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26章 逐出家門(附:集團所有分支機構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章 逐出家門(附:集團所有分支機構圖)

第26章 逐出家門(附:集團所有分支機構圖)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30日  作者:武文弄沫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武文弄沫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小說:、、、、、、、、、、、、

“嚯——這是誰啊?”

有人從機關大樓里出來,正巧見著車隊從大樓左側通道路過,不由得驚訝感嘆。

同行人掃了一眼,講到:“有機關管理處的車……也有工業廳的車……”

“哦,原來是工業胡主任的車。”

直到胡可的汽車通過,那人才確定這一行到底是誰。只是嘴里又疑惑地講道:“不能夠啊,胡主任哪里用得著這般排場……”

他正在驚訝著,倏地見到胡可主任的汽車通過后,后面還跟著一臺伏爾加M24拐了進來,他見那車牌不由得眼睛一睜。

“京城來的?”第一個發現車隊的那人驚訝道:“看樣子來頭還真是不小。”

“伏爾加M24啊,哪個部里下來的?”

他這么問著,可眼睛卻盯著車隊,直到最后一臺小型客車過去,這才看向同伴。

同行之人早就皺起了眉頭,目光仔細盯著最后通過的那臺小型客車閃過大樓消失不見,這才淡淡地講道:“不是從京城來的。”

“不是從京城來的?”同伴見他如此表情,不由得訝然問道:“那臺伏爾加掛著的不就是京城的牌照?”

“是京城的牌照,可不一定是從京城開來的。”這人撇了撇嘴角提醒道:“你沒仔細看最后一臺車嗎?那是從鋼城來的。”

“鋼城的牌照嗎?”同伴挑了挑眉毛,思索著問道:“這是哪個單位的?”

“還用猜?紅星鋼鐵集團唄。”

這機關里能人無數,通過車牌和汽車的型號判斷車里坐著的人的身份也算一種能耐。

他給同伴解釋道:“最后那臺小型客車是紅星廠去年批量生產的宏運9座型號。”

這位當真好眼力,心思也屬實不簡單,不僅能記住車牌子,還能了解車的信號。

說真的,紅星鋼鐵集團鋼城汽車制造廠生產的羚羊汽車和摩托車銷量非常好,但宏運7座和9座的訂單量就沒有那么高了。

尤其是宏運9座,這種車型的應用場景有一定的限制,多用作特勤和通勤補充。

宏運9座救護車車型銷量還可以,這也是該車型在市場應用上的一個特殊情況。

做市場的人都知道,一個地方一個情況,一個環境一個特色。北方和南方喜歡的車型和樣式就不同,審美也有差異。

后世對汽車應用和選擇有一個較為刻板的印象:蒙內的大哥喜歡開霸道,東北的大哥喜歡570,姑蘇婚車喜歡用寶馬而非奔馳等等,這種情況是群體市場的選擇。

宏運9座在國內市場反饋一般,那能說這臺車不好嗎?

非也,9座客車反饋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時代客觀條件約束太多。

并不是很意外的,宏運9座出口量正逐年增高,甚至可以說逐月增高。

為什么?

港城,紅星鋼鐵集團產品做出口貿易的中轉站,這臺車的市場反饋相當的不錯。

李學武看市場調研報告都覺得有些荒謬,陳浩南的移動辦公室這一說法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有的?

沒錯,皮實耐造,能拉客也能拉貨,讓這臺車成為了社團通勤的首選。

明明設計的載客量是9人,但能從這臺車上下來多少人還得看事情大小,兄弟多少。

內地采購這臺車的基本上是用作機關通勤使用,尤其是級別較高的機關。

為什么?

因為一般的機關用不起,有臺212或者羚羊就很牛嗶了,哪里敢想小客車。

而高一點的機關基本上會選擇宏運7座車型,更靈巧,尺寸更方便。

唯獨隨車隊一起出行,夠不上鴻途那種級別,又需要一定舒適性才會選擇這臺車。

設計是9張座椅,一般只坐7個人,后面一排座椅會用來裝設備和物資。

這一次隨李學武一起來奉城的只有一臺伏爾加和這臺宏運9座。

伏爾加掛著京城的牌照,宏運9座掛著鋼城的牌照,不怪能讓人猜出他的身份。

“據我所知,在遼東乘用這種高級進口轎車,還掛著京牌,帶著鋼城的客車……”

那人回頭看向同伴講道:“只有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的主要負責人,也是紅星鋼鐵集團的秘書長李學武了。”

他點點頭,語氣愈加肯定地講道:“一定是他了,他現在就在遼東工作,聽說胡主任幾次邀請他來奉城做客,看樣子這是來了。”

“紅星鋼鐵集團?收購奉城一機廠的那個?”同伴思索著問道:“他們在遼東還有什么產業?”

