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10章 千萬別犯傻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章 千萬別犯傻啊

第10章 千萬別犯傻啊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4日  作者:武文弄沫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武文弄沫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小說:、、、、、、、、、、、、

“我啊,到現在還記得。”

紅星鋼城冶金廠的前身鋼城煉鋼廠高爐三車間的老車間主任王峰年拉著李學武的手不住地講著他解放前參加革命的事。

王峰年是老同志了,一九年參加工作,二一年加入鋼城進步組織,此后又在工作中表現積極,成為我組織的成員。

他一直就是煉鋼廠的職工,而從車間主任的崗位上退下來都有小十年了。

甭說李學武了,就是董文學來鋼城的時候都沒共事過,但每年都會來看望他。

過年就70歲了,在這個年代算長壽了,更算得上是冶金廠的“寶”。

老話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我組織一直都有尊重老干部的優良傳統。

此前竇長芳和羅家平是如何做老干部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李學武不了解,但從最近幾年的工作記錄上能看得出,董文學是很重視這一塊工作的。

不管他是做給別人看的刁買人心,還是老干部切實支持了他的工作,在他過去三年的工作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李學武是始終堅持把尊重擺在前頭的。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你要是不尊重前輩,又如何指望下屬尊重你啊。

所以即便王峰年見到他有些嘮叨,他兒子更是尷尬地想要提醒老父親卻沒有機會,只能賠罪地沖著李學武笑,李學武也沒有打斷他,而是耐心地聽著他講故事。

此時他們正在王峰年的家中,李學武同王淑瓊一起從醫院看望了因工傷不能回家過年的職工便轉道來了這邊。

王峰年的資歷較老,又是長壽之人,所以第一站辦公室便選在了他家。

只是沒想到,此前董文學主任來這邊的時候都沒見老主任這般黏人,要真是如此,他們也不能如此“失誤”。

屋里只有王峰年一大家子人陪著秘書長和王淑瓊副主任,再就是辦公室副主任張兢坐在角落板凳上,其他人都在門外。

張恩遠面色有些古怪地看了眼張兢,張兢也有些不好意思,這是他的失誤了。

只是在這種場合讓他說出別的,那也是不可能的,這種錯誤不能主動承認。

要承認也不是跟張恩遠承認啊,等秘書長出來的時候他再稍稍解釋一下。

張兢當然不是來打醬油的,手里捧著筆記本在記錄領導的慰問過程。

他算是老筆桿子了,雖然年齡不老,可跟在董文學身邊也有三四年。

之所以選擇留在鋼城,也是看好鋼城工業區未來的發展機遇了。

像是他這樣的青年干部只有在業務上鍛煉水平,做出成績才有機會出頭。

就算要往辦公室的方向發展,也得有確確實實的基層業務工作基礎。

這不嘛,他同門外的張恩遠對視了一眼,再回頭看向沙發的方向便全神貫注了起來,手里更是不停地總結和記錄。

記錄什么?

別看秘書長同王峰年談的都是家常閑話,王峰年講的又是一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可在他的筆端便形成了以下文字:

2月16日,紅星鋼鐵集團秘書長李學武看望慰問病休職工張元禮、退休老同志王峰年等,代表集團管委會、冶金廠管委會感謝他們為冶金工業建設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祝愿他們身體健康,生活美滿。

這條通訊件的后面不能落下這個:

冶金廠管委會副主任王淑瓊,廠管委辦副主任張兢等人參加活動。

當然了,這條可以用作明天冶金廠和集團的工作簡報,在聯合工業報上還要做更為詳細的闡述:

走訪過程中,李學武與病休職工關心慰問,與老同志親切交流。在走訪老同志時關切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認真傾聽他們對冶金廠工業發展的意見建議,要求各相關部門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關心照顧好老同志,為老同志幸福生活、發揮余熱創造良好條件。

李學武說,當前集團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李懷德主任在津門貿易管理中心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集團、管委會全會部署要求,以“抓革命,促生產”為路徑,以“三年計劃、五年規劃”為抓手,加快建設特色工業產業項目集群,努力在展現集團工業新風采和遼東工業譜寫新篇章、建設工業模范企業、打造增長極中作出新的貢獻。

