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172章先鋒已至,太平寨的發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最新章節列表 >> 172章先鋒已至,太平寨的發展

172章先鋒已至,太平寨的發展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24日  作者:冰原三雅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冰原三雅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 


大武五百一十四年,玉龍洞府中有了新任府靈薩蘭珠,運轉更高效,樂趣也漸多。

洞府之外的局勢卻更加緊張起來。

去年三月份,顧恪以天工賜福傳遞出了永恒冰峰和巨石王國的情況。

一庭四國最高層比下層更清楚此事的嚴重性。

永恒冰峰的詳情,他們并不太清楚。

但也知它不是什么單純坐落在極北外域的山脈,而是保障大武生存的重要依靠。

永恒冰峰崩開,伴隨的就是巨石王國的王都覆滅。

哪怕極北外域是天靈教滲透最深的區域,這也證明此次危機巨大。

起碼四國不敢說,自己就能比巨石王國好運,能頂住大批詭物沖擊。

在得知這個消息后,一庭四國都派出了武宗強者,直接奔赴極北外域,實地查探。

很快,這幾位武宗就傳回情報——天工所言為真,極北外域正在被大批詭物占領,并迅速朝北漠國逼近。

不久后,還有少量親身經歷了詭物入侵,僥幸逃出的巨石王國中高層被帶回了北漠國。

天工可能撒謊,幾名武宗不會,那些親歷詭物襲擊的外域武夫更是鐵證。

事實上,詭物們還有部分在極北外域襲擊人類。

目前不過是很少量的“腳快”詭物來到北漠國邊緣處,與那里的人類發生了激烈的廝殺。

即便如此,一個月不到,北漠國官府名冊上有記錄的村寨就少了數百個。

再算上那些不在官府記錄中的野村野寨,死亡數萬人不止。

一時間,朝南逃亡的百姓數量超過了十萬。

以此趨勢下去,北漠國之后的村寨人員損失會以一個驚人的速度攀升。

南逃的百姓會在幾個月內攀升到數百萬。

畢竟村寨人數有限,大多只能抵抗數只詭物,對動輒十數乃至數十只出現的詭物,很難有還手之力。

除了逃離,他們沒有任何辦法。

到了去年年底,極北外域詭物群真正的“先鋒”抵達北漠國,數量過萬。

此時北漠國靠北的村寨已大量逃亡。

所幸顧恪給出的異種糧食和基礎武學,已有一定的傳播范圍。

不少百姓都給自家儲備了一些。

相對普通糧食,異種糧食的重量體積,以及補充血氣的效果強太多。

只需帶上一袋百來斤的異種糧食,就夠一家三口數月嚼用,逃命時省事省力。

趕路雖艱辛,卻不至于餓死。

不少村寨更是整體南遷,結伙自保是其一,順便還能帶上除糧食外的大量物資。

北漠國的官府、宗派豪門卻很有點(谷欠)哭無淚的意思。

他們的根基產業不說全在,至少也有八成以上在北漠,總不能扔下直接逃命。

但他們也不會束手待斃。

在北漠國主蘇玉樓的命令下,北漠國各地開放了關口,讓眾多逃亡百姓一路遷移到更靠南,接近大武中庭的地區。

關鍵時刻,這位國主保持了足夠的清醒。

硬將這些百姓拖在原地,不過是給詭物群沿途送上充沛的血食補給,典型的資敵行為。

而讓百姓南遷,保存下足夠的人口數量,北漠國不過是地盤縮小而已。

