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三百三十六章:H-Y材料優秀的導熱系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六章:H-Y材料優秀的導熱系數

第三百三十六章:H-Y材料優秀的導熱系數


更新時間:2022年01月26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第三百三十六章:HY材料優秀的導熱系數

第三百三十六章:HY材料優秀的導熱系數

HY型氧化鋁疊層材料的完成,讓韓元舒了一大口氣。

高透明、高耐溫、高強度,這三種屬性是這種應用于新型航天飛機表層必須具備的性質。

好在新研發出來的這種材料,足夠完美。

至于隔熱效果,那是意外的發現。

“不知道這種材料的導熱系數有多低。”

韓元眼神爍爍的看著正在進行測試的材料,想到了米國在九十年代研發的航天飛機上的隔熱瓦。

那的確是一種牛逼的材料,從兩千度的高溫熔爐中拿出后放置三秒鐘就可以直接用手拿而不會灼傷手。

能做到這一步,其實多虧當初的冷戰。

蘇米兩國冷戰,拉高了多少人類的科技。

航天技術,登月,軍事設備等等,很多在今天看起來依舊牛逼的東西都是在那時候發明的。

甚至在冷戰過去這么多年后,有些東西如今的米國都無法再度制造了。

比如土星系列的超大型運載火箭,那是米國航天史的驕傲之一。

但如今,米國根本就拿不出來那么多錢,調用那么多的資源去制造這種東西了。

冷戰結束以后,米國吃了老大哥解體的福利后,在科技方面其實并沒有太突出的進步,甚至可以說是在走下鋪路。

就如同航天飛機一樣,一些技術的確牛逼。

韓元沒想過目前還在進行測試的疊層材料會有‘隔熱瓦’一樣牛筆的隔溫效果,但可以期待一下。

這是屬于額外的驚喜,一開始他就沒想過這種材料會有隔溫效果,所以無論高低,他都能接受。

畢竟蚊子再小也是肉,一毛錢也是錢,總比沒有好。

而且這種材料如果隔溫效果好的話,那么中間層的降溫材料,韓元就可以不用再自行研發了。

腦海中的知識信息中有不少能夠緩沖降低溫度的材料可以使用。

能節省點時間還是很不錯的。

很快,針對HY型氧化鋁疊層材料導熱系數以及隔溫性能的測試完成了。

為了數據的嚴謹性,韓元做了三次。

三次的結果一對比,數據方面讓人很是驚喜。

“第一次測試,三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2913W/(m·K);七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5612W/(m·K);一千度溫度導熱系數0.6741W/(m·K);一千五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9211W/(m·K)。”

“第二次測試,三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2922W/(m·K);七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5654W/(m·K);一千度溫度導熱系數0.6710W/(m·K);一千五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9181W/(m·K)。”

“第三次測試,三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2901W/(m·K);七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5609W/(m·K);一千度溫度導熱系數0.6698W/(m·K);一千五百度溫度下導熱系數0.9232W/(m·K)。”

三次數據測試,HY型氧化鋁疊層材料的導熱系數在三百度的時候低至0.29W/(m·K),在一千五百度的時候也沒有超過數值1。

雖然依舊比不上航天飛機上的隔熱瓦,但這么低的導熱系數讓韓元眼前一亮,心中忻悅。

2厘米的普通厚擠塑板,其導熱系數在30度左右的時候是0.71W/(m·K)左右。

從數據來看,HY型氧化鋁疊層材料的導熱系數比絕大部分的建筑材料都要低不少。

如果使用這種材料作為玻璃的話,房間的保溫性能會得到一個相當高的提升。

而且這么低的導熱系數,意味著使用這種材料作為表層后,中間層完全可以使用普通的降溫材料了,而這省去了他不少的時間。

降溫材料的研發對比起表層材料來說要容易不少,但如果要進行單獨研發的話,少說也要一個星期以上。

能節省一個星期的時間,用來做別的事情它不香嗎?