他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集團上下尤為關注離退休老同志的服務保障工作。為做實做細離退休老同志精準服務,切實增強老同志獲得感、參與感、幸福感、安全感,他向隨行的管委辦做出了明確要求,并在講話中提到了“五必訪”工作制度,以主要負責同志帶頭、班子成員分組負責、干部職工結對聯系的服務工作機制。要老同志平時有人問、節日有人訪、難是有人幫、病時有人探,當好老同志的貼心人。

生病住院必訪:送一份關懷。堅持把看望生病住院老同志,作為老同志精神慰藉的重要方式。當離退休干部生病住院時,主要負責人及工作人員及時前往醫院探望問候,了解病情,給予關心和幫助,叮囑醫院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確保老同志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重大節日必訪:道一聲祝福。在春節等重要節日期間,領導班子成員、組織干部入戶走訪慰問老干部,嘮家常、聽建議,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以及組織的關心和問候,詳細了解他們的需求,及時通報集團工業發展情況及本單位的工作進展,讓老同志的正治榮譽感、組織歸屬感、生活幸福感持續提升。

特殊困難必訪:給一份幫助。當離退休干部遇到生活、家庭或其他方面的困難時,由廠領導帶隊,逐戶看望慰問老同志,上門了解情況,建立困難臺賬,制定有效措施,按照特困幫扶機制予以幫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盡心盡力幫助老同志解難事、辦實事。

老干部生日必訪,寄一份真情。每逢離退休干部整歲生日(70歲往上),通過電話、書信、實地走訪等形式把生日祝福送到,細心了解老同志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一起回憶崢嶸歲月、共話未來愿景,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喪葬大事必訪,敬一份悼念。離退休干部逝世,廠領導及時看望慰問家屬,協助家屬進行喪葬及撫恤金等辦理,做好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維護老干部及家屬的切身利益,為家屬送去心理安慰。

他希望老同志們在保重身體的同時,一如既往關心支持集團和冶金廠工業以及各項事業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幫助我們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老同志們一致表示,將全力支持集團、冶金廠管委會工作,繼續發揮余熱,為集團的各項事業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貢獻力量。

今時不同往日,李學武已經不再特別要求宣傳部門避免對他的過度宣傳。在日常工作、調研、走訪等活動中要根據工作程序和需要對他行程進行一定程度的宣傳也是一種工作,是宣傳部門要做的工作。

到了這個位置,他已經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恣意妄為,要全面考慮工作。

尤其是剛剛到任遼東,無論是集團還是集團的其他分支機構,包括集團在鋼城的各個企業,都需要了解他的工作內容。

所以辦公室也好,宣傳處也好,都在盡量收集和編寫有關于他的新聞報道。

辦公室和宣傳部門也是有任務的,聯合工業報已經催了幾次了,秘書長到鋼城以后怎么老不見通訊稿交上去。

就連紅星文藝出版社在遼東的分社都被總社打電話問詢過兩三次了。

目的只有一個,集團上下都在等著李學武的第一把火出爐呢。

結果呢?

他還沒點火呢,鋼城冶金廠的兩位副主任給他點了一把火,還是在京城燒的。

再回頭看鋼城,走了兩位副主任,剩下的那個也不是老實且,也含糊著。

誰啊?尹忠耀尹副主任唄。

有楊叔興的前車之鑒,尹忠耀才不會同李學武來硬的頂牛呢,他玩的更陰。

表面上端著架子,幾乎不怎么理事,有工作上來基本上都轉交給李學武。

沒人問便罷,有人問就要說尊重新領導,希望秘書長多多了解冶金廠工作。

原本在紅星廠他就負責人事工作,是原人事處副處長,到了鋼城以后還是負責組織人事工作,這方面他很有信心。

原來的老搭檔,曾任人事處處長的丁自貴私下里給他講過,希望他積極配合新領導的工作,向秘書長靠攏。

礙于面子,尹忠耀哼哼哈哈地打馬虎眼,沒拒絕,也沒答應。

其實他心里看不起丁自貴,要是以前他還要巴結對方,畢竟也算集團領導呢。

現在他丁自貴算什么?

說好聽點是負責集團的喉舌,不還是受宣傳部門管理嘛,上面還有主管領導呢。

這樣看來,雖然丁自貴是紅星文藝出版社的一把,可到頭了也就是個正處。

對方的勸說在他看來就是懦弱的表現,當初丁自貴從管委辦主任的位置上退到文藝出版社不能說沒有李學武的“功勞”,怎么到現在他投的這么徹底了。

他李學武再牛嗶不也是一個腦袋兩只手嘛,別人怕他,他可不怕。

正的玩不過,陰的還玩不過嗎?

