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第二千二百八十七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千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千二百八十七章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14日  作者:拉姆雷克撒  分類: 科幻 | 時空穿梭 | 拉姆雷克撒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托爾對背鍋這件事壓根沒什么負擔,或者說,他挺樂意這么做的。

因為托爾在他們之中雖然年紀算是最小的,可是最具領袖氣質……或者說,從小到大,奧丁和弗麗嘉都在有意無意的鍛煉托爾這方面的能力……當然,不算多成功。奧丁和弗麗嘉在托爾還沒出生之前,就對托爾有過非常詳細的規劃。

他們希望自己的兒子,是一個英俊、勇敢、沉著、聰明、富有責任感的孩子。

但事情總和計劃有一點點差別。

英俊……算英俊。

勇敢……托爾還不算勇敢的話,就沒人勇敢了,這貨就是個鐵頭娃。

沉著和聰明的話……老實說,弗麗嘉一直認為當初懷托爾的時候,是不是吃了什么東西,導致托爾發育有點不完全,腦子跟糊了水泥一樣,聰明不了一點,弗麗嘉和奧丁都是少見的聰明人,特別是奧丁,別看他一副暴躁老哥的模樣,實際上這老家伙從來都不蠢,蠢貨可當不了暴君!

在歷史中有一個很多人都能看出來的一個特點,無論是明君還是暴君都是聰明人,例如最鮮明的兩個對比,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其中的楊廣是知名的暴君,而李世民是知名的明君,但是這兩個人都是聰明人。隋煬帝楊廣不僅僅是歷史中的君主,同時他也是當時十分有才華的詩人,在《全隋詩》中收錄了他40多首詩,可以說他作詩的才華十分的突出,但是他之所以被稱為暴君不是因為他因為寫詩而荒廢了朝政,而是他太想勤政了,導致了國家承受不了他的“勤政”,于是在他的統治下,很多人官逼民反,最終導致了隋末農民大起義,而后來他的才華被他的暴政所掩蓋,以至于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個暴君卻不知道他是一個詩人。

唐太宗也是一個十分有才華的詩人,但是他作詩的才華被他的政績所掩蓋了,以至于他的統治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被所有人所熟知,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個詩人。

從某些方面去想,李世民和楊廣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兩個人都是十分有才華的詩人,兩個人都想在自己統治的時期做出政績,兩個人都非常的勤政,但是為什么這兩個人的作為在后世的評價有著天壤之別呢?

首先先看楊廣,他十分的想有所作為,但是,他太心急了,他在位的一開始就修建東都洛陽,修建長城,開鑿運河,同時為了向外展示自己國家的富足,不斷的四處出巡,每次出巡的人員就達到十萬之眾,可以想象,雖然楊廣十分的想有作為,但是他想做的太多,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時間有限,于是就想在有限的時間做無限的事情,于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運河被開鑿出來,東都洛陽被快速的修建出來,長城也被快速的修建,同時在對外展示國家強大的時候又過分的鋪張浪費,雖然他的作為表現了出來,但是卻沒能考慮到百姓的感受,其后果可以想象,百姓不得不反,當百姓出現叛亂的時候,楊廣的驕傲沒有了,他十分的害怕聽到這些消息,心里變得越來越脆弱,一直到最后的失敗。

李世民就不同了,李世民在楊廣這個先例中知道了正確用人才會讓統治長治久安,他所任用的人才有很多人在后來非常的出名,其中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徐世績等等,其中的魏征經常的給李世民找不自在,李世民卻沒有因為這些不自在而疏遠魏征,可見李世民是一個聽得進意見的人,而魏征也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意見,那就是:“‘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陛下以為可畏,誠如圣旨。”這也句話也協助李世民成就了“貞觀之治”。

實際上歷史上的明君大部分都是暴君!

