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到了,林語請假回家收稻谷。
她哪是收稻谷的料,彎腰下去收割幾株稻桿,就喊腰痛。
為了不讓她耽擱速度,阿爸阿媽將她趕上岸,讓她在邊上看著。
她家農田多,請了許多工人,用了五天才將稻谷收割完畢。
回府衙銷假,林語被他們圍在一起恭賀豐收。
“稻田多不見得稻谷就多。”她將數據列出來,“我家有上等良田二十畝,但入倉庫糧食不足一百石。”
“那些次等的稻谷更慘,稻谷灌漿時,伺候不周,導致三分之二是要不得的。”
她搖頭感嘆,“百姓辛苦大半年,收獲的稻谷也只是剛剛夠吃。哪有稻谷賣出換錢?”
“稻谷產量不高,糧價不高,導致民窮,國家窮。”
進門的張彬剛好聽到這句話,他最近一直在抓民生生產問題。
如何提高百姓的收入,讓他們吃得飽穿得暖,是他頭疼的大事。
國策將百姓捆綁在土地上,造就收入來源單一,想要提高百姓收入,就需要提高糧食的產量。
“林語,你說說如何提高糧食的產量。”
眾人見大人入內,紛紛對大人躬身行禮。
張彬讓大家坐。
林語站著說:“提高糧食的產量,需要從三方面入手,第一農藥,第二化肥,第三優質的種子。”
“林神仙,農藥是什么?”
“金鳳凰,化肥是什么?”
“優質的種子很貴,農人買不起。”
林語:“農藥,也就是殺蟲的藥液;我們可以委托大夫去研究,如何用草藥去殺蟲。
化肥,也就是農肥。我們現有的農肥太過于單一,導致農田肥力不足,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法子,增加農肥的質量,讓水田費力增加。
優質的種子貴,我們買不起,但是我們可以自家研究。研究符合本地水土的種子。”
林神仙的話,讓他們一知半解,需要好好琢磨。
還要想一想這個法子能不能行。
有的人覺得林語的想法,太過于天馬行空,不實際。
“與其大費周折,不如多讓農人種麻織布,自給自足。”
“大人,屬下也覺得不妥,林神仙說的不現實。教會百姓種植藥材,都比搞什么化肥、農藥的好。”
但也有人支持林語的,“金鳳凰,既然能提出,必定是能行的。”
“這可是神仙世界的法子,我們不試試怎么知道不行呢?”
“種藥材,如果沒有藥商收夠,一年的功夫就白費了。
藥材不能吃,不能填飽肚子,還是種稻谷合適。
賣不出去,至少我們可以吃,不用挨餓。”
張彬覺得他們說的都有道理,但不能一下子全都搞上。
他讓師爺將他們的想法全都記下。
“這件事先放下,我們下一個議題。”
主位上的張彬對大家說道:“這一年來我們縣城有了很大的變化,人口增多了,水利工程也做了不少。
這些成就都被上官給認可,這一年辛苦大家了。”
眾人起身應和,皆說是大人領導有方。
張彬讓他們坐下,繼續說道:“嚴大人已經同意,讓容華縣和容北縣合二為一,統稱容華縣。”
“本官任容華縣的縣令。”
七八個人里,除了林語都露出喜色。
林語是提前知道消息,所以沒有什么反應。
張彬繼續道:“兩個府衙合在一起,容北縣的府衙的人該怎么辦呢?這是個問題。”
府衙的位置是有限的,僧多粥少,少不得有一場紛爭。
“其二,容華縣地勢范圍增大,人口超過了三萬人,可以設置主簿和縣丞的職位。”
林語兩眼放光,對這兩個位置感興趣。
主簿和縣丞可是從九品,坐到這兩個中的一個就是升職啊。
做了縣丞或是主簿就能升職為縣令——知州——知府,入朝為京官,最后位極人臣。
想到這她就忍不住笑。
依照自己的能力,一定能獲得一席之位。
張彬說道:“這兩個位置,給誰都不好。本官決定設置一場考試,讓大家一起來競爭。”
師爺問:“兩個府衙的人,一起來競爭嗎?”
“對。”
張彬對隊伍最末未的護衛隊隊長說:“縣衙可以設置典獄,典獄長的位置雖然不入流,但俸祿和油水都不少。
你們三個競爭,比武藝,比抓賊,比查案。”
護衛大喜,“多謝大人。”
這些本地人,留在本地做事是最好的。
張彬從湖廣、京都帶來的人,帶回去也是正常的。
林語舉手提問:“我們的考試范圍是什么?”
“四書五經,算術、律法、實事……”
張彬還沒說完,林語就打斷他,“這算什么范圍了,你直接告訴我,什么都考得了。”
這跟老師說整本書都是重點,有什么區別?
在場的都佩服林神仙的膽子大,居然敢頂撞上官。
張彬似乎意識到難為人,與是縮小范圍:“這般,我給你們列一個書目清單,考試內容就從這些書目里出。”
師爺:“大人英明。”
師爺:還是林神仙有法子啊!
眾人:多謝林神仙。
散會之前,張彬說了一句話,“雖說人人都可以參與,但秀才優先,有德者優先。”
這就給了他們很多壓力。
“聽說容北縣的有一個秀才。”
“比聲望,誰能比得過林神仙啊。”
“我倒是希望金鳳凰能做縣丞。”
林語拿到名單目錄就往外跑,“瓦子,瓦子。”
“先生,怎么了?”
林語將目錄給他,“你快去,到州府去,將名單上的書全都買回來。”
后頭走來的師爺聽了,急忙說道:“瓦子幫老夫買幾本。”
“師爺,你上任帶了兩車的書,還需要購置啊?”
“正好有幾本是我缺少的,還是需要買入。”
幕僚也來了,“瓦子,幫幫老哥。”
“瓦子,我也要。”
“瓦子,要不一起買了吧。”
瓦子不知為何,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林語直接回去,閃身進入圖書館,拿著名單找書。
她有一個圖書館做資源,怎么還要買書呢?
這就是她聰明之處,用買書來營造緊張的氛圍,讓這些人產生恐慌。
人一旦恐慌了,就難以靜心看書,這不就落她一大截了嗎?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