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滿滿小農女第一百六十九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福氣滿滿小農女 >>福氣滿滿小農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27日  作者:小巷寂寥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小巷寂寥 | 福氣滿滿小農女 
原本,皇家母子的爭斗還要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極有可能,到了最后,這場拉鋸戰可能需要等到太后死亡那日才能終結。

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大公主倒戈了。

或者說,她本身便是站在小皇帝這邊的人。

大公主算是太后手上最大的依仗,大公主倒戈后,太后這邊的形式急轉直下,最后小皇帝極其順利的重新掌握了權利,太后退居后宮,三年后病故。

世人皆說,大公主和太上皇兄妹情深,當初會支持太后掌權,也只是因為她是太上皇的遺孀。

后來小皇帝長大了,二人爭斗起來,大公主必然會幫助自己的親侄子。

史書上也是如此記載的,尤其是到了后來,小皇帝大方的把兵權交給了大公主,就算大公主和駙馬最后戰死,兵權小皇帝也沒有收回,而是一直讓大公主的后人們掌管了。

但是金美玉在讀這部分的史書的時候卻覺得,當初大公主會改支持小皇帝,可能親情有一部分原因,但是更多的應該還是,太后太依賴大公主了,這就導致自從太后掌權,大公主就久居京城,一旦大公主帶兵打仗去,太后這邊總會出一些亂子。

后期小皇帝執掌權柄后,大公主回京的次數便屈指可數了,后來戰死在邊疆,那也是幾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大公主和駙馬已經垂垂老矣,大公主卻依舊沒有回京,而是選擇戰死在了邊關,馬革裹尸,草草下葬。

武官這邊不好擺弄,一個弄不好,要是反了,帶著廣安王府一起,從血脈上來說,倒也合適。

這也是皇室一直擔心的事情,畢竟廣安王府一直與皇室有聯姻,血脈一直很親厚。

皇室知道這么做的弊端,但是廣安王府一直手握重兵,下家公主作為拉攏手段也實屬正常。

金美玉不打算走廣安王府這條路,那么就只能另辟一條路。

她如何做的呢?

簡單,她讓副官們嘗到了權利的味道。

簡單點數說便是,這些副官的頭頂一直有主將,這些副官中,有些一輩子都只能當副官,但是有些人呢,卻又能力又有實力,缺的,只是熬資歷罷了。

武官這邊的升遷基本上都在廣安王府的手中,當然,程序還是要在吏部走一圈的。

平時相安無事,一直是這么干的。

但是現在,金美玉讓人把主將和副將們都打了一頓,主將傷了臉面,需要修養一段時間。

副將們同樣傷了臉面,但是軍營里不能沒有主事的,副將們便只能頂著一張青腫的臉,出現在大家面前。

而金美玉呢,挑著這個功夫,給這些守衛軍們下達了命令。

這些城外駐扎的守衛軍原本并不是駐扎在京城的,是之前皇帝調過來拱衛皇宮的。

當時還在災年,雖然皇帝手上有糧穩定住了局勢,但是叛軍依舊四起,皇上為了自己的安全起見,還是掉了一些人來城外守著,就怕出現什么意外。

現在災年過去了,但是這對護衛軍依舊沒有撤離,倒不是皇帝舍不得,而是現在這大禹朝,依舊還不那么太平,皇帝還準備在留一段時間,之后在撤離。

但是皇帝沒等到大禹朝徹底安定下來,便死于非命了,這些護衛軍便留了下來。

而金美玉,在打了這些將領后,第二天就讓人分別給這些護衛軍送去了任務。

皇帝拉了這么大一堆的兵守在城門外,也怕出現意外,兵變什么的,因此城外守著的護衛軍有八批,每一批一萬多一點,何在一起便是十萬大軍,分開來,各自有各自的主將和副將,他們之間還能有所牽制。

金美玉分別讓人給這些護衛軍送去的任務,便是剿匪任務。

京城周邊的匪徒可不少,并且,真的日子過不下去,落草為寇的百姓基本沒有,這些匪徒,基本上全都是江湖中人,也就是武者。

這些人,有些是專門為財的,有些卻是別人養在外面的私兵,這其中的水很深,就算是皇帝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倒不是不知道這些匪徒的危害,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皇帝賭不起,大禹朝的皇帝很少能手握軍權,沒有軍權的皇帝就算下面的臣子表現的在恭敬,也總顯得底氣不足。

金美玉卻沒那么多的顧慮。

說她初生牛犢也好,說她心中已有乘算也罷,金美玉就那么大喇喇的吧任務下發了下去,甚至匪徒們的信息,金美玉都給他們準備好了!

