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之間的爭吵不會影響雙方的感情,有時還會產生別樣的情愫。”
金斯寧被免除死刑,流放西伯利亞后,不列顛王國改變了對大齊的態度,英國首相將兩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比作“情人之間的吵鬧”,在他的牽頭下,眾議院高票通過解除了對大齊的貿易限制的法案。
自由繁榮的時代來臨。
倫敦報紙連續一周刊登“齊國的勝利”專欄,評論家們對免除金斯寧死刑高度贊揚,普遍認為這是齊國走向文明的里程碑性事件。
大齊成了英國最可靠的盟友,除了利益方面的重合,兩國的思維方式也趨同,用老喬治的話來說:
“我們將攜手走向文明的十八世紀三十年代”
可是,文明真的降臨了嗎?
不少人對此心存疑慮,須知大齊自創建之初便與文明漸行漸遠,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劉招孫和他的后代們走過太多的彎路。
無論是君主專制還是極圈主義體制都不能給大齊來到文明,不僅沒能帶來文明,每一次所謂改革都讓這片土地陷入更深重的災難。
既然老喬治信誓旦旦的說文明時代已經來臨,不如拭目以待吧。
好消息是寶驢公司虐待本國員工事件得到了妥善處理,敲骨吸髓的血汗工廠得到了列國的寬恕。
抵制、打壓不存在了,寶驢公司繼續在歐洲開展業務,根據相關部門評估,該公司將在景炎十四年也就是明年成為全球第一大馬車生產公司。
以后全球每三輛馬車中,就有至少一輛是寶驢公司的產品····
當聽到包驢馬車席卷歐洲厲害了我的大齊,無數在暗無天日的廠礦中揮汗如雨的齊國工人,挺起胸脯流下了激動的淚水,繼續加班加點敲打螺絲。
無論如何,一切欣欣向榮。
各個港口堆積成山的馬車開始運往歐洲各地,國內瀕臨失業的工人們得救了,千千萬萬人的工作保住了,停工多時的工廠恢復了生產,馬車公司股票連續上漲,大小股東們都喜笑顏開。
官員們都松了口氣,今年的生產計劃總算能夠超額完成。
另一些官員則先人一步,開始鼓吹大齊外貿天下無敵這種熟悉的論調·····
法蘭西戰爭進入尾聲,路易十四一敗再敗,最后蜷縮在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中。
凡爾賽宮除了有金碧輝煌的建筑,堆積成山的奇珍異寶,還有一座固若金湯的堡壘。
所有國家都希望畢其功于一役,徹底消滅路易十四和他的軍隊,將巴黎夷為平地,用大火來洗清這片土地的罪孽····
最終由誰來執行這個任務,各國之間產生了嚴重分歧。
經過一段冗長無聊的外交紛爭后,攻堅任務落在了齊軍身上。
“陛下,不可再增派兵馬到歐洲,否則只怕會產生更多的金斯寧····”
張廷玉的憂慮不無道理。
更多的通商口岸被開發出來,各省都享受到了對外貿易的紅利,軍頭們在賺到錢后立即擴軍備戰,更多的傳教士深入內陸,傳播他們的信仰。
凡此種種,天心城的權威逐漸崩潰。
景炎十三年三月初六日,皇帝在文華殿召見了內閣群臣,向大臣們施加壓力,促成倭國開發。
“倭國的開發應當盡快組織,我已照會英國、荷蘭等國大使,商議貸款三十萬億齊國幣,用于基礎建設。”
周圍鴉雀無聲。大臣們對開發倭國表現得十分冷漠。
這也難怪,無論是張廷玉還是岳中奇,他們對倭國的觀感都十分糟糕,他們中很多人都近距離觀察當年經營倭國慘敗的悲劇。至少在當下,任何理性的人,都會對殖民倭國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對一群農耕時代走來的仕人解釋殖民海外的重要性,顯然是不知好歹,劉帆也沒有說服這群老人的能力。
“陛下難道忘了太宗皇帝經營倭國的故事了嗎?遠的不說,就從袁崇煥經營長崎說起····”
劉帆打斷張廷玉,怒道:“袁少保還不晚嗎?什么算晚?是不是要從徐福東渡扶桑說起!”
張廷玉臉色漲紅,不再說話,其余人也都低下頭。
景炎皇帝見開發倭國得不到大臣們支持,只好退一步道:“如果諸位不贊成開發倭國,不如先委派些軍官士卒過去,替換先前的駐軍,為后面的大規模移民做好準備。”
“陛下是覺得目前駐守倭國的兵團有什么不妥嗎?”
