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四十二年,烏桓、鮮卑使團,陸續抵達云中郡城。
為了表現對中原皇帝對敬意,烏桓王和鮮卑王派遣的使團,足有上百人之多,這其中還包括了十八車貢品。
如此龐大的使團,自大秦開國以來,
從未有過,而且還是在匈奴和秦國交戰之際出使。
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明。
若匈奴與秦國作戰獲勝了,那搶占左賢王地盤的鮮卑和烏桓,便可以與秦國聯合對抗匈奴,形成攻守同盟。
若秦國勝了,那現在尊崇秦國,比勝了之后尊崇秦國,
更值得秦國重視。
反正,
無論哪一方勝了,烏桓和鮮卑,都不會吃虧。
在典客府的帶領下,烏桓和鮮卑兩國的使團,走過云中城最熱鬧的街道,前往云中郡臨時改造的云頂宮。
因為兩國使團奇裝異服,釋放引人矚目,所以沿途的百姓,對他們議論紛紛。
盡管他們聽都沒聽過烏桓和鮮卑這兩國,但也正因為對方的不出名,才讓他們感嘆秦國的強盛,即使秦國正在對外作戰,且勝負未知,
也依舊有國家來秦國朝貢。
這不得不讓他們懷疑,現在的秦國,
還是不是原來那個秦國。
就在百姓們議論紛紛的同時,
兩國使團陸續進入云中內城。
始皇帝在云頂宮接見了兩國使團。
兩國使臣在來中原之前,先學習了一陣中原禮儀,
對中原最高禮儀,情有獨鐘。
于是乎,在始皇帝接見他們的時候,兩個人不由分說的,直接行了個跪拜禮。
這讓云中郡的文武大臣,滿臉欣慰,覺得異族人也不是那么可恨。
始皇帝心中有些好笑,面上卻平靜地接納了兩國上交的國書,以及本次出使秦國的貢品清單。
待禮成之后,兩國使臣還代表各自國主,衷心祝福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特別的問候,不僅把云中郡文武大臣弄得一愣一愣的,就連始皇帝也有些摸不著頭腦。
好在陳平事先與兩國使臣接觸過,才解釋了他們的言行,乃自己受益。
而他這個強調,則是跟趙昆學的。
不過,始皇帝倒沒在乎這種小細節。
按照中原皇帝的慣例,接下了異國國書,
就得冊封異國首領,
而烏桓和鮮卑兩國,在冊封禮成之后,便正式成了秦國的藩屬國。
作為宗主國,秦國自然不能小氣,為了表達對兩國國主的重視,嬴政賞賜兩國,絲綢,瓷器,御酒等秦國特產,數百車。
面對如此厚愛,兩國使臣再次高呼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嬴政樂呵呵的吩咐典客府好好招待兩國使臣,并告訴他們,等匈奴事了,去咸陽再正式接待他們。
就如此,一場簡單且意義重大的外交事件,圓滿結束。
回到云中城郡守府,嬴政第一時間來到趙昆住處。
此時,趙昆正在院子與周魁研究野味。
這邊境地區,野味豐富,什么野兔子,野狍子,土撥鼠,應有盡有。
“公子,你確定這東西會啊啊啊的叫嗎?”
周魁歪著腦袋,打量眼前的土撥鼠,發現它傻傻的站在桌子上,東張西望,肥肥的肚子,看起來能吃不少東西。
卻見趙昆撓頭道:“我也不曉得,以前看視頻,好像能叫!”
“視頻是什么?”周魁更加疑惑了。
“說了你也不明白!”
趙昆搖了搖頭,道:“這土撥鼠先留著,別殺它,吃別的野味吧!”
“好,我這就去安排!”
周魁應了一聲,抱著土撥鼠,便離開了院子。
沒過多久,嬴政又來了。
他剛見到趙昆,就有些好奇的問:“那個萬歲萬歲萬萬歲是什么意思?”
“呵呵。”
趙昆笑了笑,扭頭望向嬴政:“父皇覺得是什么意思?”
“好像跟咱們的萬年有點像.....”
“本來就差不多,都是祝愿父皇您活到萬歲的意思!”
趙昆笑著道:“當初陳平跑過來問我,說什么樣的問候,能讓陛下眼前一亮,我就說了個萬歲萬歲萬萬歲,沒想到他們還挺懂事的,竟然真問候了您!”
“哈哈,你小子!”
嬴政也忍不住好笑道:“古往今來,哪有能活萬歲之人。”
“這可說不定,萬一父皇您成仙了呢?”
“成仙?”
嬴政愣了愣,旋即沒好氣的道:“你小子竟敢挖苦父皇?!”
“挖苦也不至于吧?”
