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這一場……強度堪比倫敦碗
正文卷這一場……強度堪比倫敦碗
海沃德體育場。
比賽重新開始。
在幾輪,其余項目結束后。
終于輪到了壓軸項目。
100米比賽的現場。
百米大戰是最需要關注的地方,女子方面和男子不一樣,因為沒有那么多人。
所以還是一槍。
不愧是尤金站,來了一大堆大咖。
弗雷澤,奧卡巴雷,維羅妮卡·坎貝爾布朗,凱倫·斯圖爾特,穆里埃爾·阿霍雷,安娜·克勞迪婭·萊莫斯,艾莉森·費利克斯,以及陳娟和韋勇麗。
“色t。”
運動員準備好。
聽槍起跑。
砰——————————
比賽。
開始。
艾莉森·費利克斯的起跑技術以精準而聞名于世。她在起跑時,身體姿勢標準且嚴謹,雙腳在起跑器上的位置經過精確測量和反復調試,確保在起跑瞬間能夠獲得最佳的發力角度。
發令槍響,她的起跑反應時間極短,能夠在0.15秒左右就做出反應,起跑動作干凈利落,沒有絲毫的多余動作。
從肌肉發力角度來看,她的腿部肌肉在起跑瞬間實現了高度的同步激活,股四頭肌、臀大肌和小腿三頭肌的收縮力量和速度達到了完美的平衡,產生的合力使她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擺脫靜止狀態,獲得極高的初速度。
在加速階段,艾莉森充分發揮了自己強大的速度耐力和爆發力優勢。
她的步幅在加速過程中逐漸增大,從起跑時的1.25米增加到22.1米左右,步頻在最初10米就能達到每秒5步以上,并且在整個加速過程中,步頻始終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她的手臂擺動有力且富有節奏感,擺臂的力量和頻率為她的加速提供了強大的支持,使她在比賽中能夠迅速建立速度優勢,并保持領先態勢。
但是……
這是100米的比賽。
起跑這么精準是沒有意義的。
這個時候更加要的是爆發。
極致的爆發。
200米才需要這么精準的切線。
那是因為有彎道。
但是100米可沒有。
所以這么跑,還是更多受到了200米主項的影響。
影響到了她的100米發揮。
不過這也側面說明他的200米早就已經融入了骨子里。
即便是百米的比賽,也很難完全調整過來。
這可能就是她作為這個時代200米最強運動員的代價。
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喬伊娜。
也不是每個人都是花蝴蝶。
她這樣的。
那才正常。
才是絕大多數的情況。
第二道韋勇麗在起跑時,表現出了堅定的信念,她現在已經不是太小的小卡拉了。
好歹她也是上過奧運會和世錦賽各種大型比賽的。
只是說沒有進過決賽。
但這不代表她的水平不夠。
只是稍微還差了點,在亞洲早就已經達到了頂級。
今年她的水平。
還有提高。
大家都等著看呢。
畢竟女子干跑項目。
那些小天才小丫頭還沒有成長起來。
那除了陳娟。
能看的就只有韋勇麗。
因此也有不少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她的身上。
希望她能夠成長起來。
為陳娟減負。
她在起跑前,通過自我激勵和目標聚焦,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起跑線上。
槍聲一響。
發令槍響,她迅速做出反應,起跑反應時間在0.145秒,雖然不是最快,但她的起跑動作充滿了力量感和協調性。
看得出來,今年的成長還是很明顯。
這次冬訓加上發育更加成熟一年。
也是該韋勇麗,出一次成績的時候。
這也是她的訓練團隊。
今年給她的任務。
韋勇麗的起跑技術注重身體的整體性發力,從腿部的蹬伸到核心肌群的穩定,再到手臂的擺動,各個環節緊密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這方面,今年對比去年改了不少。
尤其是各個環節的配合性。
已經完全壓過了去年。
如果去年有這么好的環節之間的配合。
那還是大有希望更進一步。
不過今年也不晚。
只要再前進一步。
能在莫斯科世錦賽上取得好成績就行。
能進入決賽就行。
不要忘記了,今年蘇神和她們說的很清楚全世界絕大部分的運動員在奧運會的后一年都會選擇休養生息。
那這個時候就是你實力沒有那么強的選手,想要借機完成彎道超車的好時候。
這個時候也能把你和對手的差距放到最小。
如果這個時候你都抓不住機會。
那你平常大賽年。
恐怕就更沒機會了。
啟動不錯后,在加速階段,韋勇麗不斷加大步幅和步頻。
她的步幅增長較為平穩,在1030米區間從1.3米增加到1.6米,步頻從每秒3.4步增加到每秒4.1步左右。
同時,韋勇麗還通過合理的呼吸節奏和身體姿態調整,保持著良好的加速態勢。
不知不覺,她已經是21歲,在自己看起來……
也是該拿出點成績和自己的團隊,以及國內關注她的粉絲。
做個交代。
畢竟放在以前21歲就已經是到巔峰了。
女子出成績通常來說都比較早。
韋勇麗也害怕自己跑不了幾年。
主要是沒有先例。
內心不踏實很正常。
你看看之前的國內高手都是什么時候退役?
