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重工:崛起第191章 玄武飛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大國重工:崛起 >>大國重工: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1章 玄武飛機

第191章 玄武飛機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21日  作者:鉑玉京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鉑玉京 | 大國重工:崛起 
賬號:

密碼:



對于貨運飛機的奇思妙想,鐘成原則上同意了。

只是要求楊希小組做出一定的修改,不要太極端化。

首先是100噸的集裝箱貨柜太大了,在實際應用中,很多情況下裝不了這么多貨物。

鐘成建議改成20噸和50噸兩種規格,同時也將貨運飛機改成兩種規格,600噸和1200噸兩種。

這樣的大型貨運飛機的外形尺寸也就縮小到長30米、翼展30米,這樣的三角飛翼形飛機,氣動布局最合理。

楊希和羅娜接受了鐘成的意見,并要求鐘成給新型貨運飛機取個專門的名字。

他們認為用青鸞來命名貨運飛機不合適。

鐘成想了一下,覺得華夏上古傳說中四大神獸之一的玄武,與貨運飛機比較相配。

玄武是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力大無窮,馱運貨物自不在話下。

新型貨運飛機就命名為玄武600型飛機和玄武1200型飛機。

12月25日。

鐘成帶著航空公交系統的具體實施方案,在京城參加了年底的科技研討會。

同時也帶去了趙唯趕工出來的智能機器人的設計草案。

參會的領導和專家學者對鐘成能夠按時完成三個大項目的設計方案都非常驚訝。

鐘成團隊的研發力量讓人感到出乎意料的強大!

與會人員對航空公交系統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詳細討論。

對幾種新型號民航飛機的設計方案沒有異議,電動式飛機本身就具有天生的優勢,占領民航市場只是時間問題。

眾人均認為必須成立專門的航空服務公司來統一管理,并且把電動飛車管理也一并包括在內。

這個航空服務公司將覆蓋國內絕大多數的客運、貨運、物流配送,并有責任將這些業務向公共事業發展,不以營利為目的。

所以這個航空服務公司必須是由國家來經營。

鐘成規劃的這些未來航空交通工具絕大部分是無人駕駛,也是沒有空乘人員的。

這個航空服務公司的人員主要是空勤管理人員和地勤服務人員,人數并不會太多。

最后,會議做出決定,紅星公司只負責飛機制造,其它事情交由相關部門負責。

工程名稱定為“補天工程”,意為補上華夏天空的漏洞。

工程實施全部交由紅星公司負責,投資規模大小、建設周期由紅星公司與將來的航空服務公司協商決定。

鐘成跟著又講解了智能機器人草案,與會人員沒有什么異議。

除了要求鐘成將來單獨匯報軍用機器人和戰斗機甲的情況,民用智能機器人項目的實施由紅星公司自行決定。

一些專家學者倒是對智能機器人是否在社會倫理方面引發問題進行了置疑。

鐘成解釋了智能機器人其實與人類的智能還是有著天壤之別,在量子計算機問世之前,傳說中的ai是制造不出來的。

并且紅星公司也絕對不會制造出與真人外表近似的機器人,雖然他們有這個能力。

而且這樣的智能機器人有著嚴格的安全控制措施,絕對不可能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傷害人類。

辦完了審批手續,鐘成并沒有松氣,趕回北山后也沒有立即通知召開高層會議。

他單獨找到了鄧總,把事情先和鄧總說了一遍,主要是把他的擔心說了出來。

智能機器人工程還不能馬上實施,但玄武飛機制造的補天工程是可以馬上啟動了。

這樣一來,公司就有三項大工程同時開工,他擔心會不會造成工程實施質量下降,是否會對公司的流動資金造成影響。

鄧總非常高興鐘成能夠考慮這些非技術性的問題,這是一名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必須考慮的層面。

他說公司的資金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鐘成不管財務不清楚,現在紅星公司是太有錢了,再多來幾個這樣的大工程都可以。

但人手方面確實存在困難,建議把補天工程放到明年春節后啟動,機器人項目放到明年年中開始。

這樣就算西海工程還沒有完工,但逐日三期工程已經差不多了。

有了這幾個月時間,正在實施的項目中進行培養的人才也可以上手了。

鄧總讓鐘成準備一下資料,讓他在19年1月初進行的公司年度會議上提出來。

這樣的大事還是要讓大家一起討論決定。

鐘成接受了鄧總的意見,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現在到開公司年度會議也就幾天了。

2019年元旦之后,1月15日。

紅星重工集團召開了中高層管理人員年度大會。

這個會議是公司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會議,將對公司過去一年的經營情況進行檢討,并制訂新一年的經營方針。

除了需要保密的內容外,這個會議討論決定的內容也要在春節前公司年度表彰大會上予以公布。

參會人除公司高層領導外,還包括集團公司總部各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各分公司的負責人。

目前紅星重工集團有下屬的200多部門和分公司,因為還有一些資深老員工或退休領導干部參會,參會人員達到了300多人。

鐘成還是第一次有資格參加這個會議。

會議由曹總助負責的總經理辦公室負責,曹總助親自主持會議。

他首先介紹了集團公司在18年的經營狀況。

全年紅星重工集團營業總收入達到了8萬多億華夏幣,利潤超過2萬多億華夏幣。

無論是營業總收入和利潤都穩居世界第一大公司,并與第二名的差距越來越大。

銷售收入排名前八名的分公司是動力電池公司、電動轎車公司、戰機制造公司、伏羲光腦公司、光芯片制造公司、核聚變發電機公司、重型機械公司、機床制造公司。

動力電池公司以年產1800多萬組夸父動力電池,銷售收入13000多億位居第一。

機床制造公司年產8萬臺各型女媧神石系統機床,銷售收入4000多億位居第八。

由于專業機床領域的市場發展潛力有限,機床制造公司在集團中的排名有所下降。

而且未來隨著紅星礦業、民用飛機制造以及機器人制造等分公司的創建,它的營業收入排名還會繼續下滑。


上一章  |  大國重工: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