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第六百三十八章 天航-01遠航計劃!保羅:我一定要加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天航-01遠航計劃!保羅:我一定要加入!

第六百三十八章 天航-01遠航計劃!保羅:我一定要加入!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5日  作者:不吃小南瓜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不吃小南瓜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六百三十八章天航01遠航計劃!保羅:我一定要加入!

第六百三十八章天航01遠航計劃!保羅:我一定要加入!

空天母艦,正式確定代號為‘天航01’。

上一次的太空測試結束,光壓發動機就正式命名為‘空天母艦’,也很快確定了代號。

天航01的主系統已經相對完善,近期的工作都是繼續增加載人艙室、安裝衛星發射支架、完善小型飛船釋放艙,并增加引力護盾設備以及引力場設備等工作。

在一系列建造完成以后,航天飛船公司確定的下一步計劃是對‘木衛二’進行探索。

這個計劃已經確定下來,還對外發布了公告,“未來天航01將會飛往木星,并對太陽系內最有可能擁有生命的木衛二進行探索,屆時將會盡可能的采集木衛二的星球樣本,并收集木星及其衛星的詳細信息。”

木衛二,是木星的第六顆已知衛星,是木星所有衛星中第四大的衛星,之所以稱作是木衛二,是因為其距離木星第二近。

相比其他星球來說,木衛二表面要溫和的多,主要是因為其表面被冰層覆蓋,底層都是一片海洋。

有科學家認為地球的海洋孕育了生命,而與地球有類似環境的木衛二也可能會孕育出生命,木衛二的冰下海洋也成為了人類尋找地外生命的目標之一。

所以木衛二的星球樣本,主要采集目標就是地下水樣本。

不過采集地下水樣本是很困難的,還要看登陸的環境才能夠決定,采集的第二目標就是土壤巖石樣本。

研究表明,木衛二的地表和地球類似,充斥著大量的硅酸鹽巖石,采集到硅酸鹽巖石或風華土壤樣本,也是非常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了。

航天飛船公司發布下一步計劃的公告,宣傳將會對木衛二的探索,但實際上,星球探索工作就只是附帶的,最主要還是讓天航01進行遠距離航行。

這是計劃,也是測試內容。

天航01將會從地球飛往木星,環繞木星旋轉數周,完成了對木衛二的探索以及信息的收集后,再脫離木星軌道返回地球。

遠航計劃最好的時間是半年以后,將會趕上地球和木星距離比較近的月份,平均距離還不到6.9億公里。

那么往返木星總距離也只有14億公里左右。

整個計劃預計用時30天到60天,可以算作是遠距離的航行任務了。

‘遠距離’的定義,也是相對天航01的性能來說的,相對于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進展,14億公里的距離,用‘超遠距離’來定義都不為過。

現在全世界的頂尖機構,已經在討論天航01的遠航計劃了。

其中牽扯到‘上艦名額’問題。

國家是有權利決定上艦名額的,主要考慮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政治因素,一個方面是學術因素。

政治因素,自然只有關系好的機構,才能擁有上艦名額。

學術,自然也就是科學研究。

天航01的遠航計劃,可以載人進入到宇宙空間中,天航01也裝配了大量最高端的天文設備,對很多頂尖科學家來說,搭載天航01參與遠航計劃是不容錯過的機會。

遠航計劃的具體情況還沒有放出去,就只是發布一個公告而已,但公告本身也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輿論的焦點在于,天航01可載人的數量以及具體誰有機會上艦?

航天飛船公司內部的頂尖科學家自然是有機會的,占有‘天航01’一部分所屬權的航天局,也可以派出人員參與計劃。

其他機構就很難說了。

實際上,遠航計劃大部分名額已經分配好了。

天航01常規可載人數量在120到150人之間,第一次遠航肯定不會‘超載’,也就是讓艙體空間顯得緊繃,計劃載人不會超過120人。

其中歸屬航天飛船公司本身有40個名額,軍方以及科技部門占據了25個名額,航天局有15個名額,國內其他公司、合作機構,擁有30個名額,剩下的名額則可以分配給其他人員。

