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力矩的產生,是肌肉收縮產生力量,通過肌腱作用于關節,形成關節力矩。
在短跑中,三關節的伸肌,如臀大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等,收縮產生伸膝、伸髖和跖屈踝關節的力矩,使腿部產生向后蹬地的力量,推動身體向前。
功率輸出與速度的關系,是功率是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在跑步中,關節功率輸出反映了肌肉在單位時間內轉化化學能為機械能的能力。
三關節協調配合輸出功率,為身體提供前進的動力,功率輸出越大,身體獲得的加速度和速度就越大。
三關節力矩功率驅動技術可使你在跑步時,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的肌肉收縮有序且高效,讓能量在各關節間有效傳遞,減少能量損耗。
同時,強大的髖關節力矩能使腿部充分伸展,增加步幅。
這樣就可以打破你的速度極限。
但……
極限之后呢?
米爾斯這個問題問出來,博爾特都傻眼了,極限之后?
我特么的怎么知道極限之后怎么樣。
教練你不是難為我嗎。
當然,博爾特也知道自己不能這么說。
所以他隨便想了一個。
不然如果自己完全不動腦。
很可能挨一頓批。
說完后,米爾斯搖搖頭,開口說道——
百米后程,身體會因疲勞而出現速度下降。
這個時候。
注意聽好,尤塞恩。
三關節力矩功率驅動技術可通過合理分配各關節肌肉的負荷,讓不同肌肉群交替工作。
這個時候。
只要做好了這一點。
避免單一肌肉群過度疲勞。
那就等于是增強肌肉耐力。
然后呢。
博爾特一臉懵。
我怎么知道?
教練你就不要賣關子了。
趕緊告訴我吧。
我實在是裝起來很累啊。
然后就等于——
你的極速可以延長。
你可以把自己后面降速,變得更低。
這么一說。
博爾特懂了。
好歹也是專業的運動員啊,怎么可能這些東西都聽不明白。
基本的這些原理還是知道。
所以這就意味著極速能夠延長。
不僅僅是極速可以突破。
甚至還能延長???
這……
這要是自己做到了。
豈不是。
要大幅度突破極限。
沒錯。
尤塞恩。
只要你能做到。
就會大幅度打破你的極限。
甚至是那一道極限之門。
你都有機會。
打破他。
極限之門?
什么極限之門?
我難道還有什么極限之門嗎?
博爾特有些疑惑。
因為這種事情他知道別人有。
但他自己。
基本上沒遇見過。
就是這么囂張,就是這么狂。
看你怎么樣吧。
誰叫他是博爾特呢?
可米爾斯這一次……
卻是看著他,一眨不眨的說道——
我說的極限之門。
就是你從未觸及過的那道門。
博爾特愣了下。
這下子他也反應了過來。
自己從未觸及過的那道門。
那不就是……
9.50s的那道門嗎。
雖然他號稱從未碰到過極限。
所謂的極限之門,在他面前也是一撞就過。
可唯獨這一道。
那還是花了他不少時間。
也是,他目前為止還沒有碰到過的。
這一道門。
也算是博爾特職業生涯開始之后。
真正意義上碰到的第一道門。
其余的的的確確在他的腳下。
如履平地。
就算是那種號稱人類極限的9.60s。
在他的巔峰期。
也是一蹭就過。
這種強大的天賦。
的的確確實讓博爾特從來沒有過沖擊極限大門的感覺。
因為他沒有沖擊過。
你懂吧?
這話說出來就是這么讓人生氣。
普通人費盡心力去沖擊的極限。
的的確確在他的腳下。
就像是一道道矮小門檻。
一腳就能邁過去。
既然一腳就能過去。
又談何沖擊呢?
