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個亞空間第兩百四十章 缸中之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開局一個亞空間 >>開局一個亞空間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四十章 缸中之腦

第兩百四十章 缸中之腦


更新時間:2022年03月19日  作者:最終永恒  分類: 科幻 | 星際文明 | 最終永恒 | 開局一個亞空間 


“他們將在一個全新的環境中長大。環境對人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新生兒所處的文化環境,將由我們來親自塑造!”

“他們就像是一張張白紙,思維方式與文化全都是空白的,將由我們來填上美好的內容。”

“他們只有理論上的父母,但父母并不負責撫養工作。他們是全人類的孩子,將由機器人眷屬,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愛。”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出新一代的,能夠適應千年壽命,擁有進步主義思想,對探索世界充滿熱情的新時代青年,同時解決人類文明出生率不足的問題。”

“當社會化撫養成為主流時,人類的出生率將保持長期穩定,人口數量將以資源的數量保持恒定。”

隨著新聞的不斷播報,社會化撫養的實驗果然引發了社會人士的廣泛關注。

3萬名孩子被放置在了一個單獨的避難所中,由教育專家以及智能機器人進行撫養。

在他們長大成人之前,將不會與昆侖山社會進行正式接觸。

社會大眾擁有對這一項實驗的監督權力與知情權,以避免虐待孩子等事情的發生……當然了,正常情況下也不可能發生這種事情,大眾只是想要知道這一回事罷了。

這是一個精密規劃的長期工程,需要耗費幾十年的時間。

“這些孩子的思維當中,將沒有父母的概念,但是有家人的概念,也有人類的概念……”

“他們從嬰兒開始將只接觸自己的機器人父母,不允許接觸親生父母。”

“那豈不是太殘忍了,沒有父母的孩子性格上會有缺陷吧。。”

“如果一個環境當中,所有孩子都沒有父母,便不會有殘忍的概念。另一方面,機器人眷屬將給與無微不至的關愛,能夠一定程度代替父母。”

“至于性格缺陷問題,有父母的孩子反倒會更加突出。不客氣的說一句,很多父母是不合格的,只是將自己的垃圾性格單純地教給孩子罷了。讓道德高尚的機器人眷屬來教育孩子,反倒不會出現性格缺陷的問題。”

網友們為此在論壇中吵得不可開交,還有的人在抱怨,自己爸媽的教育很失敗,讓自己變得懦弱膽小,出現童年報復性補償傾向。

“同年齡的家人將會分割為不同的組別,相互之間陪伴長大。原則上會進行一定程度的基因匹配,讓孩子們的性格產生一定程度的互補。”

有些性格是天生的,也有些性格是后天培養的。經過充分的匹配,完全能夠讓家人的感情變得很好。

“有血緣關系的兄弟姐妹,不一定會分在同一組。血緣在今后不再是關鍵因素。”

很快便有網友問道:“如果兄弟姐妹不分在一組,倫理問題怎么解決,如果兄妹相愛了呢?電視劇里不是有這種狗血劇情嗎!”

“沒什么好擔心的,近親繁殖的人倫,只是為了避免基因劣化,而未來的人倫應當不會排斥這一點。因為大家不會選擇自己生孩子,自然避免了近親繁殖。”

論壇帖子里齊森森地刷了一大片“嘎”,以表示自己的震驚。

“從小一起長大的孩子,感情將會更好,相互之間有了牽掛后,能夠有效彌補感情層面的需求。

“每一個家庭組別的性別是均衡的,通常來說是三男三女的組合,他們從小學開始,就會長期居住在同一個房子。機器人父母將會長期從事家務方面的工作。”

“一個班級的學生數量是60位,是小家庭之外的另一個家庭體系。從幼兒園開始將不會發生大幅度的人員變化,確保每個孩子都有從小到大的玩伴。”

“這種玩伴的關系相對而言將會更加親密。”

“一直到大學才會出現分班,屆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實現24年的基礎義務教育制度,也即24年后,第一批次的社會化撫養實驗結束。不過6名家庭成員依舊可以住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庭單元。”

“新人類社會的經濟政策,目前還在制定當中,我們正在探討,藍金時代聯盟的制度是否有借鑒意義。”

藍金時代聯盟的教育制度,讓孩子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理想的高道德環境當中。他們每個月都會給孩子發錢,但發錢的意義不是讓小孩子去享受物質,而是讓他們盡情的探索這個世界。

不過由于基因哲學的不同,完全的抄襲是不合適的。

這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簡直令人眼花繚亂。

有很多社會人士,看到這些政策之后,努力地想要發表一些反駁意見,又不知道應該如何下手。

畢竟這項實驗都是其父母同意的,而且也是政府大力推動下完成的。

孩子的爸媽都允許了,你一個外人反駁什么?

更何況這個年代的年輕人不生小孩啊,先不說生不生小孩的事情吧,連結婚都不結,世界上有太多比繁衍更加好玩的事情了……人類文明總不能就這樣滅絕吧?

