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像:、、、、、、、、、
第四天,也是正式拍攝的第一天。
四人組再次齊聚在了片場。
陳光孝還是老工作,扛著攝像機記錄現場的情況。
暮雪卓瑪負責和演員的部分溝通問題。
“暮雪,你去讓蒙克把臉弄油膩一點。”
“好的老板。”
林軒檢閱著片場,如同在雄獅在檢閱領地。
“這個鏡頭,我需要一個無神的表情懂嗎?”
“安璐瑤,你去把四號道具拿出來,
這個道具一定要穩妥保護知道嗎?”
鏡頭前,斐思妮甘做出了一個發呆的表情。
她的妝容已經化成了類似于煙熏妝的模樣,但是這個無神的表情還不夠。
林軒:“卡,停下。”
“無神的表情,帶一點懷疑自己的態度,然后對于周圍的事物沒有任何感知的那種表情。”
“不是盯著一個東西發呆那種無神,
明白嗎?”
“重來。”
“卡!”
“卡!”
“重來!”
“再來一次!”
這個鏡頭,是全片少有的要塑造出角色,一個鏡頭讓整個角色立住的鏡頭。
不只是和第一部有關,
也和后面的每一部有關。
如果這個鏡頭立不起來,這片子的可看性就要出問題了。
因為原片也沒幾個女性角色,而這個角色超少的戲份,拿出了最佳的表演。
于是第二部的編劇才給了這個角色非常重要的戲份,延續起了前三部的輝煌。
連續卡了十次之后,觀眾都懵逼了:
講真,這么卡下去,別說七天拍攝完一部電影,七百天都費勁……
一個電影,就算是快節奏的,比較蒙太奇的手法風格,也最多幾千個鏡頭。
但是,最少也有一千多個鏡頭。
如果每一個鏡頭都這么卡,我感覺兩年不一定拍的完。
要知道這是電影,不是電視劇。
一句卡,
并不是重新開機,
重新拍那么簡單。
一瞬間,
電影里畫面中出現的物品運動,全部要恢復原狀。
包括角色的妝容,甚至頭發絲散開的位置,都需要重新調整。
每一次卡,就要準備十分鐘以上。
這些都是必須的,如果說某一次演員恢復好了狀態,終于找到了導演想要的那個鏡頭,結果鏡頭的其他東西出錯,誰擔待得起?
所以,每一次鏡頭啟動前,整個片場所有的部門都在瘋狂的運轉。
連續十次后,林軒冷著臉:“停一下,休息五分鐘。”
“斐思妮甘,你過來一下。”
其他人都在各做各的事情,哪怕導演說休息,大部分人也沒有休息。
只不過是這鏡頭最重要的高度緊張的成員們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斐思妮甘有一點擔憂,心里沒底的走到了林軒面前。
這一刻,林軒想起了前世大導演希區柯克的事情。
林軒開口了:“斐思妮,你覺得我什么要選擇你來擔任阿曼達這個角色。”
斐思妮猶豫了一下:“戲份比較重的女性角色之一,是因為經驗,所以選擇了我?”
林軒:“錯了,是花瓶。”
“另一個角色是一個中年女性,沒辦法找一個花瓶。”
“所以這個年輕的角色選擇了你。”
我擦,這么直率坦白嗎?
啊這,不把演員打擊的崩潰?
林軒:“你認為為什么我要用你的鏡頭作為電影的拍攝中第一個拍攝的鏡頭?”
斐思妮甘現在已經晃了,聽到林軒的話,下意識的低頭:“因為這個鏡頭比較簡單?”