這真是……
讓人難以置信。
作為人類速度界的最強高手。
既然就沒有沖擊過極限之門。
這話別人不知道。
但米爾斯是知道的。
而且這一道門的沖擊。
本身就是極其富有難度。
再加上博爾特也沒有這種相關的經驗。
他才會額外的叮囑。
沒錯。
你不要看博爾特平常說的那么歡。
說過好幾次,自己要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沖擊9秒50大關的人。
但事實上。
他根本就沒有怎么認真的想過這個問題。
也沒有動力,促使這樣做。
即便也許他真的有可能在條件狀態好的情況下做到。
他也沒有想要去這么做。
他的團隊和他自己都沒有類似的規劃。
這一點從他自己的自傳里面就能看得很清楚。
所以這句話說出來。
當時就只是有一個效果——
做做噱頭。
拉一波流量而已。
其余的。
就沒有其余了。
然而現在這個時間線上。
已經容不得他這樣做。
蘇神已經在奧運會上正面擊敗過他。
你是可以說如果沒有極限壓槍。
沒有那么大的風。
沒有提前就適應的場地鋪設。
沒有這些條件全部拉滿。
蘇神是很難正面擊敗他的。
這的確是一個事實。
復盤的時候不是他自己的團隊也是這樣認為的。
可是……
這個時候作為博爾特團隊核心大腦的米爾斯。
他就享受華生發現了盲點。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事情——
每一次。
記住了。
好像每一次分析起來。
蘇神都是正好在大賽爆發。
如果沒有爆發的話。
他絕對不可能跑到這樣的成績xxx。
這樣的報道和這樣的話。
他自己都已經聽過很多次了。
甚至他之前自己也是這么分析的。
認為如果不是條件拉滿。
如果不是帶有一點運氣成分。
那蘇神不可能跑出這樣的成績。
可問題來了……
奧運會輸了之后。
米爾斯開始真正意義上徹底復盤蘇神之前的所有比賽。
猛然發現了這個問題。
這不是技術層面上的東西。
所以之前一直被忽略了。
可是現在重新拿出來一看。
你就會發現。
蘇神這家伙。
和博爾特一樣。
但逢大型比賽。
都會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后。
或者說。
都會爆。
他往前面翻了很多場。
甚至把室內賽都翻出來了。
最終都得出了這一個結論。
最終的結論指向都是這樣。
指向一個點。
那就是——
蘇神每一次大型比賽。
都會有所謂的……超常發揮。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超常發揮。
就是字面意義上的。
不帶任何的夸張成分。
就從最簡單的數據上來分析。
蘇神這些比賽的決賽成績……
幾乎每一次都比本賽季所有比賽的常規成績要好。
即便是那一些所謂的逆風槍。
看起來成績不如平常。
你比如說2011年他拿下大邱世錦賽冠軍的那一年。
因為大逆風的緣故。
看起來沒有跑出這個賽季的最好成績。
但是……
但是呢。
米爾斯這次復盤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問題。
那就是……
蘇神這家伙。
任何一次大賽任何一年。
如果你不看所謂的表面成績。
而是要轉換成硬實力。
就是硬實力。
轉成了硬實力……
你會發現。
他強力的嚇人。
而且沒有一次。
是一次都沒有發揮正常過。
因為……
都特么的發揮超常了。
那這樣一來。
米爾斯就不能再用看待來要求這個人。
甚至米爾斯已經做好了。
但逢大賽。
蘇神就會爆發準備。
這……
太可怕了點。
但這就是事實。
既然是事實。
那就要尊重他。
這一點米爾斯還是明白的。
那么。
他已經想好了。
想要戰勝蘇神。
只有一個辦法。
那就是讓博爾特打開那一道從沒有打開過的極限之墻。
只有破了這一道。
才有可能贏。
才有可能拿下比賽。
所以。
提升步幅增加極速只是第一步。
還有的就是——
利用三關節力矩功率驅動技術對博爾特的后程產生肌肉疲勞延緩機制!
