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第二百三十一章:吐血的各國專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一章:吐血的各國專家

第二百三十一章:吐血的各國專家


更新時間:2021年11月14日  作者:三寸寒秋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三寸寒秋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 
正文卷

正文卷

將明天制造需要的材料兌換出來準備好,安置妥當后,韓元回到居住室將這些天的工作資料信息記錄下來。

記錄完成后,韓元又從桌子抽屜中摸了一個裝訂好白色筆記本出來。

這個筆記本,是他用來記錄一些重要和特別的事情的。

比如之前第一次遇到材料問題時,獨立思考設計azo是鋁摻雜的氧化鋅材料。

比如pm級別的紫外光控制這種可以應用到光刻機上的技術。

這些能給他帶來啟發和靈感,或者他在過去中遇到的重要問題和獨立設計出來的東西,才有資格上這個本子。

很顯然,這兩天針對鈦鋁合金材料殘余應力測試的事件,足夠上這個小本本了。

這件事給韓元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醒了他科研工作的嚴謹認真,無論是面對什么事情的時候,都該認真仔細全力以赴。

將鈦鋁合金材料殘余應力測試事件的詳細過程和中間遇到的問題,以及處理方式記錄完整后,韓元才起身去準備晚飯。

木薯、豬肉、內臟、蔬菜。

自從注射第二支人體開發藥劑后,他發現自己的飯量一直在變大。

一開始韓元還沒怎么注意,但后面總感覺吃不飽的時候,吃完就餓的時候,他開始慢慢增加食物量。

三個多月下來,現在他一頓要吃掉四五個成年男子的飯量,名副其實的食物收割機。

也得虧他能自給自足,無論是肉食還是蔬菜水果都不缺。

這樣是放到第一次荒野求生的時候,估計早就餓死了。

雖然飯量增大帶了一些麻煩和困擾,但人體開發藥劑帶來的改變同樣是顯著的。

這三個多月下來,他的視力、聽力、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都在恢復。

沒錯,目前來說就是恢復而不是增強。

因為之前的韓元是有一些小近視的,雖然度數不高,只有一百度左右,但現在的確已經沒有了。

當初察覺到的這個的時候,為了驗證視力恢復了,半個月前他還專門返回過一次現實世界,然后去眼鏡店進行了測試。

檢測結果的確顯示他的近視已經沒了。

人體開發藥劑目前來說更像是人體修復藥劑。

只是不知道當身體全都修復成正常水平后,后面會不會有什么新的變化?

韓元從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能進化成迪迦一類的光形態生命。

但對人體的開發似乎可以期待一下?

畢竟現在的人類,其身體上仿佛有一道枷鎖一樣,封印住了絕大部分的潛能。

這就好像人類永遠都無法使用出自身全部的力量一樣,大腦能控制的,甚至還不到三分之一。

韓元以前看過一則新聞報道。

在1982年的時候,米國喬治亞州的一位母親,勞倫斯維爾·安杰拉·卡瓦略,抬起了一輛重達兩噸多的雪佛蘭羚羊車。

將壓在下面的兒子托尼解救出來。

而這類的新聞報道,好像并不少。

相同之處就是,這些人在危境的時候,能爆發出恐怖的力量。

這一點在醫學上也有相應的論證。

就好像大部分人的大腦只能使用5左右,且肌肉只能使用20的力量一樣。

雖然體質不同,不同人的使用程度自然不同,但總體而言,人類做不到對自己身體百分百的掌控。

“或許過幾年,等到人體開發藥劑完全被吸收利用后,自己可以完全的控制自己的身體?”

韓元腦海中閃過這樣一個念頭。

搖了搖頭,不再想這件事,他將桌上的飯菜迅速吃光后收拾一下帶上了學習勛章。

今天要開始學‘鑭化鎵硅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相關的知識信息了。

掌握了這個,制造飛行器的主體材料和零件的知識信息就基本差不多了。

剩下的,就是漢語智能編程。

無論是飛行器整體也好,還是‘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也好。

都是需要控制程序的。

而這個控制程序,在能使用漢語智能編程來編寫程序,他自然會使用這個。

等到后面這些東西播出來的時候,華國就能逐漸走向領先了。

畢竟后面的科技和設備,很多都是需要相匹配的控制程序系統的。

而這些東西,韓元是都準備使用‘漢語智能編程’代碼來進行編寫對應的控制程序的。

當漢語智能編程出來后,不用否認,華國百分百能抓住這次機會。

至于能領先多少時間,拿就要看動員力和學習能力。

而這些東西,誰都知道,在整個地球上,華國敢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一覺醒來,外面天光大亮,太陽都即將升起。

看到天色已然不早,韓元連忙起床。

昨天晚上他第一次學習‘鑭化鎵硅薄膜太陽能薄膜發電板’相關的知識信息。

使用學習勛章用到了極限,一直到大腦扛不住后才停下來,今天醒來的,自然比較晚。

洗嗽過后隨便弄了早餐,吃完后韓元便開啟了直播。

虛擬屏幕展開,觀眾涌入直播間中,韓元帶著拍攝圓球朝著鋼筋廠房走。

“朋友們,經歷了長達一百多天的準備,制造電推進發動機的基礎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了。”

“今天開始,我將動手制造第一臺電推進發動機。”

聞言,直播間里面頓時歡呼起來。

主要是前面韓元將他們的好奇心吊起來了。

‘電推進無工質發動機’啊。

所有人都想看看是什么樣子的。

但說完理論后韓元根本就沒有任何動靜了。

前三個月升級工業設備不說。

在升級完設備后,眾人以為他會開始手搓發動機的時候,他卻一頭扎進了材料的處理上。

這一折騰又是十天,吊的眾人心里癢癢的。

媽蛋,終于要開始制造了!

