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亞空間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條捷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個亞空間 >>開局一個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條捷徑

第兩百四十一章 一條捷徑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9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最終永恒 | 開局一個亞空間 


“……以上公式一定程度揭示了智慧的生成,對外感知、仿生學、人工智能產生了極大的處境,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由于大多數的虛擬場景都是“幽靈體”設置好的,人類以及藍金時代聯盟只是負責整理歸納這部分東西,相當于大部分的知識都是抄襲的。

但僅僅只是如此,卻帶來了全新的知識體系。

舉個簡單的例子:先構造出一個簡單的黑白虛擬場景,讓一個缸中之腦進入其中。

它是否會適應呢?它自然是不適應的,因為在它的“記憶”中,世界是五顏六色的。

但如果去除它原本的記憶,它是否會適應呢?它卻有可能適應,大腦的適應能力,遠遠比預期中的更高。也就是大腦中的“軟件”體系,擁有非常高的學習能力。

“適應了簡單場景后,該缸中之腦會認為自己原本就只能看到黑白兩種顏色。”

既然簡單場景可以,更加復雜的場景呢?譬如說紅外波段與紫外波段,也能夠看見,會發生什么。

亞巖人的磁場感知,是否可以增添到人類身上呢?

這些答案并不否定。智能之所以被稱作智能,是因為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大。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思維加速。

缸中之腦是否可以加速思維?讓人在單位時間內,產出更多的知識?

“就目前而言,思維減速似乎是可以做到的。”

林秋月停頓了一會,解釋道:“各個種族的神經元信號傳遞速度有所不同,普遍在100米/秒——500米/每秒之間。。我們對一些崩潰的大腦做了一些實驗,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技術手段,似乎可以做到思維減速,我們將它們的思維狀態,成功凍結了一段時間。”

“但思維加速呢……大家應該也知道思維加速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我們會變得更加聰明。但局限于樹突、軸突的連接問題,還不能夠無限制的加速。除非完全拋棄人類大腦,才能做到思維加速。”

“最后還有一個例子便是大腦芯片,也即腦插接口,是缸中之腦科技樹的一條小小分支。如果我們完全破解了缸中之腦難題,大腦芯片也只是很輕松的一件事,這些輔助性質的工具,能夠讓我們更加聰明,更輕松地進行人機交互。”

“最后便是仿生學,通過仿生學器官與大腦的相互連接,能夠讓這些大腦,重新感知到真實的世界。這一技術成果,將可以應用到所有人身上,讓大家都獲得仿生學器官。”

張然坐在第一排的正中心,被她說的有些頭皮發麻。

不過他還是聽明白了林秋月講述的一部分內容,先不說什么思維加速,思維感知的問題,光是大腦芯片……那可真是劃時代的東西啊!

啪啪啪!

會場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還隱隱夾雜著“嘎嘎”的聲音。倒不是綠星人在那里叫,很多藍金時代聯盟的外星人,也在那里大聲尖叫。

不得不承認,綠星人的文化傳播能力真的一等一的優秀,即便他們的人口稀少,但他們的“嘎”已經變成了星際聯盟中的流行文化。

大家驚嘆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發出“嘎”地一聲!

等林秋月下臺后,又有一位亞巖人的科學家上臺公布了最新的仿生學論文。

為了讓這些缸中之腦感應到真正的現實,涉及到了“認知哲學”問題——也即你感知到的世界,和我感知到的世界,如果是不一樣的,應該怎么辦?用人機交互技術研制的仿生學器官,和原先的器官總歸是不一樣的,對外感知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每個人的靈敏程度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眼睛特別銳利,也有的耳朵特別靈敏,甚至能夠根據聲音辨認方位。

特別是章魚人的眼睛,能夠辨認更加復雜的眼色,而且他們的視野居然是鏡面對稱的。

在這些復雜情況下,認知崩塌帶來的風險將格外之大。

張然倒是不太關心這些外星人認知崩塌等問題,人類的內部倫理就足夠他麻煩的了……

他對著坐在一邊的秋月悄悄問道:“大腦芯片什么時候能出來?能夠提升人類智力嗎?”

“目前的大腦芯片,或許不能大幅提升智力,只能夠改變人的激素分泌水平。”由于長期的工作,林秋月的臉色有些憔悴。

“激素?”張然好奇地反問道。

她閉著眼睛靠在椅子上,回答道:“人的技術分泌水平能夠通過大腦芯片來進行調節,從而產生認知層面的改變。譬如說多巴胺的調節,可以讓你變得更加快樂。”

“如果讓所有人在認真工作的情況下都變得很快樂,會不會很不錯呢,英明神武的殿下?”

“哈?”張然明知道她在開玩笑,卻裝作一副震驚的樣子,“你這種說法有很強的獨裁傾向啊,把所有人都變成血汗工廠。幸好你不是英明神武的殿下,否則我們的世界會被你弄瘋的吧……不過,你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林秋月恢復了正經,睜開了眼睛,她好看的臉上帶著一絲笑意,“是真的,我們已經有這種科技實力了。但這種改變暫時不好預測,只能通過長期的實驗來驗證。”

“其實這一技術已經是四級文明的學科了。深入到大腦神經元級別的人機交互,發展到一定的層次后,就必須要建立全新的自我哲學規范體系。”

似乎感受到了張然疑惑不解的神情,她重新閉上眼睛,微笑道:“激素的調節,能夠讓人變得更加優秀,但也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當然我指代的不是瘋狂爆肝工作這么簡單。”

“就好比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層次后,過去的一些東西就不再合適了。”

“所以我們要推到從來,建立一個新社會,新社會的所有文化都得重新塑造。我們的30000個孩子不就承擔著這種責任嗎?”

