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轉身,頭也不回地小跑著。
忽而,他覺得小腿肚子像是被什么東西給砸了一下,一頭就載倒在地,額角被磕破,留了好多血。
他眼前的視線開始變得模糊朦朧,只看見吳世匿一步步向他走近。
“別、你別過來!”
“你怕什么?”吳世匿在距離他兩三尺的地方停下了腳步,躬身彎腰,將方才他用來砸梁王的那一錠碎銀子撿了起來,又十分隨意地放在掌心里掂了掂:
“不好意思,我錢掉了,嘿嘿”
吳世匿把銀子揣進口袋,吹著口哨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去。
走出幾步后,忽而駐足回首打量著梁王,“哦,我忘了告訴你。你磕到頭的那塊石頭上,有化尸散,遇水則會揮發出毒性來。”
梁王雖然只是被磕了一下頭,但不知怎地,此刻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他眸光死死地瞪著吳世匿,聲音發喘道:“你、你什么意思?”
一陣風吹來,夾帶著幾分初入冬的凜冽。
吳世匿將自己的長衫裹緊了些,嘆道:“哎呀,這風里面,似乎卷著山雨的味道。”
話音剛落,便有點點細雨落下。
梁王怒罵道:“你敢殺了我!?你若殺了我,你也會啊!!”
這是一場毫無預兆的暴雨。
本來還細如牛毛,卻忽而大珠小珠落玉盤,雨點子生硬砸在梁王的身上,催發了吳世匿給他下的毒的毒性。
那是一種極為陰損的毒物,也并非是這個世界的產物。
中毒之人一旦沾染上水漬,就會立刻化為一灘血水。
而梁王也在幾聲慘叫聲后,化為了一灘血水,順著滂沱的大雨被沖刷干凈了他存在過的痕跡。
吳世匿不知從哪里取出來了一把油紙傘撐在自己頭頂,搖頭嘆息著將他遺留在地上的衣物整齊折迭好,而后將它隨手丟給了路邊的一名乞丐。
乞丐接到這樣好料子的衣服后,連忙在雨中沖著吳世匿離去的背影叩首謝恩。
可怎料這華貴的料子穿在身上后,卻變為了破破爛爛的乞丐服。
乞丐擦了擦眼睛,還當自己是被雨水弄花了眼。
第二日,梁王的請辭書被夾在奏折里遞給了李墨白。
李墨白看后將沈辭憂叫來,“你看看這個。
沈辭憂看過后,心中并沒有多少驚訝,“咱們離宮的這段日子,他有些干政。昨天我說了他兩句,他可能是不高興了,所以負氣走了。”
他將請辭書隨手放到一旁,湊近李墨白身旁,替他揉捏著有些發酸的肩胛骨,“不過他走了也好,他在朝廷,我總是不安心。”
“哦?為何?”
“不知道。我聽說了許多關于他的事,總覺得他這次回來好像帶著什么目的性。或許是我想多了吧。”
梁王的目的,不止沈辭憂可以看出來,李墨白也可以。
其實就算梁王不自己離開,李墨白也會在和沈辭憂商議過后,給他一個偏遠些的封地,將他發配過去。
但他現在自己走了,這件事也就不用再提及了。
今天是沈辭憂回宮后,第一次恢復了六宮的請安。
她走后,協理六宮的權力一直在宸妃手中握著。
她問過太后,宸妃也算是盡心盡力,后宮鬧出來的許多事,她都可以輕易的將事情化解,少了許多干戈。
見宸妃是個有主見又有眼色的,請安的時候沈辭憂便道:“宸妃既然協理六宮十分順手,那本宮回來了,你協理六宮的權力也不必收回來。往后就跟著本宮一起,好好兒管理后宮吧。”
宸妃喜不自勝,連忙起身謝恩,“多謝貴妃娘娘恩德,臣妾定不負貴妃娘娘期望,一定替貴妃娘娘好好管制這后宮!”
禧妃和惠妃心里是一萬個不愿意,但是沈辭憂風頭無兩,她們又能說什么?
只能說些個陰陽怪氣的話給宸妃聽,“貴妃娘娘抬舉你,你可得受得住。若是日后鬧出什么笑話來,倒辜負了貴妃娘娘對你的信任了。”
宸妃揚起頭來,幾乎是在用下巴看人,“這事兒就不勞禧妃操心了。貴妃娘娘離宮的這段日子,你總是不來后宮請安,連太后宮中你都去的少了。”
“如今皇上和貴妃娘娘回來了,你要是再這般目中無禮數,總有人會收拾你。”
“收拾本宮?”禧妃冷笑,“你說誰?貴妃嗎?呵呵,好像誰從前沒有做過貴妃一樣。”
禧妃能這么囂張也是有原因的。
在沈辭憂跟著李墨白去南巡的這段時間,她的母家又又又在前朝立功了。
這一次前朝都在傳著,李墨白只要一回宮,估計很快就會復了她的貴妃之位。
所以她把誰都不放在眼里的那股子勁就又冒出來了。
偏巧在這個時候,三福攜了圣旨而來。
他在給各位主子請安后,宣讀了圣旨的內容。
圣旨的內容就一句話,’冊封禧妃為貴妃,冊封禮定在十一月初一‘,仿佛多寫一個字李墨白都覺得費力。
這世上的事兒偏就這么巧,說什么來什么。
有了這道圣旨,禧妃雖然還沒有被正式冊為貴妃,但除了沈辭憂和宸妃以外,幾乎所有人都已經急著給禧妃道理了。
“恭喜禧貴妃,禧貴妃娘娘萬福。”
禧妃臉上盡是遮掩不住的笑意,“哎呦,也不知宸妃你這協理六宮的權還能在手中捂熱多久?”
說著看向沈辭憂,言語間盡是挑釁,“這日后本宮與妹妹都是貴妃,平起平坐,諸位姐妹們去誰宮中請安,可就又成了難事了。”
“這事兒不難。”三福截斷了禧貴妃的話,又見有小太監新捧上了一卷圣旨奉給他。
那卷圣旨,是紋了九爪金龍的。
后妃們都知道這樣的圣旨意味著什么,方才還風光不已的禧妃,當下覺得頭暈目眩,險些沒跌倒在地。
聽三福肅清了聲音,態度十分恭肅地念道:
“圣旨曰、貴妃沈氏毓生名閥。協輔中閨。溫惠宅心。端良著德。夙夜維勤、言容有度。雙生得喜、皇嗣延綿。茲仰承太皇太后慈諭,以冊寶立爾為皇后。封后大典擬定十一月初一日。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