再說了,李學武在鋼城不一定怎么著呢,想指手畫腳?等他站穩腳跟再說吧。

“保衛工作這邊——”在回廠區的車上,王淑瓊遲疑了一下,看向李學武問道:“是不是請韓戰同志多辛苦一下?”

“嗯,怎么了?”李學武微微抬了抬眉毛,轉頭看了她一眼,問道:“是有什么事嗎?還是——”

“不,是我這邊要休假了。”

王淑瓊有些為難地講道:“要不我今年就不休了,又不差這一頓餃子。”

“餃子還是要全家一起吃才熱鬧,才好吃呢,辛辛苦苦工作一年為了啥啊?”

李學武看了看她,道:“放心休假,保衛工作暫時就交給韓戰負責。”

“好的,那我回去跟他談一下。”

王淑瓊打量了李學武的臉色,又試探著輕聲講道:“宗芳副主任那邊……”

“暫時指望不上他了。”

李學武輕輕嘆了口氣,解釋道:“他同他岳父的感情很深,終究要送最后一程的,咱們就多辛苦,多理解吧。”

“是,我能理解。”王淑瓊點頭講道:“人到中年,工作家庭難兼顧。”

“這個時候就要體現出組織的關懷和照顧了,不能拖他的后腿嘛——”

李學武淡淡地說道:“聽說情況是不怎么好,已經是彌留之際了。”

“哎呦——”王淑瓊也是淡淡地嘆了口氣,道:“我回去也得打個電話問問,要是真有情況,是不是咱們得有準備?”

“嗯,我就回不去了。”李學武看著前面講道:“關懷和慰問已經請清芳同志代我送過去了,再能做的就不多了。”

“互相理解吧——”王淑瓊點點頭,這才又問道:“您提起這個我想起來了,叔興副主任的岳父是不是也病了?”

“嗯,確實‘病’了——”

李學武的眉毛一挑,面色頗為怪異地點點頭說道:“他也是個操勞的命啊。”