導熱系數和隔溫測試的完成,剩下的兩樣耗費時間更長的測試韓元就沒再守著了。

關鍵材料現在已經完成了,現在要抓緊時間做的,就是建造新型航天飛機。

這種由勒落三角飛行器變形而來的航天飛機,有不少的結構和設計和原先是一樣的。

這些東西韓元就沒有動了,直接通過科技積分進行兌換處理。

百來萬的科技積分,雖然不算很多,但也算富余,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節儉。

而且這一次生產和組裝新型航天飛機,還有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幫助,不再是韓元一個人來回跑調整工具、吊軌等東西。

長時間的訓練和指令培養,兩大群黑猩猩的智商已經完全不弱于十歲的小孩了。

輔助做一些操控吊軌、滑輪、固定繩索之類的事情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有黑猩猩們的輔助,韓元組裝拼接新型航天飛機的速度比勒落三角飛行器快多了。

在完成所有零部件材料的生產制備后,僅僅花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就完成了新型航天飛機的整體組裝。

不過這個時間點也已經不短了。

整體完成航天飛機的組裝后,星鏈任務第二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近四個月。

四個月的時間完成一架可以將衛星送上天,并可以重復使用的航天的飛機,在各國看來已經是超高效率了。

不過在韓元看來,花費的時間還是有點多了。

雖然研發HY型氧化鋁疊層材料耗去了不少的時間,但大部分的材料和零部件都可以通過科技積分進行兌換。

要重新制造和生產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而且組裝的時候還有黑猩猩的輔助,就這樣依舊都花費了近四個月的時間。

耗費這么多的時間,韓元有些不太滿意,但也沒辦法。

人力有窮時,他已經不是第一次體會到了。

上次三級任務制造勒落三角飛行器的時候就體會了一次。

這次如果沒有黑猩猩的輔助,他在組裝上花費的時間會更多。

韓元清楚的知道,自己一個人已經到極限了。

基因藥劑和人體開發藥劑雖然強大,但終究還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制的開發人體的能力。

除非是將他改造成超人,能飛,否則一個人的情況下,能力再優秀,做的事情也是有限制的。

“需要盡快將功能性的機器人弄出來了。”

搖搖頭,韓元微嘆一聲,將腦海中的想法拋出去。

“什么時候這個狗系統能解開時間限制啊。”

“固定任務固定時間的情況下,有時候他需要縮短睡眠時間才能完成任務,根本就沒什么去弄其他的東西。”

如果說對于這個系統有什么不滿,最大的地方就在這里了。

韓元覺得腦海中的知識信息,很多都有大用,完全是可以直播出來的。

特別是醫藥方面的一些東西,有不少都是可以造福人類的。

在得到初級仿生應用知識信息的時候,韓元就曾找到過一種醫藥技術。

叫做‘定向靶藥’。

這是一種仿‘噬菌體’生產制造出來的藥品。

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病毒之一。

噬菌體是病毒中最為普遍和分布最廣的群體,通常在一些充滿細菌群落的地方。

在泥土、動物的腸道里,你都可以找到噬菌體,甚至此刻你的手上就有數以億計的噬菌體。

當然,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真菌、藻類、放線菌或螺旋體等微生物的病毒的總稱,并不是某一類。

這玩意的種類,如果按照寄附細菌的不同,恐怕沒法計算有多少種。

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的病毒,幾乎都被稱為噬菌體。

但按照形態來分的話,有三種:‘蝌蚪形、微球形和絲狀’,如果再細分一點的話,有六種。

而定向靶藥仿生的,就是蝌蚪形的噬菌體。

這種噬菌體看起來像男人的‘大蝌蚪’,有著一條細長的尾巴。

那是它們用來注入遺傳物質的。

而仿這種蝌蚪形噬菌體的定向靶藥殺死細菌的方式和正常的藥物比起來也很另類。

它在注射進人體后,可以像噬菌體一樣尋找識別特殊的細菌,從而附上去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注入到細菌里面。

當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后代就會破開細菌壁而殺死這個細菌。

而繁衍誕生的無數仿生藥會主動去尋找其他目標,借助繁衍機制,很快就能清楚掉有害的細菌。

這種方式宛如鏈式病毒一樣,在短時間內數量就會就會迅速暴漲。

在定向清理掉特殊細菌后,這種定向靶藥會因為找不到對應的細菌而自動死亡,最后被人體排出。

可以說,它能迅速的清理掉人體內的細菌病毒而不對人體造成什么影響。

這種東西,如果能直播出來,絕對是造福人類社會的好東西。

除此之外,類似的東西也不少。

韓元很想將這些東西都直播出來。

但很可惜,這個狗系統留給他的工作時間只能勉強應對任務,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弄這些東西。

