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都王國一戰,西域諸國都有探查。
這是大秦帝國第一次在西域樹立無敵的威名。
章邯鎮守西域那段時間,西域諸國雖然都順從大秦,但心里還是有些不服氣。
但大秦每一次在西域作戰,都會有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種族,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西域諸國從那時候開始,就知道了大秦招惹不得。
他們雖然是禮儀之邦,但發起狠來,動輒亡國滅種。
對大秦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
在西域諸國的王室眼中,大秦的強橫,早已經突破了自己的認知。
可凱爾莫罕一戰,再次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神話一般的戰績,告訴他們,之前的那幾次戰爭,大秦只是鬧著玩的。
細思極恐,他們才悚然驚覺。
之前大秦在西域搞事的那三次,實際上根本沒有動用秦軍精銳。
章邯率領的全部都是沒有上過戰陣的生瓜蛋子。
打薩迦人那一次,全程都是匈奴人在出力,秦軍只是最后做了一下收尾工作。
至于滅樓蘭,動用的甚至不是大秦精銳軍隊。
從始至終,所有人都沒有見過真正的秦軍精銳,到底戰力幾何。
此刻,他們見識到了。
這一戰過后,所有人才后知后覺。
原來自己想象力的上限,才特么是秦軍戰力的下限。
本都王國強不強?
或許在大秦眼里,本都王國和西域諸國一般,都是蕞爾小國。
可在西域諸國長久以來的印象中,本都王國是實打實的區域強國。
百余年前,本都王國強勢崛起。
安提柯王朝滅塞琉古,確立本都王國如今的疆域。
要知道,當時的塞琉古,最鼎盛時期,人口突破了一千萬。
就這樣,還是被安提柯王朝覆滅。
而兇猛的安提柯王朝,又被米特拉達梯家族推翻。
在這種橫跨亞歐,人口數千萬的國家面前。
西域諸國,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寶寶。
但這樣的國家,被趙昆一戰打斷了脊梁骨。
安提柯家族的領地,讓趙昆趕往西方的匈奴人強硬霸占。
此舉,相當于是在本都王國身上割了一道無法愈合的傷口。
即便如此,本都王國連個屁都不敢放。
這次本都聯合迦太基一起作死,徹底惹惱了大秦。
秦軍西政,第一戰就把本都王國打得跟死狗一樣。
接下來的戰爭走向如何,用屁股想都能知道。
西域諸國坐不住了。
不管之前有任何心思,此時的他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
一定要抱好秦國的大腿。
前幾日,大宛國王傳信西域諸國,在大宛王城一會。
作為大秦在西域最忠實的舔狗,以前在西域名不見經傳的大宛,這些年來已經隱隱有了西域諸國之首的意思。
尤其是凱爾莫罕城一戰之后,大宛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
以前,大宛王說要諸國開個會,絕對不是所有人都給他面子。
即便是來參加,也是派個國內的重臣而已。
但這一次,大宛王振臂一呼,西域諸國無有不從。
所有國家都立馬回信,不僅要來,而且大多數都是國王親自前來。
今日便是會晤之日,但大宛王卻一夜沒睡。
這半個月來,他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旁邊的桌面上,擺放著一張白紙,上面用大秦小篆,寫得密密麻麻。
這是大宛前任國王紫寡發回的信件。
只是,上面寫的內容,太過駭人。
大宛王知道,自己若是將這份信件提前公示,不用說大宛國內,即便是在西域諸國之中,也會引起軒然大波。
從他自己的本意上,其實也不太贊同紫寡的想法。
可紫寡的信件中,卻有著太多的東西,對于大宛王來說,是極大的誘惑。
“王上,諸國王室都已經到了!”
一個須發皆白,看起來起碼有六十余歲的內侍快步走進來,看到大宛王這番模樣,他先是一愣,隨后著急道。
大宛王擺了擺手,在幾名宮女的服侍下穿衣梳頭。
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大宛王怔怔出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通報的那個內侍,顯然很受大宛王信重。
在此期間,他一直說著話。
“在外面的,共有三十二國,其中有二十四國的國王全都親自到場,有七國國王身體不適,派王儲前來.”