都是山里的狐貍,說什么聊齋啊。

王淑瓊比他還早來鋼城一年呢,單槍匹馬的或許早就跟這些老登們斗過了。

今天到他車上又玩起挑撥離間這一招,看來鋼城的組織生態真有問題。

這就不得不提到了董文學,李學武既感慨他在遼東和鋼城冶金廠的作為,要是沒有他的懷柔和辛苦,集團在遼東的工業也不能獲得如此穩定發展的局面。

只是手段偏軟,讓鋼城的干部有些驕縱,當著他的面都敢耍手段。

呵呵,或許真當他是個年輕人了。

再看前面那兩句試探,結合后面這一句,李學武倒是意外地發現她還想覬覦楊宗芳的一畝三分地。

怎么?問韓戰能不能接手,如果他說韓戰不能接手,她是不是就要布局了。

當初楊宗芳請假,他順勢讓楊宗芳交接,或許就刺激到了某些人的神經。

畢竟與楊宗芳的矛盾在這些人的耳中或許都聽了不止一遍。要借著他的光算計楊宗芳也就不足為奇了。

李學武也沒覺得王淑瓊的手段和想法是多么的惡劣,只是吃相難看了點。

既然要休假回家,只談從楊宗芳手里交接的保衛工作,那她本身負責的經管工作怎么避而不談,或許也是一種試探吧。

試探他有沒有要她也交接工作的意思,是否同楊宗芳和楊叔興一樣。

反過來也是,如果李學武沒讓她交接,那就證明對二楊是有意見的。至少是區別對待了嘛。

如果按照二楊的處理辦法,那就證明這位秘書長真在按組織程序執行工作。到時候她要收回爪子,放下貪念不能再探。

一個事情拐好幾道彎,連著八百個心眼子、一千多個門道,這就是機關干部啊。

她想試試李學武的能力和水平,又有些不甘心就這么靠攏過來,可誰讓她是外來戶,在鋼城本就是獨木難支。

同她前后腳來的副主任劉永年情況與她也是一般,甚至都有些不如她。

劉永年也是外來戶,是紅星鋼鐵集團兼并京城工業十六家企業時候進來的。

她呢?奉城一機廠的干部。

集團副主任景玉農指導,一機廠一把手蕭子洪對企業進行了全結構的變革。

從技術層面到生產管理,甚至連組織架構和企業架構都完成了大換血和分拆。

奉城一機廠現在只保留了機床設備生產的能力,其他機械零部件的生產部分都調到了鋼城,組建了新的工業企業——鋼城機械零部件制造廠,是鋼城工業區二級企業。

技術和生產都在應集團總體變革思路影響在變,人事變革當然也在進行中。

她就是在人事變革過程中進行的崗位調整,從奉城來到了鋼城。

管咋地,她也算東北人,甚至是遼東人,對比劉永年還算得上是坐地戶。

要說正治和地方關系基礎,她當然要比劉永年強很多,這一點她占優勢。

不過她是女同志,在工廠管理層屬于天生的弱勢,即便班子強調要有女同志。

可誰都知道,越強調什么就表示越缺少什么,組織現在還是男人的天下。

劉永年是怎么想的她不知道,但她知道現在已經更面為紅星奉城機械廠的一把手蕭子洪曾經是李學武的副手。

再參考其他渠道的消息,這遼東工業實際上已經在李學武的掌控之中了。

以李學武同董文學之間的關系,董文學在鋼城的所有勢力都會被他全盤接收。

你看吧,董文學的秘書張偉還在鋼城沒走呢,可也沒掛什么崗位。

這是什么意思?

扶上馬送一程唄,再明顯不過了。

集團年后就能完成組織架構變革,形成大部室小處室的管理格局。

而在鋼城,新組建的企業已經順勢完成了集團企業和工廠的標準化架構搭建。

你聽吧,聽大家對各自工廠一把手的稱呼就能分辨的出來。叫廠長的基本上就是已經完成組織架構變革的分支機構。

叫主任、叫廠長的那種就是集團化以前就存在,或者集團化初期就已經完成管委會制度搭建和變革工作的企業。

如冶金廠、五金廠等等,這些企業都需要完成縮減管委會影響的行動。

當然了,也不是說這些工廠在集團的管理下完成組織架構變革以后就是廠長完全說了算,再沒有管委會什么事了。

李懷德就在集團發展規劃中明確講到了,集團管委會是全集團上下唯一組織管理架構,其他分廠管委會屬于分支機構。

所以分廠的管委會拆與不拆都不影響各分廠在集團管委會的指導和管理下開展相應的工作。

縮減管委會架構是向集團化、現代化、專業化企業過渡,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各分廠仍保留管委會組織機構,但只負責宣傳、組織、工會等工作。

業務工作要獨立,要逐漸恢復廠長負責制,建設集團管委會統一管理的格局。

一旦冶金廠要開展相應的行動,那他們這些副主任將面臨重新分工的現實。

各管委會小組,包括保衛組、政治組、后勤組、生產組和經管組都要拆分。

折騰,瞎嘰霸折騰。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近兩年好像就這樣。

年前年后,李學武一直都在忙調研,調研結束就會出報告,給出他在鋼城的管理意向,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指導方針。

再到那個時候,李學武就要完成班子分工布局了,她該怎么辦?

冶金廠班子成員與李學武差了不是一級,而是兩級,甚至能說是三級。

別看李學武現在的職級一般,可集團領導的身份就足以碾壓他們了。

這辦公會議一直都沒有開,命令都是從管委辦以通知的形式下發的,這她還看不懂嘛?李學武根本沒把他們當作是班子同志,而是遼東工業管理小組的下下屬。

中國有句古話,叫識時務者為俊杰。

現在也該是她做出選擇,想好要如何回應李學武的時候了。

順,則昌,逆,則亡。

“他不是一拳打在棉花上是什么?”

王淑瓊見到尹忠耀的時候心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這也是個不開眼的。

她和李學武要走訪的人更多,所以回來的也更晚,到廠里的時候都四點多了。

老同志和病休的職工看了,現場也得看一看啊,否則李學武是真不放心啊。

不過大年下的,總不能空著手去看,好像不信任值班人員似的。

所以他也沒整那些彎彎繞,搞什么文藝匯演啥的,折騰誰都不愿意。

最樸實,也最暖心的便是一口餃子,所以他號召所有在家的冶金廠班子成員能帶家屬的帶家屬,帶不來家屬的就同各處室留下過年的同志一起到食堂包餃子。

沒錯,李學武特批了一筆經費,從經銷單位那里搞來了不少面粉和豬肉。

這面粉和豬肉誰都吃不出洋味兒,但確實不是內地貨,怎么來的就不說了。

要說這頓餃子值多少錢,要花費幾何,其實也沒必要這么算。搞文藝演出,搞慰問演出,搞亂七八糟的不要錢嗎?