并且,不光是他們,像是這類的任務,金美玉在當天下了發了數百件,全都由人快馬加鞭的送往大禹朝的各個地方,要求當地駐軍進行剿匪!

金美玉已經言明,如果當地駐軍沒有辦法完成任務,也可以請示其他駐軍幫忙。

如果駐軍完不成,可以回稟,訴說困難。

金美玉給出的信息實在是太詳細了,詳細到標注了匪徒們的詳細信息和匪窩里的匪徒的人頭數!

這樣詳細的信息,全都是金美玉那走南闖北的商隊收集而來的。

金美玉的商鋪在最近這幾年當中,急速擴張,幾乎已經占據了整個大禹朝,甚至還有外擴的勢頭。

如此龐大的產業,商隊當然是少不了的。

商隊在行走中,總用損傷,這些損傷被記了下來,龐大的匪患便展開在了金美玉的面前。

這些東西金美玉是要除掉的,一方面是為了大禹朝的安定,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金錢的問題。

金美玉家大業大,每分每秒都在賺錢,她也愿意把自己賺來的錢砸在大禹朝這艘巨輪上。

但是她不是皇帝,就算她在如何老成,心中有多少盤算,都架不住她年紀還小,心性中還有些急躁。

皇帝還活著的時候,拿著金美玉的那些銀兩,可以把事情一點點的額鋪開,錢一點點的花出去,倒也夠用。

但是金美玉等不及這一點點的弄,一口氣全弄完吧,錢又不夠!

因此,金美玉沒有半分猶豫的,直接就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匪徒的身上。

當然了,金美玉也沒指望這些匪徒手上有多少錢,她指望的還是消滅了這些匪徒,讓她的商隊的損失能少一些。

至少把她商隊上的損失減少了,金美玉就能多進賬很大一筆錢!

因此,金美玉的這次任務,上面直接言明,剿匪所得,三分之一交給地方官,讓他們改善民生,剩下的可以全部留下,犒勞下面的將士。

金美玉這道命令,不可為不大方。

當然,也正是因為她的大方,接到任務的將士們才能在猶豫了一段時間后,就行動了起來。

原本,剿匪便是他們駐軍的活,就算金美玉現在還不是皇后,接到了舉報后,駐軍也會出動。

更何況太平公主言明,這些金錢他們可以自行支配,要求便是把匪徒全都清理干凈!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干起來就完了!

地方上的匪徒數量有多有少,能力也是參差不齊,有些人家有背景,和駐軍走走關系,倒也能疏通疏通,花點錢,匪徒窩點換個地方,就說匪徒已經全部伏誅了。

反正事兒出了不少,五花八門的。

而這些事情,全都通過金美玉手中的商路,一股腦的匯聚到了金美玉的手中。

這些信息到了金美玉的手中后,很多便成了罪證一般的存在。

金美玉手握著這么一對零碎的罪證,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抱著小皇帝的襁褓,一步步的走上了皇帝的寶座!

是的,今兒便是小皇帝登基的日子,原本這條路應該是小皇帝自己走過的,但是小皇帝太小,其他人抱著又不合適,最終禮部做出決定,把封后大典也一起辦了,這樣一來,小皇帝便可以被金美玉抱著完成儀式了。

小皇帝被金美玉抱著就哭,為了儀式能正常舉行,在儀式開始之前,小皇帝還被太醫灌了一碗安神的湯藥。

小皇帝基本上是睡過了整個儀式,因此,這次的儀式很成功,沒有出現什么幺蛾子。

小皇帝太小,太后追隨太上皇的腳步殉葬了,太上皇到是還有整個后宮,但是小皇帝是嫡子,他的生母是太后,并不是后宮的任何一個妃嬪,這些妃嬪也和小皇帝沒有半點關系,由此,這對新上任的小夫妻,頭頂上連個能管事的長輩都沒有。

最后,這垂簾聽政的變成了皇后。

原本,這樣的決策應該會遭到文武大臣的駁斥的,畢竟整個大禹朝,都沒出皇后垂簾聽政!

