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鹽商第八三五章 巡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清朝做鹽商 >>回到清朝做鹽商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三五章 巡視

第八三五章 巡視


更新時間:2022年09月16日  作者:獨孤賞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獨孤賞月 | 回到清朝做鹽商 


獨孤賞月:、、、、、、、、、

因為復興十年十月份有一場重要的慶祝活動,所以董書恒將他環大華夏圈的計劃提前到了復興軍九年的年中。

他的行程沒有遠近親疏,就是按著太平洋順時針走。

這次出行,董書恒選擇乘坐軍艦。

這是復興軍建造的第一艘高速裝甲巡洋艦,設計的靈感是董書恒對后世戰列巡洋艦的記憶。

高速加重點防護加上大口徑的艦炮。

這艘軍艦目前來說基本上是無敵的存在。

第一艦隊的主力艦大部分抽調出來跟著全程護駕。

一個整編陸戰旅隨著船隊行動,另外還有總統府的內衛。

同行的還有一個文官團隊。

他們大都是董書恒挑選出來的共主府班底。

姜玉欽已經不在董書恒身邊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張孝達的二十幾歲年輕人。

此人并非出自淮海書院而是岳麓書院的畢業生。

但是進入行政系統之后表現非常出色。

后來調到侍從室工作,之前曾擔任了一段時間姜玉欽的副手。

后來姜玉欽轉到地方工作,他就接替了姜玉欽的位置。

另外這次出行的總負責人是李少荃。

他從次大陸回來之后也進入內閣中書工作。

但是現在卻是董書恒內定的共主府官員。

另齊彬也將進入共主府,但是并非是做官員,而是擔任董書恒的家佬之一,管理董書恒的家族事務。

在半島和扶桑,董書恒身著精心裁剪的華麗漢服。

其中吸取了一些古代皇袍的因素。

那些半島和扶桑的百姓就像朝拜神靈一般跪拜他。

就是那些國王、大名見了董書恒都要行大禮。

這些禮節都李少荃帶人制定出來的,已經提前一部跟當地的人做了交代。

接下來,艦隊到了加華。

加華的地位比較特殊,這里將是共主的直轄領地。

當初董書恒就已經提前做了布局。

董書恒的共主府就建在金城。

這里將改名為炎黃城。

現在這里由劉明遠在主持工作,他是董書恒的大家佬。

而大量被董書恒選派到共主府的人今后也將遷移到這里工作、生活。

董書恒最終還是沒有完全將自己共主府放在本土。

這樣本土就能夠走上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

按道理,藩屬國只要不發生戰爭,那么他董書恒是沒有權力去管藩國的內政事務的。

哪怕是藩屬國的政府更迭了,只要他還遵守大華夏共同體的公法,那么董書恒就不會干預。

這是董書第一次來到阿米利亞大陸。

在密西西比河東邊,南北雙方的戰爭還在繼續。

已經進入1864年,打到現在,南北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竭。

這場戰爭已經造成包括平民在內幾百萬人死亡,而且這其中大部分都是青壯。

加華雖然也參加戰爭,但是并沒有盡全力,他只要對付北方軍的西部軍團。

北方軍的主力在華盛頓的南方。

就在今年南北雙方遇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

雙方都出現了饑荒。

位于西部地區的加華,背靠著整個大華夏圈,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

而且加華還能向南方各州輸送大量的商品。

作為商品的中轉基地,新鄭州城現在已經膨脹成一個擁有十幾萬人口的大城市。

在整個中部地區都算是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了。

南方從弗蘭西人那里獲得的貸款有很大一部分都花在從加華購買物資上了。

這從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加華工業經濟的發展。

