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沒錯沒錯沒錯,
張培猛在這個時候實在是忍不住。
還是過去問了蘇神。
不然就憑他的能力看到這些問題都已經覺得頭大。
湖凱也說不可能。
除非是出現體育界的愛因斯坦。
以一己之力破局。
不然的話不可能。
這不是凡人可以解決的問題。
就算是現代的基礎科學幾乎都停滯不前,依然在吃百年前的老本。
沒有真正的群星閃耀時間很難改變這個結果。
只能靠時間去堆靠各種學科交叉驗證某一天也許就能得出答案。
這可能就是凡人的智慧吧。
張培猛心里明白自己沒有那么多時間呀。
自己哪有時間等這么長時間。
那他就只能找人解決了。
怎么找找誰?
能想到的目標只有一個。
雖然他已經聽湖凱重復過很多次,這不是一個人能完成的任務,而且他也知道蘇神正在備戰莫斯科,今年他和博爾特的對決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但是。
但是自己也等不起啊。
左思右想后。
張培猛最后作出了一個決定。
他還是決定去帶著問題找找蘇神。
如果人家說這個問題很難辦,或者說短時間解決不了。
那他就算了。
不要麻煩蘇神備戰。
但是如果不是這樣的情況。
如果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
那他就……
即便這個可能性只有1/1000000
甚至是更低。
現在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
這是他認知范圍內能想到唯一一個有可能解決的人了。
畢竟。
二沙島不是流傳著一句話嗎?
問題搞不定的時候。
就去402找蘇神啊。
402是蘇神在這里的辦公室用來處理一些學術研究方面的事宜。
平常不是訓練的時候,他就會在這里。
畢竟在這里,他只需要自己一個人寫論文即可,反而是實驗室那邊,有大票的人在工作,他只需要提供方向。
用不著這種總去。
咚咚咚。
一次傍晚。
吃完飯后,蘇神按道理這個時間應該是在這個處理論文以及學術方面的東西。
這個時候來找他也是最能找到的。
“誰?”
里面傳來了蘇神的聲音,這讓外面的張培猛松了一口氣,畢竟他的時候不容易才打起勇氣和決心過來的。
如果這個蘇神不在。
他還真不確定自己還能不能鼓起勇氣再來麻煩人家。
畢竟人家有自己的事情。
人家的事情比自己的甚至還重要的多。
現在全國乃至是全亞洲都在拭目以待。
想要看看黃種人的速度,是不是真的能夠在大賽上面比肩西非裔黑人。
這個時候全國也都在竭力支持蘇神做這件事情。
相比之下,自己的突破好像就顯得。
有點無關緊要起來。
因此張培猛過來也糾結了很久。
“是我。”
聽到門外的聲音。
蘇神走過去打開了門。
“嗯?培猛?”
“這個時候不去好好休息,過來干嘛?莫非你也想學習論文啊。”
看著蘇神略帶調侃的語氣。
張培猛努努嘴。
似乎給自己在打氣。
看得出來這個事情他的確掙扎了不少時間。
不是故意想要過來麻煩蘇神。
“就是,我這里有個問題,小添。”
“也不是一個問題吧,是一串問題,凱哥找到了很多的問題,但是目前無法解決,我就想著能不能讓你看看。”
“當然如果麻煩的話就算了,用的時間太長也不用了,我知道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凱哥都和我說過的。”
看到蘇神接過去手上的這張紙。
張培猛還是有一些緊張。
一氣說這么多話。
說句實話,蘇神覺得這都很反常。
“怎么著,這不符合你京爺的風格啊。”蘇神接過來一邊調侃一邊低頭看了看,隨后云淡風輕的說出了一句話。
給旁邊的張培猛徹底干懵在了門外。
“噢,這些問題啊,呃,行吧,你們解決不了也很正常。”
“嗯,你是在門外等還是進來等啊。”
“啊?什么,什么意思?”
張培猛顯然還沒明白過來這句話的含義。
“你從那給點時間讓我寫出來吧,這些答案要寫出來也不是一朝一夕啊,起碼也要個半小時吧,我還是用電腦打出來比較快。”
“用筆寫的話效率太低了,進來坐坐吧。”
“飲茶先啦。”
“等我一會兒就好。”
啊,啊?
張培猛愣住了,以為自己聽錯了。
“不是,小添,你的意思是你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搞完?”
“這所有的問題嗎?”
“用不了那么久,寫個大綱和詳細的寫法就行,具體的方式可以再讓凱哥幫你調整。”
“只寫這些東西,花不了這么長時間,喝幾杯茶的功夫差不多。”
“對了,你們京爺喝什么茶呢?”
