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火熾熱,自燔己身。
純陽真火破邪破祟,心月狐火煉神煉心,二者配合使用,往往能建奇功。
整個墓穴忽然晃動起來,這邪祟妄動法術拱動土石,已經把墓穴的根基動搖。
趙思齊把背后的孩子抱到身前,呼道:“歸來!歸來!”
從邪祟身上逸散出的還沒來得及消化的精氣便有一部分打著旋兒鉆進那孩子的體內,讓他近乎鐵青的臉泛出些許血色。
這是這一來一回,免不了元氣大傷。
來不及為這孩子擔憂,趙思齊招呼一聲,一人一狗倉皇而逃,狼狽的鉆出石穴,擠進陰冷的甬道之中,只聽得身后坍塌的巨響回蕩,煙塵涌入狹窄的通道,嗆得人咳嗽不止。
從陰冷的甬道里鉆出來,迎面的風雪劈頭蓋臉砸下來,寒氣鉆入口鼻,幾乎令人窒息。
一人一犬鉆出那老松生長的拱門,還沒走出兩步,就聽著背后轟隆巨響,回首望去,只見山石塌陷,透過那老松,只見著凹陷的地面仿佛剛剛翻過的泥塘,從泥土下鉆出陳腐的腥氣。
不論那曾經是葬著族神的風水寶地,還是潛藏著邪祟的魔窟,如今都在這地洞之中掩入塵埃。
趙思齊默默祝禱一聲:“黃泉路上,叫汝安息。”
這祝禱話在心中只打了圈,他便狠狠哆嗦起來。冷風從他破口的衣服里灌進去,如同袒胸露乳沒有區別。
趙思齊折了幾根松針將已經被那邪祟抓爛的衣服固定住,抱著孩子又鉆進風雪之中。
遠處的燈火亮著,還不待趙思齊將孩子還回去,就已經聽到了壓抑的哭聲。
趙思齊站在門外,那兩個婦人哭成一團,床上的老漢已經出氣多進氣少了。哪怕趙思齊先一步幫他止了血,老漢還是已經奄奄一息了。
迷離之中,老漢伸手指了指門口,兩個婦人回頭看去,既是驚喜,又是酸楚。
趙思齊把孩子抱過去,道:“老先生,孩子救回來了,安然無恙。”
老漢奮力睜開眼睛,露出高興的神色,看著身邊的孩子,道:“好!好——”
話還沒有說完,他的動作就已經緩緩凝固住,眼皮寬慰的合攏,臉上只剩下還沒有退去的喜色。
“老頭子!”
“爹!”
兩個婦人撲到近前握住老漢的手,但老漢已經去了。
兩個婦人哀戚不止,趙思齊百感交集,只得寬慰道:“二位節哀,逝者已去,還是先來照看照看孩子吧。”
老漢一去,老婦人便不得不堅強起來,她捂著臉嗚咽了一聲,抽泣了幾下,便勉強壓住心中的悲痛,放下捂臉的手,面帶淚痕的向趙思齊磕頭:“多謝道長搭救。”
趙思齊連忙將她扶起來,道:“折煞我了。”
老婦人抱起孩子,看著孩子凍得有些青紫的臉,拍了拍還在哭泣的婦人,道:“孩兒他娘,別哭了,先帶著孩子到床上捂一捂,別受著凍。”
老婦人擦了擦眼淚,翻箱倒柜找出幾串銅錢想要酬謝趙思齊。
趙思齊不敢受,只指著用松針別住的衣服,道:“銅錢就不必了,倒是我這衣服,勞煩婆婆幫我縫補縫補。”
老婦人眼中噙著淚,道:“應當的。”
老婦人找來一套冬裝請趙思齊換上,道:“這是我兒的衣服,他被縣君征了兵役,死在了剿匪的路上,便再沒人穿了,還望道長不要介懷。”
趙思齊就是穿著百家衣走來的,換了一身衣裳,被老婆子看著看著,又掉下眼淚。
她側過臉擦了擦,接過趙思齊的衣服,道:“我眼睛不大好了,叫我媳婦給道長縫補縫補。”
年輕的婦人把孩子送到床褥里,又用貼著他的身子用自己的體溫給他取暖,聞言抬起了頭,道:“我這就來。”
趙思齊沒有搭話,而是幫拿老漢整理起了遺容。老婦人上來幫忙,眼睛紅彤彤的,幾度哽咽,道:“你狠心走了,留下我們孤兒寡母怎么辦?”
老漢一言不發,神色安詳。
趙思齊念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的泰山王寶誥,為老漢祝禱祈福。
年輕的道士穿著她兒子的衣服為他的丈夫做法事,低沉的聲音回蕩在室內,老婦人靜默地看著,偶爾擦擦眼淚,竟也慢慢平復的心緒。
等到天明的時候,趙思齊的衣服已經縫補好了。那爪子扯得太破了,小婦人用老漢的舊衣服當補子,給趙思齊縫補完好。
雪下到半夜就停了,地上蓋了厚厚一層。
趙思齊幫著這兩個婦人將老漢安葬,離開的時候又悄悄把身上藏著的一點散碎銀子放在了孩子懷里,這才帶著五紅犬深一腳淺一腳的向縣城的方向走去。
五紅犬汪汪叫了兩聲。
趙思齊道:“去城里看看,那墓穴里的族神死有余辜,但如果真如他所言,香火敗落后他沒有黃泉路引,淪落成盜取精氣的怪物,那本地城隍就大有問題了。”
穿過這幾近荒廢的村落,留下來的都是些老弱病殘,沒有一個青壯。隨口打聽幾句,就得知是匪患嚴重,又遭官服征辟徭役、兵役。
一回兩回,這村里便再沒有一個青壯了。
如果把吳寧比作上善之國,那出了吳寧,百姓也只是勉強能活,而出了東陽,就是真正的亂象了。
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亂,人禍夾雜著天災,把普通人扔進了水火之中,想要活著都已經耗盡了力氣。
只是趙思齊縱然有許多說不清的情緒,但他只是一個還在躲避追殺的小道人,只能做一點自己能做的事情,求個心安。
這一場雪后,便晴了許多時日。
天氣暖和起來,便讓這年關也松快許多。
趙思齊仍在跋山涉水,他心心念念的吳寧已經洋溢在一片歡樂和喜悅之中。
夫子和狐子都已經休沐,有家的各自歸家,無家可歸的便將狐子院當家。
宮夢弼照舊呼朋引伴,在無還峰擺下宴席,慶賀元日之喜。
康胖子和湘君帶著小屹兒從金華城中趕回來操辦宴席,文修、飛星、錦衣三鳥傳信,恭賀新禧,遍祝吉祥。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