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劇組非人類第三十八章 劇本和預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我的劇組非人類 >>我的劇組非人類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劇本和預算

第三十八章 劇本和預算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12日  作者:緣分0  分類: 都市 | 商戰職場 | 緣分0 | 我的劇組非人類 
說干就干,只是兩天時間,易勝傳媒下面就設立了一個全新部門,后臺部。

這個部門全部由聾啞人組成,是為技術部服務的。

聾啞人后臺部當然也不是全部吃干飯的——他們實際就是負責操作設備的。

這相當于在劇組中多了一個特殊工種——特殊設備操作員。

置景美工本來還要上手,現在不用了,他們的責任是安排。這里我要什么畫,后臺部人員操作機器往上噴;這里我要什么道具,后臺部派人聯系,幾分鐘后給你個道具;這里我要燈光,哦,燈得他們自己布,這邊后臺部開始發微信,告訴你幾分鐘后就可以開動……實際就是做小鬼排期。

就是這樣。

由于設備都是假設備,所以操作也很簡單。

一群聾啞人拿著設備,唯一的要求就是按標準使用,其他不問,也別理那些會說話的。

聾啞人們表示:這個簡單。

有一回一個后臺部聾啞人不小心按動了噴槍開關,結果里面啥都沒有,疑惑的跟李峰比劃,李峰回以比劃:后臺沒啟動,以后別亂按,影響設備壽命。

還有一次某聾啞人忽略了送需求,結果需求沒過去,畫面到出來了,大家一起懵逼……后臺在監聽我們嗎?

李峰繼續出來修補漏洞:是我送過去的需求。

問題你丫剛才也不在啊?

李峰干脆臉一板:是我在秘密監視你們的工作。

就這么著,后臺部雖然漏洞百出,狀況頻發,但受限于公司制度和聾啞人自身的狀態,始終不會擴大到外面,到后來更是意識到,后臺部的人有什么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沒事別嗶嗶。

在這個部門,“會坐”比“會做”重要。

這個簡單,便心安理得的過起了木偶式操作生活。

搞定了這邊,李閑云回過頭去看預演。

這特么也是一件事。

預演的意義重大,相當于打草稿,無論是藝術方面的需要,還是籌備方面的需要,都要通過預演展示。

偏偏李閑云還要適用于低成本。

為此曹紅月也是想盡辦法。

今天曹紅月把李閑云叫過來,指著電腦道:“用電腦做精細預演成本太高。所以我讓他們以框架制作為主,然后在需求上標號。”

說著她一指屏幕上的小人,那小人身上還有3的數字,道:“這代表他穿的是三號服裝。”

然后拿起畫本,翻到其中一頁上,指著一件衣服道:“就是這個。”

“數字標記……確實可以。”李閑云點頭。

做畫冊簡單,找件衣服拍照就行了,要制作到動畫預演上就費功夫了。

“問題是這么做,意味著整體直觀感會變差,藝術層面效果不好。”曹紅月咬牙切齒。

人家的預演都是藝術考量,做出來就有直觀感受,才是拾遺補漏。

你到好,是籌備考量,要的是開拍前所有籌備到位,然后才是藝術。

這么搞,藝術上的直觀感太差了,導演一邊看片一邊還得腦補這人物這背景是什么……還不如看分鏡呢。

李閑云也能理解:“適當加些分鏡補充也行,另外我讓新城集團研究一下,能不能有一種適合的軟件。”

“別想了,沒有。”曹紅月直接讓他打消這念頭。

好萊塢有,但成本可不低。

好的預演系統都夠你一部大片的成本了,研發?呵呵,成本更高。

丫的啥都沒有,還想成本碾壓好萊塢?

李閑云想想也是,確實這方面自己沒優勢可言。

點頭道:“那也只好這樣,導演多辛苦一下了。”

科技不足,人力彌補。

曹紅月拿著二十萬導演費,沒資格反對,只好道:“短時間可以這樣,但你要想完成自己的矩陣規劃,那最好還是在這方面多用點心思。”

李閑云無奈嘆息,無師自通拖字訣:“慢慢來吧。”

影響新模式效率的,除了化妝,預演等因素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劇本!

雖然易勝傳媒是以特效大爛片著稱,但這種做法只適合網大,不適合院線。

說白了,易勝傳媒網大賺錢是因為特效碾壓,觀眾也就是看個熱鬧,在觀影門檻低的情況下,你能讓觀眾熱熱鬧鬧看完兩個小時就算成功。

但是院線電影終究是不同的。

觀眾們真金白銀買票入場,要求也高。

你不僅要有大特效,也要有好劇情。

而好劇本卻是很難量產的,那就必須全面尋找好劇本——反正你別指望編劇網或者哪家影視公司的劇本庫能挑出像樣的。

不過這個事就和曹紅月無關了,劇本審核辦公室已經成立,專門做劇本審核,可以說是拼了命的要劇本。

但照樣不做定制。

說起來劇本定制也是個坑——編劇會被影視公司坑,影視公司也會被編劇坑。

經常有影視公司找編劇要本子,然后編劇拿了錢后就隨便寫寫應付差事。

更有甚者,甚至會把自己十年前寫的破爛本子丟出來。

所以說坑逼這種事,從來都是雙向的。

企業固然是坑逼,個人也同樣坑逼!

正因為編劇們也是坑逼太多,所以影視公司后來也就學乖了,盡量找現成的劇本,然后再提出修改意見。

華國的影視圈更是因此產生常見的操作模式——制片人也好,導演也好,到處忽悠編劇寫劇本,不管你寫的好不好,反正我是一分錢不給。

等劇本寫好了就去找投資人立項投資。

公司是這么玩,個人也是這么玩——就連攝影師燈光師都能拿著本子去拉投資,然后搖身一變做導演。

只要你能拉到投資,統籌服化道都可以這么玩,做不了導演就做制片人,只要會忽悠,啥活兒不能干?

任志就是典型的代表,他就是每次拿著李閑云的本子去忽悠投資。

耿飚那個HAN省酒店,自閉癥患者的片子也是這么來的——他連劇本都沒有就靠關系拿到投資,然后拉著容大升做攝影師,不過這一世,容大升擺脫了這場苦難。

以前李閑云很反感這樣做,但現在他需要的就是這種模式。

成本低啊!

于是在李閑云的指示下,劇本審核辦公室里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每天就是到處打電話要劇本,拿來劇本后開始審,一邊審一邊給自己的意見——好編劇不給你干這活兒。

結果就是把一群編劇氣得七竅生煙,破口大罵:“啥都不懂就來指點老子!”

然而這就是現狀!

文學的門檻太低,只要是個人就能給出意見,甚至修改意見。

或許是對的,或許是錯的。

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沒有一個評判衡量的標準。

就像是李閑云和靈瀾的差別,李閑云寫的劇本要是交給靈瀾,那基本就是按垃圾算,反之靈瀾的劇本送易勝傳媒,也是變垃圾。

文學沒有門檻,同樣沒有固化標準。

即便是李閑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

一,盡量自己也參與劇本審核。二,盡量提升團隊人員的鑒賞水準,給出一個大致的框架。

即便是這樣誤殺的肯定也不會少,只盼能有幾條漏網的好魚。

于是劇本審核室開始哀嚎:誰能給老板找點活兒啊,他現在天天往我們這兒竄!


上一章  |  我的劇組非人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