內侍微微發紅的臉色,表明此時他正處在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
大宛王沒有問沒有派王室前來的一個國家,是那個。
他嘴角劃出一抹冷笑,沒有言語。
“王上,老奴活這么久,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熱鬧的景象。那些國王在外面都坐得極為端正,王上不到,他們都不敢交談飲水”
大宛很早以前就在國內推廣大秦的制度。
民間學秦語的進程比較緩慢,但王宮之中,平素交流已經全部替換為秦語。
如果不看長相,只聽聲音,幾乎要把這個內侍當做一個地道的大秦關中人。
聽著內侍的絮絮叨叨,大宛王飄忽的神色,在某一刻,突然堅定起來。
自己之所以在西域有一呼百應,隱隱成為西域諸國之首的底氣,從何而來
外面的三十余國,放在五年前,有一多半都不會拿正眼瞧一下大宛。
但如今,他們卻戰戰兢兢等著自己。
為什么
這一切,都是大秦給的。
之前,在紫寡與大宛王父子二人的努力下,大秦確實待大宛極為親善。
即便是大宛王,也說不出什么來。
除了因為國家所處的位置不合適,在一些事情上沒有競爭過同樣賣力跪舔的貴霜之外。
其余的東西,可以說,大秦能給的,都給了。
本來,大宛王已經心滿意足。
他很滿意現在的生活,抱緊了大秦的大腿,大宛就有了與大秦共存的底氣。
可這真的就是大宛的極限了么
大宛,可以擁有更多!
片刻之后,大宛王在一群護衛的簇擁下,快步來到王宮的議事廳。
推開金碧輝煌的議事廳大門,露出里面的景象。
所有剛剛還坐著的各國國王,在門開的一瞬間,都立馬站了起來。
所有人看向大宛王的目光,都是復雜之中帶著一絲討好。
大宛王目不斜視,快步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去。
他先環顧四周,發現自己左手邊有一個座位上,坐著一個頭戴氈帽的枯瘦老者時。
大宛王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你是何人?”
“回稟大宛王上,我是康居使者,康居王病重.”
枯瘦老者才說到一半,就猛然間被兩個身高體壯的王國侍衛架了起來。
大宛王面露厭惡的眼神,狠狠罵道:“今日西域諸國王室共聚,商討侍秦之事,康居王居然敢蔑視大秦,只是派遣一名使者前來?”
那康居使者雖然瘦弱,但性格卻頗為剛強。
在被拖到門口的這段路上,口中不斷怒罵。
才走到門口,他的嘴巴就被打得血肉模糊。
大門關閉,外面傳來康居使者的陣陣慘叫聲。
過了片刻,慘叫聲才逐漸停息。
廳內的其余人,臉色都有些發白。
他們面面相覷,不知道大宛王進門就將康居使者活活打死,是什么意思。
要知道,康居與大宛相鄰,如果說大宛抱上秦國大腿之后,乍然富了起來,論財富,已經遠甩康居國八條街。
但說起軍力對比,恐怕五個大宛都不是一個康居國的對手。
大宛王如此兇殘,難道不怕康居國找麻煩?
