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545章:鼠目寸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春秋做貴族 >>我在春秋做貴族最新章節列表 >> 第545章:鼠目寸光?

第545章:鼠目寸光?


更新時間:2022年11月19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榮譽與忠誠 | 我在春秋做貴族 


榮譽與忠誠:、、、、、、、、、

墨翟將手弩以及床弩制造出來,馬上得到了來自項武的青睞,只是項武一點沒有將墨翟引薦給楚王寧的意思,甚至想對其他封君進行隱瞞。

弩這種武器很早就出現,算起來是名叫琴的楚國人發明,只不過琴發明的弩比較原始,并且體積比較小,本來是打算用于刺殺的武器。

真正將弩大批量制造并列裝士兵用于戰場的人是智瑤。

智氏的弩一開始也沒有什么高精端,后面才在扳機等零件上進行改良,組建開始更細化的出現更多的弩。

有些弩的射程其實比弓射的箭還要短,歸類為尋常手弩。

一款叫踏弩的射程的中型弩,射程約在兩百步左右。

一些弩需要用腳撐開弓弦,射程可達四百步以上,稱為撅張弩。

再往上便是床弩以及車弩,不過兩者也有細分,一般的床弩和車弩射程在兩百五十步左右,超重型的床弩和車弩則是射程可達四百二十步。

至于精準度什么?超出一定射程之后,能不能射中全靠蒙,也就存在一個“有效射程”的說法,既是可保證命中率的情況下,主要還是依靠人的操作了。

墨翟制造的手弩,射程在六十步左右,其實比原國的輕型弩射程要長一些,問題在于有效射程極短,約是只有二十步。

床弩方面,墨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良,加了一個絞盤的結構,倒是增加了裝箭的速度,只不過射程上仍舊短于原國的普通床弩。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墨氏只是一個不大的家族,獲得宋國在國力上的支持時間比較短,墨翟能依樣畫葫蘆仿造出床弩就顯得挺厲害了。

墨翟還是有心進行優化,奈何宋國亡得著實太快,沒有給予更多的時間。

“不知何時引薦楚王?”墨翟已經對項武問了相同的問題至少十次。

項武正在試著操作床弩,覺得絞盤簡直就是一種好玩意,不止能夠用在床弩,其實也能夠用在其它很多的民生方面。

這就很正常。

歷史上的絞盤確實是先使用在軍工,隨后普及到民間,比如人們在水井上方架設了簡化版的絞盤用于取水,一用就是一兩千年。

墨翟再一次沒有得到項武的回復,想到了一些族人的提醒,有心向項武提出告辭。

墨氏要做的事情壓根不是一個家族的資源所能支撐,想小打小鬧完全不必來楚國投奔,可以待在自己家中慢慢來。

涉及到科技進步這種事情,需要耗費的資源通常不會小,期間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試錯根本不是普通人家支撐得起。

墨翟不知道項氏在楚國的地位,更不知道項氏有多少實力,想要的是投身于楚國的國防建設,再用自己的創造物在戰場上證明墨氏一點不落后于人。

而想證明墨氏的偉大,墨翟不止需要資源,還需要有另外的人參與進來,哪怕這些人能力比較一般,有些靈感真就不是閉門造車所能誕生,興許能從那些人的一些構思中引出新的靈感。

項武看完之后,向隨從吩咐道:“且先運走。”

聽到那句話,墨翟哪能不知道什么意思。

項氏沒有開口讓墨氏交出技術,擺明了就是想先拿走實物進行模仿,一旦無法模仿或許就會開口說要技術,一旦墨氏不交技術的話,也許就要發生另外一些事情了。

“武已在聯絡左尹,不日便將先生引薦大王。”項武對墨翟說道。

如果沒有項武讓人運走床弩,或許墨翟就信了。

項武問道:“不知先生可能制造它物?”

墨翟不動聲色說道:“自然。”

項武露出了大喜的表情,問道:“可能造出炮車?”