“錯了。”林軒:“因為這個鏡頭是最難的。”
“當然了,橫向比較其他人,這個鏡頭不算難。”
“但是因為你的演技幾乎等于沒有,所以這個鏡頭就是最難的。”
“龍國有一句老話,叫做萬事開頭難。”
“只要這個鏡頭過了,這片子就簡單了。”
林軒一副自己說的話都是誠心話的表情,拍了拍斐思妮的肩膀:“所以,幫我個忙,把這個鏡頭拍好。”
“這部電影,這個角色,你能能做的貢獻不多,就這個鏡頭幫我拍好。”
此時的斐思妮已經慌了。
眼淚止不住的落下來。
因為這是一場直播,全世界的影視公司都在關注著。
而此時,自己表現的這么差,所有導演都看在眼中。
以后,自己還能在這行混下去嗎?
斐思妮的眼淚那跟河口決堤一樣,完全止不住,瘋狂的在流。
五分鐘很快就到了。
所有人都準備好了。
此時,化妝師要上來給斐思妮補妝。
林軒抬手制止了。
“開拍。”
斐思妮壓根不知道開拍了,整個人雙目無神的蹲坐在墻根處。
很快,一個鏡頭拍完了。
林軒又點了點位置,攝影師非常懂,直接到了新位置開始拍第二個鏡頭。
第三個鏡頭。
很快,這個場景三個鏡頭都拍完了。
這時候,場務拿著一張照片遞給了斐思妮。
斐思妮拿著照片發著呆。
場務:“一會兒你要看照片。”
已經開始拍了。
斐思妮此時心亂如麻,沒聽清場務的話。
等了足足三秒,她才反應過來,無神的眼睛看向了照片。
“行。”林軒揮手:“這個鏡頭勉強能用,下一幕!”
斐思妮此時是懵逼的,呆滯的。
這個鏡頭勉強能用?
剛剛在拍鏡頭嗎?我在干什么?我做了什么?
怎么拍的?
斐思妮還以為又有一群人千叮嚀萬囑咐自己要干什么。
而自己沒有記住,已經忘了。
所以斐思妮陷入了一種斷片的感覺。
到了新的場景房間,斐思妮整個人都是傻了的。
一個一個的鏡頭,她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直到,林軒走到他面前,彈了一下她頭上帶著的四號道具,也就是鐵頭套。
“啪!”
林軒重重的在斐思妮面前拍手。
斐思妮被嚇了一大跳。
此時,斐思妮勉強集中了注意力看著林軒。
林軒非常認真的:“這是最后一個重要鏡頭,拍完這個鏡頭,你幾乎就已經殺青了,知道嗎。”
“接下來別干這一行了,找個電子廠上班兒吧。”
說完林軒重復了鏡頭:“記住了,慘叫一聲,然后瘋狂的摸索腰部,就是這個縫線的位置,然后摸腦后,就是這個鏡頭,持續時間是三十秒。”
“來吧。”
雙目無神的斐思妮此時已經傻了。
別干這一行了?找個電子廠上班吧?
導演說讓我別干這一行了?
現在在直播,無數導演都聽見了,他們以后還會用我嗎?
開拍的前幾秒,斐思妮還是懵逼的。
整個人處于神游的狀態。
等她想清楚自己的‘命運’后,整個人都炸開了。
就好像溺水的人,要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
斐思妮想抱著頭,但是卻沒有辦法抱到頭,只能抱住了頭套。
左摸一把右摸一把,斐思妮才感覺到這是鐵頭套,才想起現在自己正在拍戲。
劇情是什么來著?
斐思妮想到劇情后,在腰間化妝出的傷口處,瘋狂的摸索。
然后鏡頭換到了背后,道具拿出了一把帶血的鑰匙遞給她。
斐思妮拿著鑰匙,在腦后瘋狂的摸索。
終于,把鑰匙插入了鎖孔中。
“卡!”
這個鏡頭結束了。
林軒站在斐思妮面前,攝像機背后,揮手:“看這里,看鏡頭,看鏡頭就行。”
斐思妮迷茫的看著鏡頭。
“繼續,繼續。”
“卡!!!”
林軒握拳,側身興奮揮拳:“成了!”
