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八三六章 結束or新的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三六章 結束or新的開始

第八三六章 結束or新的開始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16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復興十年的閱兵,非常壯觀,那愛華有些郁悶,他們裝甲車部隊沒有能夠參加。

這個曾經在草原朝不保夕的小牧奴已經成為了戰車部隊重要的指揮官。

沒有戰車的閱兵依然是非常的壯觀。

從新京夏宮前面經過的軍隊總數超過了五萬人。

另外還有巨大的飛艇從上空飛過。

這給前來參觀的群眾以及外國友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包令看著頭頂上鋪天蓋地的飛艇,心里五味雜陳。

這些飛艇要是全部飛到倫敦的上空,那么絕對是一場災難。

歐羅巴人也在全力發展飛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但是無論是個頭、安全性還是續航能力都比復興軍差的太遠。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歐羅巴各國都開始習慣于模仿復興軍,追趕復興軍。

復興軍的新東西只要一出來,他們就開始學習模仿。

但是復興軍的技術更新得實在是太快了。

這讓各國本就已經有些緊張的財政更加的緊張。

加上這幾年,各國都在海軍上你追我趕。

大家都在制造更大更強的戰艦。

軍備競賽的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即使你清除地知道它的危害,也不可能停下來。

直到有一天,大家都堅持不下去了,那么就是拉出來打一架。

將當初積存的軍備全部消耗掉。

復興軍重點研究院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十家。

這十家研究院涉及了各個領域。大部分都有董書恒的參與。

他們不光負責各自前沿領域的研究。

還要擔任一定的教學任務,每一座研究院又是精英匯聚的書院。

這里匯聚了全世界最頂尖的人才,擁有最豐富的研究經費。

這讓復興軍在科技創新上一直遙遙領先。

這次大閱兵的一幕幕被錄制成電影,在整個共同體內部傳播。

董書恒的高大形象也銘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復興十一年,33歲的董書恒完成了交接。

