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趙元樂的威名,這一里路,是沒人發瘋了來碰瓷。
趙元樂與趙三成,再叫了趙牛兒,請了村子里一個老匠人,便夠了。
因為是用做豬們賽跑的路,便不鋪石板了,再有趙元樂也鋪不起,太貴了。
這次修路,便是將土層敲打夯實,在上面混了熟土與石灰燒一下。
考慮到就一里地,便又在里面混了米漿。
趙元樂的力氣大,夯實路面的活都交給了她。
其余的,便是趙三成幾個人完成。
趙元蘭因趙三成的忙活,成功獲得這兩天的放牛權力,心中還是高興的。
她與狗兒,一個人牽著牛,一個人硬扯著驢,在河邊圍觀幾人修路。
一里路,修了三天完工。
天老爺似乎也在配合,那幾天都沒有下雨,后面也是最合適的天氣。
老匠人每日都來這路上,穿著草鞋踩一遍,然后告訴趙元樂還有多久能讓豬跑。
這路是修好曬了兩天后便能過牛車。
但由于她的豬塊頭太大,老匠人告訴她,要起碼五天后,才能讓豬跑起來。
趙元樂掰著指頭數日子,也趁著這些日子,在一群豬里好好挑選。
這幾日,她就站在坡上,觀察自家豬們的長處。
觀察了幾日,她發覺,這些豬真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完全沒有長處。
它們將自身屬性全部都點在了長肉上。
趙元樂心中情緒一時很復雜。
秋風吹的愈發涼了,在趙元樂觀察自己群豬的時候,坡上的紅薯藤終于開始枯萎了。
午老漢站在養豬場旁邊,對著坡上坐著的趙元樂高喊:“收紅苕了哦!”
趙元樂聞言,點頭:“好,這幾天先收紅苕。”
這一下,豬們被關在了豬圈里,整個村子的人都開始忙活起來。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
村子里的人,大部分都自發的過來幫忙。
挖開這已經明顯肥沃的坡地,村里人各自拿著背篼,彎著腰將挖出來的紅薯裝進背篼里。
趙元樂也在其中。
她往下面挖了很多才挖干凈,只一小塊兒地的紅薯,就將背篼給裝了不少。
挖到一根很長的紅薯,她便咔嚓掰開,紅薯的味道撲面而來,帶著香甜。
再仔細看一下,就能發覺,這些紅薯的淀粉含量很高,掰斷的地方,質感都不同。
幺兒拿著自己的小本子到處跑著,身后跟著小福。
兩個小娃一起到了趙元樂這邊。
幺兒將本子抵到趙元樂面前。
“姐姐,你看。”
趙元樂:“啊?”
幺兒:“我把他們挖出來的都記著呢,還把這么一平方米的能挖出來的紅薯算了下。”
趙元樂:“那是多少呢?”
幺兒:“我看一背篼,應該裝三十多斤,他們挖了三平方米,就有一背篼了。”
趙元樂挑眉:“這個產量,還挺高的。”
小福掰著手指算了算,無奈的看向幺兒。
“是好多啊?”
幺兒:“一畝地,是六百六十七平方米,平均算來,一平方米有十斤以上的紅薯。
你算算是多少?”
小福:“那就是乘十?”
幺兒點頭:“嗯,差不多七千斤的樣子,只有多的,沒有少的。”
趙元樂手上的動作不停,聽到這個答案,點點頭。
“還行吧。”
她記得,紅薯這種東西,畝產本身就很高,一畝地六千斤是常態。
她這個地還肥呢,多點不是很正常。
村子里其他人卻不這么覺得。
村子里的人一邊挖紅薯一邊眼紅。
一個婦人背著紅薯感慨:“這趙元樂怎么養豬養的好,隨便種點東西也長這么好啊?
這一畝地都當人家兩畝地的紅苕了,而且這個長的還好。”
一旁的秀兒娘,帶著自家幾個娃一起幫忙,聽到這話后,笑笑:“可能還是跟這個豬有關哦。”
其余人也附和。
趙牛兒的婆娘坐在一旁,美滋滋:“我家抓的那頭,雖然長的沒有那么快,但是也長的好呢。”
有人聽到,忙問:“你們的豬是不是母的。”
趙牛兒的婆娘笑著點頭。
“是啊,就我們家抓的母的。”
還是她家這口子有眼光啊,以后母豬下崽了,她家年年有的賺。
眾人都露出了羨慕的目光。
秀兒娘感慨:“看吧,還是要自家村子的混的好,我們才占的到便宜。
那要是別個村子的,我們還有這個便宜?”