25歲前后就已經不行了。
就已經開始慢慢的沒有辦法再稱霸全國。
韋勇麗也是害怕自己沒幾年了。
她當然不知道。
即便是在原本的時間線上。
那都是國內的常青樹。
她的職業生涯,還是相當長的。
第三道凱倫·斯圖爾特在起跑時,展現出了極佳的節奏感,她在起跑前的準備階段,通過深呼吸和輕微的肌肉抖動來調整身體狀態,使肌肉達到最佳的應激狀態。
還是很有經驗。
發令槍響,她以一種沉穩而有序的方式啟動,起跑反應時間控制在0.161s。
她的起跑技術注重身體各部位的協同配合,腿部蹬伸、手臂擺動和身體前傾幾乎同時完成,形成一個緊密的動力鏈。
在加速階段,凱倫逐漸加大步幅和步頻,她的步幅增長方式較為獨特,在最初20米采用小步幅高頻次的加速策略。
通過這種先頻后幅的加速策略,她能夠在保持身體平衡的同時,高效地提升速度。
并且在加速過程中,她對身體姿態的微調極為精準,通過頭部的穩定控制和肩部的微小轉動,不斷優化身體的動力性能。
她做到位其實可以了。
到底是Pb10.75的狠人。
不過。
那已經是09年的事情,雖然最近幾年她還是能夠穩定打開十一秒。
肉眼可見。
成績是在穩步下滑。
今年,就是這姐們這么多年以來,最后一次還能打開11秒的賽季。
也只能是擦邊打開。
說明運動員的職業壽命,那是真的不長。
她今年可才二十八二十九。
卻已經走了不可逆轉的下坡路。
她的光榮,已經定格在了21世紀的前十年中。
越往后,雖然能開十一秒。
卻也只能開十一秒了。
第四道的是穆里埃爾·阿霍雷,她在起跑前,身體微微前傾,雙腳在起跑器上的抓地力極強。
發令槍響,她的起跑反應速度極快,幾乎在聽覺神經接收到槍響信號的同時,身體就已經開始了起跑動作,反應時間是所有人里面最快的一個。
僅僅0.127s。
女子項目里面。
已經是頂天的存在。
厲害得很。
她的起跑蹬伸力量巨大,腿部肌肉的收縮速度在起跑瞬間達到第一個高點,產生的蹬伸力量能夠使她在0.2秒內就獲得34米/秒的初速度。
在加速階段,穆里埃爾充分發揮了自己驚人的速度天賦,她的步頻和步幅都呈現出迅猛的增長態勢。
她的身體在加速過程中保持著極低的重心和流暢的姿態,手臂擺動如同高速運轉的活塞,為她的加速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阿霍雷去年開了11秒后,還看不出什么,也就是10.99,只是個擦邊的。
本賽季她會再一次進化,進化到10.91s。
提升了接近兩個檔次。
后面幾乎每年都是臺階,瘋狂前進2016年會到10.70。
到時候才是她展現的時候。
現在嘛。
還輪不到她秀。
別說她的賽季最好成績需要下個月才能出,就算是現在出來了。
也不過如此。
因為這里強的人。
太多了。
沒有多余的目光分給她。
主要的還是集中在后面幾個道。
第五道的維羅妮卡.坎貝爾.布朗,這姐們的成就就不用說了,強的一批,去年要不是陳娟提前在蘇神的幫助下,各種buff拉滿,還想贏過她。
拿下獎牌。
還真不是個容易的事情。
不過。
今年,是一個短暫的變數。
布朗起跑技術融合了力量與技巧的精髓。
她在起跑時,身體重心精準地分布在前后腳上,前腳承擔約60的體重,后腳承擔約40,這種重心分配為起跑瞬間的蹬伸提供了最佳的力量基礎。