“嗷呦,那可多了——”

同行人笑著講道:“要不是我負責對接工業口,一般人還真就被你給問住。”

他給同伴解釋道:“這紅星鋼鐵集團從成立到發展的時間很短,就這兩三年的事兒。”

“不過紅星鋼鐵集團的底子很厚,可以說非常厚,集團原工業主體紅星軋鋼廠就是京城工業頂梁柱的存在。”

“還是65年、66年組織人事變革,給紅星廠創造出了發展的機遇,這才從京城工業成長為部管集團企業,頂牛的存在了。”

“是最近兩年才來遼東的嗎?”同伴驚訝地問道:“那他們發展的可夠快的啊!”

“不,紅星軋鋼廠的分廠,也就是紅星鋼城煉鋼廠原本就在鋼城。”同行人解釋道:“不過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現有的工業規模都是依靠鋼城煉鋼廠才發展起來的。”

他掰著手指給同伴解釋道:“紅星鋼鐵集團最開始收購了建設快十年還沒建成的營城造船廠,成立了紅星營城船舶制造廠。”

“然后依托鋼城的資源條件,從國外引進先進的冶金技術,發展特種鋼材冶煉技術……聽說最近開始向有色金屬冶煉領域拓展業務,為此整合資源成立了紅星鋼城冶金廠。”

“在這一過程中,紅星鋼鐵集團管委會主任李懷德同剛剛我給你講到的那位秘書長李學武一起訪問了遼東,是陸副主任接待的。”

他抬了抬眉毛,道:“紅星鋼鐵集團這兩位此行達成了對奉城一機廠的收購意向,回去以后沒多久,一機廠就易主改革了。”

“這個我知道,我認識一機廠原來的廠長劉作棟,他跟我提過一嘴。”同伴點點頭解釋道:“我們倆還聊了聊一機廠改革的事。”

“嗯,這紅星鋼鐵集團確實很厲害。”同行人點頭強調道:“收購了一機廠,利用自有管理和技術優勢重新洗牌,整合資源,將一機廠拆分重組,還真就讓一機廠煥發生機了,現在可是咱們奉城的標桿企業。”

“從一機廠變革的過程中,紅星鋼鐵集團又在奉城成立了奉城機械制造廠,在鋼城成立了鋼城零部件加工廠,一分為二。”

這人繼續講道:“再加上紅星鋼鐵集團這兩年接連投資建設的具有現代化、標準化生產工藝的紅星鋼城軋鋼廠、紅星鋼城飛機制造廠、紅星鋼城汽車制造廠、紅星電子制造廠、紅星鋼城五金制造廠等工業企業。”

他手指頭都掰了兩個來回,挑了挑眉毛講道:“這我還沒給你算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的其他分支機構呢。”

“你比如說紅星聯合儲蓄銀行遼東分行,在奉城、營城、鋼城都有分行。”

“再比如說紅星鋼鐵集團聯合能源開發總公司,下屬的紅星聯合礦業公司就是受咱們遼東工業邀請,執行礦業變革的先鋒。”

“聯合能源開發總公司的聯合銷售公司涉及到了石油、燃氣、熱能、水務、電力等等,也在我剛剛提到的這三座城市成立了分公司。”

“還有他們的聯合能源公司,下有兩座火力發電廠,其中一座就在鋼城,設備是從法國原裝進口來的,技術相當的先進。”

這人對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的產業如數家珍,真如他所說是負責對接工業口,也不至于將這些數據記得如此詳細。

只能說有心人不做沒準備的事。

“這紅星鋼鐵集團……規模可真夠大的——”同伴感慨道:“怪不得連胡主任都要親自邀請和迎接,這也算是財神爺了。”

“我都還沒給你說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的具體分支機構呢,人家有這個資本。”