百米后程,肌肉疲勞是影響運動員速度的關鍵因素。
三關節力矩功率驅動技術通過合理分配肌肉負荷,其實可以……有效延緩了肌肉疲勞。
這是因為從生理學角度分析,在整個百米過程中,三關節周圍的不同肌肉群并非同時承受最大負荷,而是交替發揮主要作用。
在起跑和加速階段,髖關節和膝關節周圍的大肌肉群承擔主要發力任務。
隨著賽程推進,踝關節周圍肌肉在維持速度方面的作用逐漸凸顯。
按照這種負荷分配方式,可以使各肌肉群有相對充分的休息時間!
減少了乳酸堆積和肌肉疲勞的發生!
米爾斯發現這個道理后,簡直是大為驚喜,此外,三關節的協調運動使得肌肉收縮更加經濟高效,降低了能量消耗速率。
這樣等于又可以進一步延緩了肌肉疲勞。
使博爾特在百米后程仍能保持極好速度。
起碼。
可能性出現了!
怎么做?
首先就是利用三關節力矩功率驅動技術賦予博爾特精確的身體平衡調節能力。
讓踝關節作為身體與地面接觸的直接部位,在維持平衡中發揮關鍵作用。
當身體出現重心偏移時,踝關節通過快速調整跖屈和背屈力矩。
改變腳掌與地面的接觸角度和摩擦力,從而糾正身體姿態。
膝關節和髖關節則通過調整屈伸角度和旋轉力矩,維持身體的整體平衡和穩定。
其后開始負荷分配與交替發力。
在百米后程,三關節周圍肌肉群通過合理的負荷分配來延緩疲勞。
不同階段各關節主導作用不同,起跑和加速初期,髖關節的臀大肌、髂腰肌等大肌肉群產生強大力量,使身體獲得初速度,此時膝關節和踝關節輔助。
隨著速度增加,膝關節周圍的股四頭肌、腘繩肌等逐漸承擔更多做功任務,進一步提升速度。
就比如現在。
博爾特的膝關節周圍的股四頭肌、腘繩肌。
踝關節開始進入更多的分擔位。
踝關節的小腿三頭肌等發揮關鍵作用。
通過快速跖屈產生爆發性力量維持速度。
這種負荷交替使各肌肉群有時間恢復,減少乳酸堆積。
讓博爾特在比賽中,處于不同階段肌肉群的發力順序和程度不同。
就有效避免了單一肌肉群過度疲勞。
眼下博爾特這里做的,就是米爾斯想要看見的。
髖關節在蹬伸時產生的力矩通過骨骼和肌肉的傳導,有效被膝關節和踝關節利用,轉化為向前的推進力,而非消耗在關節的摩擦或不必要的肢體振動上。
同時。
肌肉的募集方式也因三關節的協同作用更加合理,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在不同階段按需求有序參與工作,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延緩了因能量過度消耗導致的肌肉疲勞。
博爾特落地后,基于百米后程,地面反作用力和身體重心變化頻繁,他的踝關節開始快速感知并做出反應。
比如跑著跑著當身體重心向前偏移時,踝關節增加跖屈力矩,使腳掌更有力地蹬地,防止身體前傾摔倒。
比如跑著跑著若重心向后偏移,踝關節則通過適當的背屈來調整,保持身體穩定。
這種精細調節能力基于踝關節周圍豐富的本體感受器,能實時監測關節位置和運動狀態,為神經系統提供反饋,進而精確控制肌肉收縮來維持平衡。
博爾特自己是不理解這些東西的。
可是米爾斯知道啊。
他在看了蘇神不少論文后,也和卡特的團隊一樣。
慢慢從里面開始吸收精華。
補充自己的知識層面。
優秀的教練基本上都會這么做。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然他擔不起原本時間線上最強主教練的稱號。
博爾特主動髖關節的屈伸和旋轉運動。
這有助于調整身體的側傾和前后晃動。
極速過去后,速度無法繼續提高。
他的膝關節則通過調節屈伸角度,配合髖關節的運動,同時保證腿部的支撐穩定性。
