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道果模擬器第一百零一章天道人道天厭人棄【十更求首訂】【第七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諸天道果模擬器 >>諸天道果模擬器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一章天道人道天厭人棄【十更求首訂】【第七更】

第一百零一章天道人道天厭人棄【十更求首訂】【第七更】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3日  作者:萌新不敢說話  分類: 玄幻 | 諸天無限 | 諸天 | 萌新不敢說話 | 諸天道果模擬器 
第一百零一章天道人道天厭人棄十更求首訂第七更

第一百零一章天道人道天厭人棄十更求首訂第七更

24歲,你開始研究列子的傳承,你發現列子同樣追求的是逍遙自在,與莊子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區別在于莊子追求的是靈魂的逍遙自在,而列子追求的是身體的逍遙自在。從天道的角度來說,列子認為人體受到大地的束縛,按照二十一世紀的說法,就是受到重力的限制,從人道的角度來說,列子認為人體受到社會的制約,按照二十一世紀的說法,自然人無法脫離群體而存在。列子創造了謀士技御風篇,體道合真的同時兼顧無心之境,理論上可以擺脫星球引力的影響,在宇宙之中隨意遨游,只是由于無雙三國世界的等級限制,即便是神級謀士也無法在真空中生存,世界等級限制了列子的成就!

25歲,自然人無法脫離群體而存在,這在無雙三國世界得到了直觀的體現,謀士需要為蒼生謀福祉,武將需要為蒼生而戰斗,列子認為這是社會對人的制約。列子認為群體生物就會受到群體的限制,單體生物就可以避免社會的制約,于是便創造出了謀士技和光同塵,子列子居鄭圃,四十年人無識者,這便是脫離群體成為獨立個體的直接證明。這對于無雙三國的土主而言,明顯屬于離經叛道,但對于經歷數個世界的你而言,卻感覺到非常眼熟。無限偉力歸于己身的修道者,正需要這種洗盡鉛華超凡脫俗的心境!

26歲,老子,莊子,列子,乃是無雙三國世界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位道家圣賢,三位圣賢的學說雖然并非涵蓋道家的全部,但卻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后世的道家高人無論如何千變萬化,但終究是萬變不離其宗,都是在三位圣賢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研究。你領悟了三位圣賢的真意,再去研究其他道家高人的傳承,就如同大學生研究小學生的數學題,基本就是一法通萬法通一目了然,因此你很快就完成了道家傳承的研究!

27歲,你開始研究儒家的學說,你首先想到的是孔子的傳承。你發現孔子的儒家思想,基本都是建立在人道的基礎上。愚昧的凡夫俗子提供的眾生民意微乎其微,而智慧淵博的謀士提供的眾生民意數量龐大,孔子出于提高人道整體強度考慮,才萌生了教化眾生開啟民智的念頭。正因為儒家學說對人道作用非常高,儒家才會得到人道的反饋,很快就成為世人公認的顯學!

28歲,雖然孔子生活的年代,還沒有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的說法,但孔子卻敏銳的感覺到了強者對于弱者的壓倒性優勢,為了防止儒家教導出來的謀士禍害眾生,孔子針對個人提出了修心養性的仁,希望世人能夠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并針對群體提出了限制行為的禮,孔子希望世人能夠恪守仁與禮,成為道德高尚的正人君子。在世人看來論語是一本書,但對于孔子而言,論語就是一種守護人道的輔助謀士技,對于正人君子而言可以施加增益型BUFF,對于邪魔外道則會施加減益型BUFF。人道原本是眾生民意的混合體,并沒有任何善惡正邪的偏向性,而孔子的仁與禮,給人道定了規矩,這也是孔子成為世人公認的至圣先師的關鍵!

29歲,孔子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無數人的力量才是無限的,因此周游列國收集各種知識,最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編纂出了六經。六經匯聚了無數先賢的智慧,記載了無數地方的民俗,每一篇文章都代表著某一種智慧,只要仔細研究就能拓展出一種謀士技。你仔細研究六經,你逐漸明白了什么叫做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孔子虛懷若谷海納百川匯聚眾生智慧,所以才能擇其善者而從之則其不善而改之,最終一步一步走上人類智慧的巔峰!

30歲,曲阜孔家作為人盡皆知的名門望族,把孔子學說的核心留作了鎮族之寶并未公開于世,你不得不停止研究孔子的學說,你開始研究孟子的傳承。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但卻覺得孔子敬鬼神而遠之的做法,讓儒家拘泥于人道而疏忽了天道,因此孟子想到了以人道干涉天道,把人道的仁義刻進天道里。孟子首先養個人的浩然正氣,然后以個人的浩然正氣干涉天道,最終讓天道充滿浩然正氣,最終的結果就是浩然正氣充盈于天地之間,讓正義成為了天道的主旋律,原本沒有善惡正邪之分的天道,從此有了邪不勝正的終極奧義!

31歲,孟子通過浩然正氣感悟人間至理,逐漸發現了人道大勢的奧妙,順理成章的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核心思想,以及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治國理念。由于春秋無義戰的特殊時期的大勢所趨,孟子有心改變世界卻發現個人的力量相較于人道大勢仿佛螳臂當車,久而久之也就心灰意冷專心研究學問了。這也是孟子最終成就低于孔子,孔子成為至圣先師而孟子只是亞圣的根本原因!

32歲,你你開始研究荀子的傳承,由于你的師弟荀彧,乃是荀子的直系后代,而荀子的英靈,就供奉在潁川荀家,因此你可以當面請教荀子的英靈。你發現荀子的核心思想,其實是基于彌補孔孟之道的缺陷。孔孟之道奉行的是仁義教化,希望把世人都教化成正人君子,這是建立在人之初性本善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仁義觀念,而荀子發現孔孟之道太過于理想化,孔孟天生仁義因此覺得世人都是天性善良,但荀子發現想要把世人全部教化成正人君子無異于天方夜譚,于是針對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了性惡論,這看似是在駁斥孔孟之道,實則與孔孟之道屬于一體兩面,不過是看待人性問題的兩個不同角度罷了!

33歲,孟子在性惡論的基礎上,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拓展,對于孔子提出的禮,進行了更進一步的強化,與此同時對于孟子提出來的浩然正氣,也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深究,孟子希望通過隆禮重法來增強限制,以便壓制人性中的惡,弘揚人性中的善。你發現孟子的這一思想觀點,對于限制神級強者撕裂空間引來虛空生物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你經過一番苦思冥想最終創造出了謀士技——天厭人棄,神級強者只要研究空間就會引來眾生輿論的譴責,從而引起天道人道的聯合反噬,對始作俑者進行強行鎮壓!

相關

第一百零一章天道人道天厭人棄十更求首訂第七更__科幻小說


上一章  |  諸天道果模擬器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