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天剛蒙蒙亮。
一道光線映射進云中城中。
只見整齊的秦軍,排好隊站在城外,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前方的馬車上。
嬴政和趙昆站在馬車上,看著城外歡送的百姓,以及邊疆的將領,笑著頷首。
“陛下,太子,
一路保重。”
韓信作為接替李信的九原將軍,第一個策馬上前,朝嬴政和趙昆,拱手行禮。
嬴政笑著道:“韓信,朕給你五年時間,務必將匈奴疆域,
納入我大秦版圖!”
“陛下放心,韓信定不負您所望!”韓信鄭重答道。
嬴政滿意的點了點頭,
又望向王離:“王離,隴西和羌族那邊,交給你爹去處理,你就安心的待在韓信身邊,多學學,多看看。”
“臣遵旨。”
王離拱手回了一句,忽又想起什么似的,道:“那我妹大婚的時候,我可以回來觀禮嗎?”
聽到這話,趙昆猛地抬頭,惡狠狠的盯著王離,心說你小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然而,還沒等他開口,一旁的韓信又補刀:“陛下,公子大婚,末將也想回來觀禮。”
“對對對,還有我們!”
韓信的話音剛落,
葛嬰,
彭越等人也跟著附和。
趙昆抬手扶額,
真相掐死這群長舌婦。
你們是多擔心本君娶不到老婆?
一個個這么著急?
就在趙昆暗暗腹誹的時候,嬴政笑呵呵的道:“趙昆大婚的時候,朕會大赦天下,到時候,會通知你們回來的!”
“哈哈哈,那就好那就好!”王離沒正形的大笑。
其余眾將,也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
趙昆癟了癟嘴,真不知道說什么好。
正在吃屎,駕馭馬車的周魁,小聲提醒道:“陛下,時辰不早了,該出發了。”
“好!”
聽到提醒,嬴政回了一句,然后再次抬手望向前方的百姓,大喊道;“云中的百姓們,朕回咸陽了,下次再來看你們,
再會!”
“陛下——!”
云中百姓聽到嬴政的喊聲,呼啦啦的跪倒一片。
嬴政見狀,
大為感動,
但也只是微微一笑,旋即回身進了馬車。
剛一進去,就聽車外傳來:“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昆創造的新名詞,成了這個新大秦帝國最特色祝福,嬴政很受用,百姓們朗朗上口。
一切都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不過,當趙昆鉆進馬車的時候,就看到嬴政一手拿著報紙,一手拿著放大鏡,笑呵呵的看著上面的內容。
“父皇,看什么呢,這么開心?”趙昆隨意找了個位置坐下,然后扔了一顆干果在嘴里。
嬴政抬頭看了他一眼,笑道:“你小子編故事的能力可以啊,朕什么時候拒絕你開放藏書了?”
“哎呀,這不是為了劇情需要嗎?”
“什么劇情需要?”
“就是你的人設啊,你始皇帝在大家心中是暴君,那暴君怎么能有求必應呢?”
趙昆說著,又拿起茶水嘬了一口,繼續道:“你拒絕了我的好意,大家不會覺得有什么,你一口就答應了我,大家會想,這怕是假的始皇帝吧!”
“呵。”
嬴政呵了一聲,笑道:“父皇會在乎他們想什么嗎?”
“父皇當然不在乎他們想什么,但輿論在乎啊,我們要引導輿論,就是要讓大家按照我們的思路去想,去發聲!”
趙昆解釋道;“一道我們的導向正確,會吸引一大波粉絲的!”
“有了粉絲基礎,黑的都能洗成白的。”
“將黑的洗成白的,目的是為何?”
“目的....”
趙昆想了想,道;“目的是樹立國家形象。”
“作為大秦帝國的門面,父皇必須高大,偉岸,這樣才能讓國家形象深入人心,畢竟接下來的報紙會傳入各國。”
“父皇不能有黑歷史。”
聽到這話,嬴政恍然明白了趙昆的思路,于是又道:“這么說來,確實需要洗一洗。”
“之前我就說父皇不懂引導輿論,要不然那什么天降異象,分分鐘給他搞成恐怖分子襲擊,讓國家人民譴責他們!”
