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
《歡樂頌》
海瑞到底是一口沒動桌上豐盛的酒菜。
田友祿勸道:“堂尊,吃些酒菜而已,不打緊的。”
“打緊,很打緊!今天我吃這一口,明天我是不是就要吃人了?”海瑞哼了一聲,還不忘繼續瞪著在那大吃大口滿嘴流油的王言。
王言感覺很無奈:“大老爺,你不吃那是你的事兒,可也不能不讓我吃吧。二老爺,以后咱們兄弟倆吃,就不叫大老爺了。”
田友祿陪著笑:“還是三老爺享受吧,我還有媳婦孩子呢,實在不能陪著三老爺了。”
海瑞沒來的時候,田友祿可是天天跟著吃吃喝喝的,甚至他不僅吃吃喝喝,還要拿家里讓媳婦孩子都一起吃。儼然是化悲憤為食欲了,好像他多吃了一口,王言就吃的少了一樣。
王言搖頭一笑,讓人給海瑞去做一碗素面,隨即轉移了話題:“堂尊對改稻為桑如何看啊?”
“不能改!改了百姓便沒了生計,說什么要百姓種桑,要百姓養蠶繅絲、紡織,可不還是要被大戶盤剝?如此不用三五年,淳安百姓必反。”
“下官也是如此思想,百姓有田地,便總能安穩的住,大多數人都有田地,總也不至于鬧出太大的亂子。此之謂有恒產者有恒心是也。”
王言說道,“縣里來了一些省里的絲綢大戶,然而他們把糧價壓的實在太低,只有十石一畝。尋常四五十石一畝的田,他們竟然只給十石,還說什么這邊遭了災,那就是這個價。狗日的,怎么遭的災他們不清楚嗎?”
海瑞蹙眉看著王言:“這么說,王主簿知道毀堤淹田的內情?”
“堂尊想多了,也不過是下官的猜測罷了。定然是鄭泌昌、何茂才等人的手段,否則哪里有如此巧合的事?朝廷推行改稻為桑,出兵踐踏秧苗,惹的百姓激憤,難以推進,趕上了端午的汛期,去年才修的新安江就決堤潰口了?哪有這么巧的事兒?
修河筑堤的也不是傻子,新安江年年有汛期,再是貪污修河款項,也不會一年都承受不住。那不是貪財,那是主動找死。前任知縣是個傻子,被推出去當了替死鬼。
我呢,偏又翻出了貪污修河公款的事,他們做賊心虛,弄死了杭州同知羅正文,這事兒可不小了,估計查案的人已經在路上了,再有個幾天便能到,那時候可就有的熱鬧看了。”
其實毀堤淹田一案,王言這邊已經掌握到證據了。畢竟抓了河道衙門的軍官么,那是何茂才的手下,毀堤淹田他們都有參與,被朱七等人一審,倒豆子一樣什么都說了出來。
王言沒有參與審問,是朱七私下里給王言透露的……
“這么頂下去,改稻為桑怎么辦?朝廷的虧空,又怎么辦?”海瑞長出了一口氣。
“堂尊,這不是咱們該考慮的事情。不管朝廷、內閣的本意是什么,落到咱們地頭上的改造為桑不是好事,萬難實行。至于朝廷的虧空,那也不是咱們虧出來的,虧的銀子也沒到咱們家里,操那么多的閑心,實在太累了。在其位,才能謀其政啊,堂尊。”
王言喝了一大口酒,這不雅的樣子看的海瑞直皺眉,王言卻毫無所覺,仍舊自顧香甜的吃喝。
“歪理邪說,如果都照你這么想,那我大明就完了!”
