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都督:、、、、、、、、、
(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重復章節先別打開)
戰斗,殺戮,吞噬,毀滅……
這些年來,李彌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突破了底線的,戰爭中的他無差別攻擊,不但沒有培養自己的勢力,在戰場中任何友軍也都是不安全的。
這讓金獅國內沒有人向降魔大圣靠攏,生怕被他一口吞掉。
這一點讓金獅帝王非常滿意,再犀利的武器,也只是一件武器罷了。
李彌個人的道行也來到了元嬰極致,距離成就長生果位僅有一步之遙。
但是九州界無法支撐他再進一步,《降魔度厄功》也不夠完善。
試探性踏出最后一步,很可能迎來一個不好的結局。
現階段的李彌已經無欲無求了,他在九州界的收獲已經足夠多了。
《太陽金真九煉法》前七層全部到手,《四符經》最高傳承也到手,整個樓觀道對他已經毫無秘密可言。
這些年中,李彌也曾取下青銅鬼面具,和樓觀道掌教陳延英密會過幾次,在他的指點下,《降魔度厄功》的修行者正在走上正軌。
最初的十二位有七人都未能堅守一顆清凈光明心,以至于徹底隕落,但剩下的五人,最差的也已經是金丹初期。
在不斷和濁氣魔力對抗的過程中,他們的《太陽金真九煉法》修行進度也是突飛猛進。
這些自愿犧牲的勇士們,已經變成了妖魔國度中的屠夫,卻將自己的瘋狂掩蓋在了戰爭和吞并之中,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的正常。
整個九州界中,妖魔的數量已經衰減了大半,以至于很多躲避在山間的人類都可以試探著下山耕種土地了。
整個樓觀道在陳延英的掌控下也已經復興,一個個優秀的弟子涌現而出,不斷的積蓄著實力,等待著最后的一戰。
或許某些聰明的妖魔已經意識到了什么,但卻無法改變大勢。
所謂的亂世爭龍,本就代表著無盡的殺戮,何況是本來就無法控制自己本性的妖魔?
要么我殺你,要么你殺我,沒有第三種可能。
征戰又過去了七載,整個九州界中妖魔十不存一,遍地白骨,大片良田被雜草覆蓋,無數城池被荒草吞沒,整個世界變得無比荒涼。
金獅國的大軍也僅剩最后一萬七千,妖王的數量僅剩八十,這是一個在戰前非常可笑的數字,隨便一座大城市都能拉出來上百個妖王。
但是金獅王心中充滿了激動,十五年的征戰,他終于統一了九州,即將成為這個世界當之無愧的主宰。
長生的大門即將向他打開,至于沒多少子民?
妖魔中有的是生育力恐怖的牲口,只要給他們時間,最多一百年,整個世界都會再次被兒郎們填滿,這點時間對于長生境界的他而言,簡直就是彈指一揮間。
最終,金獅王選擇了封禪泰山,他要向曾經打開這個世界的天妖祭拜,以求降下權柄,幫助他登臨長生果位。
只要得到了長生果位,那么拿下降魔大圣就是一件小事,再也沒有人可以威脅到他的統治。
然而金獅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封禪儀式上,一群人類修士居然突襲并破壞了典禮!
要知道這些人類如同猴子一般躲在了山林里,只是被他當做食糧和牲畜而已,在如今天下一統的情況下,居然還敢冒出來反抗?
難道不知道帝王一怒,所有人都要死嗎?