“我那里有幾個茶磚,想要什么自己喝吧,我就沒時間招待你咯。”
“哦,哦。”
張培猛看到蘇醒說完后拿著紙掉頭就走向了電腦那邊。
他一時間都覺得這個場景有些……
魔幻。
不是。
凱哥不是說。
這需要出現一個體育科研界的愛因斯坦才能解決嗎?
不是說這些東西需要好多行業交叉論證之后才有可能得出答案嗎?
他剛剛說什么?
喝幾杯茶的功夫???
張培猛實在是感覺自己的大腦。
大腦在宕機。
“還站著干什么?記得關上門啊,待會涼氣都跑出去咯。”
說完。
張培猛才反應過來關上門,坐在這一間不算小,但也不算太豪華太大的辦公室里。
里面密密麻麻,堆滿了一些手寫的東西。
還有密密麻麻打印出來的東西。
說句實話,微微會有一些凌亂。
當然他也知道,在做這種科研性腦力活動的時候,其實最忌諱被打斷,所以根本沒有時間去做這方面的整理。
就算要整理,也是做完之后吧。
好在這一個沙發和茶具這邊還是比較干凈,看起來平常蘇神在思考的時候也會在這里活動。
張培猛也不知道自己是切了哪一塊茶磚。
甚至都不知道喝到嘴里是什么味。
他現在滿心都是緊張不安興奮,甚至是微微有些害怕。
這要是給了期待沒做到,那他真是落差太大了。
而且最關鍵張維萌估計也明白。
如果面前的這個男人都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那整個運動科研界。
估計就沒有人能解決這個問題。
大概過了不到一個小時。
一直在敲動的鍵盤聲。
就像突然停止的海浪。
突然風平浪靜下來。
“好了。”
“搞定。”
張培猛聽到這個聲音突然停住了手里的動作,放下茶杯,就像是正在聽講的小學生,突然被點到了名字。
突然就站了起來。
“你這是干什么?嚇我一跳。”
因為這個動作幅度太大。
蘇神都被嚇了一跳。
“沒什么,那小添,這個是……”
“解決了嗎。”
“嗯,是啊。”
“是,都解決了嗎?”
其實這話張培猛聽清楚了,但是他就是忍不住想要再追問一句。
“你今兒有些奇怪啊。”
蘇神笑道:“這么磨嘰,可不像你啊。”
“拿去吧,具體的辦法就在這里,自己在訓練中去感覺感覺就好。”
“要是有什么看不懂的,你可以跟我說。”
張培猛都不記得自己是怎么走出來的。
他只記得自己看到這些東西后。
大腦都在顫抖。
問你。
你都寫的這么詳細了。
我還有問你的必要嗎?
甚至。
都沒必要讓湖凱知道了。
免得到時候自己在賽前做這樣的調整,湖凱又要擔心。
畢竟現在湖凱可是在讀博士。
即便是看到這些之后,他肯定也要做一番詳細的論證和研究。
這也是自從越來越鉆研這個方面之后,學歷越來越提高之后,他越來越喜歡做的事情。
漸漸變得和蘭迪以及拉爾夫.曼有些類似了。
當然這個變化他自己可能沒發現。
那么。
選拔賽結束的這兩個月。
張培猛。
其實一直在偷偷的融合。
按照蘇神給的辦法做調整。
其實進步很明顯,進度也很快,讓他更加確信了人家不是在開玩笑。
這就是天才的大腦。
這就是運動科研界的愛因斯坦。
只是時間太短了點。
他現在也沒有時間,等自己完全掌握熟練融會貫通。
但是。
蘇神那一句話他一直記得——
如果你一直想要等完全準備好再開始,那你可能永遠也開始不了。
因為人在前進的過程中,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準備好的時候。
這句話。
對于張培猛現在。
影響很大。
自從蘇神重生之后。
不管是他自己。
還是趙昊煥。
還是劉祥。
亦或是謝正業。
他們其實都在比賽里面有過各種各樣的實戰演練。
沒有完全掌握的東西,就在比賽中強行檢驗的壯舉。
就是這些人的推動。
張培猛基本上是沒有什么猶豫。
而且這一槍也把他逼到這個份上。
如果沒有辦法,壓過九秒85小逆風這種成績。
那自己。
就將止步于此。
既然這樣。
不如拼一把。
他相信第一組的勞逸。
肯定也是這樣做的。
既然他可以。
既然前面這些人都可以。
那為什么自己不可以?
