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四百二十四章:該如何調教一個人工智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四章:該如何調教一個人工智能

第四百二十四章:該如何調教一個人工智能


更新時間:2022年05月02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電源線和信號傳輸線連接上,韓元檢查了一下穩定性和牢固性,確認無誤后合上了電閥。

經過高變頻變壓器調節的電流源源不斷的輸入這一只吊在半空中的機械腿里面。

而隨著電流的輸入,原本還耷拉著像被人打斷了筋骨的機械腿瞬間挺直了起來,就像一個模型。

只不過因為磁軸承關節的磁場設置還沒有進行初始化的原因,挺直的機械腿宛如被人斬斷了后重新亂七八糟的連接在一起一樣。

大腿和小腿的連接是反的,整體旋轉了一百八十度。

而且不僅反了,角度旋轉了,還呈現出了一個√形,小腿彎曲了起來,就像一個正常人坐著但腿對著腦袋一樣,看起來特別詭異和別扭。

除此之外,小腿和腳掌處的連接則垂直了起來,就像一個正在跳芭蕾舞的女孩腳尖點在地面一樣。

腳腕處和膝關節處奇異的轉動,讓整條機械腿看起來很是古怪。

機械腿通入電源后突然的跳動和轉變形狀嚇了直播間里面的觀眾一條,看著這只扭的亂七八糟的機械腿,大部分觀眾人都傻了。

什么?這是什么啊?

臥槽,突然的抽筋嚇到我了,賠錢!

嚇我一跳,這樣子看起來好詭異。

反轉一百八十度再彎曲,這弧度,嘖嘖,除非打斷腿,不然人類自己是做不出來的。

這玩意真是人能設計出來的?一臺人形機器人真的需要這么夸張的關節嗎?

很顯然,真相只有一個!主播不是人!

主播:你全家都不是人!

突然扭曲成各種角度的機械腿的確嚇了直播間里面的觀眾一跳,也嚇了各國一跳。

從這個機械腿的彎曲角度來看,這臺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靈活度簡直不可思議,甚至可以說能用來跳街舞。

這著實嚇壞了不少的科學家。

要知道現在這個直播間內可是聚集了全世界頂級的科學家、專家、科研人員的。

這些人的見識和水平,遠超常人。

更別說因為機器人技術的直播,相關行業的專家也都進來了。

如果說前者還有些外行,那么后者可是知道如今各國的頂級機器人能做到一個什么樣地步的。

不說對方的整機組裝還沒有完成,光是這條機械腿展示出來的東西,就已經超越了人類最少二十年的時間。

超幅度的關節運動,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到。

即便是在機器人技術上最頂尖的波士頓,nasa,亦或者是安普,發那科,這些世界排名前列的公司,沒有任何一家能將自己的公司生產的機器人關節靈活度做到這種地步。

這不是推測,而是這些公司的專家和研發人員就在直播間中,他們可以百分百的確定自己做不到。

直播間內亂哄哄的,韓元看著彈幕訕笑了一下,道:

“因為只有一條腿的原因,磁軸承關節的初始化平衡都還沒有做,所以通入電源后,關節生成的磁場不受控制,會呈現出各種奇怪的樣子。”

“等我調節一下就好了。”

說著,韓元打開了顯示屏,連接上中央計算機,操控特制的鍵盤打開了操控x1型工業機器人的程序。

控制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程序他都已經寫好了,只是機器人還沒有組裝起來,沒法轉移到機器人身上,只能暫放在中央計算機里面。

雖然只有一條腿,很多的控制功能都用不了,但簡單的操控一下還是能做到的。

遠程通過信號連接線,韓元迅速調整著磁軸承關節里面的磁場。

在他的操控下,扭成一團的機械腿很快就舒展開來了,從一個扭√,變成了一個1。

筆直的機械腿表面泛著星星點點的銀白色金屬光,那是還沒有完全覆蓋蒙皮的地方。

而原本柔軟的關節處猶如被釘死了一下,筆直而又堅挺,又像正在站軍姿的軍人一樣。

韓元放下鍵盤,上前檢查了一下固定在半空中的機械,滿意的笑了笑。

還不錯,兩處磁軸承關節的運轉正常,形成的磁場也正常,能正常調節磁場的大小和方向,磁軸承關節基本就能正常運轉了。

初步檢查了一下機械腿的狀態,韓元回到顯示屏前,控制著鍵盤輸入了幾個參數,調用了控制程序中的運轉指令。

而隨著運轉指令的啟動,固定在半空中的機械腿開始了各種各樣的動作。

從腳腕的旋轉,到模擬人類走路時的起伏,再到摔倒時側面著地時的狀態,甚至是跪地時的姿勢,都一一呈現在韓元和直播間里面觀眾的眼中。

各種模擬姿勢的轉換,其靈活度和順暢度再一次震驚了直播間里面的觀眾。

雖然這還僅僅是一條機械腿,但絕大部分有著想象力的觀眾都已經看到了組裝成的‘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能力了。

這絕對會是一臺驚艷所有人的機器人,哪怕它是工業機器人,但也絲毫不影響大家對其的感觀。

很多人都在心中默默決定,只要現實世界有這種機器人生產,哪怕它沒法用來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購買一臺。

測試了一下機械腿后,韓元繼續組裝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

完成一條機械腿的組裝連總進度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后續還有更加繁瑣的事情在等著他。