同行人面色平常,但語氣淡淡地講道:“他們集團還有建筑工程公司,鋼城工業園區建設、營城船舶擴建、港口建設等等,都是由他們自己的工程公司來完成建設的。”

“他們有自己的物流運輸體系,最近報備上來的名錄中就添加了紅星聯合物流發展總公司的名稱,合作方就有京城鐵路。”

他微微搖頭講道:“這樣的分公司他們還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與其他大型企業、銀行聯合組建的,就這份體量在遼東工業圈子里可以稱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這——這是從一個軋鋼廠規模的企業發展起來的?”同伴滿眼的不敢置信,感慨道:“這關里人就是比咱們會做管理啊。”

“也不盡然——”同行人玩笑著講道:“聽說這位李秘書長也是東北口音,喝酒極為爽快,上次打的咱們機關沒有對手。”

“這么牛?!——”

(注:一張圖解釋清楚紅星鋼鐵集團所有分支機構設定:

從上到下為集團各分支機構序列。

同顏色從左向右為分支機構下屬。

以后不再解釋相關的設定信息。)——

“哎呀,李秘書長,歡迎歡迎啊——”

李學武上樓以后,還沒到會客室,便見陸啟明從走廊的方向迎了出來。

他很是熱情地先伸出了手,笑著招呼道:“我能說終于把你給盼來了!哈哈!”

“您這么說我壓力太大。”

李學武笑著接住了他的手握了握,講道:“剛剛胡可主任同我講,要我盡快將心態從做客調整為回家,所以您別客氣了。”

“哈哈哈——”陸啟明很是高興地晃了晃他的手,親切地講道:“胡主任這話說的沒有錯,你來我這不算做客,算回家。”

“再說的遠一點。”他拍了拍李學武的手講道:“冶金廠在遼東可很多年了——”

“我也是這么想的,都是一家人嘛!”

李學武笑著緊了緊他的手,講道:“怪不得上次來奉城見到您我就覺得很親切呢,原來您是我們冶金廠的娘家媽啊——”

“啊?哈哈哈哈哈——”

陸啟明驟然聽到李學武的話差點笑仰過去,一個勁兒地晃著他的手。

他只知道東北人能整活,沒想到李學武這個從京城來的也能這樣整景(開玩笑)。

一行人說笑著來到了會客室,從茶幾上擺放著的干果茶水就能看得出,這是早就為他的到來而準備的,是真的用了心的。

無論是胡可,還是邀請他來奉城見面的陸啟明,都表現出了十足的誠意。

李學武剛剛說壓力大真不是說笑的,這兩位也算得上是嘴大胃口大,一般的工業項目還真堵不住他們的嘴,應不得這般的情。

“嘗嘗,這是咱們遼東的特產。”

一落座,陸啟明便示意了李學武手邊茶幾上的幾樣干果,笑著客氣了幾句。

李學武則是認真地點頭聽了他的介紹,又講了幾句他每次來遼東出差必買的禮物。

“是胡可同志講,你要來遼東工作。”

幾句話的功夫作為寒暄的鋪墊已經足夠,雙方也不是第一次見面了,所以話題推進的很快,這就是開始了今天的主題。

陸啟明看著李學武講道:“我聽到這個消息時的反應是欣喜的,上一次咱們見面我就覺得你對工業建設和發展具有很好的管理思維能力,也有這方面的眼光和判斷力。”

“您太客氣了,集團和領導的信任。”

李學武笑著點點頭,說道:“我對遼東這片土地是有著很深的感情,我奶奶就是三江口人,從小耳濡目染聽她講東北往事。”

“哦,怪不得,我還說呢。”陸啟明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說道:“你這東北口音是哪里學的,京城人說這個可不容易學。”

“哈哈哈——”李學武笑著說道:“要不怎么說想來遼東工作呢。”

“我是感受到了這片土地工業發展的勃勃生機,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努力,還有像您這樣盡心盡力的領導,我相信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一定有發展,有未來。”

“我十分認同你這句話。”

陸啟明點了點沙發扶手,看了看同在會客室的其他同志,講道:“遼東的礦產資源豐富,工業基礎雄厚,人民淳樸熱情。我們遼東對工業企業始終保持著歡迎和支持的態度,是歡迎像更多紅星鋼鐵集團這樣的企業在遼東落戶辦廠,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那這樣看來我們是想到一塊去了——”李學武微笑著講道:“所謂志同道合,方稱同志,現在您是我的同志了。”