劉帆脫口而出道:“在海外太久,該回來了。朕這次計劃增加駐軍規模,至少招募三萬名新兵,此事由國防部負責,擬定一個詳細方案,交給國會商議定奪。”
聽說要替換駐守倭國的軍隊,大臣們面面相覷。
皇帝的詔命總是這樣意出塵外,讓人捉摸不透。
年羹堯意識到這是一個擴大國防部權力的機會,準確說是擴大自己權力的機會。
目前駐守倭國的軍隊來自各省,兵權歸于各省巡撫總督,由于經略倭國長期入不敷出,所以各省早有撤軍的提議。
不過現如今皇帝有意加強倭國基礎設施建設,一位當下也不管其他人意見,大聲道:“陛下圣明,駐軍早該改換了,若建設得力,以后有了倭國這個市場,再不會發生列國制裁大齊這樣的事了。所以應當盡快派兵。”
五月初二日,一百多名軍官率領一萬名戰兵,以及數量相近的民夫、商人,踏上了前往倭國的路程。
他們從天津衛出發,首站便是長崎。
董邵偉也在其中。
董邵偉現在的任務不再是像在北美洲那樣四處驅逐原住民,而是要率領手下五百名工兵修建長崎鐵路,準確說是要修建一條環繞長崎的鐵路。
考慮到當地地勢險要,鋪設鐵路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當然,如果不危險的話,上邊的人也不會找到他,這個曾經在北美殖民地犯下嚴重錯誤的軍官。
董邵偉帶著這群工兵抵達長崎后,休整了三日,便開始建造鐵廠,進山伐木,運輸沙子,為鋪設鐵軌作各種物料的準備。
由于人手不夠,當地原住民自然就成了可靠的勞動力。
當董邵偉了解到那些住在深山中的長崎“野人”個個生性兇悍,不易馴服,不由感慨道:“轉來轉去,還是要和野蠻的原住民打交道,這或許就是天命吧。”
不管如何,建設鐵路所需的鐵軌、枕木、砂石和其他物資都一一到位了,工程終于開始。
伴隨列國貸款的到來,各行業人才也紛紛來到這塊不毛之地。
八月初,解放天心城組織成員滲透到了長崎,并開始立即傳播相關理論。
董邵偉對這群人沒什么好感,他在天心城時目睹過幾次他們游行示威,董帥對戰友金斯寧的觀感不佳,這個昔日一起扛過槍的同袍,如今成了帝國政壇上的一個跳梁小丑。
當董邵偉發現這群人開始向鐵路沿線的工人們宣傳所謂的“大同國度”思想時,這位殺伐決斷、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將軍立即下令將這些人逮捕下獄,同時向這些從西伯利亞遠道而來的人們宣布:
“你們將受到“穴吊”刑罰,這是當年德川幕府對付天主教徒的酷刑,據說沒有人能夠停住,本帥要看看,你們的信仰是否比那些天主教徒更加虔誠。”
戰兵們將金斯寧的信徒們挨個帶到溫泉池邊,強迫他們看著滾燙的池水濺起泡沫,希望他們在嘗到皮肉之苦前能放棄對金斯寧的追隨。
然而不等士兵們說完游戲規則,所有即將接受穴吊酷刑信徒都在第一時間屈服,爭先恐后跪地求饒。
董邵偉警告他們說:“念在我從前和金斯寧一起扛過槍的交情上,這次不殺你們,下次再敢來長崎搞這些邪門歪道,老子把你一個個吊起來,讓你們品嘗品嘗倭國的穴刑。。”
信徒們臉色慘白,悻悻而去。
在天心城,劉帆覺察到自己的生命正在步入倒計時,他不確定國內有多少民眾支持金斯寧那套理論。
景炎十三年年底,齊軍“正義兵團”攻克凡爾賽宮,歐洲戰事終于結束。
走投無路的路易十四向列強無條件投降。
英國人建議將路易十四處死,用法國國王自己發明的鍘刀。
最后,景炎皇帝好心收留了這個可憐的法國人。
劉帆在養心殿接見了失魂落魄的路易十四,側臉望了眼擺在御案上的左輪手槍,俯身對法國戰俘一臉慈愛道:
“從前我收留了彼得一世,現在又收留了你,我的臣民們聽說你和彼得一世不共戴天,所以他們很期待,你和這位俄國人能夠進行一場紳士之間的決斗。”
出于捍衛自由與文明考量,齊國人和不列顛人一起瓜分了先前法蘭西占據的部分北美殖民地。
新的殖民地為大齊提供了豐富的原料:
數以萬噸的咖啡、大豆從溫暖濕潤的南方種植園運送回大齊,在沿海工廠經過加工后,再作為商品銷往歐洲、朝鮮、安南。
臺灣總督鄭安福介紹起島內近期的貿易形勢,數以萬噸的香蕉菠蘿爛在了港口,失去收入的果農不斷鬧事,民怨沸騰····
好在帝國及時改弦更張,恢復了與歐洲列國的友好關系,島內的水果生意這才漸漸恢復正常。
景炎皇帝勉勵這位鄭成功的曾孫要繼續努力,并保證這是反對派最后一次反撲。
“自由和文明,已經來到這片土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了。”
他這樣對臺灣巡撫說,也對自己這樣說:“文明就要來了。”
相關
__穿越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