現場的所有人都很驚訝。
因為斐思妮表現的太好了。
把劇本要求的阿曼達這個角色需要的一切東西都完美的復刻了出來。
為什么剛剛還連續卡了十次,都進入不了狀態,現在卻一口氣把個人二十七個鏡頭全拍了?
從十次出不了一個有用鏡頭。
到一次性拍完二十七個鏡頭,不帶喘氣的,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不過大家都很興奮。
因為一個演員這么快就拍完了自己的戲份,七天拍完全部鏡頭,才有戲。
此時斐思妮是懵逼的,因為她自我感覺已經過去了好長時間。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毛病,所以忘掉了拍攝的全過程。
面對場務上來慶祝說自己需要的單人鏡頭全部拍完了的時候,她還是傻眼的,根本不記得自己怎么就把個人鏡頭都給拍了。
此時,林軒上前:“斐思妮甘!”
斐思妮甘一臉茫然的看著林軒。
林軒:“讓攝影師說說你的演技。”
攝影師伯恩舉起大拇指:“厲害,完成的太好了,等著拿獎吧斐思妮!”
斐思妮傻了,什么?拿獎?
我不是不適合干這一行,要找個電子廠上班嗎?
我都想好去汽車城還是航天城了。
我要拿獎了?
林軒:“蒙克,斐思妮開了個好頭,接下來到你的鏡頭了,沒問題吧?”
此時,地中海還剪短了頭發的蒙克,正在費盡力氣的讓自己的臉出油,聽到林軒喊自己,急忙:“沒問題林導,我一定照著這個標準要求自己!”
“好的!”林軒:“斐思妮,休息一下,馬上有多人鏡頭,你先去休息一下。”
“那個誰。給斐思妮補妝,給她對一下劇本,快一點。”
“場景呢,軌道,軌道過來了!”
“燈光師,太亮了,暗一點!”
林軒已經全情的投入新的劇情拍攝了。
我擦……所以林軒是故意打擊斐思妮,好讓她內心崩潰,從而展現阿曼達這個角色崩潰的心理是吧?
不太清楚阿曼達這個角色到底是什么背景,不過應該是這樣吧。
一個電影劇本,長的話三萬字,短的話,一萬多字就寫完了。
甚至對手文戲少的武打電影,八千字就能寫完全劇本。
這些角色每一個是什么樣的背景,就會展現出不同的人格狀態。
這些一般是要導演去感知,然后告訴演員,演員自己琢磨很長時間,然后入戲,到最后拍攝的。
而短時間要拍一部電影,這就很艱難了。
一般來說,除非導演自己就是編劇,否則很難在這么短時間把控角色的人格和性格特點。
而演員,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適應,那更是癡人說夢。
但是,導演中的某些人,就是有能力帶著演員入戲。
別管是什么方法吧,只要能讓演員完全進入角色,什么方法不能用?
演技流派本身就分成三種。
體驗派,方法派,表現派。
林軒給斐思妮上的影響,就是毫無疑問的方法派。
體驗派,意思就是要求演員和角色合二為一。
那句‘很多演員演戲容易入戲太深,但朕不會’就是體驗派的完美詮釋。
一個人演皇帝,有時候并不是在演皇帝,而是真的成了皇帝,所以演出出來后,那皇帝就惟妙惟肖。
而方法派和體驗派略微不同。
比如演一個gay的角色。
體驗派就是要讓自己成為gay,但很可能就走不出來了,比如哥哥,就沒走出來。
也有一種方法,是把演對手戲的男演員,當成一個女人。
這種就叫方法派。
比如當時的《藍宇》中,胡大佬就是把火華當成了女人看待去演出的。
斐思妮找不到阿曼達這個角色被陷害,被陷害導致染上毐癮,對人生失去方向的感覺。
那么,可以讓斐思妮找到對自己的人生失去方向的感覺。
她呈現出的狀態,就和阿曼達呈現的對人生失去方向的感覺是一樣的。
只不過她和這個角色呈現這種狀態的原因是不同的。
但,在電影這種龐大的工業中,一個只有幾十個個人鏡頭的角色,能夠表現出狀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根本不需要連緣由都去適應。
這就像《霸王別姬》中,段小樓說的話。
‘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真虞姬固然可以讓世人驚嘆。
但假霸王就已經足夠出色了。
段小樓自己要進入真霸王這種角色,難不成還要提起霸王槍出去連挑二百來人,然后再上臺唱戲嗎?