包括已經制造出來了磁軸承關節,都需要再進行手工制造。

因為不同關節處用的磁軸承關節的大小,功率,形狀等參數都是不同的。

就像膝關節處的磁軸承關節里面使用的磁軸承圓珠,和腳腕關節處使用的就不同一樣。

同樣的道理,手臂關節和腰椎關節使用磁軸承關節也不可能一樣。

其實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還可以再進行一次升級的。

那就是骨架全仿人類。

從手指骨到腳趾骨,再到脊椎,這些決定了人類細致靈活度的關節在x1型工業機器人身上全都采用磁軸承關節。

這樣一來,x1型工業機器人的靈活度和性能會更加變態,如果對應的智能程序的完善且優秀的話,它的各種性能能遠超人類。

不過那樣做太耗費磁軸承關節了,而且對電能的消耗也會更大。

要知道每多增加一個磁軸承關節,對電能消耗的增加是呈指數級上升的。

如果全身骨架都仿人類,那么即便是采用高儲能的鋰硫電池來進行功能,也支撐不了多久。

韓元計算過了,如果那樣做的話,在不影響x1型工業機器人的性能情況下,隨身攜帶的電池頂多能供應運行三小時左右。

三個小時的續航,無論是對于工業用途,還是其他用途,這都太短了。

而如果像現在這樣采用簡化設計的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靈活度和性能,但續航時間卻翻了數倍,能達到十四個小時左右。

而十四個小時的續航,已經有足夠商業價值。

即便是用在軍事行動上,也足夠完成一次任務了。

當然,事實上x1型工業機器人并不適合軍事行動。

至少它并不適合戰場。

其主要原因就是磁軸承關節在戰場這種地方太過脆弱。

對于磁軸承關節而言,要想破壞它的辦法實在太多了,包括物理打擊,電磁干擾等各種手段都可以對其進行破壞。

磁軸承關節雖然靈活,而且具有相當高的承重能力,但并不是適合戰場。

至少目前來說是的。

除非各國找到了保護磁軸承關節并且不影響其性能的辦法,否則是不大可能將其應用到戰爭上面的。

花費了一周多的時間,韓元總算完成了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組裝。

加上之前耗費時間,從各種零件的生產到最終的組裝完成已經過去了接近一個月的的時間。

這并不算完,現在完成的還只是它的硬件,而除了硬件外,適配的軟件智能程序也是相當關鍵的東西。

硬件是軀體,軟件是靈魂,兩者如一,才能讓一個人活動起來。

他手中有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智能控制系統沒錯,但也還只是暫存于電腦上。

而要將其轉移到機器人身上,還需要對其進行打包、封裝等各種處理。

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除此之外,韓元還要給其進行相應模塊編寫,以及對應的數據庫編寫等等。

這些東西弄起來相當耗費時間。

與x1型工業機器人智能操控程序對應的,是人工智能。

相比較之下,x1型號磁軸承伺服仿人形工業機器人的智能操控程序要簡單無數倍。

因為對于韓元來說,x1型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用途是工業方面,包括材料的搬運,生產,智能監控,制造等等,用途其實并不算很廣泛,需要的智能度也算不上很高。

但一個人工智能不同,就拿小七來說,它的核心代碼數量超過了十億行。

準確的來說,是一十三億七千六百三十四萬五千四百三十二行。

這個數據是韓元親自驗證過的。

而這還僅僅是一部分,要知道泰山基地的那個前任宿主給他留下這些時,針對各種工業設備,都做了很多的限制,鎖死和清理掉了大部分的東西。

包括小七,韓元絲毫不懷疑小七也是被刪減過的。

至少工業程序模塊是被刪掉了的。

畢竟一個人工智能,如果沒有工業模塊程序,是不可能維護一個基地十多年時間的正常運轉的。

這期間,包括核燃料的添加,各種零件的補充,以及維持一個基地的正常運轉,這些都是需要對應的模塊程序支撐的。

但等到小七的權限轉移給他是,這些東西都已經沒有了。

后面小七替他發射衛星,尋找巨型昆蟲等工作,都是韓元親手編寫對應的模塊程序并補充了數據庫的。

而光是這些模塊,足足耗費了他接近兩個月的時間,雖然都是晚上,但全部加起來的話,也有兩百多個小時。

這兩百多個小時,可是純工作時間,以他的工作效率,是常人的數倍。

這還僅僅是一個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以小見大,可見要編寫一個人工智能出來,需要多少的時間和精力。

這也是韓元獲得了漢語智能編程語言后,一直沒有動手編寫人工智能的原因。

不是他不需要,而是要編寫一個人工智能不僅需要龐大的精力和漫長的時間,更需要海量的數據來促使人工智能程序進化。

這些東西都是韓元目前不具備的,特別是后者。

在現實世界,人工智能能走下去,是因為龐大的互聯網和人口每分每秒都在創造海量的各種數據。

這些數據存儲在各大公司,各個國家的數據庫服務器里面,是純天然不需要什么成本就可以拿來使用的東西。

一個人工智能,不是說你編寫好對應的代碼就可以運行的。

那樣的人工智能并不智能,反而跟智障沒多大區別。

在人工智能對應程序編寫后,不僅需要給它完善各種功能模塊程序,還要對其進行調教。

至于調教的方式,那就是讓其接觸海量的各種各種的數據。

當然,這是根據人工智能的用途不同來進行不同的接觸的。

比如工業使用的人工智能,那需要海量的工業機器運行的數據。

比如生活使用的人工智能,那麼為了更好的輔助人類,需要它接觸大量生活方面,聊天方面,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數據。

沒有這些數據輔助人工智能進行進化和供其分析,你的編程技術再怎么牛逼,編寫出來的人工智能也不會高級到哪里去。

特別是輔助人類生活方面的,那更需要大量接觸人類本身的聊天,情感等方面的東西了。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讓人工智能適應人類。

否則即便是你給它添加了大量衣食住行方面的數據和程序,制造出來的也是一個冰冷冷沒有任何擬人情緒波動的程序,而不是人工智能。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