“至于那些暗中搞事的跳梁小丑,絕對氣得他們七竅流血,寢食難安。”
聽到趙昆說的話,嬴政覺得頗為有趣,遲疑了一下,又笑道:“你小子聰明是聰明,就是整天說話不著邊,什么恐怖分子,那是諸子百家的陰謀!”
“父皇看得明白,卻沒有辦法遏制,所以才讓諸子百家猖狂,這次回咸陽,得好好收拾他們!”
“嗯,是該收拾收拾了!”
嬴政點頭,表示認可。
趙昆又繼續道;“科舉制度一出來,相信他們就要慌了,咱們先按兵不動,等他們跳出來!”
“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吧,我要去看看皇叔。”嬴政回道。
“嗯?”
趙昆愣了一下,道:“皇叔公的病情還沒改善嗎?”
“沒有,情況不是很好。”嬴政搖頭。
趙昆沉吟道:“我也去看看吧,如果有辦法醫治,那就盡力醫治他,畢竟我皇族的老人已經不多了,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說的倒是有理,那就一起去吧!”
嬴政點頭應了聲,便又拿起報紙查看。
趙昆沒再多說,掀起馬車車窗,看著不斷倒退的景色,陷入沉思之中。
與此同時,另一邊,咸陽皇宮,某座偏殿書房。
扶蘇最近很忙。
隨著科舉制度的推行試點,經濟改革,農業推廣等政策,相繼鋪開。
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扶蘇當家幾個月,深深感到了當家的辛苦。
此時此刻,他才明白嬴政的難處。
如今的大秦帝國,跟當初統一六國時,情況差不多,甚至有的地方,比那時候還差。
要不是常常與趙昆飛鷹傳信,他真要監不起這國了。
好在趙昆背后有始皇帝,有始皇帝縱覽大局,趙昆提出新奇意見,國內才逐漸趨于安定。
坐在書案邊的扶蘇,也拿起了最新報紙。
自從報紙發行,他就養成了讀報紙的習慣。
幾項政策頒布之后,朝中自然升起了一些議論。
有明智者揣摩當下頒布的政策,心中想到了許多。
讓全國有志有才之士來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為國效力。
那么此舉一定會影響到某些權貴階層。
而這也正是趙昆想要見到的效果。
扶蘇明白趙昆的想法,那就是絕不能讓權貴階層一直出現在朝廷之上。
否則時間久了,不容易控制,而且也容易固化階層。
趙昆不愿看到這樣一個結果。
扶蘇自然也不想看到。
當初商君變法,為什么會失敗,就是因為階層的固化,讓利益成了他們殺人的刀。
一旦階層開始固化,將會引起諸多的影響,到時又得亂起。
而且。
權貴階層勢力越大,對國家的政權就會越造成威脅。
雖說現在有始皇帝坐鎮,沒人敢放肆。
但為了以后的長治久安,必須要走一條新的道路。
歷史上篡權奪位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權貴一旦得勢,就會想要造反,篡奪皇位。
趙高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可這種情況,也不是能完全避免的,因為人心復雜,人性更復雜,你不知道那時候的人,會有哪種想法。
只能延遲這種情況的發生。
通過科舉來改變上層的結構,要讓上層的結構不斷發生變化。
雖說這種變化也可能造成一些動亂,但這種變化的時間,需要數十年才行。
如今的秦國會朝哪個方向發展,趙昆只能定一個思路,之后幾十年應該不會出問題,在扶蘇想來,只要基本盤不動,便不會出大問題。
這期報紙公布的內容,只是大概簡略的說了一番科舉制的作用。
后邊的一些細節,還得要撰寫出來,看看國內的反響。
如果情況不對,還得等趙昆回來處理。
想到這里,扶蘇心中一陣哀嚎,心說昆弟你怎么還不回來啊!
“秦王,左丞相求見!”
就在扶蘇愁苦萬千的時候,門外傳來一道通稟聲。
扶蘇愣了愣,旋即收斂好情緒,抬手道:“讓他進來吧!”
“喏。”
宮侍應諾一聲。
很快,陳平便來到了扶蘇書房。
“臣陳平,拜見秦王。”陳平朝扶蘇行了個禮。
扶蘇笑著擺手:“左丞相不用多禮,坐吧。”
“謝秦王。”
陳平笑著回了一句,然后找了個位置,堪堪坐下。
“秦王,臣剛剛得到消息,陛下和太子已經班師回朝了!”