反正大武最不缺的就是土地,無人荒野遍地都有,南遷百姓不怕沒地種。

異種糧食泛濫,他們最多是日子差一些,但絕不會沒飯吃。

如此有人有糧有地,北漠即便縮小到原本十分之一,也不過是回到大武封國之初,還可以繼續存在下去。

同時,這還能減少防御范圍,凝聚實力,更方便抵抗來勢洶洶的詭物群。

另一方面,北漠國主蘇玉樓已向中庭和其它三國發去了求援信。

這時大武中庭的分封策略也展現出了優點。

平日里四國就是中庭的外圍防御圈,它們也有足夠的新地盤外擴,與大武中庭的沖突并不大。

大武中庭也會在四國難以獨力解決某些詭物妖魔時,派出援兵。

而四國之間很少接壤,直接的利益沖突更少,因此也不介意在合理范圍內提供幫助。

現在不支援北漠,接下來倒霉的就是大武中庭。

最強的中庭一旦失敗,東南西三國也很難頂住。

這不是人與人的斗爭,可以玩甚漁翁得利,坐山觀虎斗那一套。

詭物是不會和人類講條件的。

哪怕可以加入天靈教圣血門,在妖詭面前不過是走狗奴隸,毫無尊嚴地位。

它們也不需要二輪高手,三輪強者投靠,而是將其作為血食,培養出實力強大的詭人、半妖。

只要是正常人,無論實力高低,都不會在抵抗詭物上玩花樣,否則最后倒霉的必然有自己一個。

因此一庭三國很快派出了援兵,各自都有數名武宗,上百名二輪高手。

這數量不算多,但質量卻不低。

當然,讓這些援兵們頂到最前沿去出生入死不太現實。

這些人都去了北漠國靠中后方的城市,剿滅日漸增多的詭物和盜匪,給南遷百姓清理出生存空間。

而北漠國的兵力全部調動到了前方——其實這里已是北漠國南部。

大幅度壓縮防守,讓北漠國防線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可所有人仍然心里沒底。

北漠國是比覆滅的巨石王國強,事先得到了消息,有所準備不說,還有一庭三國幫忙穩定后方,提供一部分物資。

可,巨石王國完蛋了。

這也意味著,它并沒有測試出詭物群的實力上限。

假設這是一場測試,巨石王國考了個30分,北漠國有100乃至120分的水平,詭物群這“題目”卻可能是200、2000分。

但讓一庭四國孤注一擲,在北漠國展開決一死戰,更不現實。

畢竟詭物群到底實力如何,誰都不知。

萬一它們實力足夠,來個分兵,聚集兵力在北漠就是個大昏招。

詭物可不是人,它們的移動速度驚人,且可以通過吞噬血肉恢復,壓根不存在補給這種概念。

人和動物,甚至是妖物,都是它們的補給。

因此北漠國之外的一庭三國中,朝廷宗派豪門都在大力吸收一切可用資源。

以往舍不得用的異種糧食、肉食、寶藥,紛紛拿了出來。

異種糧食拉攏百姓,甚至鼓勵他們種植。

這可不是什么慈悲為懷。

真到必要時,搶百姓的異種糧食不比自己種植更多更快?

只要手里的武力夠強大,百姓的存糧就是這些宗派豪門的存糧。

肉食用在自身勢力的骨干隊伍里,寶藥則用在核心成員身上。

以前不用,是這些資源有限,大小勢力都在積累底蘊,定期選擇最優者,持續造血。

如今大亂將起,再不用掉增強自身實力,弄不好連皮帶骨被人吞了,多年積累全為他人作嫁衣裳,那才叫冤枉。

大小勢力必須盡快吸收百姓中天資較好者。

哪怕一輪武夫殺妖詭不行,跑腿打雜也比大牲口好用。

真正遇見大戰,無論戰或走,這些勢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能與妖詭對戰的二輪武夫更是緊俏,各種待遇開得比以往高出兩倍,都很難招到人。