“你可一直都是我的同志啊,我的同志。”陸啟明眼睛亮了亮,笑著講道:“遼東工業的大局就需要你這樣的同志添磚加瓦,我希望你不要有顧慮,有壓力,放開手腳大干一場,方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啊。”

“陸主任對我的期待,對紅星鋼鐵集團的期待,我認為是一種動力。”

李學武先是看了陸啟明,又看向了胡可講道:“集團今年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持續推進集團在遼東企業的各項建設,確保工業項目精準落地,鞏固企業產業變革發展成效,推進技術變革和產效產能的建設……”

“我們對集團在遼東的工業布局和發展,有關于物流、港口和貿易等息息相關產業的持續投資建設態度是一以貫之的。”

他在同陸啟明的談話中強調,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的產業布局是長久的,是符合集團和遼東共同期待的發展利益的,是高效的,是符合現代化工業發展訴求的。

陸啟明聽的很是認真,尤其是聽李學武講到紅星鋼鐵集團未來幾年對遼東工業和貿易工作的展望和目標,頻頻點頭表示贊同。

他在回復中表示,遼東和遼東工業會保持歡迎和支持的態度,愿意也會積極幫助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投資建設,愿意邀請更多像紅星鋼鐵集團這樣的優秀企業來遼東發展,參與建設,共享時代發展機遇。

在接下來的談話中李學武向他介紹了今年紅星鋼鐵集團的幾個大動作。

首先是紅星鋼城飛機制造廠將在下半年實現國內首款直升飛機的量產目標,訂單量已經積累突破超過500架。

其次是紅星鋼城汽車制造廠將在下半年籌建轎車工廠,單列流水線,擴大產能。

李學武是不是吹牛皮,以陸啟明通過胡可對李學武本人,對紅星鋼鐵集團,以及通過其他渠道對鋼城工業園區的了解,他能夠判斷的出來。

這些項目確實有潛力,也能夠突破極限,持續擴大產能。

他認可紅星鋼鐵集團,認可李學武的態度來自于紅星鋼鐵集團旗下的各工業企業在技術合作、產業合作以及工人招錄等方面都表現出了十足的責任和擔當,很得他認同。

別的暫且不說,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各工業企業提供超過一萬個工作崗位,那他陸啟明就得仔細思考對紅星鋼鐵集團的態度。

工業體現厚度,經濟具現實力。

紅星鋼鐵集團能帶來就業,就能帶動一系列的經濟增長,創造工業集群產業,就能給地方工業貢獻足夠多的營養。

越是聽李學武的介紹,他越是感慨,看來今晚真得豁得出去,舍命陪君子了。

“這兩臺數控加工中心的工作性能怎么樣?”李學武微微彎著腰,觀察著較為復雜的工業機械,問了身邊的技術工人,“我聽說數控機床用過一段時間后會喪失精度?”

“是有這方面的情況。”技術工程師陪著他半蹲在機械旁解釋道:“數控機床有很多部位都跟加工精度掛鉤,我們也是從三禾株式會社組織的那次學習中了解的這一點。”

他介紹道:“回來以后我們結合這臺機械,會同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了研究,已經對各零部件的結構特征進行了剖析了解。”

“光跑剖析了解可不夠。”李學武轉回頭看了他一眼,又對站在一旁的蕭子洪強調道:“三禾株式會社這一手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別到最后讓人家看了咱們得了漁卻得不到魚的情況,那到時候可就是鬧出國際笑話了,我可丟不起那人。”

“今年我們廠拿出3萬元成立了數控研發團隊,專攻這一復雜的領域。”

蕭子洪認真地回答道:“我們也請了集團科研所的同志共同研究,相信會有好結果的。”

“再加強一下力度,我不怕花錢,就怕你們不能精益求精。”

李學武有些戀戀不舍地從數控加工中心設備上挪開目光,對蕭子洪以及身后跟著的調研團隊講道:“我不給你設限,你也別跟我說什么3萬、5萬的,這沒什么用。”