“真的?!”
聽到陳平的話,扶蘇大喜。
陳平笑著點頭:“陛下頒布了一道政令,讓邊關的守軍,每五年輪換一次,此次輪換的新秦軍,負責駐守邊疆,而李信將軍的九原軍,則跟隨陛下班師回朝。”
“五年輪轉,倒是合情合理,這應該是昆弟提出的.....”扶蘇沉吟道。
“不錯,這確實是太子提出的。”
“昆弟還是那么有才,吾不如也。”
“秦王監國,百姓都念你仁德,秦王倒不用妄自菲薄。”
“呵呵。”
扶蘇笑著擺了擺手,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多談,又追問陳平:“左丞相來找我,應該還有別的事吧!”
“當真什么都瞞不住秦王!”
陳平笑著拱了拱手,又肅然道:“據羅網的人稟報,蕭何接連去了幾處別院,都是劉邦以前的舊臣,那些舊臣,目前還沒真心歸附我秦國。’
聽到這話,扶蘇臉色微微一沉:“這個蕭何,我剛向父皇提議他為左廷尉,他就如此作派,莫非還有反心?”
“反心倒不至于。”
陳平搖頭道:“他不敢跟太子做對,想來應該是別的事。”
“蕭何是個人才,我不希望他與劉邦舊臣走得太近。”扶蘇冷冷道。
“這.....”
陳平遲疑了一下,道:“如果秦王不愿,臣倒是有個辦法。”
“什么辦法?”
“將他們分開。”
“如何分開?”扶蘇疑惑道。
陳平不疾不徐道;“太子沒殺他們,一個是因為他們有些才能,二個是不愿造就更多殺孽,但他們不識時務,那就只能將他們分別調往別出,從微末小吏做起。”
“這樣一來,既顯示了秦王仁德,也沒有違背太子與劉邦的承諾。”
“嗯......”
扶蘇想了想,道:“這件事,我再考慮考慮....”
陳平見扶蘇優柔寡斷,暗暗嘆了口氣,點頭道:“那臣就先告退了。”
“好。”
扶蘇應了一聲,便目送陳平離開。
隔了片刻,他拿起報紙看了看,發現已經看完了,又翻開一本本奏折。
全國各處都報來了消息,大部分是壞消息。
有的地方還是有匪患,百姓餓死,沒糧。還有小規模叛軍余孽在搗亂.....
才剛批完一摞奏折,扶蘇就扛不住了。
他現在真佩服自己父皇,每天批閱數百斤奏折,還能堅持幾十年。
簡直跟鐵打的一樣。
“來人,喚蕭何來。”
“諾。”
扶蘇的聲音傳出,外邊的宮侍立刻應喏。
很快,一道急促的聲音傳來,應該是跑去傳人了。
攤坐在椅子上,抬頭望著屋頂,扶蘇又想起了陳平的話。
不是他不想分化劉邦的舊臣,而是想看看蕭何的態度。
他提議蕭何升職,其實是想將蕭何當自己人培養,如今蕭何與劉邦舊臣不清不楚,讓他心中不爽的同時,也有了一絲遲疑。
他不想用一個有二心的人。
哪怕這個人再有才。
扶蘇雖然仁德,但也不是沒有殺心。
一旦他確定蕭何別有用心,他會毫不猶豫殺掉蕭何與劉邦舊臣。
反正答應劉邦承諾的是他昆弟趙昆,跟自己有什么關系?
為了帝國的未來,扶蘇不想看到任何不利的因素。
特別是天下還未真正太平的時候。
就在扶蘇陷入沉思之際,門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以及一道通稟報聲:“啟稟秦王,蕭何蕭廷尉帶到!”
“讓他進來吧!”
扶蘇回過神來,大手一擺。
很快,蕭何便緩緩走進房間。
抬眼看去,卻見扶蘇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不由大感疑惑,小心詢問:“秦王,不知喚臣前來何事?”
“蕭廷尉來了,先坐下再吧。”
扶蘇面無表情的抬手示意。
蕭何心頭微動,小心翼翼的找了個座位坐下。
扶蘇低頭看了他一眼,皺了皺眉,旋即不動聲色的問道:“蕭廷尉,反賊同黨,按律該如何處置啊?”
“這.....”
扶蘇一句話就把蕭何整不回了。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