看看隔壁的藍金時代聯盟,死掉了20億的人口,還有10個億呢,等藍金時代聯盟恢復后,將遠遠超過人類文明的實力。這樣一想就真的不知道反駁什么了。

于是這些人只能從“不人性”等方面入手進行抨擊,什么“從小沒有享受到母愛”、“沒有父母的孩子真可憐”、“萬一養成反社會人格應該怎么辦”等等。

當然這些風言風語,張然不予任何理會。

世界上最困難的事情,就是把我腦子里的思想,灌輸到你的腦子里,哪怕他擁有巨大的聲望,擁有絕對的權威,也不可能說服所有人。

對于這種人,不予理會就完事了。他們改變不了什么。

人類文明想要更進一步,必須要戰勝“過去的”思維,這一步是必須要走的。

在不久遠的將來,所有孩子都將站到同一條起跑線上,享受同樣質量的教育,同等的生活,在起點層面做到真正的公平。

未來發展的怎么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和父母輩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再接下來的時間過的很快,內部的社會化撫養實驗是長期工程,小嬰兒光是孵化就要21個月,一時半會間也不會有太大的成績。

而社會思潮的變化更是需要非常多的時間,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都不嫌漫長。

故而,張然主要將精力放在了外界事務上。

曲率引擎的維護工程,經過長達一年的休整,終于結束了!

這意味著東方磐石號隨時能夠啟程,前往另一個目的地。哪怕在高維宇宙的時空亂流當中,也能堅持很長的時間。

另一方面,與藍金時代聯盟的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當中。

目前最大的合作點,不僅僅是工業層面,還包括科學事業與文化交流……

關于缸中之腦的研究,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10多億個缸中之腦在一年之內,由于維護不當,正在接連不斷地死去。

一年內死掉了將近30,也就是死掉了3個億!這個數字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不是單純牲畜的死亡,而是智慧生物的死亡啊。

這些缸中之腦的死亡,自然給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但隨著數據與經驗的不斷積累,再加上大量科研人員的辛勤工作,這些實驗體的情況慢慢趨于穩定。

然而距離缸中之腦技術的真正成熟,卻還有不少的距離……

智慧生命的大腦,真的是一個黑箱般的存在,輸入一些生物電信號后,又會輸出一些生物電信號。

由于理論層面的不足,哪怕是三級文明也很難搞清楚,這些大腦到底是怎么運作的。

故而到目前為止的最佳方法,是按照幽靈體搭建好的框架模擬出虛擬場景,讓這些“缸中之腦”感受到自己還活著的事實。

否則他們將因為長期感知不到外界,而出現大面積的心理崩潰。

“眾所周知,僅僅只有一個大腦,是感知不到外界的,沒有眼睛、鼻子、耳朵、皮膚,但自己卻還活著,失去了五感之后,大腦會進入一種空轉的狀態……我們將這種狀態稱之為‘幽寂’狀態。”

在臺上演講的是著名的人工智能專家林秋月女士:“將一只眼睛睜開,一只眼睛閉上,大家就能夠體驗到那種‘無’的感覺了,就是完全的虛無。”

“所以想要完全破解缸中之腦科技,必須要和哲學樹聯系在一起,也即哲學規范體系的研究,成為了接下來的必然。”

“我們又需要思考一個難題,我們感知到的世界是什么?存在是什么?海德格爾和薩特的存在概念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海德格爾是在現象與現象之間否定存在的存在。薩特是在現象與本質之間否定存在的存在……”

張然目瞪口呆地看著屏幕上的內容,聽起來就像繞口令一樣……這他媽在說些什么?

屏幕上再一次出現了更多的內容。

“……目前我們將存在,定義為實存與虛存兩塊內容。”

“現實物(t=l/c)∧(Δt=0)現實事(t0<l/c)∧(t=l/c)∧(Δt>0)

精神物(t<l/c)∧(Δt=0)精神事(t0≠l/c)∧(t≠l/c)∧(Δt≠0)……”

“這里以實存(現實)為虛而虛存(精神)為實以復合為存在范疇,是因為我們的全部知識都是精神事物,所以對于我們來說,‘虛存’的精神反而是一種‘實’的已知性存在,而不斷地在更新著的現實卻永遠是‘虛’的未知性的存在。”

“這個世界真的是我們看到的那樣嗎?就比如說在某一群體中,存在著紅綠色盲,如果某個人眼中紅色與綠色顛倒,他真的能分辨出自己是色盲嗎?他可能永遠不知道,其他人也難以分辨。”

臺下有相當多的外星人,乍一眼看上去可能有數千人,還有數百位人類專家,十來個綠星人科學家,還有一些政府高官也在旁聽這一場報告。

不過她所說的內容卻有點怪怪的,讓人有些滲地慌。有一半人是完全聽不懂的,只有少量的專業人員才清楚她究竟在說什么。


上一章  |  開局一個亞空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