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238章洞府擴展,積極備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最新章節列表 >> 238章洞府擴展,積極備戰

238章洞府擴展,積極備戰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31日  作者:冰原三雅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冰原三雅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正文卷

正文卷

花了幾天時間,顧恪就弄出了一大堆相似又不同的護膚品。

其中薄荷潤膚膏的滋味,讓小滿記憶深刻,試用一次后就扔了薩蘭珠。

薩蘭珠倒很喜歡薄荷膏,抹在身上去湖邊曬太陽,風吹過去渾身涼颼颼的感覺,立刻將其作為自己的“指定產品”。

小滿挑來選去,

最后還是更喜歡柑橘和蜂蜜花香氣味的潤膚膏。

柑橘氣味代表著酸澀,蜂蜜花香氣味代表著甜膩,很符合吃貨滿的性格——酸酸甜甜才最好。

小萍兒沒有偏好,倒是什么都能用。

于是大武五百二十年的夏天,顧恪就在身遭各式各樣的潤膚膏香氣中度過。。

唯獨永恒冰峰的詭物們讓人有些失望,它們竟一直龜縮不出,

仿佛跟冬眠了似的。

只有隨機出現在大武各地的妖詭頻率高漲,

證明一切僅是開始,

遠不到結束。

相比之下,東南面的妖物們就“敞亮”了許多。

出攤一鍋端上千的情形沒有,但上百的次數不少。

它們如此積極,讓顧恪出攤隨機到東南的機率高達八成以上。

他已不止一次感嘆過李乘風和白萬春不行了。

倒不是說被妖物攻擊有甚問題,但不少次的情況都很危急,路邊攤不去,怕是又得被滅幾個府城。

雖都是比較弱的府城,可也意味著東南城池的守衛力量太弱。

一來是蘇玉樓吸納走了大量中低層級的武夫,二來是他們沒有如北漠那般收縮防守。

可這不是失敗的理由。

被吸納走了民間武夫,就自己多培養些軍隊。

大多數勢力的武夫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自己愿意的情況下,想調去危險的北漠,沒人會阻攔。

唯獨一庭四國軍隊培養出來的武夫,

其余的官方都不會接納,還會被通緝。

非官方的地方勢力有可能接納,卻只能當黑戶,

前途無亮。

除非晉升武宗,才能重新獲得正式身份,脫離困境。

不過官方的資源就別想了,一切只能靠自己。

這是大武統治階層數百年來形成的默契和底線。

沒誰想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軍隊,集體叛逃,一庭四國的實力也不想浪費在這種內耗中。