唯有為首的道士值得重視,居然有元嬰中期的境界,但是在無限接近長生果位的金獅王面前,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這么多年慣于發號施令的金獅王第一時間還是選擇了命令降魔大圣出擊。
這十五年來,盡管金獅王無數次忌憚降魔大圣,但是對方從來沒有違背過他任何一次命令,都是堅決的執行,就像是一柄鋒利至極的寶劍,劍出,所向披靡。
這種感覺真是太爽了,以至于想到要摧毀它時,還頗有些不舍。
然而出乎所有妖眾的意料,降魔大圣最后一次出手,卻是直接反噬了他的主人和皇帝。
金獅王萬萬沒有想到這柄毫無思想的寶劍居然會反噬主人,更想不到同樣是元嬰后期,戰斗力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只用了三招,他就敗北,并且被降魔大圣毫不猶豫的吞噬,就像當初他輕描淡寫的吃人一般。
幾乎是一瞬間,金獅王朝崩塌了,降魔大圣親手擊殺了四個帝王,埋葬了四個王國,成為了真正的王者。
所有的妖魔都跪倒匍匐在他的面前,希望降魔大圣能夠擔任這個世界的主宰,統御眾生。
然而就在這時,伴隨著一陣凄厲的笑聲,降魔大圣卻第一次摘下了他的青銅鬼面,露出了一幅蒼白清秀的面容。
無敵的降魔大圣,居然是一個人類?
就在這時,陳延英也第一時間站出來,昭告了降魔大圣的出身來歷,和他所作出的巨大犧牲。
這不但是恢復名譽,更是將救世主的身份坐實,如此一來,人類重回天地主宰的地位才名正言順。
妖魔這時才恍然大悟,但是一切都太遲了。
整個九州界的妖魔,都被降魔大圣和其他《降魔度厄功》的修行者吞噬了個七七八八,盡管整個天地間都還彌漫著濁氣,但是所有成氣候有靈智的妖魔,都已經沒了。
整個九州界中人類殘存的數量只剩幾十萬,但還足以將人群繁衍下去。
而李彌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帶著其他《降魔度厄功》修行者來到了九州界北方,那個被天妖啃開的缺口。
在最后的道門修士的注視下,李彌平靜的奔向這道缺口,以身為梁柱,徹底將缺口堵塞。
而陳延英含淚親手布下了封印大陣,這個大陣至少能堅持八百年,足以帶來長久的和平。
從此九州界再無外界濁氣侵蝕,內部還能源源不斷的煉制化煞丹,所有的妖魔都會被人類修士毫不猶豫的清洗,清氣將會充斥這個世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而李彌也在最后關頭,以《降魔度厄功》沖擊了長生果位,不出意外的失敗了。
《降魔度厄功》并不像神洲界的功法一般,步虛之術有純陽、真形、陽神三個步驟,太過于粗糙,因此哪怕積累了再多的力量,也難以證得長生果位。
但是這次失敗是極好的經驗,讓李彌對于長生果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當李彌再次清醒過來,已經是在老君山八景洞天之中。
這次悟道之機,一次性“推衍”了《太陽金真九煉法》第五六七層,呆了足足十五年,因此消耗了李彌六十億的傳道度。
但是這十五年間,李彌不但直接將《太陽金真九煉法》修行到了第六層圓滿的境界,更是積攢了海量傳道度。
是的,盡管李彌化身降魔大圣成了殺神,幾乎親手殺戮了百萬生靈,但是對于九州界,所有的妖魔都是侵入者,人類才是天地原生的主宰。
因此殺戮妖魔就是九州界最正義之事,李彌不但傳下了《降魔度厄功》,更是將整個九州界挽救,屬于是極其輝煌的救世之功,最終斬獲的傳道度來到了千億。
李彌已經驗證過,凡是在神魂之旅中收獲的傳道度都是暫時的,一旦離開就會消失,但是在九州界時,這千億傳道度都是可以利用的。
而李彌也毫不猶豫的將番天印升級到了地級法寶的層次,花了990億,剩余的傳道度全部填入了九州界的封印,可以幫助這個世界多堅持些歲月。
法寶都可以跟隨著神魂轉移,也可以將強化的力量帶回來,因此李彌的收獲簡直是一本萬利,賺大了。
而番天印也成了李彌手中第一件地級法寶,有著近乎等同于長生真君的力量。
再進一步的天級法寶,所需的傳道度是恐怖的10萬億,一個天文數字。
李彌如今還只是在修行者境界徘徊,若是有朝一日飛升成仙,各項功法和法寶對應的傳道度應該是何等天文數字?