眾人也都贊同這話。
隨著趙元樂的養豬場建起來,她們都占到了不少便宜,伙食都好了不少,一個月還能吃上兩回肉,比小地主家的好吃的好了。
眾人這邊笑著說話。
外圍,零散幾戶人家看著,眼紅的不行。
秀兒抱著自家弟弟路過村口,看到了一旁的小妹,給小妹打了個招呼。
小妹站在一旁,低著頭,應了聲。
待到秀兒過去,小妹娘就瞪了自己女兒一眼。
她惡狠狠:“看你那個沒出息的樣子。”
賣完肉的金鳳走了過來,聽到這話,一聲冷哼,語氣不大不小,很是陰陽怪氣。
“誒喲,自己是麻雀,還好意思叼下的蛋是麻皮。”
小妹娘瞪一眼金鳳。
“你個寡婦天天拋頭露面,點臉面不要,婆婆也不好生伺候,天天亂跑,還好意思來說別個?”
金鳳輕蔑的瞥了小妹娘一樣。
“誒喲,生了個兒子,好了不起啊,不曉得哪個那么賠錢,把屋頭田土都賠出去了,把人得罪個精光,還在那里亂叫。”
她嘴角是譏諷的笑容:“好了不得哦,我看是嘴巴都要氣歪了。”
金鳳一邊往那邊走,又回頭看了小妹娘一眼。
“有些人的眼睛,比牛眼睛還紅,晚上氣的嘔血,嘴巴還硬的很,哈哈,哪個過的好,哪個心里有數。
又蠢又壞的婆娘,像個哈兒樣。”
說完,金鳳頭也不回的過去,只留下小妹娘氣的臉緋紅。
她怒罵著叫小妹一起回去。
小妹卻再忍不住,捂著臉哭了。
小妹娘怒:“你哭啥哭,我把你餓死了?早曉得生你這個沒出息的,還不如當初就把你溺死到尿桶里,不爭氣的東西。”
小妹怨恨的看一眼自己親娘,還掛著眼淚,也怒了。
“都怪你!我還不如秀兒,秀兒娘還曉得給她想,你就想著你自己,還有弟弟,攤上你這個娘,我倒霉死了!”
小妹頭也不回的跑了,只剩下小妹娘在原地發火。
旁邊還有老人看著,互相對視,笑容嘲諷。
一老人:“沒腦殼的大不一樣。”
另一老人:“不曉得為子女想,當啥子娘啊。”
還有一老人附和:“你說我當初生我女兒,我還是好好待她,雖說我后面是想兒,但這個都是自己肚子里出來的,咋說那些話啊,真的是。”
小妹娘聽著這些話,黑著臉埋著頭回家去。
養豬場這邊,眾人一起忙活,熱火朝天的,一車又一車的紅薯拉了來,幾個老人也湊過去開始幫忙。
人多力量大,這些紅薯,很快都挖了出來,不僅將養豬場堆滿了,還把村口的地也都堆滿了。
趙元樂拿著大秤和籮筐,身旁站著幺兒。
幺兒手里還拿著自己的小本子,他那時候到處轉悠,記性又好的很,將哪家幾個人幫忙,有沒有偷懶,挖了多少,都記得清楚。
老族長站在一旁,他又想多說兩句了。
族長家婆娘翻著白眼,背過身去,壓根懶得看他。
“老東西就曉得出洋相。”
老族長果然又開始大談特談,說著同村團結,還有他一些新學的,什么互利互惠的新詞語。
趙元樂見他說起來不停了,直接開口打斷。
“好了,今天幫忙的,都有的分啊,按來的人頭算。”
她看一眼旁邊的幺兒,幺兒便開始念名字。
小福到處走著,一本正經的提醒人不要講閑話。
來財在旁邊看著,認不出笑出聲。
來財身旁是狗兒,他與來財一起送了東西才回來,現在一起看熱鬧。
趙元蘭見著了,湊過去,先給了他兩下,再將他扯出來。
趙元蘭:“我跟你說,到時候你不忙走。我娘說了,等人都走了,你到我家來,多背點紅苕回去。”
狗兒老實點頭,然后從懷里掏出來一大把的甜燈籠。
“我在路上摘的,你拿回去吃,給我弟弟留一把就是了。”
趙元蘭:“嘿。”
她選了一個又大又紅的,將上面的刺搓掉,啃了一口。
“還多甜呢,你不給你奶奶吃?”