或許是察覺到仙山的“歧視”,或許是感覺這樣下去危險,東南兩國終于坐不住了。

整個夏天,它們與碧海城又進行了一次交易。

主要都換取了異種食材,小部分換了戰器和寶藥。

如此配比,自然是要培養兩國軍隊。

現在在異類魂源大量涌入,練武難度降低。

兩國專門挑選身體不差的壯漢,定期定量食用異種食材,勤練黑煞掌那五門武學,可在一年內入門。

而且入門對天賦要求極低,失敗機率不到十分之一。

培養一萬人,起碼能得到九千以上的入門武夫。

入門武夫殺詭力有未逮,但軍隊里有足夠的訓練,有軍規約束,守城時比自發行動的民間武夫好用得多。

況且這只是開始。

有天賦肯努力的人,在同樣條件下表現更好。

再將這批人挑出來加強培養,一萬人里出個上百名二輪高手都不奇怪——最初篩選身強體壯者,就是在提高整體素質,自然比隨機找一萬人來培養強。

同樣的道理,時間足夠,提供資源的情況下,這百多人中的佼佼者最后出個一兩名,甚至三五名武宗也很正常。

當然培養武宗耗時太久,也不易掌控,最后成功的人數必然會少一些。

不過一萬人里有九千入門武夫,上百二輪高手,這種實力足以鎮守一兩座大型府城,或三五座中小府城。

培養這些人的耗費,比起以往不值一提,反正是用庫存詭晶、血核換的。

像東南野國第二批就交易來了二十萬顆詭晶血核,其中大半是最低級的,少量來自白詭、妖兵,換到的異種食材足夠培養二十萬人次入門。

換成寶藥最多培養出千多名二輪高手,十數名武宗。

只要一算就明白,他們現在買寶藥是超高溢價,遠不如平價購買異種食材劃算。

武宗再強,也要足夠的一二輪武夫協助守城。

一旦這守城的基礎差了,防護陣法就容易被攻破。

那時武宗沒了躲避和恢復血氣的地方,要不留下來被圍毆到死,要不撒丫子就跑。

況且幾千人能隨時分配調動,對多個城池進行加強,武宗卻不可能分身兩地。

現在東南兩國最缺的就是可以自由調動的駐守軍隊。

二十萬入門武夫,兩三千名二輪高手,比起十數名武宗倒也不算什么。

但是培養一二輪的難度,和培養武宗的難度不在一個層次上。

前者短時間內必然可以成功,且能隨意調用。

后者卻可能花費數年、十數年,成功后獨力性還高。

東南兩個國主又不是真傻,果斷選擇了見效更快,潛力更大的前者。

另外他們手中的存貨才用掉了最低級的部分,黑白詭晶和妖兵妖將血核幾乎還沒動。

一旦全部投入,幾年內就能培養出百萬以上的入門武夫,上萬二輪高手。

但長期供養武夫花費不小,維持全武夫組成的大量軍隊更需要海量資源。

所以他們打算分成幾步,最好培養出軍隊可以收獲足夠的詭晶血核,再從仙山換取到足夠的補給。

如此以戰養戰,才能支撐住百萬武夫組成的軍隊。

顧恪也知道他們的打算,并樂見其成。

反正異種食材在倉庫里又不會下崽,交易給一庭四國才能發大財。

僅東南兩國的第二次交易,就給他帶來了三百四十八萬魂源的收入,傻子才不樂意呢。

要不是洞府里普通田地產出有限,無法確保長期穩定地支撐起百萬武夫所需,他早就想辦法引誘東南兩國瘋狂暴兵了。

因為他比兩國更清楚,妖詭的威脅遠超他們想像。

從它們那里發了兩筆橫財后,魂源砸進系統建筑升級,而超過五百萬的點券幾乎都用在了無相真經上。

如今無相真經等級正在朝4000級快速靠攏。

模糊感知的距離暴漲,以往只探測出部分的大武“地圖”已經“全亮”。

它以永恒冰峰為界,呈現出一個大致的圓形。

玉龍洞府比較靠西,因此先探出了西邊的邊界,而東面那一半幾乎是茫茫大海。

而在十多萬里外,東南方的深海之中,那里的永恒冰峰也出現了一處巨大的缺口。

靠著定時掃描,能發現不時有小批妖物朝大武東南進發。

但那缺口潛藏在海面之下的冰峰處,模糊感知并不能穿透上百丈的海水,窺探其中虛實。

顧恪還是從涌出的異類魂源,以及濃郁的妖物氣息,判斷其中潛藏著更多妖物,或許不比北面黑霧通道里的詭物差。

一旦南北兩面妖詭同時發難,怕是不會給大武多少反應時間。

仙山的存在卻遏制了很大部分的威脅,起碼它們想“畢其功于一役”有些不現實。

若將大武比作棋盤,妖詭在開局時并不想下棋,就想靠著實力,直接把棋盤都掀飛。

結果顧恪硬生生把棋盤壓了下來,讓它們不得不坐上了選手席。

如今雙方才到布局階段,即將進入糾纏廝殺的中盤。

只是大武本就居于弱勢,一旦失誤,棋局很可能中盤崩潰,直接輸掉。

作為意外入局的攪局者,顧恪正試圖把這局拖進后期,進入收官階段。

那時再憑借系統開掛,大武才能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因此在與東南兩國的第二次交易前,顧恪就選擇了擴大玉龍洞府面積。

這擴展選項他早就想點了,可它唯一的缺點是太貴——需要一百萬魂源,還不能打折。

玉龍洞府原來東西長約五十里,南北寬約三十里,呈不規則的長條。

擴展時,顧恪直接將南北寬度增加,變成長寬都是五十多里的類正方體,如此也方便生產和管理。

看著突然寬闊起來的洞府,他花費掉的百萬魂源也沒那么心疼,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魂源取之于東南,擴充洞府后開墾出的大批普通田地會源源不斷地出產異種食材,再賣給兩國。