董書恒來到金城參觀了建設當中的共主府。

他的這個身份前無古人,所以起了一個天下共主的名號。

簡稱天主聽起來有些奇怪,還是叫共主比較自然一些。

離開了這里之后董書恒繼續向南,訪問了中阿米利亞的幾個小國。

現在除了布拿馬之外,其他的幾個面向太平洋的小國也都自己主動加入了大華夏圈。

因為他們的位置,不加入大華夏圈,他們根本就是生存不下去。

緊接著是東華,東華也是大華夏圈的大國,在地位上與本土是一個等級。

董書恒準備在藩屬國大會中設置一個理事機構,由幾個較大內部國家組成。

東華肯定有一席,本土也有一席。

另外幾個他還沒有選好,像是南華這樣的地方還沒有發展起來,等他發展好了肯定也有一個席位。

整個大華夏共同體今后肯定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

大國和小國之間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

有些事項可以按照一國一票,有些可能就要按照實力說話了。

董書恒今后作為平衡者其實還是要依靠這些國家。

加華和南華都是他能夠控制的。加華是他的直轄領地。南華由西太公司控制,而他是大股東。

東華也是董家人建立的帝國,自然也會支持他。

東華、加華、南華加上本土,四個國家,還是不夠。次大陸那里可以將圣國給拉進來。

在東華,書同、書恒兄弟倆終于見面了。

董書恒對這個兄長很陌生,但是董書同眼中的弟弟卻沒有怎么變。

兄弟倆談了很久,可以說是促膝長談。

從整個共同體的未來發展,到整個家族未來的延續都有涉及。

董書恒還為東華做了未來的規劃。

他要讓東華做南阿米利亞的霸主。作為華人勢力向大西洋滲透的前進基地。

這樣東華今后至少能夠成為除了本土之外,大華夏圈的第二把交椅。

同時,東華也是董書恒為家族安排的后路。

因為東華的多民族結構,董書同家族作為華人和殷地安人的混血家族,最后反而在這個位置上會非常穩固。

無論是東華發展到什么地步,他們都需要這樣一個國王去平衡內部華人、殷地安人之間的關系。

接下來,董書恒沿著太平洋途徑東華的雙子島,也就是原本的紐西蘭島。

在南島他圈了一塊地方,準備建成自己的度假別墅。

島上對殘留殖民者的清除工作還沒有結束。

一部分原本分散在各地牧場的白人殖民者躲在山里面跟東華的駐軍打起了游擊。

這樣的戰斗也許還要進行很長時間。

各地還會出現零星的反叛和襲擾。

當然了,這些零星的殖民者造成的危害有限。

在南華,董書恒接見了陸順,董書恒很喜歡這個年輕人。

計劃中的南華國還沒有,這里還是西太公司的南華管區。

內部的安全由復興軍和公司的安保人員共同承擔。

同雙子島的情況差不多。

這里主要也有一些殘留的白人殖民者。

這些人躲在內陸地區,避開了第一波的攻擊。

在沙漠地區,他們還組織了游擊隊,躲到沙漠中的一些綠洲地帶。

時不時地出來襲擾一下。

這讓陸順非常頭痛。還是杜正文在原本悉尼的圖書館中找到了白人的筆記。

上面記述了這些白人殖民者是怎么在來到這里的三十年內,讓這里上百萬人口的土著減少了95。

即使是一種種族滅絕,這樣的效率也太高了吧。

他們發現那些白人殖民者的手段其實并不復雜。

南華島這里干旱缺水,主要的河流也都不長,只要控住了那些水源地。

那些殘存的白人殖民者早晚都要走向滅亡。

現階段,南華的主要任務就是接收移民,加強對南華地區的投資建設。

陸順現在是花錢花到手軟。

不過他的壓力也很大,這些錢可都是股東的錢,股東會派了專門的團隊過來監督陸順。

他雖然只是一個經理,但是他行駛的卻是一個總統的職權。

董書恒跟陸順聊了很多東西,還視察了南華城建設。

蘇霆專門從西邊的前線跑了回來,就是為了見一見自己的這位老東家。

當年蘇霆犯了錯誤,被趕出了衛隊。

但是董書恒依然幫他安排了一個好去處。

雖然他現在只是東華安保隊長,但是未來南華建國之后,他就是妥妥的陸軍總司令。

經過這一圈視察,董書恒發現了一個問題。

現在復興軍本土的發展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移民來帶動的。

當本土的建設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科技沒有大的突破的情況下,發展會進入一個瓶頸期。