這個炮當然是石字旁的那個。

項武對標的是原國的拋石車。

楚國有在對原國的很多東西進行模仿,有些簡單點的玩意倒是仿造了出來,互相對比驗證之下,個別超過正版,絕大多數的性能劣于正版。

他們仿造的都是一些小玩意,以工具方面居多。

在軍工這一方面,楚國最先仿造的就是手弩,礙于很多零件無法像原國那樣形成標準,造出來的弩質質量不一,并且故障率有點恐怖。

楚國退而求其次之下,干脆就選擇了極為簡易的一種手弩,以造型跟歐羅巴中世紀的十字弩差不多,射出去超過三十步就沒有多少殺傷力了。

盡管顯得比較差勁,最為重要的是不用像是弓箭手那般,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學習才能形成有效戰力,再則就是在射擊次數上沒有弓箭手的限制。

弓箭手竟然需要訓練?講實話就是弓箭手不好練,通常需要耗費三年左右的時間,并且想射得準極度依賴天賦。

所謂的訓練弓箭手,不止是掌握射箭技巧,跟聽從口令射出什么彈道的箭矢有關。

例如說,拋射就該知道仰角是多少,攢射能不能頻率極快地射箭,平射的命中率有沒有達到要求,不用說距離長遠上面的力道控制了。

楚國很清楚以常規打法絕對打不過原國,公族與地方封君取得共識,只能不斷擴大征召階層,試圖用數量來取代質量。

這樣的話,制造出數量足夠的弩,再列裝給農夫或是奴隸,不用多少訓練也能拉上戰場發揮作用。

當然不是全部的農夫或奴隸都裝配弩,肯定會配給其它的武器,楚國就學原國打造了大量的刀,并且也開始再大量使用鐵制武器。

因為楚國在鐵的冶煉和鍛造技術上全面落后于原國,他們打造的刀比較厚,看著就像是是現代的一種大背刀,重量達到現代的三斤以上。

礙于楚國沒有掌握金屬配方以及優良鍛打技術的關系,他們的鐵質武器依舊擁有脆的弱點,公族以及地方封君的精銳卻是依舊使用青銅武器。

并且也是因為冶鐵的技術不過關,楚國沒有像原國那樣大批制造鐵甲,他們最優良的甲胄依舊是青銅甲和皮甲,又以皮甲的數量最多,再來就是大批量趕工竹甲了。

墨氏有掌握冶鐵配方嗎?他們從這一代才涉及技術,大多數與木工有關,怎么可能掌握類似于原國的科技。

所以,墨翟在項武的不斷提問下,不管什么都回答回,實際上并不會。

墨翟為什么那樣?他知道很難逃脫項氏的掌控,偷跑一旦被發現的話,不是被殺就被被關。

那么,墨翟就想弄出更大的動靜,能被滿足說明項氏的實力足夠,無法脫身或許是一個臨時的安身之所;一旦項氏無法滿足墨氏的資源消耗,項氏是不是要拉人入伙?動靜足夠大,知道的人越多,參與投入的資源足夠,墨翟其實也不是非要為楚王寧效力。

事情如墨翟預料的那般,隨著資源投入越來越大,項氏一家根本無法支應,某天項武帶著陌生人來到莊子了。

“此乃梁氏之主。”項武進行介紹。

粱律像是一個不茍言笑的人,沒有對墨翟打招呼,先在眾多成品的器械中游走,看了一圈,也親自操作了一些器械。

“多數軍械委實劣于原軍甚多。”粱律講出自己的看法。

墨翟也不反駁,如實說道:“原國乃是當世強國,先行二十余年之久,墨氏僅在追趕。”

粱律臉上這才有了笑容,只是很快恢復面無表情的神色,說道:“憑此難以對抗原軍。不知墨氏可有別與原軍之器械,可在戰場發揮妙用?”

墨翟對自己的一個族人點了點頭。

那名族人進屋拿出一部弩機。

這一部弩機看上去跟其它弩有比較明顯的區別,多了一些匣子,還有上下扳的裝置,外觀看上去有點古怪。

墨翟請兩人來到一個箭靶處,操作弩機對著箭靶不斷上下拉動手把一樣的裝置,每一次都能射出一支短箭,相隔約十步之外的箭靶很快插滿了弩箭。

這明顯就是連弩!

項武和粱律明顯看呆了。

“此弩射程……”項武說著頓了頓,想了想才繼續說道:“可達多遠?”