把這些都省下來,再從其他經費里擠一擠不就有了嘛。

想想也能知道,年三十在廠里值班生產,看著萬家燈火,魚龍飛舞,車間里職工的心情是該如何。

可等他們接到車間主任的通知,今晚八點鐘左右,廠領導要來送餃子,你說他們的心情又該如何。

全機關的留守干部下了班以后都不能走,要到大食堂去幫忙。

這和面、剁餡、包餃子可是技術活。

大蔥多放,豬肉少放,皮薄一點,盡量要讓今天所有值班生產的工人都吃上餃子。甭管今天塞進嘴里的餃子多還是少,這心里一定是暖洋洋的,熱乎乎的。

后世有人嫌棄說春晚就剩下一個包餃子的主題了,看著挺沒意思的。其實不然,對于后世來說吃頓餃子稀松平常,可在這個時候要吃餃子那是相當不容易。

這還是六九年,全國的經濟情況向好,上面已經完成了經濟發展的布局,城市工人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要擱以前,就算是想吃雞蛋都沒有著落,吃雞蛋皮你都撿不著啊。

李學武能明顯感受到,除鋼鐵集團以外的城市供應正在向豐富發展。

還是說回雞蛋,這玩意兒竟然能在市場上看得到了,老百姓也能買得著了。

這個年代的人對豐富的物質生活有一種執念,體現到后世就是那頓餃子。

一家人無論相隔多遠,都想湊在一起,吃一頓熱熱乎乎的團圓飯。

這頓飯到后世之所以不被珍惜,是因為相聚容易,飛機高鐵怎么都能到家。

這年月誰有那個條件啊。

李學武的奶奶幾年才能見著一回其他兒孫,這在后世是個問題嗎?

所以當大食堂的餐桌被排成排地并攏在一起,按照包餃子的步驟分區布置,各司其職時,場面更顯熱烈,又有激情。

雖然這頓餃子是自己包的,還吃不到嘴里,可他們能對工人說聲值得了。

今晚他們能回家團圓,那廠里的職工呢?

食堂大師傅忙的團團轉,要指導餡料組放佐料,還得盯著和面組和搟皮組。

這時候大家都長了一張吃嘴,所以很少有不會包餃子的。真不會包餃子的都被安排了其他的工作,比如說看堆兒。

包出來的餃子不能立即就下鍋,那樣還不都坨了,還沒到八點呢,這些包好的餃子是要先凍起來。

鋼城的室外氣溫也不算很冷,就零下三十二、三度左右,餃子擺在木桌上怎么都能挺過三分鐘才會被凍成冰坨坨。

你不信?

這個真不騙人,夜里的氣溫達到零下三十度以后,你出門尿尿都不一樣。

那尿落在地上看著是水,再看就是冰,你要尿的慢了都能攆著水柱凍上去。

這么說有點夸張了,但真有凍壞的。

越是臨近八點鐘,食堂里的氣氛越緊張,大家也都沒心思再去看秘書長了。

就在包餃子那邊,秘書長正同其他人一樣,手里飛快地捏著餃子。

其他在家的廠領導也是一樣在忙,看起來都跟平日在辦公室里不太一樣。是親切了許多,親近了許多,又鮮活了許多。

尤其是工會主蓆竇長芳,他真不會包餃子,可又舍不得跟班子成員分開,這是一邊學著包餃子,一邊急的腦門冒汗。

有人在心里嘀咕好笑,說他不是急的,是羞的,就連秘書長都能包餃子呢。

食堂大師傅也在嘮嘮叨叨,說今年值班的職工最有福,這樣的場面他都沒見過。

王淑瓊就坐在李學武的身邊,目光時不時地掃過李學武,看他動作麻利,還開起了玩笑:“秘書長在家也做家務?”