這個時候通過移民,開發新的地區。能夠讓這樣的發展延續下去。

這實際上就是通過擴大規模來延續經濟的上升期。

比如說現在正在進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就是電氣化的運用。

當本土全部完成電氣化之后,那么在第三次工業革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就會進入到一個飽和期。

就比如修鐵路,當有價值的線路都修好了之后,再繼續修的話,就可能要虧本了。

這個時候就要出現經濟危機了。

但是現在復興軍還有一個緩沖。

那就是本土完成了建設之后,他可以將這些技術向整個大華夏圈擴散。

因為董書恒實行了貨幣一體化,所以這種發展帶來的紅利可以分攤給整個大華夏圈。

而通過移民拓邊,可以將這個范圍繼續擴大。

至少在未來的半個世紀內,大華夏圈內部都不會出現飽和的情況。

但是前提是這種外向型的發展模式能夠持續保持下去。

最危險的就是本土出現了反對這種普惠發展的苗頭。

要是本土倚仗自己是唯一大國的地位要是去吸整個大華夏圈的血,而自己卻不思發展,那樣就糟糕了。

董書恒這個身份的存在就是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

他時刻牢記自己現在追求的是所有華人的發展。

是要將這個民族給發揚光大。

因此即使是他卸任了總統一職之后,他依然要保持對本土這個最大實體的控制力。

因此他改變了當初的計劃。

他準備在滬上設置一個常駐的宮城,是為西宮。金城的宮殿稱為東宮。

這樣他每年有半年住在本土,半年住在加華。

能夠平衡兩塊大陸。

未來人類發展主要是還是在歐亞大陸和阿米利亞大陸。

只要華人在這兩塊大陸發展好了,未來主導整個人類發展的還是華人。

董書恒接下來來到了南洋地區。

這里的小國,無論是華人小國,還是土著人小國,無一不是歡騰一片。

這里因為地理的原因,小國林立。

董書恒也不想將這里整合出一個大國來。

成立了共同體之后,反而是大國更加難以管理,小國管起來要容易得多。

還沒有擔任共主,董書恒就已經感覺到了這些。

現在的本土,董書恒還沒有卸任,就已經開始有人拉幫結派了。

因為董書恒定下來選擇的方案。

聰明人都已經能夠從中看到機會。

魏玉祥已經從拉達克回來,他圓滿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回歸中樞。

他原本人緣就很好,再加上他外戚的身份,很多人都看好他,于是就在他的身邊從中樞到地方形成了一個小團體。

另外劉青北在復興軍中做的時間最長,他的身邊也有一群人,大都是以前董家的老人。

大家都知道,左季高是要退了,他這幾年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國內的大商人。

董書恒都有些猶豫,是不是要繼續將總統的位置再霸占著,這樣至少他能夠名正言順地將復興軍給控制在手中。

說白了,他還是身居高位的時間太長了。

高位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疑心病。

董書恒最后到了加爾各答,會見了次大陸各國的領袖。

不過他單獨見了石達開。

兩人進行了幾個小時閉門會談。

董書恒訪問完次大陸去錫蘭島看望了一下印度洋戰區的士兵,然后就啟程回國了。

他原本還準備去波斯和阿曼看看,然后乘坐通到波斯的火車回國去。

但是沒有時間了。

因為國內正在籌備的復興十年的慶典就要開始了。

這次慶典活動,復興軍上下都非常重視。

準備工作早在年初的時候就已經在籌備了。

而且這次有很多國家的都會前來觀禮。

當然這里面的國家大都是指歐羅巴國家。

因為共同體內部的國家肯定是要來的。而除了共同體之外,只有歐羅巴才有正經的國家。

其他的地方還真沒有什么正經的國家了。

現在的世界上只剩下兩個陣營,大華夏圈和歐羅巴。

阿米利亞可以看做被這兩個陣營瓜分。

米利堅、布西和格里納達可以算作是歐羅巴陣營。

剩下的全部都加入了大華夏圈陣營。


上一章  |  回到清朝做鹽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