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宋秋忙著準備給各家的中秋節禮。
要送節禮的也不多。
就袁胡兩家,還有李家,以及村里各家,和宋文知那里。
村里各家是老規矩了,你家送月餅,他家送柿子,我家送石榴的,禮輕情意重,總歸就是那么個意思。
宋家在村里的日子如今是最好過的,宋秋今年準備給村里各家的節禮統一都是一樣的,兩封月餅,一筐柿子。
不能送的太重,免得人家回禮有壓力,禮尚往來,才是長久的情意。
而袁家和胡家以及梨花家,還有宋文知那里,都是一樣的六樣禮,月餅,桂花酒,茶葉,柿子,豆瓣醬和紅油。
莊子上山頭還好些柿子樹,收了不少的柿子,送禮都送不完,剩下的,宋秋都打算做成柿餅,留著后頭的節日還可以送禮。
而幾家的回禮都差不多,其中要數宋文知,居然送了一筐大螃蟹來。
宋秋收到禮,就忍不住流了口水,中秋吃螃蟹,最是應景,只可惜,在這里,這大螃蟹一般人還弄不到。
好不容易得了一筐,宋秋是迫不及待想要敞開肚子大吃一頓的。
作坊和莊子上都放假一天,叫大家回家過節去。
客棧不關門,有客就招待,沒客自己也熱熱鬧鬧的過個節。
至于順子他們,黃七他們,也叫他們全部回莊子上去,聚在一起過個節,或許這也是他們最后一次熱熱鬧鬧的全部在一起過中秋節了,等明年這個時候,估計已經散在各處,短年間,難以聚齊的。
他們自己也清楚,所以宋秋一喊,他們就高高興興的聚著回了莊子上去。
中秋團圓,闔家歡樂。
一大早,松山村里就熱鬧得不行,家家戶戶忙活著過節,今年日子大都好過,平時就不說了,難得過節,可要張羅好。
這家殺了雞,那家殺了鴨,他家殺了兔子,我家割了豬肉的,鬧騰得很。
李家也回了村里來過節。
張家院子還被占著,張胡瓜一家回來,自然是直接去了李家,今兒就在李家跟李冬瓜他們一起過節的,畢竟老母親在那里。
不只他們,因著李宋兩家結了親家,你不娶我不嫁的原因,說好了兩家變一家,逢年過節一起過更熱鬧的,今年雖還沒有正式成親,但也定了親,就當提前適應了,再說也不是外人,幾十年的親鄰的。
所以宋秋他們過生辰那天就商量好了的,中午在李家過節,晚上就在宋家,吃了飯可以一起在大花園里吃月餅賞月,也是方便。
因而今兒中午的大廚房,只用準備宋嬤嬤和下人們的飯菜就行,宋秋老袁氏和阿靈三人是要去李家吃飯的。
李家。
陳氏和苗氏這兩個妯娌在灶屋里忙得熱火朝天的,梨花和棗花也在里頭幫忙。
李家如今日子殷實,在松山村里,也不比宋家差,這難得的一個中秋節,又是三家人在一起過,自然是準備的富足的。
陳氏和苗氏做飯的手藝雖比不上宋秋,但在一般婦人里,也是張羅飯菜的好手。
舍得放油放調料,又用了豆瓣醬和紅油,一桌子菜,做得也是豐盛至極。
李冬瓜早在兩家定親后就想到今后少不得有這么多人吃飯的時候,所以特意照著宋秋提過一嘴的,親手打了一張大圓桌。
圓桌之大,圍一圈,坐十幾個人都不成問題。
李楊和李冬瓜還有張胡瓜三個要喝桂花酒,老袁氏和老鄧氏會喝的,也湊個熱鬧,其余人則就喝不會醉人的果酒。
大家齊舉杯喝一個,樂樂呵呵慶佳節。
這才動筷,開始吃起飯來。
不知是酒太醉人了,還是人就想醉,幾杯酒下肚,張胡瓜就大起了舌頭,一會兒抱著李冬瓜咧嘴說著如今的好日子多么多么好,又紅了眼眶說自己從前多么的不是東西,哭張老豆不慈,哭張南瓜張地瓜不友,好好的一大家子人散成了如今的天各一方。23sk
一會兒又拉著李楊一個勁的哭:“小叔對不起你啊!小叔從前還聽……買了耗子藥想毒死你呀!小叔就是個混球,得虧了你不跟小叔計較,為我們一家四口奔波走動,才免了我們一家被流放,今兒才能齊齊整整的坐在這里過節啊!”
“小叔這輩子都欠你的,欠二哥二嫂的,你放心,小叔這輩子當牛做馬的卯勁了干活掙銀錢,踏踏實實過日子,絕對不再做那混球的事,有啥用得著小叔的地方,你只管吱聲,讓小叔往東,小叔絕不往西!”
說到最后,東拉西扯的人都糊涂了似的,不知道在說什么了,總之哭得是稀里嘩啦的,簡直沒眼看。
最后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他還抱著李冬瓜不讓走,非要和二哥喝個一醉方休。
全程聽個明白看個清楚的眾人也是都搖頭失笑。
苗氏中途也是紅了眼眶,端了酒杯敬老鄧氏,又敬老袁氏,還謝了陳氏,也謝了李楊和宋秋。
一頓飯吃了一個多時辰,吃到桌上的菜都涼了。
這一頓飯,吃得眾人也是感慨萬千。
經一年,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幸得是越變越好,將來,也會更好。
只是老鄧氏想到那不成器的大兒和三兒,孫子孫女,不知道活著到了流放之地沒有?又過得好不好?
也是有些嘆惋。
這人吶,就是走不得錯路,一步錯步步錯,錯到底,可回不了頭啊!
可惜往事不可追,能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
老鄧氏看著哭得跟個小孩子似的鼻涕眼淚糊成一堆,不由嫌棄的撇撇嘴,眼底卻隱有笑意。
她現在最慶幸的,就是當時決定再給這小兒子一個機會,扳得過來最好,扳不過來也是命。
所幸是扳過來了。
是以如今,她還能多一個兒子陪在身邊。
坐在身旁的老袁氏將手放在了她的手上,輕輕拍了拍。
老鄧氏扭頭看她,“有得必有失,人吶,要知足,現在這樣,就極好了。”
老袁氏點點頭,“知足常樂,咱們都是有福的,好好將息自個,爭取多活幾年,聽到重孫兒叫一聲太奶奶喲!”
“這敢情好,我等著吶!放寬心,咱都好好活,活成老妖精才好呢!”
老鄧氏頓時笑出了滿臉褶子,兩個老太太你握緊我我握緊你,一路走過了三十多年,多少的風風雨雨,不是親姐妹,早已勝似親人。
天籟為你提供最快的更新,免費閱讀。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