墨翟走過去從箭靶摘下那些短箭,再取下弩的箭匣,精心檢查了一下用過的短箭,少有彎曲就棄之不用,把看上完好的那些再裝進箭匣之中。

全程觀看的項武和粱律不傻,明白這種連弩對箭的要求比較高,做出了皺眉的舉動。

當下除了原國有專門的配套用來處理箭桿之外,其余國家還是純手工在制造箭矢,速度其慢也就不說了,質量很難有所保證。

如果連弩對箭的質量要求很高,對原國不是什么難事,想在楚國大批生產質量優秀的弩箭,投入的老師傅數量絕對要非常多,勢必影響其它的工業生產。

墨翟重新發射,分別選了二十步和三十步的箭靶。

這一款連弩射二十步的箭靶時,箭鏃只是咬進去一些,可算是還能釘在箭靶上;換成了三十步的箭靶,哪怕十支弩箭命中,能釘在箭靶上的也就兩支。

懂行的話,能看出超過十五步左右,連弩的威力就已經大量下降,超過二十五步干脆就變得輕飄飄。

那么,該款連弩想射殺敵軍,只能選在十五步以內?

這個發現讓項武與粱律從驚喜到變得有些不在意,連命令墨翟將連弩藏起來的心思都沒有了。

列國可以模仿原國,以原國的科技技術想模仿列國會更容易。

楚國這邊無法量產大批適用于連弩的弩箭,原國的箭矢本來就質量極好,肯定沒有相關的產量困擾。

那樣一搞,墨氏制造的連弩好用,拿上戰場肯定就會亮相,丟失又被原國獲得,必定會被原國所仿造,屆時拿出連弩會成為楚國的災禍。

墨翟當然知道連弩的缺陷,看到項武與粱律的神態變幻,說道:“非是僅有此般,若有原國所稱之‘鋼’,致死射程或將可達三十步?”

鋼?原國卻是已經可以生產鋼材,只是產量方面還是比較低。自然也是受制于技術,再來就是跟礦產質量有關,

鐵礦也分好壞,諸夏這邊的鐵礦質量其實真不怎么樣,連帶煤炭的質量也比較一般,造成的是一些相關技術的進步相對緩慢。

“我可造出此物,便可另有奇物。想來項氏之主已知項氏難以獨撐,乃有梁氏之主今日前來?”墨翟說道。

項武與粱律對視了一眼,能懂得墨翟想表達意思,一點回應都沒有給出來。

墨氏剛來時還有逃離的機會,后面發揮價值被看得很緊,明顯就是沒有走脫的可能性。

墨翟想鬧出動靜引來其他家族的注意,有其余家族知道墨氏,楚國公族那邊不至于當睜眼瞎或聾子。

只要墨氏表現出自己的價值,楚國都已經在面臨滅國危機,想來項氏不會殺掉墨氏全部的人都不愿意墨氏為楚國效力吧?

到那個時候,墨氏有很大可能性獲得楚國公族與地方封君的雙邊支持,遠比單純借力公族或是個別幾個地方封君得到的支持更多。

項氏跟梁氏是世交,才有了項武拉粱律入伙。

有些事情墨翟有些想當然,楚國的形勢跟中原列國并不是一回事。

原國的確很強大,明眼人一看就該知道。

明確知道的楚國,他們的公族與地方封君卻是依舊忌憚對方,沒有精誠合作的跡象。

在這種現狀之下,怎么可能是一個外來家族展現價值,能夠消弭楚國公族與地方封君之間的矛盾呢?

類似的事情在楚國不止發生一次,他們的都城能被吳軍攻克,就是在外部有致命威脅下,仍舊內斗不止的體現。

項武與粱律在那一天離去,該給墨氏的資源有所增加,只是遠遠沒有墨翟預料的那么多。

漸漸的,墨翟發現自己的確不懂楚國的形勢,懂得了一個真實,也就是楚國貴族鼠目寸光,全然沒有大局觀。

“繼續這樣下去,哪怕事情有所轉機,留給我的時間又有多久呢?”墨翟近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那么一天,莊子遭到了一伙陌生人的突襲。

在墨翟以為是楚國公族可算發現什么,明白了墨氏的價值,不由思考怎么說服楚王寧給予足夠支持。

見到來襲者,聽了所講的話,墨氏一眾人卻是完全懵了。


上一章  |  我在春秋做貴族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