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木火每:
寧蔚明白柳七的心思,笑著說道:“柳老爺不必多慮,咱們不畏趙家。柳老爺若愿意出來做事,可以來尋我。”
柳七有些心動,問道:“小姐,在下真的可以來此領事做?”
柳七做夢都想有份事做。
寧蔚點點頭,“可以的。柳老爺不用急著答復我,
你可以先想想。”
柳七點點頭,“好,在下回去想想,明日來給小姐回話。”
中間人拿著契約進來,“二位請過目,若沒有異議,
就在下方簽上名,按上手印。”
寧蔚接過來看了看,
見沒有錯處,在下方簽上名,按上手印。
簽了約,柳七起身告辭。
寧蔚將柳七送到門口,“柳老爺若愿意出來做事,可以到此處來尋我。”
柳七朝寧蔚欠身,“好,多謝小姐。”
送走柳七,寧蔚讓云興著手裝修鋪子。“多請幾個干活的人,爭取三日之內將鋪子收拾出來。”
云興欠身應下。
隔天,柳七來鋪子尋寧蔚,云興將柳七帶到明苑。
寧蔚在書房接見柳七,“柳老爺想好了?”
柳七欠身道:“想好了!承蒙小姐不嫌棄,讓在下有機會出來做事,不至于過混吃等死混沌不清的日子。
小姐的提攜之恩,在下感激不盡。從今往后,柳某受雇于小姐,必將忠心耿耿,
盡心盡責。”
說完,柳七向寧蔚深深的鞠一躬。
寧蔚朝柳七福身還禮,“多謝柳老爺信任……”
不等寧蔚說完,柳七開口打斷她的話,“在下當不起小姐這聲柳老爺,小姐若不嫌棄,往后叫在下一聲七叔吧。”
寧蔚從善如流的笑著說道:“叫七叔更親切些,往后就尊柳老爺為七叔了。”
一聲七叔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柳七喜歡的欠了欠身,“多謝小姐。”
寧蔚說道;“聽青竹所言,七叔之前一直經營鞋莊?”
柳七點點頭,“是,在下的曾祖父開始做鞋生意。可惜,祖業敗在在下手里。”
說到這里,柳七臉色變得晦暗,心里無比愧疚。
寧蔚寬慰道:“這事不能怨七叔,鞋莊開不下去,不是因為七叔經營不善,
而是惡霸稱道。
七叔的祖上只是做生意的良善人,并非是欺行霸世的惡霸。
他們教七叔生意經,
未教七叔欺負人。得如今的結果,七叔的祖上知道,應該不會怨七叔。”
寧蔚的一席話,勾起柳七心底深處的悲傷與委屈,雙眼泛紅,有種想哭的沖動。
柳七是個堅強的人,這些年,經歷太多不公。
女兒被逼得給人做妾,兒子被人致殘,生意虧損,甚至女兒離世,老妻病倒,他都不曾在人前掉過眼淚。
柳七抬頭向上看,想將眼里的淚水逼回去。
寧蔚等柳七平復了情緒,才說道:“我打算擴展鞋業,正好,七叔熟悉制鞋這個行業,想請七叔負責這一塊,不知七叔意向如何?”
說到正事,柳七迅速整理好自己的情緒。
欠身道:“小姐放心,在下必定盡心盡責的將鞋莊打理好。
只是,趙家那邊放過話,不讓在下在京城立足,若是趙家知道在下負責鋪子的事,怕是會給小姐帶來麻煩。”
柳七的話語里透著不安。
寧蔚說道:“七叔放手去做就是,不必畏懼趙家,我會做好安排。”
寧蔚低頭,從案頭上拿起一份文書,走過來遞到柳七手里。
“七叔看看這個,若是沒有異議,可以在上面簽上你的名。”
柳七看看寧蔚,伸手將文書接過來,低頭看起來。
看到薪酬時,柳七抬頭看向寧蔚,“每月付在下五十兩的薪酬已經很多了,小姐不必再給在下抽成。”
文書上除了每月的薪酬外,寧蔚還讓柳七抽盈利的一成。
寧蔚說道:“經營鋪子是件勞心勞神的事,七叔不必客氣,這是七叔該得的。”
寧蔚知道做生意的不易,她不想虧待與她合伙的人,更何況,柳家現今是用錢的時候。
柳七欠身道:“多謝小姐,柳某定不會辜負小姐。”
說完,柳七在契約上簽上自己的名。
寧蔚揚聲喊道:“來人!”
棗花應聲進來,曲膝道:“小姐有何吩咐?”
寧蔚說道:“你去叫徐磊過來。”
棗花退下,不一會,徐磊敲門進來,朝寧蔚欠身道:“小姐,你尋在下?”
寧蔚點點頭,說道:“這位是柳七叔,從今日起,你隨在七叔身邊,護他周全。”
柳七忙說道:“小姐,不用……”
寧蔚打斷柳七的話,“七叔聽從安排,有徐磊跟著,趙家人動不了你。青蓮巷趙家若尋七叔的麻煩,你知道如何做?”
徐磊欠身道:“在下明白。若有不長眼的欺負上來,便狠狠的還回去。”
寧蔚點點頭,“你下去吧。”
徐磊退下,寧蔚對柳七道:“七叔先下去,這兩天有人來尋你,協助七叔將鞋莊開起來。”
柳七離開后,寧蔚讓人傳張勤與云興來見她。
寧蔚將鞋莊的事交到張勤與云興手上,張勤與云興領命退下。
寧蔚從抽屜里取出一本小冊子,將柳七的名字記下來,她要將各方人才一一聚攏。
寧蔚在書房里獨坐片刻,起身往外走,她想去米行看看。
胡銳見寧蔚出來,問道:“小姐要出去?”
寧蔚點點頭,“去米行看看。”
“小姐,江府的小姐過府來了。”長興進來稟告。
寧蔚先是一愣,,隨即欣喜往外迎,“有請!”
寧蔚迎到門口,江興語的馬車剛好停下。
“阿蔚!”江興語從車上下來,上前拉住寧蔚的手。
寧蔚抬手捋了捋江興語的碎發,說道:“人瘦了!外面風大,咱們進屋說話。”
江興語挽著寧蔚的手,邊往里走邊說道:“阿蔚,我的婚期定下來了。”
寧蔚側頭看向江興語,“這么快?”
江興語說道:“這是外祖母生前的愿望,王爺向皇上稟明后,皇上讓欽天監看的日子,婚期定在臘月初十。”
寧蔚朝江興語道賀,“興語,恭喜!”
江興語將頭靠到寧蔚肩上,“多謝,可惜外祖母不能看著我出嫁。”
寧蔚寬慰道:“興語大喜,于老夫人泉下有知,定是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