史上著名的皇帝,我們大多都會想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甚至是成吉思汗、康熙大帝這樣的異族皇帝,這些皇帝都有一個共性:擅長權謀,即使是面對自己的親兄弟以及國家的肱骨大臣也毫不手下留情,可面對老百姓時卻廣施仁政、愛民如子,都在歷史上留下了盛名。不過,關于他們的負面消息也有不少,諸如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漢武帝的晚年大興土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宋太祖“陳橋驛兵變”、成吉思汗一路向西征服歐洲卻也屠城無數,使無數凈土變成了焦土。不得不說,他們是好皇帝,可也都有著廣為人知的污點。可有這樣一位君王,他在歷史上留下了極好的評價,提起他,世人都知道他“仁主”的一面,可他的另一重身份,也就是“暴君”的那一面,卻鮮為人知。如果論權謀、論手段,在中國古代的皇帝里漢文帝可以說是無出其右,少有能與之比肩。

漢文帝是劉邦與母親薄姫的孩子,按他母親的地位來說,他最多只能當一個藩王。的確,他生下來的時候,就注定了不能當上太子,從小也沒有受到父親劉邦的寵愛。在他長大之后,父親更是直接將他發配到邊疆,為漢守邊。不過,或許也正應了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戍邊的苦寒日子里,他思考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上天也眷顧他,最終他當上了皇帝。劉邦算仁慈的了,在劉邦死后,呂后上任的日子里,一邊扶持自己的親生兒子漢惠帝劉盈,一邊鏟除異己,把非她親生的皇子要么給殺害了要么發配到邊疆,達到了自己專政集權的目的。在此期間,呂后還讓漢文帝到內地做藩王,漢文帝禁受住了誘惑直接拒絕了。漢文帝明白,內地的條件雖然要好得多,斗爭關系卻要復雜很多,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死于呂后的破壞,所以他選擇了繼續守在邊疆并以為大漢戍邊的理由回絕了呂后。

公元前180年9月10日,呂后剛剛薨世,大漢三股政治力量,外戚,軍勛元老集團和諸侯王集團發生火拼,結果就是,以軍勛元老太尉周勃和宗室朱虛侯功劉章為首集團達成協議,兩大集團突然發力誅滅外戚呂氏一族,呂后集團徹底退出政治舞臺。誅滅呂氏后,兩大集團自然就要開“分贓大會”。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怎么處理現在的少帝劉弘,劉弘自然不能繼續為帝,宗室里諸侯王何人為帝也是十分關鍵的問題,這里有一個前提,這個皇帝必須聽話,帝后一系不能過于強勢,軍勛元老集團是絕對不能再接受再出現一個呂后。逼少帝退位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周勃那句話:“少帝及濟川、淮陽、恒山王皆非惠帝子,太后以計詐名它人子,殺其母,養之后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后,用強呂氏,今已滅諸呂,少帝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侯賢者立之。”后少帝到底是不是惠帝的親生兒子,大伙其實都心知肚明。這真是大白天說瞎話不帶眨眼的,后少帝和濟川王劉太、淮陽王劉武以及恒山王劉朝等四個人都不是皇子,不合法。但沒有辦法,現在讓少帝繼續在位,軍勛元老集團和諸侯王集團沒有一個可以安心的,少帝的結局就是必然的,從周勃這一番講話也可以分析出,作為軍勛元老集團的首席大佬,他自然是政變后朝中頭號主事者。有人分析稱,周勃殺后少帝或者其他惠帝兒子長大后要替呂后一族報仇。但此事并不經得起推敲,因為一個不到10歲的小孩,遠比后來20多歲的漢文帝好控制。畢竟小孩無論是城府、能力、號召力等各方面都無法對權臣們構成威脅,現在后少帝已經是標準的孤家寡人。繼續讓呂后所立的小孩子當皇帝,少帝在位對軍勛集團的危險性并不大。

可見周勃為首的軍勛集團所說的理由并不成立,周勃也并沒有說實話,實際上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必須把呂氏一族徹底,完全,干凈地鏟除干凈。而作為呂后一體的少帝自然不能留。少帝既然被廢,從劉氏諸侯王中選擇皇帝就成為必然。還有就是,萬一有野心家擁立他少帝,功勛集團隨時都會萬劫不復。經過一番幕后操作,軍勛集團評估了諸王和外戚勢力后,相中了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劉恒到長安繼承皇位。