傳道度看起來貶值飛快,一開始像美刀,很快就像元,很快成了日元,然后是韓元,然后是津巴布韋幣,最后一路奔著天地銀行發行的冥幣滑落。
但事實上,傳道度的價值從未改變,這其中數量級的差距,反而真實的體現出了一個仙人和凡人之間有著何等恐怖的鴻溝。
現在的李彌如果直面仙人,和螻蟻也沒什么區別。
而在仙人之上,還有不知多少層境界,唯有太上,才是棋盤上的棋手,整個諸天萬界的大人物。
這讓李彌原本獨孤求敗的心情逐漸變得平復下來,降魔大圣這段旅程,對他而言并不喜歡,但也是必要的一段人生經歷。
除了番天印升級地級法寶,最大的收獲就是《降魔度厄功》,這是一門有著無窮潛力的魔道功法,李彌只要花并不太多的傳道度將其補完,就可以直接成就一條降魔龍君,完成4/9的修行進度。
最終實踐的結果并沒有超出想象,《降魔度厄功》距離完善僅有一步之遙,尤其是在經歷了一次失敗的證長生果位的旅程之后,李彌只花了9億傳道度,就補完了《降魔度厄功》。
至于《降魔度厄功》的修行,再簡單不過,只需要稍稍修理一番妖魔即可,這些東西在羅天大陣之外有的是。
本來前往九州界前,李彌對于五行之道充滿了期待,還希望能成就五行龍君。
現在并不能說白費功夫,畢竟在漫長的時間里,李彌還是對五行之道有所研究,但總體而言進展并不大。
悟道之機對他而言最大的收獲就是彌補時間,九州界十五年,現實中只是十五天,如果沒有這等便利,他想要修行《開天功》這種霸道至極的功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壽命遠遠不夠。
而現在,距離水滸大劫開啟至少還有10年時間,只要能成就混沌無極金丹,再手持番天印,李彌堅信自己就有了和長生真君平起平坐的資格,完全可以入局當棋手,也能保證自己的那一份勝利果實不被盯上。
番天印升級到了地級法寶后,對于現階段的他就有些棘手了,只能保證全力一擊,卻根本無法重復祭起,顯然是境界不匹配了。
一般而言,地級法寶唯有長生真君才能使用,根本不是現階段的李彌所能染指的。
但這就是紫青道印斡旋造化的魅力,能讓一切不可能變可能。
李彌并沒有猶豫,直接選擇了前往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外的妖魔界一探究竟。
下山二十日后,李彌抵達了大陣的邊界,一座大陣,隔絕內外,塑造了神洲界截然不同的修行環境。
外面的靈機清一濁九,混亂絲毫不亞于九州界,甚至更加恐怖,至少長生果位級別的妖魔并不在少數。
大陣之內卻是一片寧靜,靈機清七濁三,三君五老坐鎮,秩序井然,完全是修行者的凈土。
在佩服當年布下此陣的張道陵的同時,李彌也很想知道,當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消散的那一天,神洲界上將會掀起怎樣的劫難?
九州界的境遇或許是一次預演,值得慶幸的是,神洲界并沒有遇到一只路過的天妖,李彌也絕對不可能坐視神洲界被妖魔占據,人類成為牲畜和食物的悲慘命運。
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已經存在了八千多年,許多細微處已經開始破損,時常有妖魔入侵,皇宋邊界的禁軍便是應對這些妖魔而存在的。
整座大陣所用的材料都極其珍貴,放在如今這個時代,怕是把三大宗門當了都買不起。
李彌對于陣法的造詣只是一般般,運轉起望氣術,只能觀測到無上玄元清微羅天大陣是籠罩在神洲界上方的一個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