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韓、少梁三國簽署‘小三晉同盟’,恰逢其會的秦王是首位知情者,甚至于,魏王還故意邀請秦王作為見證,這毫無疑問是為了威懾秦國。
秦王表面上不動聲色,口口聲聲表示臣服于魏國,但實際上……其實他也沒什么辦法。
內部,他秦國的二次變法才剛剛開始,無力抗拒魏國;外部,韓國與少梁已經圍繞在魏國身邊。
韓國,一個被稱為‘小魏國’的國家,除經濟與軍隊的斗志遜色于魏國,技術方面甚至勝過魏國,引領當代,唯有得到了韓國技術的少梁,可以與之一較高下。
在當世能穩贏韓國的,數來數去恐怕也就只有魏、秦兩國,齊國與楚國都十分勉強——除非齊國斥巨資,除非楚國發動傾國戰爭,其余趙、燕、宋、魯、衛、義渠就更別說了。
若對韓國的綜合實力做一個估算,韓國大抵具備魏國七成的實力,以韓國的體量來說,這也是相當了不得了。
而少梁這些年曾被稱為‘小韓國’,自變法以來經濟、軍隊大大增強,別看少梁曾一度被取笑連國內軍卒的甲胄都無法做到統一,東梁軍穿秦甲、元里軍穿魏甲、少梁奇兵穿魏武卒甲,仿佛東拼西湊才湊出了這幾支軍隊,但事實上少梁軍隊的戰斗力甚至要在韓國之上,與魏秦兩國的軍卒一共爭奪天下強軍的前三甲地位。
尤其是這些年鋒芒畢露的少梁奇兵,在三晉、西秦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魏武卒碰到都要忌憚。
再加上少梁擁有足以與韓國比肩的造弩、冶煉技術,只要有錢,只要有足夠的礦石,少梁輕松就能拉起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
因此秦王給予少梁的評價是,少梁的綜合實力差不多有魏國的一半水準。
不得不說這份評價其實是高估了,但不可否認,少梁確實具備讓人難以低估的實力,畢竟如今的少梁,是一個擁有兩萬騎兵、兩萬步兵、兩萬弩兵的國家,看看當今天下,有幾個國家能擁有兩萬弩兵?又有幾個國家能擁有兩萬騎兵?
也就是魏秦兩國作為少梁的鄰居,否則就算是換做齊楚,齊楚兩國的君主恐怕也會難以入寐。
這樣的三個國家組建了小三晉同盟,實力妥妥超過兩個魏國,秦王又豈會沒有壓力?
所幸目前魏秦兩國已經和解,相較秦國,應該是齊國的壓力更大。
沒錯!齊國!
魏王并非大度之人,時至今日仍沒有忘卻桂陵之戰與睢縣之戰,更沒有忘記當時派兵討伐他魏國的齊國,還有原本作為他魏國附庸國、后來卻倒戈向齊國的衛國。
既然小三晉同盟已經簽署,魏王立刻就要拿衛國開刀,齊國識相最好,不識相,那就連齊國一塊兒打!
沒錯,今時今日的魏王,就是有這份自信!
因此在簽署小三晉同盟的當日,魏王作為盟主,便提出了‘討伐衛國’的盟令。
至于效果如何,說實話效果一般。
東梁君很為難地對魏王說:“我少梁堅決支持魏國的霸主地位,但我少梁承諾不主動進攻他國,討伐衛國一事,恐怕不能參與……”
梁墨鉅子墨踐更不給面子,毫不客氣地指出:“此乃不義之侵略,我梁墨乃至少梁,恕不能認可!”
另外一邊,韓侯與國相申不害也表現地興趣缺缺。
韓國倒沒有‘不主動進攻他國’的原則,他連周天子的周國都敢打敢占,更遑論其他國家?
只不過衛國又不與韓國接壤,打下來又有什么用?——討伐宋國好歹還能混一個‘伐無道’的好名聲,討伐衛國能得到什么?
就算魏國將一部分衛國的土地交給韓國,韓國也鞭長莫及啊。
作為‘小三晉同盟’的盟主,魏王首次發號施令就遭遇這種反應,心下自是激氣。
好在除墨踐以外,東梁君、李郃、韓侯都表示會聲援魏國,甚至于,瑕陽君后來也通過講道理說服了墨踐:“此并非不義之侵略,而是懲戒背主之國。”
好吧,考慮到衛國當時確實是背叛了魏國,作為宗主國,魏國也確實有資格討伐衛國。
只不過這份資格,或者說是口實,事實上在之前‘魏齊互尊’時魏王就已經表示諒解了——沒辦法不諒解啊,畢竟當時齊國的田忌可是駐軍在衛國虎視眈眈呢,魏國若不屈服,相信田忌必然會發兵大梁。
當然了,只要魏國的君臣不提,這事又有誰知道?