但是架不住金美玉再之前,就插手了政事,不光血洗了整個朝堂,讓朝堂大換血,換上了不少她自己的人,更是利用身份的便利,在被冊封之前,就掌控了皇后手中權利,在小皇帝還小的情況下,金美玉手中掌握的權利,說句權傾朝野也不為過!

金美玉手中掌握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大到就算是蕭家,亦或者是廣安王府,在這個時候,都沒有站出來,觸金美玉眉頭的意思。

其實不用多想也能知道,這兩家雖然有何金美玉抗衡的能力,甚至把還弱小的她拉下馬,也不是什么難事。

但是現在的時局便是,大禹朝還處于動蕩時期,這個時期,平穩過渡最為重要。

小皇帝還小,這個時候他們動手,就算把金美玉拉下馬又如何?就算把她從朝堂上趕走,趕回到后宮中去,上面失去了掌握全局之人,權利落到了他們身上后,難免天下人會指著與他們,說他們是為了權利,才會這般做的。

大禹朝挺過了那般災難,現在正是民心所向,百姓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

所以,甭管金美玉做什么,這個時候這兩家,都只會低調的看著。

蕭家被殺了不少子侄,不也忍下來了?

廣安王府這邊不聲不響,沒有給金美玉任何支持,也放任了金美玉對武官們的調配,啥也沒說,冷眼旁觀,卻也沒給金美玉找麻煩,。

滿朝文武,大部分人心中想的都很簡單。

現在讓金美玉掌權一段時間,只要小皇帝在大一些,只要他長到,能自主來上朝,那便是他們動手動的時候!

金美玉確實是得罪了不少人,不少人都在等著,等著時機。

所以,這滿朝文武,在金美玉的面前都很乖,乖得就像是,他們已經認可了金美玉,乖得就像是,金美玉真的擁有了權傾天下的權利!

金美玉坐在高位,看著下面的文武大臣們恭恭敬敬的參拜,居高臨下的看著,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夢想。

但是抱著小皇帝的她,臉上是端莊的笑容,目光確實冷淡的。

就在儀式開始之前,金美玉還在讀史書。

尤其是本朝的那些例子,金美玉可是反復讀了好幾遍,。

被權利沖昏頭腦什么的,不存在的!

這不光因為金美玉從史書中得到了教訓,更多的還是因為,她想要的,不止于此!

在完成自己的目標之前,她是不會松懈的。

現如今的權勢,也不會讓她有任何的動搖和開心。

她很清楚,現在的她,依舊是那個需要跪在皇帝的面前,每次都要行跪拜之禮的那個她。

她現在坐在這里,看著比人朝拜自己,實際上,她和他們,沒有區別!

這次的儀式很順利,完成儀式后的當天,金美玉便下達了她成為皇后后的第一道命令——抓拿叛軍!

這里金美玉所說的叛軍,并不是那些造反的人,而是那些陰奉陽違,那么別人的好處,就放過了那些匪徒的駐軍將領們!

這道旨意下達的實在是沒頭沒腦,讓不少人詫異。

但是金美玉拿出來的證據實在是太鐵了,幾乎可以算是鐵證了!就算有人想要下手撈一把這些人,都有種扎手的感覺!

原本,像是這類的事情,很多當權者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水至清則無魚嘛。

但是金美玉就像是個愣頭青,愣是把這群人全都抓了出來,非要把他們給辦了!

金美玉這種斤斤計較的態度,讓不少大臣們皺起了眉頭,就連廣安王府那宛如木頭樁子一般的世子,也在金美玉下達命令后動了動,不過卻沒出聲,只是用一種不贊同的目光看向金美玉。

金美玉坐在首位,透過珠簾,把下面的情況看的一清二楚。

半晌后,她才悠悠的說。

“我啊,可是把剿匪的所有利益都給了他們,但是他們卻還是不知足,依舊想要更多,并且陰奉陽違,自行做主。如此有主見,有野心大的,大禹朝還真養不起他們。”


上一章  |  福氣滿滿小農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