這也算與兩國以戰養戰的想法相互呼應。

以后兩國繼續大賺,顧恪也不虧,簡直完美。

薩蘭珠請示過顧恪后,應小滿的要求,再次對洞府布局做出調整。

于是普通田地、畜牧場都被挪到了靠外的位置。

工坊、加工坊原本需要水力帶動水車,順著水渠靠在峰腳。

現在也扔去了最西邊,緊貼著包圍山谷的崖壁,再單獨分出一個水靈球,專門給它們的水渠提供動力。

玉龍峰周邊成為了純粹的生活與娛樂區。

一切地勢、建筑、景色,都以舒適度和樂趣性為主。

即便以顧恪的眼光看來,也覺得更為宜居,比他之前工作生活兩不誤的實用性布局順眼得多。

這也不能怪他。

之前那一版布局時,玉龍洞府還不夠大。

他的無相真經又沒到1000級,薩蘭珠這府靈仍是個二傻子,兩小才晉升武宗。

種田干活的地方隔上幾十里,終究不那么方便。

現在他念頭一動,就能發動萬水千山神通,任何地方剎那即至。

實力最弱的小滿,以正常御空飛行,越過整個洞府只需百多息,稍微用力些幾十息就夠了。

這跟上一世顧恪下樓,在一樓小超市買瓶水的時間也差不多。

如此少的通勤時間,唯有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者能勝出一籌而已。

將路邊攤升到16級,還剩下二百多萬魂源,升17級還差了不少,暫且先存著。

而隨著大武五百二十年的夏季過去,玉龍洞府內新增的二十萬畝普通田地里,第一批胭脂稻也成熟了。

在此之前,這新田里還種過一輪紫麥,大部分交易給了東南兩國。

兩小平展開血氣細線,從紅艷艷的稻田上低空飛過,寬度超過兩百丈的稻子就在她們后方倒下。

顧恪和薩蘭珠各盯一人,等她們割掉一大片,才動用神念,將割倒的稻子收進倉庫。

兩小前腳割完,他們后腳就收取干凈。

剩下的便是加工坊的自動加工功能全力開工,十日之內就能將所有稻谷脫粒、去殼,倉庫里就會多上一大批胭脂稻。

倉庫的自動入庫、出庫,與加工坊的自動加工無縫銜接,承擔了絕大部分運送、加工緩解。

顧恪才敢靠四人之力,種下二十萬畝稻田。

這還只是洞府超大規模種植的試驗。

接下來的種植面積會擴大到四十萬畝,依次播種黑豆、紫皮土豆、白玉花生。

得先把主糧和主要油料試一遍,今后的產出方能心中有數。

這拿給東南兩國,換到的可都是魂源吶。

平靜的日子一晃而逝,轉眼間兩年過去。

妖詭的進攻比顧恪預料中來得更晚——這特么都五百二十二年了,數十次出攤都沒撈到一回百萬級別的收入。

當然,這對大武不是壞事。

東南兩國與碧海城的交易,獲得的好處肉眼可見。

兩年內數十萬名入門武夫組成的軍隊,奔赴各地府城協防。

同時官方對體系內的已有人才重點培養,數千名二輪高手出現,也填充進了各地。

入門武夫依城而守,確保后顧無憂。

二輪高手拿上戰器,成群結隊地外出,四處奔走。

發現妖詭就集體眼珠子冒綠光,口中喊著“寶藥休走”“戰器別跑”之類的話圍上去瘋狂砍殺。

事后連沾了妖詭血液的泥土都挖掉一層,全部帶走。

現在不光詭晶和血核能換好東西,連妖詭尸骸血肉都能換到“仙肥”——其實就是金坷垃,用來種植異種作物,產量大增,成熟期縮短,效果拔群。

差不多快被顧恪掏走大半存貨的東南兩國,那對任何妖詭的“零件”都很感興趣。

它們也在兩年的交易中“與時俱進”,定額獎勵搞起來麻煩太多,那就搞“業績提成”。

獵殺妖詭所得,三成直接歸獵殺的個人或團隊,無論軍隊還是民間的武夫都是如此待遇。

別嫌這三成的“提成”少,它是屬于個人和小團隊的“純利潤”,兩國官方獵殺妖詭的戰功和獎勵照算。

實際上,這個提成就是上交妖詭尸骸的“保底收入”。

新書、、、、


上一章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