這是一大遺憾。

其實如果實在沒時間在直播中直播的話,以后收購一個醫藥研發公司專門用來搞這些也可以的。

但精力和時間不夠也是個大問題。

之前收購的實驗室就是這樣,除了丟科技給他們外,韓元幾乎就沒有管過。

畢竟絕大部分的時候,他都處于模擬空間內,沒有時間去管理。

韓元甚至有一種實驗室的人或者國家的人已經猜到了‘元初’實驗室跟他有關系的感覺。

畢竟人都不是傻子,一個原先平平無奇的實驗室突然爆發了超強的科技力量,誰都會調查一下的。

不過既然沒人找,韓元也沒太理會這個。

可能上面也有自己的想法吧。

從臆想中回過神來,韓元開始清理廠房。

新型航天飛機已經制造完成了,剩下的自然是對其進行測試。

通過光刻機制備出來的功能芯片已經全面部署到了新型航天飛行器上。

這些功能性芯片里面已經存儲了一定的指令信息,可以按照設定好的程序進行啟動。

如果是在人類社會中,要將一顆衛星送上天自然不可能這么簡單。

因為無論是近地軌道還是高空軌道,都有著數量不同的衛星。

特別是近地軌道,能容納的衛星數量是有限制的。

發射上去的衛星需要先進行計算,計算出它的準確運行軌道路線后才能發射。

否則可能會出現與其他衛星相撞的事情。

特別是因為軌道空間目前在國際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劃分方式。

向來執行的是誰先上去那個軌道就歸誰的原則。

畢竟能將衛星送上天的,一般都是集國家級力量才能做到的事情。

但這樣一來,就某些無良公司就鉆了這個空子,大量將各種小型衛星發到太空上去,先搶到軌道再說。

無數的小型衛星占據了大量近地軌道,導致其他國家就沒有軌道可以使用了。

而且軌道上運行的大量小型衛星因為壽命的問題,短短幾年機會損壞,雖然大部分會墜落下來,但還有少部分會對其他衛星或者空間站造成一定的威脅。

這簡直是艸彈的事情。

畢竟空間站內很多時候都是有著宇航員在做實驗的。

撞上去了就站毀人亡了。

不過這是在地球上,而他現在是在模擬空間內,

在這顆模擬星球上將衛星送上天,韓元不需要考慮那么多。

新型航天飛機裝備了兩種不同的電推進發動機,一種是在大氣層內使用的。

通過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將攜帶衛星的航天器送到八十公里的高空后,再啟動電磁型推進系統。

通過切換飛行模式,三臺電磁推進發動機再輸出龐大的推力將飛行器送到近地軌道上。

然后直接將衛星丟下來就可以了。

而衛星里面也會有功能芯片、高度定位器等東西,在檢測到高度后,會通過光帆和小型的電推進發動機自動進行修正高度,保持運行。

當然,這種簡陋的方式做不到穩定且長時間的讓衛星保持固定高度。

它可能會在近地軌道上劃出一道心電圖,位置時高時低的。

但在觸發高度預警后,電推進發動機會自動啟動,將高度拉回略高于正常水平的一點。

而且壽命方面也沒有精密衛星那么高,一般的通信和廣播衛星大概在五到十年內。

而韓元對自己送上去的衛星要求是一年的時間。

一年后完成任務后你掉不掉下來已經無所謂了,不掉就更好,能維持一下通訊,掉下來了就補一個上去唄。

而且一架新型航天飛機一次能攜帶衛星可不止一個。

縱然他設計出來的航天飛機體型比米國的亞特蘭蒂斯號、奮進號之類的要小一些。

但能攜帶的衛星數量其實反而更多。

前者只需要將衛星送上去然后拋出來就行,后者是需要攜帶宇航員上天的。

這樣必不可免的,航天飛機里面就會浪費大量的空間來保障宇航員的生存活動。

后者不承載宇航員,底層的大部分空間都可以用來放置衛星。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