砰砰砰。
地面反作用力矢量調控的失衡風險,引起的垂直支撐不足導致的穩定性下降。
水平分量占比過高會使垂直反作用力的支撐閾值被突破。
原理在于,2030米加速區的步頻已經起來,每步的支撐時間僅0.19秒,垂直力不足會導致足掌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120cm縮減至90cm。如同汽車高速行駛時輪胎抓地面積減小,易出現“打滑式失衡“——
這時候身體重心的左右擺動幅度容易從±2cm增至±4cm,迫使核心肌群額外消耗15的能量用于平衡控制。
解決的辦法呢?
來了。
蘇神這里寫的很清楚。
采取動態閾值緩沖機制。
也就是通過植入“垂直力安全冗余“。
以維持體重的1.3倍垂直反作用力。
構建水平分量與垂直分量的動態耦合公式:水平力占比70(垂直力體重×1.1)×0.05。
原理是利用力的矢量合成特性——當垂直力超過安全閾值時,允許水平力占比適度提升(最高75),反之則自動下調(最低68)。
形成“自適應矢量配比“,避免單一追求水平力導致的支撐不足。
這樣,因為地面反作用力矢量調控的失衡風險,引起的垂直支撐不足導致的穩定性下降風險。
就被降到最低!
三檔起步和百米雙相位驅動技術開始在加速區。
繼續結合!
什么?
湖凱看著。
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這個地方他是怎么做到的?
明明要克服因為地面反作用力矢量調控的失衡風險,引起的垂直支撐不足導致的穩定性下降啊。
這個問題自己怎么想都想不出一個合適的方案。
怎么可能?
現在張培猛在這里跑的瞬間。
就已經解決了???
可是。
就算這里解決了,后面一步怎么辦?
這個問題很難搞。
因為前面速度太快了,會在下一個10米出現——蹬伸角度過平引發的“蹭地效應“。
所謂的蹬伸角度過平引發的“蹭地效應“,就是當蹬地反作用力與水平面夾角降至15°以下時,足尖離地瞬間可能與跑道表面產生0.5cm的摩擦接觸。
生物力學仿真顯示,這種“蹭地“會產生向后的摩擦力,約體重的8,抵消部分推進力,相當于每步損失3的水平速度。
這與優化目標中“減少制動效應“形成悖論,本質是過度追求水平力導致的動作幅度失控。
而且這個蹭地出現之后,會直接影響到后面所有的速度。
如果為了前一個10米分段犧牲在整個后面。
那還不如不要這個10米分段的提速。
因為本質上這是100米的比賽。
不是10米的比賽呀。
為了一個10米,失去了整個后面。
那才叫我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培猛。
這個問題你也是專業運動員了,你不會不明白吧?
進入下一個10米。
果然蹬伸角度過平引發的“蹭地效應“。
跟著如影隨形。
這說明湖凱這邊。
做的很好。
研究沒問題。
找到的問題也很對。
就在湖凱準備捂眼睛的時候。
他很快就慶幸自己。
沒有這么做。
因為張培猛。
居然。
在這里面對這個蹭地問題。
仿佛……
如履平地?!
什么?
我……
辦法就是蘇神寫的——蹬伸角度的梯度約束。
這么做的原理是設定蹬地角度下限,通過髖關節伸展幅度與步長的線性關聯。
步長每增加1cm,髖關節伸展增加0.5°。
然后使蹬伸角度隨步長自然增長而緩慢降低,每步減少0.2°。
原理是利用下肢運動鏈的幾何約束——
這樣的話。
髖關節與踝關節的聯動關系就可將蹬伸角度控制在“有效推進無蹭地“區間。
避免因步長突增導致角度驟降。
真的……
很有效!
張培猛做到的時候。
自己也感覺。
信心不斷提高。
不斷暴漲。
而這時候。
湖凱已經近乎石化。
整個人都有些發懵。
因為他實在是不知道。
張培猛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說前面那個問題的解決,有可能只是突然觸發了什么上帝開關運氣好就過了。
但是運氣好。
能夠連續解決困擾自己的大問題嗎?
如果能夠解決的話。
那還要自己在這里找出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干什么呢?
那不就是博爾特了嗎?
所以不可能是這樣的情況。
張培猛的天賦雖然在黃種人里面算是歷史頂尖。
但是絕對和博爾特這樣的田徑圣體無法相提并論。
那么只有一個可能了。
有人幫他做出了那一張紙上問題的答案。
而且是絕對正確的做出來了,不然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難道真的有愛因斯坦在幫他嗎?
湖凱看著在加速區快出去的時候。
張培猛居然還保持著第二。
僅次于博爾特。
他都覺得。
這個場景。
漸漸開始有些魔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