起跑時,她的腿部蹬伸動作呈現出一種流暢而有力的節奏,從髖關節的伸展到膝關節的快速伸直,再到踝關節的跖屈,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力量傳遞效率極高。
但是……
她的速度并不好。
不是技術問題。
也不是老了。
就是單純……
這個賽季布朗想要休息下。
緩一緩。
簡單點來說就是……
年紀有些大了,都三十一了,這個時候就不能再像二十幾歲的時候一樣,什么比賽都盡力,每一年都壓榨自己。
她更需要給點時間,讓自己的身體放松。
事實上也是這么做的,別看她今年打不開11秒。
等后面幾年。
又是連續的好成績。
一直到2017年,她可都是10秒80的人。那個時候的都已經三十五六了。
對于身體的保養。
這個姐們還是很有心得,很會做取舍。
所以,今年的狀態一直不是特別好。
可……
有一場是例外。
就是這一場。布朗啟動的感覺很好,所以……
她沒有放。
只是跟著感覺走。
啟動加速。
呼吸送髖。
作為一個31歲的老將了,做起來都是信手拈來。
誰能想到,布朗這一槍都跑得這么好。
能不好嗎。
蘇神可是記得。
這一槍布朗可是本賽季的超級爆發。
要不是超風速。
今年又得10.70。
沒錯,她這一槍的成績就是這么恐怖。
第六道則是她的同胞隊友。
啟動的王者。
袖珍飛人弗雷澤。
弗雷澤同樣霸氣,去年她就能跑到10秒70,今年看她的意思同樣不準備休息。
到底是86年的人。
今年也才二十六二十七。
對于歐美女子運動員來說。
正是當打之年。
她們可不像咱們亞洲的女子運動員。
會早早的就衰落。
這一點在陳娟06年第1次參加莫斯科室內世錦賽的時候就感覺到了。在國內25都已經漸漸退出了一線隊伍的行列,但是在國際上卻還有很多30多歲的女子運動員,依舊狀態在線。
這一點當年就給陳娟留下很深的印象。
弗雷澤就沒什么好說了。
光速啟動。
女生看了沒有不害怕的。
別說女人。
后程選手。
男人看著都怕。
弗雷澤,這位短跑界的傳奇名將,起跑堪稱教科書級別。
或許反應只有0.15。
不是特別快。
但弗雷澤也不是太在乎這個啟動反應。
比如在起跑姿勢上,她采用經典的蹲踞式起跑,雙腳在起跑器上的站位經過無數次的科學測算與實戰磨合,早就心有靈犀。
前腳與起跑線夾角約為45度。
后腳與起跑線夾角約為70度。
這種站位能夠在啟動瞬間最大化腿部肌肉的發力效率。
發令槍響,她的腿部肌肉如同瞬間釋放的強力彈簧,股四頭肌、臀大肌和小腿三頭肌同時爆發。
頓即就產生高達自身體重34倍的蹬伸力量。
在加速階段,弗雷澤的步頻與步幅配合堪稱完美。
這種高效的步頻步幅組合,讓她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速度,并且在整個加速過程中,身體姿態保持極低的晃動幅度。
這可以把能量損耗被控制在最小范圍。
作為袖珍飛人。
弗雷澤可不僅僅只是啟動加速跑得快。
她整個人對于能量場的控制。
一直都是弗朗西斯津津樂道的。
沒有這個本事。
就她這個身高。
很難取得這么崇高的成績。
不過。
并非沒有對手。
在她右手邊的。
第七道就是——陳娟。
陳娟采用的曲臂起跑技術,在女子百米選手中獨樹一幟。
從生物力學角度來看,起跑時的曲臂姿勢是對人體運動鏈的精妙運用。
當她雙腳穩固地嵌入起跑器,身體微微下蹲,曲臂置于身體兩側,這一姿態巧妙地調整了身體重心分布。
