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松怡和趙友早早就起了身,松怡給挽起自己的長發,梳了婦人頭,
趙友坐在一旁,一會遞梳子,一會遞胭脂,殷勤的樣子活像一個想要討賞的小丫鬟。
兩人收拾好,準備給趙大管事和江媽媽敬茶。
趙大管事和江媽媽來得稍微早一些,趙家的親戚也陸陸續續到齊,還有莊里看熱鬧的人。
都是鄉里鄉親的,趙大管事也不好攆人,整個廳堂已經站得滿滿當當。
其實松怡對趙家的親戚都熟悉,大多數都是莊子上的。
松怡神態自若,反而趙友卻像個羞答答的小媳婦一般,讓整個大廳里的人忍俊不禁。
突然,趙友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三叔!”趙友驚喜喊道,“您是什么時候回來的?”
趙三爺笑呵呵地說:“昨晚你們洞房的時候,我怕打擾你們,就沒讓人告訴你!”
趙友撓著頭,更加不好意思了。
等到敬完了茶,趙友帶著松怡認親的時候,就看到趙三爺從懷里掏出了兩個大紅封,遞到了二人的手里。
小兩口笑著接過。
陶氏今日也是神清氣爽,自打知道婚宴全都是趙友出的銀子,就連京城的小院子也是借錢買的,她就對小兩口沒了怨氣。
將趙家的親戚認全了,松怡收的紅包全都交到了趙友手上。
趙友知道這是松怡給他臉面,笑呵呵地接過代為保管。
江媽媽看向小兩口說道:“等會吃完早飯,我們一起去祭拜松怡阿娘。”
松怡本想明日和趙友兩個人去,沒想到作為婆母的江媽媽,主動提出來要和他們一起去祭拜。
江媽媽拉著她的手,柔聲說道:“你出嫁了,要跟你阿娘說一聲,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松怡想到自己的親娘,有些傷感。
若是她還活著就好了,看到自己穿上了嫁衣,與自小就相熟的趙友共結連理,應該也會為她高興吧……
一行人來到了松怡娘的墓地,自從松怡去了京城就再沒回來祭拜,一是路途遙遠,二是鋪子實在忙。
清明和大冬,還有松怡娘的生辰、忌日,松怡都是在岔路口,燒些紙錢祭拜。
許久沒來親娘的墳塋,松怡已經認不出來了,墳塋被修整得很好,沒有雜草,旁邊還種了棵一人高的松樹。
松怡知道這定是江媽媽關照的,含淚對江媽媽道了謝。
江媽媽站在墳前,對松怡娘保證,以后會將松怡當做親生女兒一般疼愛,定不會讓她受苦。
知道松怡有好多話要和親娘說,趙大管事和江媽媽都提前回了家,只留下小兩口在墳前。
“阿娘,我成親了……”松怡坐在墓碑旁邊,微笑著說道,
“這一年多來,我過得非常好!兩個姑娘寬和善良,沒有她們就沒有我的今天……”
“阿娘,我是你的小阿花,趙友是你的女婿,我們兩個人會好好過日子,你不用擔心,也不用護佑我,你在那邊無病無災就行了……”
趙友見松怡落了淚,笨拙地想要給松怡拭淚,卻不小心戳到了松怡的眼睛。
松怡疼得捂住了眼,趙友慌忙地道歉。
松怡想笑,可是眼淚還是忍不住落下來:“阿娘你看,趙友他對我很好,就是太害羞了!平時在鋪子里,是說一不二的掌柜,到我面前就像只任人宰割的小兔子!”
趙友嗔怪道:“哪有人這樣說夫君的?我才不是小兔子……”
他對著墓碑說道,
“阿娘,我以后也跟著松怡叫您阿娘!您在我十歲那年病逝的,可是我還記得您的樣子,您總是笑瞇瞇的,對我們這群孩子也很有耐心……”
想到過去,趙友不禁有些難過,都說好人不長命,壞人活千年,松怡娘是多么善良的一個婦人,卻早早地撒手人寰……
趙友正色說道:“您可以放心地把松怡交給我,我會好好待她,她叫我上東,我絕不上西!叫我打狗,我絕不攆雞!”
“您的女兒聰慧又漂亮,我會好好珍惜她,我向您保證!我阿娘說,要是我敢對不起松怡,就打斷我的腿,我阿爹也說,松怡是個有能耐的,又會過日子,打著燈籠都難找……”
松怡聽他嘮嘮叨叨說了一大堆,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也沒有阻攔,坐在那里又哭又笑。
墳前的紙錢已經燃盡,裊裊的青煙帶著小兩口說的話,慢慢升到了空中。
松怡想,也許她的阿娘都聽見了吧……
四合院里,趙三爺沒想到葉柔嘉和葉和嘉也來了莊子,正和兩位姑娘說著揚州的事。
“李家已經倒了,李遠智和李耀被杖責五十,李遠智廢了雙腿,李耀瘸了,李家的其他族人,按照刑律砍頭、流放……”
趙三爺說完喝了一口茶。
聽到這個消息,葉和嘉十分高興,連忙追問道:“那宋家被燒的案子,有沒有查明?”
趙三爺點點頭說道:“李氏一族有人主動投案,承認是看中了宋家的水田才縱火殺人,那人和同伙已經被判斬立決。”
李氏一族得到了該有的懲罰,也算是給宋瀟報仇雪恨,葉和嘉心情復雜,恨不得現在就回京城告訴宋瀟這個好消息。
“任知府不僅判那人歸還所有土地,還讓他拿出所有家產,賠償給唯一幸存的宋瀟。土地加上家產,據說加起來足有好幾萬兩白銀!”趙三爺揚起眉毛。
葉和嘉喜出望外,沒想到宋瀟還能拿到田產和補償,有了這些傍身,他這一輩子都可以吃穿不愁了!
只是他還小,手里有那么多資產,難免會被人覬覦。幸虧他現在住在靖寧侯府,旁人也不敢輕易打他的主意。
至于宋瀟如何保管這筆銀錢,還要看他自己的想法。
趙三爺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
“等到新的揚州知府到任,任知府就會啟程進京。聽說調令已經下來,他馬上就是吏部左侍郎了!”趙三爺笑著說道。
聽說任青泉要調來京城,那任南星很快也會進京,葉和嘉心里十分高興。
葉柔嘉卻有些意外,地方官變成了京官,還是從正四品升到了正三品,這簡直就是飛一般的速度。
“趙三爺,任知府為何升遷如此之快?”葉柔嘉皺眉問道。
葉和嘉聽她這么問,也有些疑惑,收斂了笑意看著趙三爺。
趙三爺見兩個女孩子好奇,也沒有隱瞞,他看看周圍,壓低聲音說道:
“據小道消息說,是傅太師在皇帝面前極力推薦,原來的吏部尚書周甫已經被抄家,現在傅太師接管了吏部。”
周甫被抄家的消息,沒有讓兩個女孩子感到意外。
“原先吏部的官員被大換血,原先的左侍郎是周甫得意門生,也被皇帝一并撤職,現在朝中,凡是和周家沾親帶故的官員,全都人人自危。”
“有些人前一刻還在朝堂侃侃而談,下一刻就被扒掉了官服,關進天牢待審。”
趙三爺消息靈通,對朝中的大事也略知一二。
相關
__穿越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