在名額的分配上,航天飛船公司就有了很大的收益。

航天飛船公司派出的人員,絕大部分都是執行任務,也包括飛船的操作、維護檢修人員,要么擔任技術顧問。

這些人加在一起大概有25個左右,剩下15個名額就可以自由支配了。

作為一家以盈利為目標的公司,航天飛船公司已經開始找大企業進行合作,簡單來說,就是把名額售賣出去。

十幾個名額的數量并不多,但也足以賺到百億以上種花幣。

這筆錢甚至能夠覆蓋遠航損耗。

遠航計劃過程中,天航01還會執行幾臺大型衛星以及地外探測器釋放任務,也能夠帶來很大的收益。

軍方占據的名額,主要是派出幾個管理及安全人員,他們也會長期入駐天航01,并參與到未來天航01的任務中。

科研部門、合作企業機構,拿到的名額就是專門從事科學研究了。

其中會包括很多的天文學家,遠航計劃必定會成為天文學研究的盛宴。

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王浩的湮滅物理顛覆了傳統的天文物理,可他主導的空天母艦航行計劃,卻成為了天文學研究的盛宴。

那些可能登上天航01的天文學家們,想到王浩都感覺心情很復雜。

當然,目前重要的還是反重力飛船,只有完善了飛船,才能夠定下遠航計劃的時間。

王浩和陳佳禾談好了以后,馬上就通知了天航基地,讓他們派出電子系統組的團隊來反重力飛船基地。

天航基地的電子系統組還是比較清閑的,他們的電子系統非常的完善,再加上一直以來的工作都是安裝各種設備、設施,需要做的只是例行的對接維護而已。

四天以后,天航基地就派來了一個二十人規模的團隊,保羅菲爾瓊斯就是團隊的負責人。

王浩還在反重力飛船基地里,他正在對于飛船的電子系統框架進行了解,中途也指出了一些問題。

他發現完善電子系統的工作相對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電子系統已經能夠正常運轉,大部分都已經完成了。

系統還是有很多的bug,但是大框架已經有了,上層的代碼也比較完善。

他要做的就是主導對于底層框架的梳理。

首先要把底層框架修正完善,其基礎上再去修正上層代碼,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保羅菲爾瓊斯來到了基地就見到了王浩,他明顯表現的非常興奮,因為他感覺自己的夢想就要完成了。

自從敲定了遠航計劃以后,保羅菲爾瓊斯就一直處在這種興奮的狀態,他逢人就忍不住稱呼自己為‘副艦長’。

他確實有可能登上天航01,并參與到遠航計劃中。

航天飛船公司有很多名額,其中有名額要給到研究、技術顧問。

王浩主導的理論組,最少要派出一人參與到計劃中,他個人肯定是去不了的,不能完全保證安全的任務,也不可能讓他親自參與。

保羅菲爾瓊斯唯一的競爭對手只有丁志強。

海倫、陳蒙檬很少參與到實驗工作,更不用說一線的遠航任務了。

黃振的名頭差了不少,他參與遠航計劃沒有說服力。

保羅菲爾瓊斯參與了光壓發動機研發很多的工作,自然是最有希望參與到遠航計劃的人員。

他甚至不把丁志強當做對手,“那個懶散的家伙,可能會直接放棄吧?”

他是這么想的。

保羅菲爾瓊斯心里有多高興就可想而知了。

在見到了王浩以后,他寒暄的問了一句,“你們在研究什么?據說和黑洞有關?我看了理論內容,強S波?很有意思。”

“還有那大塊的鉆石,很漂亮。”

雖然口中的話語都是贊嘆,但聽語調就知道完全沒有誠意。

相比遠航計劃來說,保羅菲爾瓊斯根本不在意什么強s波、黑洞理論,什么大塊漂亮的鉆石。

保羅菲爾瓊斯也不會控制情緒,從他的臉上就能看出心情了,詢問技術問題,還擺出一副寒暄的口氣,就好像在表達‘我是沒有辦法才關心一下’。

王浩看著都有些郁悶,他用力撇了撇嘴,說道,“確實很有意思。”

“我們制造出了一片和黑洞很類似的區域。”

“和黑洞類似?強湮滅力場?”保羅菲爾瓊斯也是見多識廣,換到其他人聽到說和黑洞類似,肯定會非常驚訝,但是他一點都不驚訝,語氣依舊顯得很平淡。

“應該是壓縮版。”

王浩的語調也很平淡,“就是個壓縮的強湮滅力場,表面上還閃爍著電光,看起來像是法師釋放的黑暗法球。”

“黑暗法球?”