不少小宗派地方豪紳已經拿出比較不錯的中品武學來拉攏、挽留二輪武夫。

當然他們沒給全本,只給入門,過幾年再給一部分,十年內給全本。

這條件看似嚴苛,但對把中上品武學看得比命還緊,很少外流的宗派豪門來說,已是巨大的妥協。

以往很多勉強進入二輪的武夫,在四轉停滯幾十年,也未必能弄到一本合適自己的武學。

正是被朝廷、宗派、豪門這些統治階級默契地壟斷了晉升道路。

普通出身的武夫,到了二品,要不入贅、聯姻,要不指望天上掉餡餅,好運弄死幾個身上有中上品武學的人,根本影響不到大武統治的根基。

現在?詭物群大舉來犯,弄不好大武都沒了,誰還顧得上這些。

在混亂又忙碌的狀態中,在一庭四國中高層的忐忑等待下,詭物大軍“先鋒”終于與北漠國大規模接戰。

一個月內,北漠國新的北面防線上諸多城市爆發殘酷血戰。

不提那些未登記在冊,悄然覆滅的野外村寨,光是人口超十萬的大城市就有數十座被徹底毀滅。

除了少量二輪五六轉武夫,以及三輪武宗外,其余百姓幾無幸存者。

眼見這種傷亡,一庭四國卻松了一口氣——這損失還在它們的接受范圍內。

數百萬人死亡,對于生活在東西、南北距離都超過十萬里的大武而言,連萬分之一的數量都不到。

重要的是這場接觸戰測試出了詭物群部分實力。

北漠國沒有一觸即潰,更不會如巨石王國那般,王室連個消息都沒傳出來就整個沒了。

從整體來看,大武目前只有北漠國部分區域,進入了戰爭狀態。

其余地方都只是大勢力提高戒備,百姓還能正常生活。

詭物群再兇猛,北漠國完蛋之前也不會對其他地方造成直接且巨大的損失。

老百姓的日子終究是要過下去,不可能為遠在天邊的戰爭就停止奔忙。

但他們的好日子也算來了。

忙于備戰的朝廷、宗派、豪門都無暇,也不能再壓制百姓們的成長。

說得更殘酷點,百姓里每多出一個二輪武夫,就能吸引詭物大軍一份的力量。

北漠百姓的大規模南遷已有大致統計,數量超過十億。

加上原本就是北漠國南邊的百姓,總數差不多有百億。

這只是北漠國,環境惡劣,四國人數第二少的國家。

第一少的是西荒國,因為那里環境更惡劣。

東海和南野的百姓人數,起碼多上一兩倍。

即便千里挑一,其中也能湊出百萬以上,能夠修煉到二輪武夫的人。

朝廷、宗派、豪門舍不得將自己的骨干核心送上前線,送些百姓去卻是沒問題的。

逃跑?呵呵,真到了軍營,自有手段等著這些百姓,二輪武夫也得老實待著。

而一旦大城被攻破,周邊的小城鎮和村寨不過是待宰的羔羊牲畜而已。

那時他們跑了也好,免得給對面的詭物增加高質量血食。

況且情況不對,各國高層肯定是最先收到消息一批人。

那些躲在野外,不想參與抵抗的二輪武夫最終不過是被動成為犧牲品,牽扯詭物群的注意力而已。

這就是大武上層的小心思,不是底層百姓能完全看明白的。

當然,最后事情會如何發展,并非注定。

顧恪的存在就是一個巨大的變數。

像此刻的太平寨,就在他的支持下,進入了全力發展階段。

別人種異種糧食,還要想方設法到處搞肥料。

現代社會可以用人工合成,規模化工業生產,古代可沒這種條件。

即便收集人、禽畜的糞便,也是杯水車薪。

畢竟很多百姓壓根吃不飽,吃不飽還想拉得多,這種不符合守恒定律的“永動造糞機”是不存在的。

如此一來,少量種植異種糧食還行,大規模種植都會遇到肥料匱乏的難題。

太平寨卻不會。

自從加工坊有了自動加工功能,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兩種——加工糧食,加工肥料。

糧食種出來的太多,種子交易又必須作為主交易物。

加工成非種子的糧食如面粉、米粉等等,可以大幅度提高交易數量。

其次激活畜牧場后,里面的禽畜飯量大,吃得好,拉得多。

必須堆肥加工,才能處理它們源源不斷的大量糞便。

加工成金坷垃后,除了用在洞府里的普通田地,再存留一些備用,大部分都通過子母乾坤袋,轉運來了太平寨。

有了肥料輔助,太平寨的異種糧食種植規模迅速擴大,收獲時間也比正常情況快上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大武其它地方一年種兩輪的異種糧食,太平寨安排好了,就能種上三輪,額外多出三五成的異種糧食。

與此同時,太平寨不斷吸納周圍的流民村寨,抽走其中資質較好的人,集中訓練。

剩下的人還是在原地種田,成為太平寨分寨。

總寨那邊會給予分寨異種種子和金坷垃,還有附帶的練武和種田教頭,指導他們練武耕作。

流民里有野心的,不服氣的人不少,但遇上某人偏心,多次賜福特性武學的太平寨人,皆是螳臂當車。

行事不太惡劣的,可以投降加入,或自行拿上部分私財離開。

行事過分的,當場擊斃,游村示眾,宣讀其種種惡行。


上一章  |  休閑的我竟成了老祖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