曲臂狀態下,上肢肌肉群提前進入預激活狀態,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以及肩部三角肌協同待命。
發令槍響瞬間。
曲臂以一種近乎爆發式的擺動開啟。
其擺動角速度在最初0.1秒內就能達到極高數值,這一快速擺動產生的角動量,通過肩部和軀干的傳導,方才能高效地轉化為向前的平動動力。
與傳統直臂起跑相比,曲臂起跑在啟動初期能夠多提供約1015的水平推進力。
陳娟對于曲臂起跑,越來越掌握的得心應手。不像去年,還有很多地方的小毛病值得改正。
今年。
這些小毛病起碼少了一大半。
在加速階段,陳娟憑借曲臂起跑獲得的初始速度優勢,快速進入步幅與步頻的提升階段。
通過髖關節的大幅度伸展和膝關節的快速蹬伸,每一步都能將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化利用。
身體前傾角度保持在約1520度。
這一角度既保證了向前沖力,又維持了身體平衡。
弗雷澤似乎也知道陳娟這里。
肯定會上來。
她也不是第一次見第一次和陳娟比。
所以這里她沒有前幾次那樣的慌亂。
反而沉著冷靜。
料定……
會在這里有一番爭斗。
她也很想和陳娟。
再斗一斗。
畢竟。
全歐美包括美國田徑隊。
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她在啟動上上強度。
時間長了。
可不是好事。
弗雷澤都要忘記啟動勢均力敵的感覺。
現在………
終于有了。
兩個人從啟動到加速。
都是火力全開。
要不是布朗這一場,這賽季唯一一場大爆發,她都要瞬間就被拉開。
還說可以拉開一大截這種。
就是可憐了第八道的奧卡巴雷。
今年本是她實力再次提升一大截的一年。
去年的奧運會失利之后,她可是埋頭苦練。
還真別說,天賦還真被兌現了。
去年估計是被刺激到了,敗北在決賽之前。今年她竟然完成了超進化。
一口氣從10秒90,頓時破開10秒80。
一舉邁入了10.70的行列。
等于是把自己一下子就跳到了全世界最頂尖的運動員行列。
之前雖然也能夠打開11秒。
可距離世界最頂尖。
那還是有不小差距。
這下好了。
徹底完成了自己的潛力兌換。
這個賽季也將是奧卡巴雷的職業生涯個人成績新高。
或者直接說是最高也無不可。
看樣子她的教練也是打了這個主意。
既然奧運會不好拿下來,那就沖刺一把,爭取世錦賽拿到獎牌。
她現在就是這么想的。
在冬訓之前,可能也沒想過自己會把潛力對現在這么徹底。
所以今年的確是一舉完成了超進化。
硬生生把自己的咖位抬到了現役頂尖。
不過。
她這個身高。
前面勢必起不來。
只能淪為看客。
眼睜睜看著陳娟和弗雷澤。
啟動加速進行雙人對決。
這個時候。
她也真恨自己怎么長得這么高。
這無敵的大長腿,在啟動和加速方面。
根本沒有效果。
然而他對于自己本賽季的實力很有信心。
看客?
實力進化之后,心態也變了。
就讓你們看看。
在和我跑起來后的速度。
誰能想得到?
今年的尤金。
會奉獻的一場超規格的對決。
這也是蘇神就交代陳娟。
一定要好好利用這場比賽。
好好利用尤金這個開放場地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