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三百三十七章:夢想起航的‘零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七章:夢想起航的‘零號’

第三百三十七章:夢想起航的‘零號’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27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關于新型航天飛機的容載量,韓元計算過了。

一次發射,最多能攜帶十三顆衛星上去。

倒不是船艙內的空間不夠,而是再多,智能機械臂就處理不過來了。

對于這架新型航天飛機來說,能安置通訊衛星的地方只有船艙底部的那一部分空間。

中心內層的大量空余空間他利用不起來。

主要是如今他的技術還不到家,使用航天飛機無人發射衛星還是有些麻煩的。

雖然能將航天飛機送上天,但那借助了遠超人類科技的各種技術。

衛星無人發射升空,且投放技術較差的情況下,韓元只能選擇機械臂、吊軌、艙門開關等方式來釋放衛星。

主要還是人力方面的限制,他沒有什么時間和人力可以浪費到衛星發射上。

只能選擇呆滯的固定程序來做處理,這樣一來,設計出來的程序越簡單,出現失誤或者問題的概率就越低。

另外,新型航天飛機上除了電推進發動機,能源供應等方面的技術外,其他的控制技術相對而言并不高。

光刻機的精度擺在那里,即便是刻蝕出來的芯片面積比普通的芯片要大很多,但實際上一塊芯片能執行的功能就那么些。

而且執行功能的速度和能力,和現代的納米集成芯片比起來差老遠了。

這些東西注定了自動化并不會太高。

除非韓元拋下其他的工作任務,專門守著發射航天飛機。

但那顯然更加不現實。

如果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不是最大化的獲取額外任務獎勵,那么根本就不需要這么麻煩。

造個火箭,帶個衛星上去就可以了。

一次性火箭攜帶衛星上天的技術相對人類來說有一定難度,當今的世界依舊只有撩撩幾個大國能獨立完成。

但對于擁有初級航天應用知識信息的他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

新型航天飛機的完成,廠房被拆除。

第一座長波電磁波信號發送塔被韓元修建在基地中,就在測試場地不遠。

相對于人類社會中動輒高達數百米的信號塔,基地中的這座長波信號塔并不高,還不到五十米。

而且信號覆蓋范圍也小了很多。

這座信號塔主要以固定的頻率朝著天空不停的發射長波信號,覆蓋半徑五百公里的區域。

主要作用是指引新型航天飛機的降落。

它與新型航天飛機統一被韓元稱呼為‘零號’。

一個是‘零號信號塔’,一個是‘零號航天飛機’。

這就是它們的名字,意喻這是從零開始,后面還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直至無數無盡的數字。

從零開始,這是韓元給自己未來布下的第一顆種子,也是一個希望。

他很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深入外太空看一眼。

去月亮上找找嫦娥玉兔是否存在,去木星看看它美麗龐大的紅斑,去土星看看它磅礴無比的星環。

甚至韓元還想去半人馬座看看是否真的有三體人的存在,去遙遠無比的M78星云找找光之戰士。

這些東西,韓元以前想都沒有想過。

但隨著他腦海中的知識越來越多,蠢蠢欲動的心抑制不住的在擴散想法。

五天左右的時間,長波信號塔在黑猩猩的輔助下建設而成,零號航天飛機正式進入了起飛測試的階段。

它將在今天完成狀態檢查,并接收一天的光照補充電能和工質,然后在明天中午起飛,后天的中午時分返回。

而明后兩天中間的二十四個小時,是零號航天飛機停留在近地軌道的時間。

整體活動類似于近地軌道衛星中的一種:‘近地回歸軌道衛星’。

所謂的回歸軌道,就是星下點軌跡周期性出現重疊現象。

即在一條軌道上運行一段時間后星下點(星下點可理解為衛星發射上去的那個點)軌跡又重新回到原來通過的路線。

也就說,在回歸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每經過一個回歸周期(可能是幾個小時,也有可能是兩三天),衛星重新依次經過各地上空。

這樣可以對覆蓋區域進行動態監視,借以發現這一段時間內目標的變化。(米國當初監測阿三造核武就是用的回歸軌道衛星。)

而在此之上,還可以通過計算,添加一些其他參數,可以設計出一種名為‘太陽同步回歸軌道’的衛星軌道。

意思很好理解。

就會說它能保持一段時間的星下點軌跡回歸,同時又能源源不斷的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

各國的偵察衛星、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大都選擇這種軌道。

能動態監測區域變化不說,還有二十四小時的光照可以提供電能。

像谷歌衛星地圖能超清晰的拍攝到地面上的場景,雖然和拍攝鏡頭有關系,但同時也離不開太陽同步回歸軌道的支持。

二十四小時源源不斷接收光照,太陽能發電帆能源源不斷的提供電能,讓衛星始終保持能源充足的狀態,能完成各種工作。

這種軌道,是目前最適合韓元的。

唯一的缺點就是對于衛星發射技術的要求很高。

不僅僅是在將衛星送入太陽同步回歸軌道的時候要求具備相當高的發射技術。

而且衛星在運行的時候,除了稀薄大氣的干擾會引起軌道特性發生變化外。

還有因為長時間面向太陽,太陽終處于軌道面的同一側,將產生一定的太陽引力諧振現象。

引力諧振長期作用于衛星上,會影響衛星的軌道,導致衛星的傾角發生漂移,從而破壞太陽同步所需要的軌道參數條件。

兩者相加,衛星的軌道參數破壞速度極快。

破壞速度越快,需要修正軌道的次數越多,攜帶的工質消耗速度也極快,對于衛星本身的壽命也有很大影響。

因此,太陽同步回歸軌道上的衛星壽命比正常衛星要短的多。

不過這些缺點對于韓元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以接受的缺點。

因為他送上去的東西需要工作的時間相對而言都很短,所以無論是零號航天飛機也好,還是將要發射上去的衛星也好,攜帶的工質都足夠兩者使用。

至于計算太陽同步回歸軌道這種事情,他一個人就可以搞定。

大腦經過人體開發藥劑的開發后,韓元能愈發的知道有一個聰明的大腦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了。

除了愛情和女人外,對于絕大部分的知識信息,只要他學,很快就能掌握。

雖然大學畢業后,數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

但后面通過學習勛章,韓元很快又重新掌握了這些東西,而且階層還更高。

特別是在三級任務制造‘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的時候。

因為‘離子電場生成器’和‘等熱磁場生成器’兩大模塊都應用了磁約束方面的技術,當初的他看不懂技術原理,所以特意去重新拾起一些理科方面的東西。

雖然沒有老師的指導,但系統傳送的知識信息里面,有不少理論方面的知識信息。

自摸自學的路總有些磕磕碰碰的,但標準答案和解題步驟都拿到手上了,再學不會,都對不起系統提供的人體開發藥劑。

目前來說,腦海中的理論基礎、數據計算等方面的知識足夠使用一段時間了。

至于更高階的,要需要更加系統性的學習。

可惜還是那句話,他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