不過他暫領總統的職務。

魏玉祥當選總理,開始主持內閣的工作。

隨即董書恒遷到了位于金城的共主府辦公。

剛剛上任的魏玉祥大感輕松,似乎自己頭上少了一座大山。

心中的一些執政想法也可以大膽的施行。

但是他的第一個挑戰就來自董書恒。

因為董書恒要對復興銀行進行改制。

復興銀行改為共同體銀行,負責整個共同體的貨幣體系。

董書恒將這個銀行的控制權以股權的形勢分成若干份。

由幾個主要的國家和共主府掌握大頭,剩下的分給那些小國。

這個銀行的董事會和股東會,一下子變成了一個龐大的議事機構。

而在此之前,這個銀行是本土控制的。

魏玉祥自然不想這樣。但是他又怎么爭奪得過代表大多數人的董書恒呢。

緊接著董書恒又開始對書院和科研機構下手。

他在金城、滬上、夏威夷和星加坡四地建設四所隸屬于共主府的大書院。

這四所書院面向整個共同體招生。

在科研方面他成立了共主府下屬的皇家研究院。

能夠經過選拔進入皇家研究院的院士,都能夠獲得董書恒冊封的終身爵位。

而且他們還能夠得到董書恒名下近乎于天文數字的研究基金的支持。

這一下就挖走了本土研究所大量的人。

同時也制造了兩個科技上的競爭對手,本土的研究所和皇家研究院成為了這個星球上最主要的兩個科研對手。

他們最后形成了兩個科技發展流派。

對于魏玉祥來說,這是本土的損失。

但是董書恒的視野已經放在了整個共同體。

他知道這樣一個松散的共同體不會因為自己這樣一個精神上的存在,而穩穩地長久地聯合在一起。

要讓這個龐大的勢力一直延續下去。

需要從科技、經濟、思想和文化等方面入手。

當大家發現,自己的科技發展離不開共同體,所有的民眾都有共同的文化信仰,對共同體都產生了思想上的認同。

再加上經濟上的相互依賴。

這樣誰又還敢脫離共同體呢。況且在外部已經沒有哪個敵人還能夠對共同體產生威脅。

歐羅巴人自己內部之間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呢。

復興十二年,董書恒來到新鄭州城參加了北阿米利亞大陸的停戰協定。

停戰談判主體是加華、科曼奇酋長國、聯邦政府和聯盟政府。

大嚶帝國和復興軍本土作為利益相關方列席了會議。

不過董書恒竟然親自參加了這個談判。

這出乎了各方的意料。

最后經過半年時間的談判。中間還夾雜著幾次重要的戰役。

終于各方達成了一致意見。

并非是利益得到了滿足,而是南北雙方都打不下去了。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經濟都已經崩潰。

饑荒和瘟疫加速了人口的凋零。

原本南北雙方加在一起三千多萬人口,現在只剩下一千多萬人。

稍微有一些積蓄的白人都遷移到了加拿大省或者是歐羅巴的本土去了。

這是米利堅自成立以來第一次人口外流。對這樣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國家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亞伯拉罕在華盛頓被被不滿的民眾刺殺,更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南方也好不到哪里去,幾乎能賣的東西全都賣掉了。

甚至連關稅的權力都賣給了弗蘭西。

大量黑奴逃跑或者被殺死,使得土地荒蕪,無人耕種。

讓他們賴以生存的原材料出口斷絕。

最后的贏家無疑是加華。

稱為了共主的直轄領地之后。

董書恒在這里分封了大量的爵位。

地方上的管理也相對比本土自由。

這讓本土很多有錢有勢的人遷移到這里。

帶來了移民的爆發式增長。

也讓加華的財政變得更加的充盈。

原本加華軍隊控制的明尼蘇達、衣阿華、堪薩斯、密蘇里、威斯康星、伊利諾伊等州全都投票加入了加華。

聯邦政府又將印第安納和密歇根以兩千萬華元的價格賣給了加華。這筆錢成為他們戰后重建的費用。

南方聯盟子直接解散了。除了東部的幾個州還在。西部的德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等州紛紛獨立。

最后北方的俄亥俄劃給了科曼奇酋長國。

這酋長國正好夾在了加華和聯邦之間。

這樣北阿米利亞大陸就形成了一強眾弱的局面。

加華沒有得到在大西洋的出海口,嚶國人最終也承認了這次談判的結果。

他們也擔心繼續打下去,會將戰火蔓延到他們的加拿大領地。

復興十五年,經過了多年的醞釀之后歐羅巴的內部幾大強國終于達到了極限。

導火索是西班牙國王的人選。

原本是來自德意志的一位王室接任西班牙國王。

但是拿三并不同意。

他們入侵莫西哥的戰爭雖然勝利了,但是扶持起來的傀儡國王卻被推翻了。

最后白忙活了一場。

拿三也將視野轉移回了歐羅巴。

拿三的霸道舉動引起了已經崛起的普魯士的不滿。

一場大戰就此爆發。

復興十六年,德意志聯邦的軍隊攻入弗蘭西境內。

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登基稱帝。

然而這一次,拿三逃到了南方,戰爭并沒有沒有結束。

原本支持普魯士攻擊弗蘭西的大嚶帝國一看普魯士這么厲害,短時間內就擊敗了強大的弗蘭西。

突然間就變臉了。

公然慫恿自己的盟友沙俄對德意志帝國展開進攻。

董書恒以共主的身份召開共同體大會,討論歐羅巴的戰事。

因為德意志一直是大華夏圈的盟友。

復興十七年的夏天來到,唐努烏梁海的草原一片郁郁蔥蔥。

突然之間,一陣轟隆的聲音傳來,那聲音比幾萬匹馬一起狂奔還要有氣勢。

煙塵遮天蔽日,那愛華站在戰車之上,望著西邊一望無際的草原。

他得到的命令是一路向西,在冬季來臨前進入東歐大平原。

董書恒的鞭子這次要甩到歐羅巴。

復興軍的盟友正在承受東西兩線的夾擊,他們必須要采取行動。

這又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

(全本完)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