“咳咳,我先提醒一下,其中也有你的股份。”張然調侃著說道。

林秋月對這句話熟視無睹,她確實不太情愿地貢獻了卵子,至于未來孩子到底怎么樣……僅僅只是血緣關系罷了。

目前的人類政府不就是引導著這種“無父母”文化氛圍嗎?

好吧,其實她心中還是有點想知道,新誕生的孩子到底怎么樣了……

算了,人造子宮中的孵化就要21個月,一個剛剛出生的胚胎也沒什么好看的。

她微微搖了搖頭,呼了一口氣道:“總而言之,想要創造更加完美的社會,需要出現更加完美的個體。我嚴重懷疑,單純的社會公養體系,即便有良好而又嚴格的教育,還是會出現怠惰傾向。有理想的人總歸是少數。”

“熵增是永恒的,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完美。”

張然沉默著,沒有說話。即便社會公養才開了個頭,還是出現了非常多的矛盾,譬如說VR—LOVE以及下一代社會風氣是否會敗壞的問題,完全沒有答案。

林秋月道:“既然原先的那一套哲學體系不夠用了,我們就要從認知層面入手,自我哲學規范體系將需要重新塑造。這也是高階文明認為的自我崩塌陷阱。”

“現在的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動作,都由‘自我哲學規范體系’操控,這一套體系是先天自帶的。”

“餓了要吃飯,渴了喝水,打游戲帶來快樂,困了要睡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知道應該干什么,應該做些什么,后天的學習,禁止我們去干一些危險的事,禁止我們違反法律。”

“但這一套體系,卻很難創造出完美社會,不是嗎?我們的社會總是會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人,雜七雜八的事情,好吃懶做是人的天性,在極高生產力下大概率全民怠惰。”

“所以為了攀爬到更高的層次,原本的哲學規范體系將不再適用,我們需要定義一個更好的自己。”

“什么是更好的自己?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喝水,打游戲會不會帶來快樂也是未知的,不需要睡覺。這樣的自己,是不是更好的自己?”

張然被她問住了:“應該不是吧,這和機器人有什么差別。”

林秋月道:“是啊,沒有規范體系,將不知道應該做些什么,智力提升了,反倒失去了目標,這是很危險的,我們目前還是選擇人類的規范體系。所以我想到了一條途徑:曾經的你,是不是有過最好的自己?”

“在某一瞬間,某一時刻,你是高度積極向上的,你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你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如同通過科技手段,將這一人格完全定格下來,你愿意成為更好的自己嗎?”

“這樣的人類,能夠組成更好的世界嗎?”

張然完全愣住了,他不得不承認,天才的秋月女士,提出了一個劃時代的設想:通過大腦芯片來定格自己的人格!

別搞那些有的沒的了,讓所有人都完美起來吧!

這個想法是在太過天才,導致他一時半會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

過了老半天,他才嘆了一口氣說道:“大致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軟件可以選擇版本,是這樣吧,有些版本越用越爛,干脆回到從前的版本?可我們距離這一點很遙遠啊。我們連缸中之腦都還沒有研究透徹,只是讓這些缸中之腦勉強活下來罷了,有什么能力去更改哲學規范體系呢?”

“確實很遙遠,那是四級文明,甚至五級文明應該思考的問題。不過……我在長期研究的過程中,又發現了一條捷徑。”

她臉上再次露出了淡淡的微笑,聲音也低了下來,整個人微微向前,好像有什么大秘密要分享一樣。

“什么捷徑?”

她湊了過來,在張然耳邊,悄悄說道:“你知道為什么并列思維者,在阿米巴交易體系中非常值錢嗎?”

“為什么?”張然感覺自己的耳朵被搞得癢癢的,“不是因為非常稀少嗎?”

“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直接成為一個強智能?算不上是真正的強智能,而是類似于強人工智能的模式。”她糾結了一會兒,最終還是說道,“我的意思是,把我的大腦連入超級計算機,用上缸中之腦的一系列技術,我能變得更強。”

張然被她的想法給驚到了,瞪大了眼睛,非常疑惑地看著這個陷入狂熱狀態的女人。

瘋了吧,把自己的大腦切除了,去當缸中之腦?!

瘋了吧!

“我的想法是有依據的……因為我還能誕生出更多的并列思維。”林秋月非常認真。

這個秘密很重要,她現在也只透露給了張然,“只是局限于人類大腦的極限,目前只有六個并列思維,再多就沒辦法承受了。我的學習能力是普通人的六倍。”

“現在的我能夠將這些人格處理的很好,她們和我的關系也非常融洽。我只要不喝酒,所有的人格能夠很方便的交流……甚至算不上是交流吧,她們的想法,我是能夠輕易讀懂的,和自己想出來的差不多。

“也正是這一能力讓我做出了一些馬馬虎虎的成就……”

張然微微張嘴,想要說些什么卻不知道應該怎么說。

他聽懂了林秋月的意思,一般情況下,人和人的交流是非常困難的,特別是學術層面的交流。

將一個抽象的概念,解釋給旁聽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解釋了半天也往往聽不懂。

特別是“理解”這一關非常難,有一些文字明明能夠認識,但連起來卻完全看不懂了。就像剛剛的生命“存在哲學”,簡直更天書一樣。

而林秋月與她的并列思維卻沒有這個煩惱,她的理解能力是相互之間共通的,其中一個人格理解了某一難題,另外的所有人格,也同樣理解這一難題。

人格之間有明確的主次之分。

主人格能夠輕易地讀取副人格的思維,而副人格沒辦法讀取主人格的思維。

這便導致她永遠不會產生思維層面的混亂。

這不就是先天擁有強大分布式計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嗎?

張然越想越覺得她這個想法,似乎很有成功率?


上一章  |  開局一個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