“看樣子是做的。”坐在對面的劉永年順著她的話抬起頭看了李學武一眼,笑了笑說道:“瞅瞅這餃子包的多漂亮。”

其他機關干部也都看了過來,甭管看得出看不出來這餃子漂亮,嘴里是要夸的。

李學武也是笑了笑沒在意,坦白地講道:“我性子里有懶惰的一面,在家里從來都不做家務的,是小時候學到的手藝。”

他將手里剛剛包好的餃子擺在木板上,又順手拿起餃子皮,一邊用筷子抿餡一邊笑著介紹道:“我們家哥仨,有一個妹妹,我行二。平時懶惰還行,過年要不表現一下,這心里總擔心餃子少吃了。”

“呵呵呵——”眾人跟著笑了起來,雖然很多人都沒聽懂秘書長講了什么,可不耽誤他們捧場。

王淑瓊看了對面一眼,目光又掃了班子其他成員。

以前她沒怎么了解過李學武,但今天近距離接觸倒是讓她知道,這位秘書長可真不一般,至少語言就夠犀利。

秘書長前一句那是在介紹家里情況嗎?

機關別的干部聽著樂呵,把他的話就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成,他們能成嗎?

李學武這話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是點出了目前冶金廠的組織生態狀況。

哥仨妹一個,說誰呢?

再聽聽那下一句:這過年了要是再不表現,可不就得擔心吃得著吃不著餃子嘛。

大家誰表現了,誰表現好了,誰表現不好了,可都在秘書長心里記得呢。

別到時候你吃的餃子少了要叫屈,誰讓你沒做到這了。

竇長芳眼皮跳了跳,也沒抬眼皮,繼續跟手里的餃子皮較勁。

劉永年卻是不謀而合地與王淑瓊對視了一眼,隨后別過頭去要了餃子餡。

只有尹忠耀臉色變化最快,快到要是一個沒注意就過去了。

現在看尹副主任的臉色同剛剛一般無二,可細心的人早就發現了不對。

尹副主任的手勁忽大忽小,那餃子也忽大忽小,明顯是聽懂了李學武的話,心亂了。

讓我吃不著餃子嗎?

八點鐘,食堂這邊進入到了收尾工作,三輪摩托車拉著油桶改裝的鍋爐灶以及一袋袋凍餃子隨領導往車間方向去了。

同白天不一樣,晚上廠里的幾位領導各自帶領一組,分別前往幾個車間。

李學武帶隊來到七車間,他先與迎在門口的車間主任握手說了兩句,這才進了車間。

車間里機械的轟鳴聲仍然在繼續,與平時沒什么兩樣。

他走在車間里,同看過來的工人點頭問好,又在車間主任的介紹下參觀了幾處生產情況,最后又看了看運營日志。

就在他們檢查的時候,三輪車上鍋爐灶已經被搬了下來,快速地引起了柴火。

加水,鼓風,添柴。很快大鍋里就有滾開的熱氣蒸騰而上,是時候下餃子了。

下餃子這些人也不是食堂的大師傅,是機關里的女同志,她們心更細。

大笊籬輕輕攪動著白餃子,餃子餡的香味已經順著車間大門飄向了里面。

工人們再無心工作,這個時候車間主任也在李學武的要求下下達了暫停工作的命令。

隨著機械的轟鳴聲停止,門口傳來餃子好了的喊聲,車間里的氣氛瞬間爆棚。

李學武笑著站在大鍋旁,看工人們端著飯盒排隊上前領餃子,端餃子湯。

車間主任以及管委辦的同志陪在一旁說著話,言語間都是激動。

“秘書長過年好啊——”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喊出來的,還沒等嚇的變了臉色的車間主任去找,有更多的問好聲響起,聽著都是年輕人的聲音。

他再看向李學武的時候,卻見秘書長并沒有生氣,也沒有在意。

說實話,跟領導問過年好沒毛病,車主任嚇了一跳也不是為了這個,而是第一個問好的那年輕人明顯是錦城口音。

說到這個或許很多人不明白,錦城口音咋了?沒咋地,就是懷疑一切。

秘書長過年好啊——這里最后一個字的“啊”是重音往上翹的,聽在耳朵里像是在調侃領導,希望領導不好似的。

而那年輕人的工友或許也發現了這一點,又或許是大家的感激之情共鳴,這才湊趣喊了起來,每個上前領餃子的人都會問一句。

只是到這個時候再也看不出第一個質疑他過年好不好的人是誰了。

李學武哪里能不知道錦城口音,只覺得好笑,臉上的笑意更濃。

等問好的聲音落下幾分,他也學著這種口音問了回去:“大家過年好啊——”

