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法師給宮夢弼祝禱求援,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想法,一部分也是施大法師的主意。
施大法師屢次出山諫言,奈何無果,他深知其中的利害,多番謀算,卻終究難抵人心相爭。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大乾開國定國,封敕天下城隍以人神代地神鎮壓國運,從此人神與王朝氣數無分彼此,性命攸關。
吳王有心逐鹿,自然不愿意姑蘇大城隍這主掌江南的神主是大乾封敕來的。若是鬼神通風報信,吳王氣數便先盡了。
同樣,天下都城隍是開國封敕的城隍主君,氣數與大乾緊密相連,也不可能接受吳王所封敕的城隍從他手中奪去江南的權柄。
人神不安,便要受鬼祟侵擾。
施大法師多方斡旋,但人心向背,誰也不可能妥協,最后便成了如今的局面。
百神俱息,妖鬼侵害,修行人問不了鬼神,便只能東奔西走,四處巡游,代神履職,監察一方。
但修行人是有限的,哪怕再是看起來數量眾多,實際上能發揮作用的也有限。
下三品尚在打磨肉身,熬煉法力,兩條腿跑得再快就是一匹馬,肉體凡胎,術法有限。到了中三品才有靈神出游的法子,但中三品已經是鳳毛麟角了。
比起操持神道自有氣數加持,又能統御鬼神,修行人管束妖鬼并不便利。
劉法師立身福濟觀,嘴上要錢,但施大法師相召便立刻響應了,一把老骨頭累得嘎嘎作響。
他同施大法師在鎮山一役之后相識,再加上寒山寺的大和尚,幾人合計過,卻都沒有好辦法。昨日輪值過后,苦累不已,便跟施大法師抱怨了幾句。
施大法師開玩笑道:“若是那狐貍在此,也許能想個別的什么法子,老道是沒轍了。”
老道士也沒怎么合過眼,徒子徒孫都派了出去,更是親自坐鎮元妙觀,主持鬼神事宜。
劉法師動了心思,這才在回到福濟觀以后向宮夢弼的法牌祝禱,希望他能給予幫助。
宮夢弼聽他說明了來龍去脈,了解了這些時日姑蘇發生的事情,心中便有數了。
“我今日真身不在,只與你夢中相見,明日我親自來姑蘇一趟,也請老哥知會施大法師一聲。”
劉法師心中一松,臉上泛出喜色,問道:“你有辦法了?”
宮夢弼搖了搖頭,道:“只是有個設想,能不能成,還是要看你們發力。”
“我們?”
那月中仙真頷首確認,而后便輕輕推了劉法師一下,劉法師眼前便迅速落入黑暗,從明亮的月宮中落入黑沉之海,失去了知覺。
宮夢弼在吳寧做足了準備,便分化了一縷靈神留在受月樓坐鎮,真身才借著八風法與大塊唏噓同行,一路到了姑蘇。
姑蘇的氣質別有不同,宮夢弼分外熟稔。
金庭大仙在姑蘇盤桓許久,在太湖、在西洞庭山更是留下許多痕跡。馬慶吉在姑蘇城中幾經盤桓,反復出入吳王府。乃至他自己,也與含章和霞姑在姑蘇留了許久。
故人來了故地,自然要先去看看故事。
先在太湖畔而行,遠眺西洞庭山,便察覺太湖閉塞的風水靈脈已經重新復蘇,雖然沒有當初那么旺盛,但已經步入正軌。
宮夢弼暗自點頭,能把太湖水脈養到入如今這個程度,可見鐵琛用心了。
這小龍六品便任太湖之主,道行不夠,只怕在周遭水域之中都要受不少氣,好在為政勤勉,也不枉費金庭大仙鞭子抽得勤快。
倒是神景宮已經沒了黑龍的氣數,不知道跑去哪里快活了。快活倒也無妨,只要不鬧出禍事了,也盡可由他了。
再往上方山而去,就見昔日五通廟已經全被摘了匾額,換成了五路將軍廟,有正兒八經的道士在做廟祝。
香火依舊旺盛,但相比往日卻又消減了許多。反而是上方山路邊草地,偶爾還有人燒紙祭祀“五通神”,而不是五路將軍。
宮夢弼早有預料,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百姓祭拜五通,是畏、欲并行。既恐懼五通的惡名,由貪慕五通的靈應。
但五通改五路將軍以后,借陰債發橫財的事情就沒人做了,靈應也沒了,祭祀的人自然就漸漸少了。
甚至有人懷疑“五路將軍”和“五通神”并非是同一個神明,仍然懷念五通神,希望五通神可以繼續顯靈。
宮夢弼嘆了一聲,轉身離開了上方山。
這就是為什么要群狐歸入草野的原因,也是為什么邪鬼妖神屢禁不止的原因。
不是邪鬼妖神需要人,而是人需要邪鬼妖神。借了陰債,活過今日,至于來世,誰又能知呢?
底層百姓住不進高聳的城樓之中,享受不到城隍的恩德,甚至享受不到土地家神的恩德,就像是荒野的草,一茬一茬的死去,又一茬一茬生長起來。
在這一茬一茬的生死之中,是仙神都難以救贖的地方。
“唯有人自己,可以解決這其中的難題。”宮夢弼低聲言語,收斂了心緒,大步踏入姑蘇城中去。
已經到了黃昏。
施大法師在元妙觀等候多時,不僅僅是他,寒山寺那個胖得走不動的濟善禪師,福濟觀的劉法師都在元妙觀等候。
三人有一搭沒一搭聊著這些時日姑蘇城里的變動,已經到了年節,卻沒有人主持人神大局,到處都是不該有的亂子。
正是這時候,楊東維領著一個穿著赤色大氅的仙真進來。
施大法師笑道:“你終于來了,可等你多時了。”
宮夢弼目光掃過幾人,道:“許久不見了,幾位老朋友。”
劉法師沖楊東維道:“怎么樣,我就說他好認吧,一看就知道。”
楊東維道:“確實,宮師叔天人之姿,確實不會認錯。”
幾人都笑了起來,把楊東維鬧了個紅臉。在宮夢弼來之前,施大法師為表莊重,就安排他的門前等。楊東維怕認錯,問要來的是哪位長輩,被劉法師開玩笑道:“你看到他就知道一定是他,絕不會認錯。”
楊東維還好奇怎么個不會認錯,如今見了真人,果然不會認錯。
劉法師哈哈笑,道:“好師侄,去給我弄點吃的,你師父摳門得很,喝得我口淡腹饑。”
楊東維得了解脫,便連忙先去了。
無彈窗相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