保羅菲爾瓊斯認真想了一下,追問道,“周圍還帶電光?聽起來很不錯啊。”

“當然了,但是沒什么。”

王浩很不在意的搖了搖頭,“實際上,我們已經制造出了蟲洞。”

“啊?”

保羅菲爾瓊斯臉上滿是不解,他還以為是聽錯了,“蟲洞?你確定嗎?”

“你看。”

王浩拿出手機,點亮屏幕,找到一張照片。

那是一張丁志強的自拍照,他站在了強S波薄層區域的前方,背后就是黑暗的薄層,薄層中還穿出一大塊成型的物體,看起來非常有科幻色彩。

保羅菲爾瓊斯盯著照片,嘴巴都忍不住張的大大的,他左看右看都找不到PS的痕跡,實際上,他也非常確定,肯定不是PS出來的圖片。

王浩的手機里不可能有那樣的圖片。

所以……

“謝特——!”

他猛然反應過來,用力一砸手機,“我也要加入這個研究!”

“簡直帥呆了!”

“上帝——”

“王浩!王浩!我也是理論組的重要一員,一定要讓我加入,我一定要加入……”

王浩的表情僵在了臉上,他狠狠的用力提醒一句,盡量以平淡的語調說道,“注意,那是我的手機。”

“我也要加入!”

“那是我的手機,不要再破壞它,給我!”

“我要加入!”

“把手機給我——”

天航基地的電子系統組到來以后,反重力飛船的電子系統完善工作正式開始。

王浩直接參與到了工作中,他在飛船基地一待就是半個多月,主導負責梳理好底層框架工作。

只要完成這一部分工作,剩余的就相對簡單了。

就好像是解一道數學題,只要找到了解題的方向,剩下就都是計算和填充步驟,也就可以讓其他人完成了。

王浩確定工作方向以后,還讓原來的航天局團隊有些不滿,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底層框架有什么問題。

半個月后,他們就不這么看了。

“王院士主導完善的框架太完美了吧,他好像把一切可能都想到了。”

“在這個框架下,上層的代碼也不可能有什么大問題。”

“怪不得天航基地那邊的速度這么快,而且系統這么完善。”

“不可思議呀——”

“我敢說王院士是最優秀的框架師,他好像不是研究數學物理的,更擅長計算計工作。”

“你們不知道嗎?王院士本來就精通計算機,早年間就很多頂尖成果,包括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

“他好像還去阿巴的大數據研發機構做過演講”

王浩率領團隊花費了兩個星期,完善了系統的底層框架。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在底層框架的基礎上,對于各類算法、功能代碼進行修正。

即便修正工作只是剛剛開始,但有了完善的底層框架,所有人都變得非常有信心。

后續的工作,王浩就不參與了。

基礎代碼工作讓其他人來完成就可以,團隊有超過兩百個計算機工程師,還有天航基地的電子系統組輔助,花個兩個月時間,足以讓系統很完善了。

到時候,電子系統依舊會有bug,但只要不是大問題,依靠安全與應急檢測修復系統也足以應對了。

安全與應急檢測修復系統,是航天領域非常重要的體系。

衛星運轉就依靠安全與應急檢測修復系,碰到軟件以及功能問題,可以啟動系統進行自動檢測修復。

如果無法自檢修復,也可以找到問題所在,地面人員可以手動來修復。

這個過程中,系統能夠保持最低功能的正常運轉。

換做是反重力飛船,也可以開啟各種主功能,讓飛船處在一個安全環境,等待系統修復結束就可以了。

(本章完)

無彈窗相關

第六百三十八章天航01遠航計劃!保羅:我一定要加入!_


上一章  |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