“哈哈哈——”車間里的氣氛更歡樂了,有吃到餃子的工人差點嗆著。

一個個或是在心里,或是在嘴上低聲說著,這新來的領導挺有意思啊。

更有從紅星廠調過來的,對李學武有所了解的工人開始給他們普及李學武以前的“傳說”,講起來跟傳奇故事一般。

一邊吃著餃子,一邊休息著聽故事,今年的大年三十可有趣的多了。

李學武是看著餃子分發完畢,這才在車間主任以及其他車間干部的歡送下出了車間,往下一處車間去了。

今晚他只需要走兩處,帶著煮餃子團隊把熱騰騰的餃子分到工人的飯盒里。

前后忙下來,再回到大食堂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十點十分,大家都累的夠嗆,尤其是食堂的工作人員。

李學武代表冶金廠管理班子,為今晚加班的所有人員派送了紅包一封。

大紅紙裁剪包裹的紅包,在今晚熱鬧的氣氛下顯得特別的喜慶。

摸起來薄薄的,可心里的參與感和成就感卻是厚厚的,沒有這封紅包他們就不來包餃子了?可有了這紅包更開心了。

紅包里確實沒有多少錢,毛票五張,頂算每人分得多半斤豬肉,可意義不同。

每一個從李學武手里接到紅包的機關人員都會主動介紹自己,然后道一聲過年好。

而李學武也會主動慰問,點評或者表揚他們今晚的表現,更惹得他們激動不已。

是了,領導一直在關注著他們,這還是集團領導,怎么能不激動呢。

李學武哪里記得住這些人,只憑借含糊的語氣,只夸好的就行了。

不過經過今晚的包餃子、送餃子的活動算是徹底讓車間和機關里的職工記住他了,他也記住了應該記住的面孔和名字。

跟在他身邊的尹忠耀等人面上平淡,但心里早就翻江倒海,冷汗直流。

任由他們像小丑一般上躥下跳,這位秘書長坦然應對,還是走他的節奏。

你看看,只一頓餃子就把全冶金廠上上下下都收買了。關鍵這頓餃子的花費還不是李學武出的,他就只包了餃子,送了餃子,結果全廠職工只會記得他的好。

你就說這陽謀厲不厲害。

職工們的感激和驚喜都會化作動力,化作心意,堅決支持李學武的指導。

就算這頓餃子還沒消化呢,他們的激情就有所消退,可形勢已經逆轉了。

只要李學武堅持下去,這冶金廠上下早晚會成為他的一言堂,誰都不好使了。

只冶金廠這樣嘛?

怎么可能呢,下午他們就已經聽說了,今晚冶金廠吃餃子,其他廠也在吃餃子,是秘書長以遼東工業領導小組組長身份特批的。

李學武送完了冶金廠的餃子,這就要出發去其他工廠轉一轉。

餃子吃了,別不知道是誰送出去的。

太厲害了,這陽謀用的讓人望塵莫及,還心服口服。

關鍵他們出手了,秘書長還沒對他們還手呢,他們哪有還手之力啊。

京城那兩位日子要不好過了,楊宗芳還好,他老岳父爭氣,可楊叔興怎么辦?

也請老岳父爭氣一把?

李學武的汽車轉了汽車制造廠、轉了飛機制造廠、轉了五金制造廠……最后轉回了周亞梅的家里,娘倆還等著他吃年夜飯呢。

本來周亞梅還惦記著讓麥慶蘭娘倆來家里一起過年,等發現身后跟著的尾巴以后,她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李學武要耍壞,要坑人,她可以硬挺著,總不能讓麥慶蘭跟著受連累。

從李學武來鋼城以后一個回收站的人都不見就能看得出,他所求甚大。

她別無所求,只求紅星鋼鐵集團在遼東的這些人都長長眼,千萬別犯傻啊。

這些人有可能不怕死,但她真的不想埋啊。

砰——

李學武邁步走進院子,遠處的天空恰巧升起一束煙花,十分的耀眼。

“新年了,新年好啊。”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