這時,才聽到大宛王冷笑一聲:“大秦上國西征本都,首戰告捷,諸位或許已經知道了。
但諸位可能還不清楚,康居國勾結本都梅塞羅家族,派兵意圖夾擊先鋒軍,被李信將軍打得全軍覆沒”
這個消息一出,議事廳內的聲響,猛然大了幾分。
康居國位于西域最北方,這個國家是西域諸國之中面積最大的。
但因為地理位置一般,國內生產以游牧為主,所以一直都很窮困。
大秦將領西巡時,康居王子吐羅契目中無人,被直接斬殺。
康居國對大秦有怨氣,所有人都知道。
可誰都想不到,康居國那個已經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國王,居然真的敢付諸行動。
凱爾莫罕城一戰的細節,到現在還沒有人清楚。
所以很多人暫時都不知道康居國居然還派人參與此戰。
不過,想到西征軍那神話一般的戰績。
康居國派出的軍隊是什么下場,自然不用說。
隨后,他們也明白了大宛王為什么會如此暴躁,進來就讓人將康居國的使者活活打死。
熟悉大宛的人都知道,大宛王非常仰慕大秦。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他自然知道。
但面對康居國這種叛徒,肯定就不用多說什么。
在座的都是各國國王,最不濟也是儲君,對于康居國的小心思,都是心知肚明。
派一個使者過來,無非就是想通過大宛王之口,向大秦轉述屈服之意。
但在他們看來,康居國的這種想法,未免太過天真了點。
大秦對招惹自己的國家,都從來不手軟。
背叛者
呵呵,真以為你康居國領土大,人口多,大秦就會放過你么
心里想著這些事情,諸國王室對大宛王口中說今天的議題主要是如何“侍奉大秦’這種事情,抵觸也小了許多。
果然,就聽到大宛王接著說道。
“大秦上國西征軍主力,在王賁將軍的率領下,此時已經進入康居國。王賁將軍傳來密信,他打算用十日的時間,將康居國梳理一遍!”
一位國王戰戰兢兢出口問道:“敢問大宛王,王將軍所說的梳理是何意”
大宛王嘴角露出一抹讓人心悸的微笑,他看了看那發問的老國王,然后又環顧四周。
“康居國不自量力,敢對上國大軍用兵,雖然并未造成任何損害,但也不是王將軍能夠容忍的,二十萬秦軍進入康居,總不會是閑逛吧!”
這話盡管沒有明說,但所有人都聽懂了,他們忍不住都倒抽一口冷氣。
結合大秦以往的行事風格,王賁的大軍去康居做什么,不言自明。
在場的,畢竟都是諸國王室。
他們立馬便想到,大宛王說這些的用意。
接到大宛傳信,要求他們前來大宛王宮會晤時,很多國家的王室都極其憤怒。
縱然你大宛這幾年抱大腿,在西域話語權甚重。
但你畢竟不是大秦,憑什么你讓我們來,我們就來
而且,還指名道姓,說最好是國王親來。
最重要的是,邀請人沒有一個邀請的態度,只是硬邦邦留下一句話。
不往者,后果自負!
這些國王之所以如此乖巧,主要還是因為這句話。
因為他們太清楚大宛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了。
這家伙雖然有些媚上欺下,但對自己的定位,一向有逼數。
放在以往,他是絕對不敢用這種語氣說話的。
大宛只不過是狐假虎威,其他國家心里更明鏡一樣。
一旦大宛哪一天,突然強硬起來了。
不用說,肯定不是大宛王自己作死,而是在代表大秦發聲。
這次大宛王突然召集他們前來,但又不說明是什么事情。
結合大秦西征軍的威勢,西域諸國的國王只能捏著鼻子來了。
反正來這里,大概率沒事,畢竟借大宛王十個膽子,也不敢對他們下手。
可是不來,那句后果自負實在是太嚇人了。
還以為這次又如同之前大秦在西域搞事的那幾次一樣,召集他們前來,只是恐嚇他們一番,讓他們保持對大秦的恐懼。
但聽到大宛王現在這些話,所有人都隱隱激動起來。
大秦在西域的行事作風,一向喜歡打一巴掌,然后再給一個甜棗。
而且,打完巴掌之后,絕對不會立馬安撫你,過很久才會讓你沾點好處。
這次,連巴掌都沒有,就要給甜頭了么?
二十萬西征軍進入康居國,按照大秦之前的行事作風,康居國十成十的是涼了。
康居國覆滅,那么大片的領土,給誰?
國內數百萬牧民,又該何去何從?
更不用說康居國王室數代積攢下來的財富了。
想到這里,他們自認為已經明白了大宛王召集這次會議的目的。
所有人都面帶微笑。
還以為這次跑來,會被大秦收拾一頓。
沒想到,居然還有這種‘排排坐吃果果’的美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