漢文帝入京,僅帶宋昌、張武等六人,公元前180年閏9月29日,代王劉恒在長安城中的代王府邸正式登基成為漢文帝,之所以在代王府登基,因為在未央宮中還有一個少帝,軍勛集團都不殺,殺少帝的人只能是新皇帝。接下來就是必須要立即完成的任務——清宮殺人。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一個長安城中不能有兩個皇帝。少帝和其余的惠帝兒子們必須要除掉,可是怎么除卻頗為令人頭疼。文帝對于功勛集團利用自己殺少帝的想法自然是一清二楚,但自己偏偏又沒有任何辦法,從漢文帝的角度,他絕不愿親自主導這件事情,因為無論說得再天花亂墜,這也是弒君。

可在軍勛集團們看來,我們把皇帝都送給你了,讓你殺個人怎么了,你只有殺少帝,才能證明是我們的人。但也不是沒有愿意給文帝當白手套的。齊王劉章的弟弟,東牟侯劉興居就說:“誅諸呂,臣無功,請得除宮,乃與太仆汝陰侯滕公入宮”。劉興居愿意出面干這臟事,就是為了向漢文帝表達一個態度,向漢文帝站隊。畢竟最初劉章可是呼聲最高的候選人。最后不僅沒能當得成皇帝,齊王在京城的主要支持者御史大夫曹窟也被罷免,失去政治生命。齊王一系遭遇了一系列嚴厲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劉章和劉興居自然要急于證明自己,因此殺少帝不愿干的臟事我愿意干,以此向皇帝表達忠心。劉興居愿意前往清宮,無疑是代表宗室的好人選,漢文帝對此也是求之不得,雖然如此,漢文帝還是不放心,于是又遣功勛集團代表汝陰侯夏侯嬰陪同前往,畢竟少帝也正兒八經當了四年的皇帝,不好殺。夏侯嬰帶兵進宮后,將少帝逐出皇宮。

史載:少帝曰:“欲持我安之乎?”滕公曰:“就舍少府。”乃奉天子法駕,迎皇帝代邸,報曰:“宮謹除。”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宮。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領南、北軍,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至今看來,讓人感慨,少帝結局不言自明,但廢少帝帝和誅殺少帝行為漢文帝肯定是不會插手的。夏侯嬰把后少帝趕出皇宮后隨即迎接漢文帝連夜進入未央宮。漢文帝立即拜心腹宋昌為衛將軍,張武為郎中令。就此文帝兩大親信掌管京中和宮中兵權接收并控制。當時長安京城的主禁軍就是南北二軍,北軍是負責守衛宮外長安城內的部隊,北軍指揮官叫中尉;南軍是負責守衛未央宮和長樂宮宮內殿外的部隊,南軍指揮官叫衛尉。漢文帝控制長安的兵權,也意味著文帝的皇位算是坐穩了。

劉恒的第一任妻子是代王后,雖然沒有留下任何記載,但可以確定是必然是呂后家族的成員,這屬于很正常的操作方式,而呂雉倒臺后,代王妃竟然消失了,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且代王妃的四個兒子也相繼在兩個月內逝世,對外宣稱病逝。劉恒能夠迅速撇清關系并進行切割,真的是殘忍,這也沒有辦法,這是向功勛集團納的投名狀。

漢文帝劉恒此人陰沉,殘忍,低調,心機重城府深,但能力又極為出色,雄才大略,他把劉邦逝世后呂后專權政治下混亂局面扭轉過來,為劉氏天下鞏固可謂是不可沒。是漢代“文景之治”的開創者,但這位君王真的難列明君行列。

弗麗嘉更不用說,她本身就以聰明著稱,實際上王后就相當于世俗社會中的首相,阿斯加德大部分政務其實都是由弗麗嘉處理的。

可偏偏這兩個人結合生下的孩子,居然是個榆木腦袋!

沉著更是沒影,這家伙脾氣暴躁的和奧丁有一拼,這倒是說明,奧丁的確是托爾的親爹。

相關


上一章  |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