不現實。
網友們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最終得到了統一的結論:
林軒幾句話就讓找不到門的斐思妮完成了一次非常貼切的演出,我們是看了直播,才知道斐思妮這么演的原因的,可如果沒有看到直播,只看到這些鏡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這個角色的狀態,這毫無疑問是超級成功的演出。
而此時,正在醫院場景拍攝新鏡頭的林軒勃然大怒。
“這是誰準備的道具?”
“青霉素是這種瓶子裝的嗎?糊弄鬼呢!”
“道具!”
道具頭頭看到手底下的人把頭埋著,只能站出來頂罵:“林導,是我準備的,不好意思,九十年代末的注射藥瓶實在是不好找。”
“干什么吃的!”林軒暴怒:“先拍其他鏡頭,給你兩小時,給我找到要用的東西。”
道具頭頭急忙:“不用兩小時,我用道具糖直接做一個瓶子道具。”
林軒明知道他是出來找罵的維護自己手底下的人,不過林軒也沒有說穿。
林軒在現場拍攝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在用狂暴的怒吼和陰陽怪氣的嘲諷提醒所有人要把一切做到盡善盡美。
這種態度傳達出去就行,至于被罵的人是誰,其實不重要。
關鍵是,下面的道具師,工資并不高,挨罵也不是什么好事。
道具團隊的老大,工資高獎金高,讓他挨罵更好。
而他也樂的挨罵。
一方面錢不會少,一方面他手底下的員工又會感謝他。
在片場,有那么十幾個老大。
導演,制片人,監制,副導演,劇本團隊,大演員大角兒。
還有各部門的老大。
一部電影的拍攝,就和做一個成功的上市集團沒區別。
自然充滿了人情和關系。
很多人說什么西方不是人情社會,那簡直是放狗屁了。
普通學生弄死考不進去的學校,有了一封推薦信后,直接就進去了,這不是人情?
哦對,這也不算人情,這不直接作弊嘛。
西方,特別是米國,遠比龍國更講人情。
這個道具頭頭有點意思啊,換成是我,我也愿意跟他混。
關鍵是自己出來挨罵,沒讓林軒尷尬這,上面的老大也喜歡這種手下。
上面下面都喜歡,無非就是挨個罵而已,賺啊。
話說現在拍的劇情就比較平淡了,純屬劇情需要,也沒什么表現力,應該是某些推動劇情的畫面吧?
蒙克飾演這個醫生居然有專門的狀態變化過程,這個角色應該是主角或者男二吧?
搞不清楚,光是看已知的已經曝光的劇本,看不出誰是主角,不過蒙克這個角色應該是非常重要的。
進度好快啊,不知道第一天能完成多少個鏡頭。
這一點,林軒自己都不知道。
第一天,為了讓演員們找狀態,并沒有一個人一個人的拍攝。
而是按照爆發張力的區別,把鏡頭比較容易的部分分在了第一天拍攝。
盡量讓戲份多的演員,第一天都能出一下鏡頭。
一方面是讓他們適應。
一方面也是林軒要親自去見識去分析演員們的能力。
接下來才能把后面拍的更好。
林軒絕對不會說自己比原版的導演水平高。
但是林軒絕對敢說,自己可以在原版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下,改變很多制作的不夠精良的部分。
所以,拍戲,林軒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