他抬起手點了點一旁站著的技術工程師講道:“這么說給你們,只要你們能完全探知精度損耗的秘密,那我代表集團管委會承諾,你們這些主要參與者一人一套房,要在奉城集團可以出資購買,要在京城就在集團新建的亮馬河河畔工人新村,說話算話。”

“嗡——”

李學武的話音剛落,圍了一圈的車間工人瞬間熱鬧了起來,也顧不得早前車間主任所強調的迎檢禮貌和紀律了。

聽周圍議論紛紛,李學武的話其實還沒說完呢,他看著神情有些激動的技術工程師繼續講道:“如果你們能掌握控制這種精度損耗的秘密,那你們這些主要參與者一人一臺車,紅星羚羊、雙子座、宏運隨便選。”

“嘩——”

車間里只要能聽見秘書長說了什么的職工瞬間發出了驚訝的聲音。

一套房,一臺車,這是要把技術人員寵上天嗎?干部才能有這個待遇吧!

不對,干部絕對沒有這個待遇,因為剛剛秘書長講的是獎勵一套房,一臺車,這也就意味著房子和汽車都是獎勵給個人的。

房子和車子甩出來,讓家庭一步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就擺在眼前,他們能不激動嘛。

李學武這都不算完,他擺了擺手,對激動的人群講道:“你們要是能徹底消滅,或者完全掌握控制這種精度損耗的能力,那我在這里承諾,主要研發人員獎勵1萬元,享受集團二級工程師待遇,上不封頂——”

“哇——”

財帛動人心啊!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誰不想要房、要車、要待遇啊。

只要他們能攻克數控機床精度的秘密和難題,那些獎勵能讓他們下輩子都不用為生活發愁了,或許要愁該怎么花那些錢了。

不說房子、車子和待遇這些看不見的獎勵,就說那一萬塊錢,真要砸暈他們了。

這年月米面均價一毛八,一萬塊錢能買米面27噸還多,全家這輩子都吃不完啊。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撐死了也吃不完,但他們就是想過這種撐死了都吃不完糧食的生活,所以精神十分地亢奮。

這些人光看見秘書長說了,聽他說技術研發的獎勵,未曾想到技術研發的難度。

蕭子洪和負責技術研發的工程師還是知道的,要想拿到秘書長所講的獎勵還是很難的,是非常非常難的。

那房子、車子和票子都不白給啊,可就是能調動技術人員的研發熱情。

就連那些不是技術研發的工人都露出了期待的目光,看向那兩臺數控加工中心,以及其他數控機床的目光逐漸熱切了起來。

萬一呢,萬一他們靈機一動就想到了解決的辦法,或者掌握了這種精度損耗的秘密,那他們豈不是就發達了?

不求別的啊,只要一套房就好,車子和票子的獎勵難度太高,他們不敢想,但他們敢想房子,這會連房子怎么裝修都想好了。

蕭子洪同主管技術生產工作的副廠長對視了一眼,目光十分的復雜。

能拿出3萬元專項資金攻克數控機床的研發已經足夠顯示出他們對這項工作的重視,但秘書長還覺得不夠,取消了研發投入的上限,更提高了相關的獎勵標準。

這年月對技術研發的獎勵可能是個茶缸子,也可能是十塊、二十塊的獎金,但絕對沒有獎勵一套房、一輛車、一萬塊錢的。

蕭子洪早就聽說秘書長給科研所設置的物質獎勵制度了,那是真的勾人啊。

他雖然沒去過幾次科研所,但從科研所來奉城機械的工程師口中能聽得出,這些人看著墻上標準的獎勵標準,恨不得日夜不停歇,個個都做白日夢呢。

那這些獎勵都是假的嗎?

當然不是,一套房、一輛車這樣的獎勵還沒有人能拿到過,但物質獎勵卻是一直都在發放當中,這是實打實的,能看見的。

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一千等等,這樣的獎勵已經有研發團隊拿到了。

設計坦途發動機以及動力系統的團隊年前就拿到了五千元的物質獎勵,羨煞了多少人,科研所的燈徹夜不滅已經是常態化了。

集團從未喊那些工程師熬夜加班,只一味地給出成績的研發團隊發獎金。

這是獎金嗎?這是面子啊!

