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是顧幺幺的生辰,加上她又
生育小格格有功,四阿哥自然厚賞。
賞給小格格的東西里面,有一樣玉鎖,晶瑩剔透,溫潤可愛——顧幺幺拿在手心里欣賞了好一會兒,才讓人收起來。
孩子畢竟還小,
這玉鎖自然是不好戴著的。
如今府里已經沒有女孩子了,顧幺幺生的這格格,如果是按照序齒排,其實應該是大格格。
但大格格已經沒了,再這么叫著,聽上去不是滋味。
于是府里都按照二格格叫了起來。
轉眼之間,已經到了二格格滿月的時候,顧幺幺也總算是出了月子。
她這生孩子在夏末秋初里,幸好已經過了最熱的時候。
饒是如此,嚴格遵循月子規矩,一個月沒敢洗頭,顧幺幺覺得自己都快臭成了一條咸魚了。
出月子的那一天,顧幺幺光是洗頭就足足花了一個多時辰。
徹底洗干凈了,她只覺得渾身都輕松了——又用了極少的一點香膏,用的還是原料最簡單的那種搭配。
雖說如今孩子是被乳母抱著的,但畢竟也會和她親近。
用香也得小心著。
宮里,萬歲自從回到了紫禁城,調養生息了一番,身子倒也漸漸地就恢復了。
四阿哥到這時候才把府里添了個小格格的事情給報了上去。
雖然是高興事兒,但康熙畢竟孫子孫女太多——夸獎了幾句之后,也就漸漸的忘在腦后了。
德妃那兒,也是靜悄悄的,沒有任何動靜。
不是不想賞——只是知道顧氏得寵,如今就不好再賞了。
再賞了——四福晉就按不住了。
幾個皇子們知道了四阿哥府上添了個小格格的事情,于是在宮里宮外相見的時候,
也滿口恭喜。
直郡王知道是四阿哥府上的顧氏所生,
也還特地問了幾句,
又說這小格格必定將來容色出眾。
四阿哥聽了,當時沒怎么在意,回來路上就覺得有點不舒服了。
畢竟之前下江蘇的時候,顧氏——直郡王也是曾經見過她一面的。
福晉正院里養了不少名貴品種的花兒,有的十分耐寒,一直到了十月頒金節的時候還能盛放如春。
頒金節,福晉跟著四阿哥進宮,又帶了弘暉一起。
弘暉如今也已經一歲多了,穿的花團錦簇,一張小臉就跟粉雕玉琢一般,加上見了人就笑,可愛的不得了。
宮里的娘娘們任誰見了都喜歡。
說來也真是絕了——這小弘暉對誰都笑,唯獨見到了四阿哥,一張臉上就會流露出畏懼之情。
他以前小,福晉覺得這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如今一歲多了還是這樣,福晉有時候難免就有些犯難了。
大概還是因為孩子和父親相處的時間不夠多吧。
再加上四阿哥總是神色嚴肅,小孩見了自然是會害怕的。
眼瞅著要過年了,
四貝勒府里有幾處要修葺,除了前面的書房要擴充擴大之外,
花步閣這里,
四阿哥讓人送了新進的水果,另外還有一張圖紙去給顧幺幺。
她如今這里添了小格格——小娃娃反正還在襁褓之中,倒是用不了多大地方。
關鍵是增添了一堆奴才——乳母就不說了,另外還有水媽、養育嬤嬤、增添的粗使奴才……
這么多人,都得安置下來。
小臘子將圖紙給送過來的時候,顧幺幺正在抱著二格格拍奶嗝,聽說是四爺讓人送過來的圖紙,她也沒耽誤,將孩子交給了奶媽,自己過來看圖紙了。
圖紙上標的清清楚楚——東西南北,亭臺樓閣。
也不光是她這樣一處院落的布局,其實整個后院里的基本上都標記上了。
花步閣旁邊一墻之隔,本來就另外有院落,只不過地方小,從前沒有啟用罷了。
四阿哥的想法是中間做上連廊,讓兩處連成一處,再設一些內部的花園造景,做成一個大院子。
取名他都想好了,就叫花步小筑。
又雅致又不失風流。
花步小筑——顧幺幺看著這名字就覺得眼熟,想了一會兒沒想起來在哪里見過,于是作罷。
她在桌子前坐了下來,讓奴才們提筆研墨,然后對照著圖紙上的格局,仔細的在幾個地方寫了點自己的想法。
比如這兒不需要這個池子,那兒想種幾株什么花,這里想要開拓寬敞一些……
有的造景,顧幺幺還在旁邊又寫又畫,給了好幾種選擇。
讓四阿哥去拍板決定。
等到全部寫完了,顧幺幺重新把圖紙給折了起來。
然后才讓小臘子給送回去。
四阿哥既然讓人捧過來給她看了,就是尊重她的意見和想法。
也愿意按照她的意思去修改。
他一片興致,她若是什么都不敢提——那可不是溫柔。
那叫掃興!
黛蘭高興極了,匆匆的去把四爺賞賜的南邊果子給洗凈,去皮,將晶瑩剔透的果肉裝在了素色瓷里捧了上來。
畢竟格格也出了月子沒有多久,果肉都已經被熱水給燙過了——雖然難免損失了一些風味,但是就不至于太生冷。
顧幺幺一邊吃著,一邊開始吩咐黛蘭:“西廂房里東南角上的那幾只大箱子先收拾起來,后面等到隔壁好了,再搬過去。”
縱然沒有如今擴充這件事,她也是琢磨著想把西廂房給收拾開來——否則不通透。
爾曼向來是最細心的,這時候逐一點頭記下了,又抬頭和黛蘭相視一笑,兩個婢女都忍不住道:“主子爺如今真疼愛格格!”
黛蘭心里的想法更多:當初宋格格給主子爺生了長女,從此在府里站穩了腳跟。
但是顧格格不一樣——顧格格多得寵啊!
主子爺會不會給格格請封側福晉呢?
福晉正院里,聽說花步閣要擴建成為花步小筑,她心里倒是放下了一顆心。
自從四阿哥在她面前流露出顧氏這一次生孩子有功,他又沒有陪在京城里,頗多內疚的意思,福晉就有些惴惴不安。
四爺他不會是想來個請封側福晉吧?
雖說四爺如今也只是貝勒,但是按照規定制度,親王可以上報冊封四名側福晉,親王世子和郡王可以上報冊封三名側福晉。
貝勒可以上報冊封兩名側福晉。
兩名呢!
李側福晉那兒,那名分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剩下的還有一個位置——照著顧氏如今得寵的架勢,也不是不可能。
相關
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