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226章世界升維,名師卷起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最新章節列表 >> 226章世界升維,名師卷起來

226章世界升維,名師卷起來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9日  作者:冰原三雅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冰原三雅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百姓倒也不覺得稀奇,因為這些人家里幾乎都是仙山的誠心者,多少都有一兩門武學、技藝養家糊口。

這些人家比誰都清楚,自己的好日子是從哪兒來的。

努力“教書”,下次的仙山賜福還遠么?

在大武這新的一年里,越來越多的孩子們童年徹底改變了。

條件不好的家庭,大人不能去上課,也要讓孩子全程學習,回來還能給自己講講。

一方面,上課意味著著更遠大的未來,或許就能成為武夫,甚至二輪高手。

即便差一點,能學了黑煞掌、推山掌、天羅手,種田干活更輕松,總不至于餓死。

不過孩子們并不知道,這一切僅是開始。

這個世界距離三年識字五年入門,大小考數百場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轉眼又是一年多過去,時間來到大武五百一十九年的夏初。

這兩年時間里,永恒冰封的豁口黑洞并未恢復,但大武各地隨機出現的少量妖詭越發頻繁,南野東海的妖物襲擊也一直持續著。

但對大武來說,這已是難得安寧的兩年。

顧恪的無相真經已提升到了2200級,神念強度再次漲了一大截,卻不似突破1000級般出現質的飛躍,只是量上更深厚了。

不過神念的巨量提升,

他對大武這片天地的了解愈發深入。

玉龍洞府里小茅屋15級后,也在不斷變化。

沒薩蘭珠這府靈前,

這種變化只能由顧恪自己留意。

如今“身軀”出現任何變化,

府靈都能知曉,

隨時可以告知他這府主。

而這兩年的變化在薩蘭珠口中,是洞府在逐漸與天地融合。

融合帶來的一個好處,

是地脈匯聚點上的“趙光天牌”供能核心,從外界抽取來的游離魂源越來越多。

這些魂源雖不能“充值”到系統面板上,卻在緩慢改變玉龍洞府內的一切。

第一個好處是洞府的庇護之力更強大,

更多變。

小萍兒出手小小實驗了下,確定拿這無形屏障毫無辦法。

顧恪沒有自己出手,因為隱約感覺到全力一擊,

這屏障可能會破。

但他又不嫌魂源太多,干嘛砸自家“院墻”?砸壞了還得自掏魂源修補。

能留著防護敵人的東西,自然得多多積累。

其次,

顧恪最初估計要百年時間才能“全洞府仙田化”,

現在最多只要幾十年。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

就是顧恪自己掏錢開了個公司(洞府),薩蘭珠是總經理(府靈),

公司越好,可以反哺他個人的好處越多。

這好處不僅僅是財富(魂源),

也可以是社會影響力(仙山)或人脈資源(誠心者)。

有薩蘭珠協助引導,