“堂尊,在這個位,謀那個政,是要丟命的。下官是為了撈錢享受的,能做到如今這個地步,得罪了那么多人,已經是到頭了,再多做一些,下官怕是真要被砍頭了。這事兒下官謀不了,還是堂尊去謀吧。二老爺說的可能不詳細,我給堂尊具體說說咱們縣里如今的情況……”
于是這一頓給海瑞準備的接風宴,成了王言的工作匯報會。
王言說的很詳細,除了實在不能說的,基本全盤都告訴了海瑞,包括朱七等人在這邊審河道衙門的官兵也沒有隱藏。
他是個說話算話的人,說將權柄還給海瑞,那就一點兒磕絆都不會有。海瑞是個好官,可能做不好事情,但那是因為他自身的局限性,總不至于做的太壞。
現在淳安就兩件事,一是改稻為桑,二是本縣的恢復生產生活。海瑞就相當于是做了改稻為桑的事情,以及縣衙的運轉,還有部分的恢復生產生活工作。
王言分管的,在當前來說就全是恢復生產生活了。
也是因為這是海瑞,所以王言才放了權。若是換了旁人過來,王言當然也會給機會,海瑞也沒多特殊。畢竟權力是他放出去的,他自然也能收回來。想要做事,得他點頭。
然而海瑞并不清楚這些,或者說還沒來得及去想那么多,他已經被王言如此坦誠、直接的舉動給搞懵逼了,導致他對王言的感覺很復雜,很撕裂。
他欣賞王言為百姓辦事兒的態度,可又不滿意于王言的安逸享樂,甚至是敲詐大戶來安逸享樂,還滿嘴的歪理……
不管怎么說,大家也算是和平共處了。
海瑞在施行他的權力,在王言不反對的情況下,什么命令都能貫徹落實。
當然王言也沒有反對的時候,因為海瑞接手以后發現一應事務都很好,他沒有插手再改的必要,甚至他插手都是搞破壞,由著王言做就是了。
所以海瑞做的工作,主要還是在于改稻為桑,他組織人手重新清丈田畝。借著王言早已經收拾好的局面,把大戶人家的田、口也全都給清了。
這事兒王言沒干,就是留著給海瑞立威呢。大明神劍不是開玩笑的,海瑞之后要去嚴嵩老家干老嚴家,就說這個想法一般人想都不敢想。而海瑞的戰績還有,在徐階被罷免回鄉之后,跟老徐家干上了,逼的徐階花錢疏通,牛逼的一塌糊涂……
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胡宗憲說的對,海瑞能整徐階,是海瑞后邊有人要整徐階……
“省里發了公文,讓我們放了河道衙門的官兵,還說他們已經上報內閣。”田友祿拿著公文念了一遍。
王言搖了搖頭:“堂尊,人不能放。”
“為何不能?”
“私通倭寇,坑害百姓,先前給堂尊說過的。”
“我聽說新安江決堤就與他們有關?”海瑞瞪眼看著王言。
眼見王言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身上,田友祿顫顫巍巍不輕不重的扇了自己一個嘴巴:“三老爺,我也是一時嘴快,沒有收住。”
“二老爺,你這樣是要沒命的。”王言瞥了他一眼,轉而對海瑞說道,“確實與他們有關,他們算是何茂才的心腹。不知堂尊意欲何為啊?”
“當然是揭發他們做下的惡事!”
王言很理解海瑞的耿直,這是一是一、二是二的人,是非分的很清楚。
“堂尊,我想這其中的關系你是能明白的。這個事情是錦衣衛審出來的,你以為京城會不知道嗎?杭州知府還有兩縣的知縣已經砍了,新安江決口就是他們的問題,掀了這個蓋子有什么用?于浙江諸事毫無益處,反而盡是害處。
現在浙江的問題就是一點,改稻為桑。或者再說的簡單一些,就是要補朝廷的虧空。補上了虧空,大事化小,補不上虧空,鄭泌昌、何茂才是死定了,此外還有上上下下的人,甚至上到嚴閣老、小閣老,可能都要遭殃。”
“那也不能是非不分吧?”
“那就要請教堂尊,究竟是是非重要,還是七百萬兩銀子重要。”
“都重要!”
王言狀若無奈的搖頭:“在浙江諸事上,此二者是相向的。七百萬兩銀子,比這個是非救得人更多,比淳安遭災的百姓還要多得多。堂尊,算了吧,等諸事完畢再翻后帳不遲。”
海瑞蹙眉:“你覺得能成?”
“成不了。”王言哈哈笑起來,“現在鄭、何二人早都膽顫心驚了,估計想死的心都有。虧得是抓了把柄,要不然現在咱們都該面對大軍鎮壓了。”
海瑞沒笑:“為何成不了?”
“就算五十萬畝田全種了桑樹,年底之前也織不出五十萬匹絲綢。堂尊想說織造局還有庫存?堂尊以為真有嗎?浙江有司,京城有司,宮里的太監們,如此上上下下多少雙手在這織造局里撈銀子?想湊七百萬兩銀子出來,是絕無可能的!
