宇宙版本的‘天人合一’。
這種能力也是一種‘超算’,甚至是一種超越生物硬件的算力。
如果高工的生物體在這里,便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檢測這一次行動的吉兇。
而他的機械體雖然遠比生物體強大,但在這方面,卻是比不了生物體。
碳基融合的‘融合’如果這么好模仿的話,也當不了宇宙四大體系之一了。
不過接下來的情況倒是出乎高工的預料。
別說蟲子亂軍,連被追殺的反蟲子同盟軍隊,他都一個都沒見到。
對于這種情況,高工只能安慰自己,畢竟一個星璇是很大的,內部至少也有10億個恒星系。
哪怕是文明戰爭,甚至是十幾個文明的大戰,放到這個尺度,其實也只是‘一角之爭’。
碰不上反倒是大概率的事情。
就這般,一路安全的達到了黑暗精靈領袖交代的坐標。
“至少這一次,不是星云了。”
看著眼前的巨大星際戰場殘骸,高工喃喃自語。
這座‘戰場殘骸’應該不是蟲子與反蟲子同盟的交戰區域,至少不是軍事頻道上公布的,上千個大戰坐標,不然高工早就知道目標是哪一個。
而這個星際戰場的參與者,一方肯定是蟲子,高工都看到了蟲族戰艦的殘骸,另一方就很難辨認了,大型機械、能量矩陣殘骸、以及一些非人形機械體。
“諾森提克矩陣文明?”黑皮機械的話,讓高工‘唔’了一聲,原來是這個星璇的機械文明啊。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不用高工提醒,這群機械師,還有‘高家學徒’們,就興沖沖的開始了太空撿垃圾大業。
高工也饒有興致的進入了戰場之中。
不遠處,一艘蟲族飛船與機械戰列艦在爆炸中熔為一體,生物血管與能量管道相互纏繞;艦體中央的大腦狀器官仍在釋放紊亂的生物電波,干擾周圍十米內的機械設備。
可惜這顆蟲族大腦已經被一記能量炮爆開了。
而在遠處,蟲巢巨艦的殘軀形成綿延百萬公里的暗紅色星云,失去活性的生物組織在真空中凝結成腫瘤狀浮島。
某些區域依稀能看到鎮壓錨刺穿蟲族母巢,錨鏈上串著數萬具尚未孵化的高階蟲卵。
這些蟲卵可不是普通蟲子,而是正兒八經的‘蟲族高階戰士’。
甚至其中還有一顆‘金色蟲卵’,被打的千瘡百孔,但依舊散發著強大的生命活力。
這不是‘蟲族高階戰士’,而是‘蟲族高級干部’了。
亞原子蟲族的高級干部倒不一定非得是‘亞原子大小’,畢竟體積越大,生物能越強,當然了,人家肯定掌握了‘亞原子化’的手藝。
高工隨手抓住,系統直接刷出了對方的屬性。
名稱:蟲巢守護者
階位:三階
血脈:高階蟲族血統(女王血脈)
狀態:已損毀(96)
備注:生物戰場的指揮官,相當于機械兵團和星堡集群的雙重指揮者,擁有發動星際戰役的強大實力。
“呦呵,好東西啊!”
高工不驚反喜,趕緊把這顆‘金色蟲卵’摘下,收起來。
蟲族基因之強大,可以說只要不是100破壞,甚至是基因層面毀滅,都可以修復。
這玩意不管反推出哪一方面的‘蟲族基因特性’,都能夠給整個陣營的生物方向強化一波。
因為蟲族不管是哪個進化方向,都足夠變態。
“不過,貌似有哪里不對吧?”
高工的機械體進入‘短曲率模式’,光速穿越整個戰場,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超新星般的爆炸痕跡,看到了類似‘機械墳場’大型垃圾場,也看到了維度坍縮的核心區域,出現了大量的怪異符號。
這大概是某種維度武器使用的后遺癥。
有蟲族、有機械、有著各種各樣的能量癌變區域和靜默區。
這是標準的蟲族戰場,而這類戰場的能量強度,要比普通的戰場高的多,單單站在原地,高工的機械體都有一種發熱發燙的感覺。
高工終于想明白問題出在哪里了。
這里可是‘亞原子蟲族’啊,高工一路看下來,并沒有找到一點‘微觀攻擊’的影子,甚至連一只亞原子蟲子的尸體都沒有。
“奇怪,我的電子眼精度,是能看到‘原子層面’的啊。”
高工不信邪,量子波動一閃,直接換了一具機械體,不是狂潮11型,而是以遠程阻擊聞名的狂潮49型,擁有超過10個太空單位的遠程打擊能力。
還是沒找到一具‘亞原子蟲子’的尸體。
倒是大型的見到不少。
高工決定找大師問問。
于是他打開了‘機械大師們’的通訊頻道。
正好,‘大師們’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二次進化?”一個研究機械強化方向的大師,發現了盲點。
“我感覺到這里的環境有些不舒服。”
7號,真菌形態的機械大師開了口,這一位擅長的,是打造原子機械。
“輻射影響?”
“不——”
這位機械大師的機械體,一個巴掌大的小機器人抬起了頭。
“是矩陣的影響。”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