一百天啊一百天,你們知道我這一百天是怎么過來的嗎?

我以前只想做個安安靜靜看直播的好人,現在?主播你給我死!!!!

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接近三分之一了,連發動機都還沒造出來,剩下的時間真的能將飛行器弄出來嗎?

可控核聚變電推進發動機恒星級宇宙飛船

不是我說,這東西造出來有什么用嗎?又不能用于宇宙航天,只能在地球上跑跑,還不如現在的飛機呢。

看到樓上的恒星級宇宙飛船,我突然想起銀河系了,光是銀河系就有十萬光年啊,即便是光速太空船,飛出銀河系要十萬年。

每當看這種一般人不太懂的東西,就總會有人質疑沒用。。。。。。。

宇宙實在太大,也不知道有生之年我能不能看到外星人。

外星人?主播不就是嗎?╰( ̄w ̄o)。

別說直播間里面普通觀眾了,就連各國的科學家一開始都被吊的心癢癢的。

不過和普通大眾比起來,這些專家和科學家們更具耐心。

因為他們知道材料是任何科技發展的基礎,花費一百天的時間來制造測試材料絕對是值得的。

這也相對證明了這個主播絕對有能力將電推進發動機制造出來。

至于時間,一百天而已,并不是很漫長。

事實上一樣新材料從研發到測試再到上市,這中間需要的時間可是好幾個一百天。

更關鍵的是,他們知道催也沒用,這名主播很明顯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在處理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會聽從外界的建議。

看到各種吐槽的彈幕,韓元也沒太在意,笑道:“這些事情只能按部就班的來做。”

“即便是時間不夠,也沒有任何辦法,因為前面的工作,決定了你后面的事情是否能展開。”

“電推進發動機提供推力的原理,早在之前我就已經和大家講過了,這里我就不再復述了。”

“今天要處理的,是‘電推進發動機’里面的‘離子電場’生成器。”

“離子電場生成器是電推進發動機的兩大核心零件之一。”

“其主要構成部件是兩大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三電極離子產生裝置’。”

“它的主要作用是連通電源,并制造出來一個高強度離子電場。”

“第二部分是是‘離子輸送裝置’。”

“至于作用,從名字上就知道,它主要的作用是為離子電場輸送離子。”

“包括將大量空氣輸入三電極離子產生裝置,以及將離子電場中生成的大量電離子輸出到后面‘熱磁電場’生成器中。”

“雖然‘三電極離子產生裝置’和‘離子輸送裝置’一共構成了離子電場生成器。”、

“但這兩個零件樣式卻完成不同,其制造和生成方式也完全不一樣。”

“大家看我手中的圖紙就知道了。”

說著,韓元將手中的兩張圖紙鋪開。

直播間里面的觀眾好奇的望向圖紙,正如韓元說的,兩個裝置的形狀完全不一樣。

‘三電極離子產生裝置’就像甜甜圈上面纏繞著無數的細線巧克力。

雖然用這樣的話語來形容一樣黑科技產品有點......

但從樣貌上來看,的確是最合適的。

而且第一張圖紙上的‘三電極離子產生裝置’并非一個,而是多個。

這些‘三電極離子產生裝置’從圖紙上看一共有六個。

六個裝置互相平行分布在兩邊,按照上小下大的順序排列著。

看起來就像是金字塔結構一樣,層層重疊起來的,中間留有細微的縫隙。

而‘離子輸送裝置’看起來則有點平平無奇了。

從圖紙上看,就是一個‘三’字,中間粗,兩邊細,不知道是什么材料構成的,圖紙上也沒寫。

唯一的特點就是‘三’字形狀的裝置間畫上了細線條,互相間是連接起來的。

至于具體是其什么作用的,用的是什么材料,原理是什么,圖紙上都沒寫。

看到這兩張圖紙,直播間里面守著的各國專家和科學家心頭血都快吐出來了。

這圖紙誰繪制的啊!

也太簡潔了吧?

除去圖案可以看的出來形狀,以及一些代表著長度的數字外,其他的什么信息都沒有。

這讓不少年邁的老專家學者們以及想要從圖紙上尋找一些信息的科學家們差點腦溢血直接被送進醫院。

不要求你將每一顆鉚釘的口徑和尺寸,用符合什么標準的材料,以及需要多少,到每一個功能模塊需要哪些設備,有需要配置多少人員來實現這些都列出來。

但你好歹多寫幾個字啊。

什么都沒有,他們還怎么學啊?

新書、、、、


上一章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