都在一個研究院,都在一個研究所,甚至都在一個樓層,人家拿獎金幸福一大家,他們就干看著,哪能沒有羨慕和嫉妒。

獎金在這個年代還屬于不被重視的物質獎勵,一般金額都比較少,還是要強調奉獻精神。

當然了,集團也宣傳奉獻,但并不耽誤集團給予職工奉獻相應的物質獎勵。

李懷德剛開始是不贊成這一建議的,但李學武只勸他試一試,小范圍地試一試。

這個范圍就圈定在了研究院,還是初始狀態下的研究院,資金主要來自保衛處車輛整備的盈利,不計入集團的整體財政。

只半年時間,李懷德便看到了實效,嘗到了甜頭,開始主動提出要將物質獎勵標準推行到集團整個技術研發的層面。

無論是誰,只要是紅星廠的職工,只要在技術進步層面實現了個人成績,那就獎。

這獎勵沒有低于100的,獎勵標準對標的技術進步標準也很高。

你要說用個螺絲釘解決機殼異響的問題,那算不上技術進步。

你要是能用一顆螺絲釘代替一個齒輪這才叫進步,剩下的齒輪錢都夠獎勵他的了。

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紅利已經足夠讓集團管理層意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每年對教育和科研的投資就能看得出這一決心。

另一方面,對優秀科技工作者的招錄和安置也體現了集團對科學技術的重視。

李學武在車間講的那些話,就是要潛移默化地將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根植在職工的心目中,要讓他們祛除對技術的盲目和無知。

這個年代對技術和科學是有一些偏見的,對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樣,李學武是要在集團內部改變這一現狀,科學發展從尊重科學工作者開始。

“你知道解決數控機床加工精度損耗的問題,掌握加工精度秘密能給咱們帶來多少利益嗎?”

李學武走出車間回頭對蕭子洪問了一句,也不等他回答,抿著嘴唇點點頭說道:“我這么給你說,只要能保證咱們廠生產的數控機床加工精度處于國際領先地位,那未來將會有萬億市場在等著咱們呢。”

他邁步往前走,同時補充道:“我說的這萬億是單位,不是具體的數詞。”

其實不用強調這一句,他身后跟著的那些人已經目瞪口呆了。

他們就是機械廠的管理干部,哪里能不知道數控機床的重要性和價值,就是從未想過加工精度能讓奉城機械加工廠所生產的數控機床撬動萬億市場,這可是萬億啊——

再聽聽秘書長所強調的單位概念,他們腦瓜子真的是一時反應不過來了。

怪不得呢,怪不得秘書長敢舍得獎勵那些技術研發人員,那些獎勵對于這萬億的未來市場又算得了什么呢。

果然啊,技術有的時候真值錢,有的時候對比來看……又不值錢了。

但歸根結底還是值錢的。

3月11日,紅星鋼城汽車制造廠在李學武的支持下正式向集團提交了轎車工廠流水線項目的申報材料,準備細化汽車生產。

現在鋼汽只有兩條流水線,第一條最初是為了生產羚羊汽車的,第二條則是為了生產摩托車的,兩種流水線不一樣。

后來雙子座和宏運汽車等項目上馬,在實現量產的時候都放在了第一條流水線上,這也就造成了流水線上有多個項目同時運營。

這對于流水線作業本身就是一種破壞,轎車、吉普車、客車共用生產線的弊端太明顯了,更何況未來鋼汽還會有更多的汽車項目上馬,比如坦途,比如巡洋艦……

所以轎車生產線獨立,將吉普車生產線還給吉普車,就成了今年的工作重點。

國內對羚羊汽車的追求度較高,國外對雙子座的追求度較高,這兩種汽車的產能受流水線影響都沒能完成市場飽和供應。

李學武來遼東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產能問題,否則銷售做的再好也沒有用。

打鐵還得自身硬嘛——

自身硬別說打鐵了,就是打……打啥都夠用。

“項目的事我已經同相關領導談過了,包括李主任在內,都對這個項目很認同。”

李學武看著呂源深強調道:“你們不要等,材料提交上去繼續做你們的準備。”

“現在就可以同京城二機械聯系,就相關生產線設備的生產定計劃了。”

他手指敲了敲桌面,講道:“能早一天實現項目落地,對于鋼汽來說就是早一天實現專業生產,現代化生產,釋放產能。”

“現在車間的工人也很疲憊,錯誤率越來越多,你們要警惕啊。”