何況東南還有倭寇作亂,更有大戶私通倭寇,形勢復雜難明。打仗就要軍需,戰端一開,銀子流水一樣花出去。胡部堂乃直浙總督,軍需自然也由直浙兩省籌辦。這邊的事情且多著呢,堂尊,咱們還是安安穩穩的,不讓他們買田就是了。”
“可咱們糧食早晚有吃完的時候啊,那可怎么辦?”田友祿哭喪著臉,好像已經預見到了自己的死亡。
王言淡定的搖頭:“不會的,桑苗必須要在六月種下去,否則時間不夠,產量不夠,那就什么都完了。也就最近這十天之內,就要出結果了。”
海瑞到底還是明事理的人,沒有在這個時候把事情搞得更大。
但海瑞不鬧事,也不影響鄭泌昌、何茂才的想死。
“混賬!”鄭泌昌憤怒的拍著桌子。
“老鄭,姓王的沒跟海瑞鬧起來,反而把權讓出去了,現在不是姓王的頂著咱們,是海瑞這個七品的正印官頂著咱們!你說怎么辦!”何茂才坐在那里,攤著手,一臉的都怪你。
“怎么辦!怎么辦!你就知道問我怎么辦!你也是一省布政使!”
“咱們倆不是一直你拿主意嗎?這個時候你跟我說這些?”何茂才不高興了。
鄭泌昌一臉的想死,無語凝噎,沉思許久。
何茂才說道:“老鄭,查新安江貪墨案的人可就要來了,里面有裕王的人,他們可是專門跟嚴閣老、小閣老過不去的,來了這邊肯定也跟咱們過不去,耽誤咱們辦事兒啊。”
“我能不知道嗎?”鄭泌昌不耐的說道,“這個時候,咱們只能快點兒把買田的事情辦妥,無論如何,本月一定要把桑苗種下去。到時候一俊遮百丑,你我也就能平安過了這一關。”
鄭泌昌仰頭長嘆,“姓王的真該死啊,真沒想到,有一天咱們兄弟兩個竟然被一個小小的九品主簿給拿住了痛腳。”
“這會兒姓徐的肯定把咱們給賣了。”何茂才也是一聲哀嘆。
“你以為姓王的傻?他是扣了人,但肯定不會審。下克上,哪怕是審問武官,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九品主簿能干的事情。”
鄭泌昌哼了一聲,起身說道,“走,去找沈一石,讓他趕緊去買田。另外讓高翰文擺平海瑞還有王用汲,這個田他們必須賣!”
“人家就不買,咱們能怎么著?”
“咱們當然無用,如果是織造局出面呢?”鄭泌昌陰測測的說了一句。
“你瘋了?”
“不瘋咱們就要死了!這個時候,哪里還管那么多?先把眼前這一關渡過去再說!”
當即,兩人跑去找了沈一石,這是給江南織造局做事的大商人,江南絲綢行當的老大……
于是又是三天過去,在貪腐案的人到了杭州的時候,沈一石也乘船打著織造局的招牌,來到了淳安。
田友祿高興的跑進了衙門里:“堂尊!太好了,太好了,織造局買田的人來了。”
正在書寫公文的海瑞聞言停下了筆,不由得抬起頭問道:“你說什么?”
“江南織造局的人來買田了,堂尊,這下好了,改稻為桑的事兒總算是過去了,以后咱們也能踏踏實實的過日子了。我這就讓人去通知三老爺!”
在海瑞的意味難明的眼神中,田友祿上竄下跳,讓人去叫著玩土、玩沙子的王言回來,又讓廚子準備酒菜,招待織造局的人……
王言回來的時候,就對上了海瑞冷冰冰的目光。
“王主簿聽說了吧,江南織造局的人來買田了!此事你如何看?”
聽見海瑞發問,王言笑著擺手:“肯定是鄭泌昌、何茂才急昏了頭,他們壓不住咱們,就抬出了陛下的名頭,讓咱們不得不賣田。”
說到這里,他回頭看向急匆匆跑進來的朱七,“七爺,你看見了吧,鄭泌昌、何茂才已經瘋了,都敢給陛下的頭上潑臟水!”
朱七的臉都綠了:“織造局的人在哪呢?來人是誰?”
田友祿這會兒反應過來了,他想的解脫沒得到,反而出了更大的事情。
他知道朱七等人的身份,看著朱七要殺人的眼神,嚇的他一哆嗦,回答道:“回七爺話,沒有織造局的內臣,來的是給織造局辦差的商人,叫沈一石,是最大的絲綢商。”
王言說道:“七爺莫急,堂尊也莫氣,且先看看這個沈一石怎么說。能給織造局辦差,肯定不是傻子,這么做的后果他比誰都清楚,他要是不想死,那肯定是有旁的說法的……”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