尤其是進入更深的后程后。
博爾特一般速度要開始下滑了。
這時候,他居然當身體因疲勞出現晃動時,調動髖膝關節通過微調關節角度,使身體保持正直。
以此減少能量損耗在維持姿態上。
保證更多能量用于向前推進。
通過米爾斯的訓練。
博爾特在百米后程,盡管身體疲勞,但神經肌肉系統能憑借這種自動化的三關節運動模式,高效地完成復雜的動作。
大腦只需發出簡單的指令,三關節就能按照已形成的神經通路和肌肉記憶進行協同運動。
這也是最符合博爾特的方式。
這種自動化的運動模式減少了神經中樞的負擔,使博爾特能更專注于保持速度和調整節奏,同時也提高了運動效率,減少因神經調節不及時或不準確導致的能量損耗和動作變形。
不需要理解那么多。
不需要原理。
也不需要其余的復雜認知。
就是跟著米爾斯做就行。
也是博爾特最喜歡的方式。
依靠身體去調動。
依靠本能去學習。
依靠天賦去掌握。
這一幕除了博爾特。
其實換個人還真沒有什么可能能搞定。
也就是他。
身體天賦和本能悟性爆炸。
才能夠在不用理解這么復雜的情況下,甚至不需要理解原理的情況下做到這一切。
可這有一個問題。
那就是不可復制。
這就是他和蘇神的不同點。
這個時候,博爾特自己在大風的加持下,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后面有點越跑越快的感覺。
說越跑越快肯定是夸張了,因為誰過了極限點,都是降速的過程。
但是這個降速的感覺。
卻比以往都來的小。
就這么一點點變化。
讓博爾特整個人的感覺異常的好。
再借助風勢,整個人的追趕速度越來越快。
甚至他有些跑得興奮起來的感覺。
一般到了這個時間點上。
你的神經和肌肉都已經處于疲憊狀態了。
很少還會有興奮感。
可是博爾特呢。
現在就是有這種興奮感。
而且很強。
非常非常的強烈。
這樣他整個人往前沖的勢頭更加的兇猛。
就這樣往前沖吧,尤塞恩。
讓全世界看看你今年苦練后的結果!
米爾斯滿意看著,同時內心說道——
成為全世界唯一一個能夠打開那面墻的人吧。
我知道如果有人能做到。
那肯定是你。
不會是別人。
尤塞恩。
去做到給全世界看看吧!
法克魷!
蘇跑的這么快就很離譜了,怎么……
怎么博爾特也這么可怕?
這兩個家伙都吃了火藥嗎?
格林本來以為蘇神贏定了。
結果沒想到的極速區出現了反轉。
博爾特這家伙。
跑出來他從未見過的超級極速以及超級極速的維持感。
你能做到一個都恐怖了。
你一下子做了兩個?
乖乖。
這兩人。
都不是人啊。
瘋了!
都瘋了!
格林認為這兩個人生在一個時代,真是大家的幸運。
如果不在一個時代,他們肯定不會這樣相互刺激。
但也就是因為在一個時代。
兩個這樣的王者。
竟然不能夠完成時代的統治。
不能不說是遺憾了。
砰
砰
博爾特跑著跑著。
他也感覺到前面有道門擋住了自己。
但是……
已經跑興奮的博爾特。
根本就顧不了這些了。
博爾特的腦子相當的簡單。
也相當的純粹。
已經跑high了的他。
才不會管前面是什么。
他想要去沖擊。
但是這一面墻硬生生的給他頂住了。
然而。
就沒有讓博爾特這樣的變態,感覺到停滯。
反倒是。
整個人帶著更興奮的感覺,借助這一場的超大風速。
一咬牙。
一用勁。
娘的……
這到超級速度之壁。
就這樣被他直接轟了過去。
這一刻。
博爾特仿佛摸摸到了新世界。
你完蛋了!!!
這種感覺讓博爾特的內心就怒吼了起來。
自信心瞬間暴漲。
怎么說呢?
就仿佛感覺。
自己肯定輸不了了。
誰來了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