“確實,這一點我們也發現了,也在做工作。”呂源深點點頭,感覺身后的門口有人,便回頭看了一眼,卻是不認識的。

他微微皺起眉頭,沒想到他們的談話會有人來打擾。

李學武卻發現是黃干站在門口,抬了抬下巴對站在黃干身后的張恩遠說道:“請黃處去會客室,我這邊忙完就過去。”

他這是打斷了呂源深的談話,卻也是就黃干的突然來訪做了安排。

等黃干擺了擺手離開后,他這才給呂源深解釋道:“是京城司院后勤管理處的黃干,跟咱們集團三產工業有很多合作項目。”

“是東城一監所原來那位監獄長吧?”

呂源深對黃干這個名字倒是有印象,表情也恢復了正常:“咱們廠的家具不少都是從茶淀運來的。”

他當然知道一監所同廠里的合作,他還知道李學武在京城的關系很多,像是黃干這樣的說不定在哪個領域就有李學武認識的。

比不了,他比李學武打了不止十歲,但關系網絕對比不上李學武豐富。

知道李學武忙,所以他也沒繼續扯閑蛋,將工作很快地說完便起身告辭了。

李學武送了他出門,一直到樓梯口,這才往會客室的方向走。

不是他多么有禮貌,也不是呂源深對他來說很重要,就是一種關系的處理。

職場之上,不到萬不得已,萬萬不能把事情做絕了,否則要吃大虧。

李學武對集團在遼東的幾個工業企業負責人始終保持這種不遠不近的態度,也讓他們心里清楚,自己好說話也不好說“話”。

休息室,張恩遠陪著黃干說了一會閑話,見秘書長進來,他趕緊起身打招呼。

李學武點點頭,笑著看向黃干問道:“黃處長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了。”

“客氣,客氣——”黃干見他文縐縐的,便也似模似樣地拱了拱手說道:“大駕談不上,有朋自遠方來倒是真的。”

“呵呵——”李學武輕笑了一聲,轉頭對張恩遠解釋道:“這是京城司院后勤處的黃處長,也是我的老同學,下次記得好好招待,不能讓他回京給同學們說我的壞話。”

這前面的交代張恩遠聽的仔細清楚,知道這位是秘書長的同學,還因為領導是很重視對方,所以特別同他強調禮貌招待問題。

只是萬萬沒想到,到最后了還有個埋伏和轉折,讓不住點頭微笑的他臉上一僵。

這是晃那位呢,還是晃我呢?

不過這種玩笑都開得,那就說明這兩位的關系實在是要好,私人關系也一定不錯。

張恩遠的尷尬只是一瞬間,隨即便笑著應道:“記住了,下次我一定注意。”

他又對黃干點點頭說道:“不好意思啊黃處長,招待不周,是我工作沒做好。”

“哎——開玩笑呢嘛!”

黃干這人很義氣,也很敞亮,笑著對他擺了擺手說道:“當真就沒意思了。”

“是,您二位先聊著。”

張恩遠客氣著應道:“秘書長,要不要準備中午飯,放在招待所食堂您看可以不?”

“是得供飯啊。”李學武在黃干的身邊落座,笑著對他問道:“你是吃飯來的,還是空著肚子來的?可別跟我裝假啊——”

“嗨,別提了——”黃干笑著對張恩遠示意道:“就為了你這頓飯,我從京城來之前就餓了三天了,我跟你裝什么假。”

“瞧見沒?黃處長不餓。”

李學武笑著對張恩遠說道:“中午飯不用準備了,他一會兒就回去了。”

“還是準備吧,別真把黃處長餓暈在了咱們這,那多不好看啊。”

張恩遠臉上是笑著,心里卻是苦笑,這二位是在玩自己,對吧?

他抬手示意了門外,道:“那我可就自作主張,就安排在招待所了。”

這么說著,人已經出了會客室,他也知道領導有話要談,他在這里不方便。

既然那位能千里迢迢從京城趕過來,一定是有電話里不方便說的事情要談了。

他要去安排伙食,其實也要安排人過來“站崗”,不讓別人湊近了聽見。

會客室內,李學武挑眉看向黃干問道:“真餓三天假餓三天了,嫂子將你逐出家門了?”

“你就不能盼著我點好?!”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