顧恪的神念可以進入洞府的更深層次,

去感受它與外界天地的融合和交流。

還是以公司來類比,個人與公司所接觸的社會層面是兩個概念。

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無法涉及方方面面。

公司在總經理的指揮下,

可以完成大部分繁瑣工作,

只將最終決定權留給顧恪這個公司所有者。

另一方面,洞府屬于顧恪,

但顧恪并不是洞府。

無論洞府與外界融合交流到哪種程度,

他仍然保持著獨力的個人狀態。

洞府出了問題,

不會讓顧恪本身出問題,最多損失掉一部分影響力和資源而已。

如此一來,

洞府既是他的助力器,

也是個人的一層保護罩。

查探洞府與大武天地融合時也更安全。

在這個查探過程中,顧恪愈發清晰地感受到,

大武這片天地正在劇烈變化中。

之前不少跡象就是變化的表象。

比如之前他的五大特性武學受限,

無法突破100級關口,前兩年永恒冰峰崩裂,

這種限制隨之消失。

再早些便是大武出現妖詭的頻率一直在增加,以及武夫一二三輪晉升難度的持續降低。

顧恪穿越而來時,是大武四百九十八年。

除去那些潛藏不顯者,當時整個一庭試過明面上武尊不到兩掌之數,武宗百余。

到了這五百一十九年,大武明面上的武尊數量過五十,武宗過千。

除了顧恪的推波助瀾,更大原因是這片天地正涌入巨量的魂源,某種限制松動了。

用上一世比較常見的說法,這便是世界升維,靈氣復蘇之類的事。

練武難度隨之大幅度降低,效率不斷提升。

但這對大武這片天地和大武的人們來說,并非一定是好事。

因為上升的世界不一定是它,最后占據這片天地的也可能不是大武人。

這些都是顧恪從洞府融合的細節中,一點點分析出來的。

不同于洞府內的情況,外界的游離魂源在被武神牌供能核心轉化前,都帶著極其微弱的另類氣息。

顧恪靠著回收詭晶、血核起家,輕易就能分辨出這另類氣息與妖詭同出一源。

另外查探時始終能感到一種莫名的窺探,與他投影去救梅竹二女時極為相似。

諸多線索串聯起來,最終的結論可不怎么美妙。

妖詭帶著巨量魂源進入大武,大肆屠殺人類,大武明顯是弱勢的那一方。

被異類氣息窺探時,顧恪會感到不安,系統提示也在明確警告危險。

何況他作為一個人,還是一個更是需要海量魂源開掛的男人,注定與妖詭不共戴天。

這兩年是難得的詭物力量空窗期,

顧恪沒有虛度光陰,能刷魂源和點券的路邊攤從不浪費。

隨著仙山威名愈盛,

二輪高手數量激增,愿意交易出自身武學、技藝的中層人士多了起來。

收集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

與后續整理、研發,

再反饋傳播形成了良好的正循環。

嫡系勢力的太平城,

有大小姐她們撐腰,真正發力后,勢頭極其兇猛。

大小姐有烈陽秘典,梅蘭竹菊也知曉諸多大武中高層的信息。

憑借超強的個人武力,很多被大勢力捂著不拿出來與仙山交易的武學、技藝,陸續被上門“借走”。

當然這不是搶,不過是抄錄一份而已,原本依舊留給原主。

顧恪傳播了大量知識,這些大勢力一直坐享其成,還享受了十幾年。

大小姐她們這樣做,只是幫他收了一點點“利息”而已。

谷堿

這樣算起來,他或許該定期收些“加工費”?