總而言之,魏王那‘討伐衛國’的首項盟主令,最終還是在韓國、少梁的支持下通過了,至于執行方嘛,那就只有魏國一方。
當然,以魏國的體量,討伐衛國那叫恃強凌弱,基本上不存在戰敗的可能,更別說伐衛之戰,趙國也會參與。
至于韓國與少梁,兩國雖然沒有答應幫助魏國討伐衛國,但承諾幫助魏國抵制齊國——倘若齊國為衛國出頭,派兵相助,那么韓國與少梁承諾派一支精銳給魏國助陣。
魏王點名要少梁奇兵與韓國的弩軍助陣,兩國都答應了。
是故,雖然不算最圓滿,但魏王基本上還是滿意的。
九月十二日,魏王帶著瑕陽君、公子卬等人,啟程返回魏國,去準備討伐衛國的事宜。
同時向少梁辭別的,還有惠施,他結束了在少梁長達三年余的生活,準備回魏國擔任瑕陽君的相佐,待一兩年后瑕陽君從相邦的位置上退下來,正是接任魏相之職。
三十而立之齡接掌一國相位,而且還是魏國這種國家,能與之相提并論的,天下寥寥,也難怪以他的心智,亦無法掩飾發自內心的喜悅笑容。
回國途中,魏王笑著對瑕陽君說道:“寡人也不貪心,這次就給衛國留個濮陽,作為一個教訓。……最好在今年入冬之前結束戰爭。”
公子卬等人哈哈大笑。
誰都知道,濮陽乃至衛國的國都,而衛國怎么說也有十幾個城邑。
在剩下的兩個月內占領衛國全境,只給衛國留一個濮陽?
事實上,考慮到魏衛兩國的體量差距,這事還不是辦不到,當年少梁反抗地那般激烈,不也是三個月就險些覆亡么?
衛國的君主不比梁姬勇敢,臣子將領也不如東梁君、翟虎、李郃這等有能耐,又沒有東梁軍、元里軍、少梁奇兵這等精銳,拿什么死守?
搞不好一日一城,十幾天就能結束戰爭。
既然要在過年前結束伐衛之戰,那么就要派出精兵猛將,此時魏王率先想到的便是龐涓。
待回到安邑后,魏王問龐涓道:“寡人有意派你討伐衛國,不知龐卿意下如何?”
“愿聽大王調遣!”龐涓欣然答應。
畢竟眼下,他魏國簽署了‘小三晉同盟’簽署,而秦國又忙著變法改革,至少未來幾年來河東郡不會再發生戰爭,龐涓身為一位熟讀兵法的將領,自然更希望替魏國開疆辟土——雖說衛國是個軟柿子,挑不起龐涓的興趣,但可別忘記衛國如今的背后是齊國,一旦齊國派兵相助衛國,他說不定就能碰到那位曾在桂陵之戰中算計他的昔日同門師弟,孫臏。
別看秦國有嬴虔,少梁有李郃,但最最讓龐涓在意的,還是孫臏,尤其是孫臏曾帶給他一場敗績,一場令他萬分不甘的敗績。
龐涓的應諾讓魏王十分高興,當日便封龐涓為討伐衛國的主帥,而河東郡的郡守之職,則由魏公子卬擔任,畢竟魏公子卬是魏國少數與東梁君私交不淺,且一直以來對少梁也并未抱有敵意的臣子。
有魏公子卬在河東郡,河東郡與少梁的關系應該不會壞到哪里去。
相比之下,韓侯與申不害卻沒有急著返回國內,君臣幾人在李郃的邀請下,前去參觀了少梁奇兵的‘坑池駐地’。
秦王閑著沒事,也帶著嬴虔、甘龍等臣子一同去參觀了。
此時少梁奇兵的坑池駐地,除了有一半奇兵被派去協助墨造局修那條‘梁定直道’,與以往相比沒有什么不同,硬要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了許多戰馬,還有不少正在磨煉騎術的少梁奇兵。
自上郡一行后,騎術就被加入到了奇兵的訓練課程中。
一番參觀下來,兩位國君心情各異,秦王垂涎少梁奇兵而不可得,而韓侯……目前少梁的三千奇兵中,就有將近九百人是韓國的軍卒。
甚至于,這批韓卒還在上郡一行中掌握了騎術,這讓韓侯越發笑得合不攏嘴,心下暗道少梁夠意思!
要知道為了得到訓練騎兵的方法,魏國付出了三千五百套魏武卒的兵器與甲胄,秦國付出了五千匹戰馬,而韓國沒有任何付出,在順帶訓練韓章、暴鳶等人時,順便讓他們掌握了騎術。
這等盟友,真可謂是良心盟友,不枉費他韓國昔日冒著極大風險,將少府的技術交給了少梁。
不過鑒于秦王都在身旁,還用羨慕、渴求的眼神直勾勾地看著那些少梁奇兵,韓侯與申不害終究還是克制住了心中的歡喜,免得那位秦王看了不爽。
此后又過兩日,韓侯、申不害一行也告辭回國去了,至于韓章、暴鳶等九百名韓國奇兵,君臣二人倒也沒急著帶走,畢竟他韓國目前內外局勢穩定,也沒什么用到奇兵的地方,還不如讓這些繼續在少梁訓練,畢竟他韓國可沒有這種氛圍,再者韓章、暴鳶也還太年輕,還無法擔任韓國奇兵的統帥。
等過些日子,等到他魏韓兩國討伐宋國,或者接下來征討楚國時,再召回這批奇兵也為時不晚。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