狗兒搖頭:“我奶奶不喜歡吃這個,你不是喜歡吃嗎,我給你摘的。”
趙元蘭滿意的點頭,拍拍狗兒的肩膀。
“嗯,算你有良心,最近三天我不打你了。”
狗兒笑了笑。
他想說,他最近個子已經比她高了,力氣也大了不少,可能打的過她了。
但他不會還手,還是讓著她。
這邊,好一陣之后,她將這些紅薯都分給了來幫忙的。
見金鳳站在那里嗑瓜子,她也順便問她一句:“你要不要?”
金鳳搖頭。
“我不要,這個吃了光打屁。”
趙元樂:“嘖,你這個人說話啊,這個明明吃了通腸胃的。”
金鳳:“我不吃。”
她可不要吃了之后老打屁,現在的她,還是得注意一下形象的。
趙元樂也沒多說,轉身背著這些紅薯回家去。
她已經將喂豬的那部分準備好了,這邊就是自己家的。
可還是有很多。
趙元樂和自家人一起,背了一趟又一趟的紅薯,忍不住嘆氣。
“怎么這么多啊。”
趙三成背著滿滿一背篼,笑瞇瞇:“好啊,多還不好啊。”
趙元蘭也附和:“就是,我都不喊累。”
幺兒背著自己的特制小竹籃,里面裝了一根紅薯,他點頭:“就是,姐姐,你咋能嫌棄糧食多呢?”
趙元樂:“…放都沒地方放了。”
正幫忙弄著紅薯的于寡婦,聞言笑了:“實在是放不到的,拿來弄紅苕粉啊。”
趙元樂:“我不會啊。”
于寡婦:“我來教你啊。”
趙元樂點著頭,嘿嘿笑:“我肯定一學就會。”
紅薯搬運的差不多了,壘滿在屋檐下,又擺了很多在院壩中。
趙三成在院壩里擺弄紅薯,何菊站在屋檐下,臉上都是笑容。
“但愿老天爺這幾天莫小雨,出點太陽。”
這些紅薯收獲的季節不太對,所以她很害怕遇上秋雨綿綿的時候。
趙三成在那里慶幸。
“還好之前為了存糧食,挖了好大一塊地方,不是的話,好多紅苕都放不下去。
那些紅苕,可以放到明年春天,我們頁不用拿錢買豬糧了。”
何菊:“紅薯不能和糧食放一起哦。”
趙三成笑道:“我肯定曉得啊,放心吧。”
何菊滿意的點點頭,而后扭過頭來,笑著感謝于寡婦。
“我現在不方便,就麻煩你來幫忙弄粉了。”
于寡婦笑道:“反正這幾天放假,我耍也是耍。”
趙元樂忽然抬頭,看向一旁帶著趙元蘭一起嗑瓜子聊八卦的金鳳。
趙元樂:“你到時候也來。”
金鳳:“我又不要這個。”
趙元樂:“減肥。”
金鳳無奈:“唉…”
趙元蘭聞言對著金鳳上下打量了一下,嗯了聲。
“金鳳嬸子,你最近好像瘦了,還漂亮了?”
金鳳低頭一笑:“哎呀,一般般啊。”
趙元樂瞇起眼:“嘖…”
她看得出來某些人應該最近有什么好事兒。
所以,更應該來幫她,正好減肥了。
第二日,于寡婦沒干其他事兒,早早過來幫忙,王老婆子也來了,秀兒娘帶著幾個能幫忙的女兒都來了。
制作紅苕粉的流程其實也很簡單。
在自家的井旁打水,紅薯清洗好,切成塊兒,然后錘成渣渣。
這些渣渣,放在掛著的紗布里面,下面就是盆等著。
于寡婦在這掛著紗布四角的一邊,讓趙元樂站在對面。
“我們兩個一起給它晃著,多過幾回水,這個粉細些,多些。”
趙元樂沉默了一瞬,上手晃了下。
于寡婦一個趔趄,而后默默松手。
“我去那邊幫忙,你一個人就可以了。”
趙元樂便開始了歡快的大力晃紗布包。
這一整天,除了吃飯的時候,幾戶人家不停歇的弄,還是沒有將這些紅苕弄完。
而弄好了的粉,幾乎占完了能找到的大盆子,它們在大盆子里沉淀,要過一晚上。
第二日,大家伙再將沉淀好的水倒掉,留下最底層的淀粉,撈出來,曬在鋪了油紙的竹席上,曬了一院壩。
大家伙又開始解決剩下的。
用了三天,這些紅苕算是處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