經過一年多的試驗,顧恪終于調整出了一套比較合適的“義務教育”流程。

太平城的首批小學生的反饋證明,即便是填鴨,他那“一年全能”的計劃太過分,不少孩子就差患上“書本恐懼癥”了。

所幸新春賜福時,這首批小學生基本都得到了大武辭海的灌頂。

這解決了他們最基礎的識字和武學基礎常識理解,為后續教學提供了良好的開始。

但這義務教育是從最大的普通群體考慮,他們大部分都沒有灌頂大武辭海。

因此大武辭海必須單獨拎出來,花一年教啟蒙部分,算是“學前班”。

之后的正式課程暫定兩年,期間上其它課時,再同步將大武辭海稍微“深”些的內容教完。

這樣一來,義務教育的時間暫定三年,強度自然比上一世的九年教育大得多。

但上一世的義務教育是為了生活,大武的義務教育是為了生存。

上一世不完成義務教育,當個社會底層,還擁有基本的生命財產安全,混口飯吃問題不大。

而不完成大武的義務教育,同樣是社會底層,卻時刻可能丟掉小命,甚至吃不上飯。

目的不同,學生的努力程度自然不同。

三年時間,對一般的大武百姓已經足夠長了。

至于家庭條件更好的孩子,可以再延長三年,甚至六年,完成真九年義務教育。

有這么充足的時間,學生可以學全顧恪最初設計的一整套內容,基礎無疑更好。

不過這已經算是精英教育,耗費無疑很大,大多數百姓家是不可能辦到的。

這只能看孩子自身的努力和天資。

實力提升得快,可以想辦法接受“在職教育”,學習補全基礎。

為了加快起步速度,顧恪會不斷以賜福的方式,讓目前的臨時老師得到實際好處——五大特性武學遲早能學全。

具備老師天賦的人大可“轉職”成真正的老師,長期從事義務教育這份有前途的職業。

五大特性武學無品級,又是外煉一類,教學時老師必須上手示范。

數十年如一日地做下來,老師就是頭豬都能到二輪,且會擁有多種特性,自保無憂。

一舉數得之下,誰想成為顧恪這“義務教育”的名師,得到更多賜福,就得……瘋狂內卷。

事實上這“名師”行業的內卷,從最初的搶學生起就有了苗頭,如今愈發明顯了。

在老師們帶頭內卷下,大武孩子們慘遭“池魚之殃”。

如今不少實力不差,家境不差的“名師”甚至免費提供一頓午飯,以此吸引更多貧困人家的學生來就讀。

這午飯還得摻一定量的異種糧食,加快這些學生的習武進度。

反正仙山又不看學生出身,只看數量和教學質量。

這世上或許其它東西會少,唯獨窮人不缺。

因異種糧食對肥料的巨大消耗,能頓頓吃這個的人家仍是極少數。

這一頓有異種糧食的午飯,不光是吃飽的問題,還是練武有成的希望。

貧困人家的孩子哪兒能拒絕這種誘惑。

顧恪對此并未作出反應。

什么有心為善,雖善不賞,在他這里就是廢話。

他要的是普及武學,帶著大武百姓與這天地一起“升維”,而不是變成妖詭的“養料”。

肯為此目的添磚加瓦者,有心無心并不重要,做出的實際貢獻才是衡量標準。

就像蘇家兄妹對仙山只是有些感激,跟真正的誠心者沒法比,卻一口氣獲得了“52”賜福套餐。

誰讓他們肯在第一線殺詭呢!

光是大小姐從他們那里換來的詭晶,就讓顧恪“充值”了好幾十萬魂源。

這種人活該得到顧恪的大力支持。

若是一庭三國也能拿出一大批詭晶、血核來換寶藥,照樣也能得到好處。

可惜這幾家里的“精明人”太多,手中捏著貨,就想著試探后大發一比。

大小姐本想登門“批量采購”,卻被顧恪阻止。

一來動靜太大,二來沒這必要。

大武封存的詭晶、血核也就最近十年的數量,更早的都被磨滅銷毀了大半。

一庭三國以往庫存不少,卻算不上很多,且平均質量較低(其中有不少游詭詭晶),估計換個幾百千把萬魂源頂天。

反觀如今顧恪的魂源收入,大致分為三大塊。

最大一塊是誠心者供上,日均上千,一年坐收近五十萬魂源。

其次是從太平城、碧海城、熊家鎮收購妖詭尸骸,年入超過三十萬。

最少的反而是路邊攤,每月兩次定向出攤大多才幾千魂源,偶爾投影到東南面殺妖,才能賺個一兩萬。

一年出攤下來,勉強能賺個十來萬魂源。

顧恪推測,應該是大小姐在永恒冰峰那次割得太狠,把好幾年的韭菜根都刨了。

這樣一算,一庭三國原本的存貨相當于他幾年的收入,但賣掉就沒,是一次性收入。

雙方做生意,惜售講價這事完全能理解。

當然理解之后,生意就只是生意了。

藥丸作為武夫保命和快速提升實力的必需品,批量制造能力也完全壟斷在顧恪手中。

換給北漠,是幫助人們抵抗詭物襲擊,他倒也不虧。

但這種藥丸在大武都是有價無市,從來沒人大量交易。

在商言商,顧恪給了這些精明人一個很公道的價格——100游詭詭晶20白詭詭晶5黑詭詭晶1血詭詭晶1瓶中品補血丸。

安魂定神類和上品藥丸則在此價格上,再翻十倍。

就一庭三國那點存貨,馬馬虎虎能換個萬把瓶中品補血丸,大概等于加工坊里一天的產量。

而且隨著天地限制的松動,各地神牌神像蛻變成洞府之基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十年之內,顧恪在大武的分洞府數量很可能變成兩位數。

那時一庭三國的高層怎么想怎么做,便無關緊要了。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