“那你覺得,父皇能成仙嗎?”
“或許可以!”
趙昆咧嘴一笑;“到時候我就祝父皇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如何?”
“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嬴政呢喃了一下,點頭道:“聽起來倒不錯。”
“還不錯?您真當自己神龍教教主啊!”
“神龍教教主又是什么?”
面對好奇寶寶一樣的嬴政,趙昆果斷轉移話題:“其實烏桓和鮮卑兩國,都挺用心的,最少別人把秦語說清楚了,搞個文縐縐的祝福語,別人也說不利索!”
“也是。”
嬴政無奈的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這個說服。
不過,他又補充道:“祝福什么的,聽聽也就罷了,能來朝貢,便是最好的說明,大秦需要他們的臣服之心。”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我有點好奇父皇賞賜了他們什么。”趙昆興趣盎然的問嬴政。
嬴政看了他一眼,笑道:“你不是說他們是什么馬仔嗎?咱們先輩是養馬的,對馬都不錯,更何況馬仔。”
趙昆無語,總覺得始皇帝的腦回路有點清奇。
不過,始皇帝并沒在意。
卻聽他道:“比起烏桓和鮮卑進貢的東西,我大秦賞賜的,自然要豐厚許多。”
“那.....都有些啥?”
“就說了個大概,現在讓典客府去準備,相信他們會給出展現我大秦的風度。”
“賞賜東西還講究風度?”
趙昆面露疑惑,嬴政呵呵一笑:“那是當然。”
“在烏桓和鮮卑來之前,我就讓人調查了兩國的情況,烏桓缺糧食,我就賞糧食,鮮卑缺烈酒,我就賞賜烈酒,至于瓷器和絲綢,也會給一些。”
“這就是君王恩德?”
“你如此理解,也不假。”
嬴政看了眼趙昆:“之前你說要打開商路,這些東西到了兩國,兩國貴族肯定會喜歡,到時候互通有無,等同于打開了市場,能增加雙方的商貿往來。”
“這樣做,確實不錯。”
趙昆點頭表示認可,又接著問:“父皇還記得我說的避免金銀這類東西嗎?”
“記得。”
嬴政頷首道:“除了金銀之類的東西,賞賜清單里還有詩書典籍,秦律等等。”
“剛才我還說別人說話都不利索,父皇又賞賜他們書,這不是為難他們嗎,就那秦律,我看了都頭疼,父皇還讓他們看書,就不怕他們被逼瘋嗎?”趙昆忍不住好笑的道。
“胡說八道。”
嬴政瞪了眼趙昆:“烏桓和鮮卑也有人喜歡中原文化,否則他們也不會學習秦語,周禮!”
“他們學習,是為了讓你覺得他們重視秦國,并不是真想學。”
“不管他們是真想,還是假想,這些詩書,都有特別的意義。”
“什么意義?”
趙昆表情詭異:“父皇該不是想教化他們吧?”
“我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教化異族怎么了?”嬴政表情淡淡的反問。
趙昆聞言,有些無奈了。
看來,就算鮮卑和烏桓出使秦國,始皇帝對他們,依舊存有偏見,總覺得他們是沒開化的蠻夷,需要詩書典籍教化他們。
眼見趙昆不說話,嬴政又沉沉的道:“這些異族人,看似溫順,卻難保沒有異心,烏桓與匈奴相鄰,兩者習俗差別不大,同樣善于騎射,若給成長空間,很快會是第二個匈奴。”
此話一出,趙昆著實有些震驚,不由呆呆的看著嬴政。
卻聽嬴政又肅然道:“如果不能改變他們的風俗,眼下尊崇我大秦,也只是緩兵之計,等匈奴覆滅草原,而我們又無暇顧及草原的時候,他們遲早會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
“父皇的意思是,通過詩書典籍,讓他們變得溫順?”趙昆若有所思的道。
嬴政點頭,表示認可。
趙昆恍然明白,原來自己父皇早就從長遠考慮了。
中原王朝,根本不在乎那些邊緣部落,也沒興趣拯救他們,所謂詩書典籍,圣人教化,無非是他們變得更聽話,更容易控制。
這讓趙昆他想起了文成公主與頌贊干布,好像從那時候起,吐蕃就開始走向穩定,受大唐控制。
無論是以后的吐蕃,還是現在的鮮卑和烏桓,一旦失去自己的文化,就再也不能驍勇善戰,最后的結果,只能是被人打敗。
甚至,那些學了中原文化的異國貴族,開始走向爭權奪利的道路。
如此一來,不戰而屈人之兵,也就順理成章了。
始皇帝作為第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對權術,兵法,以及國策的運用,可謂登峰造極。
所以區區烏桓和鮮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而他現在,正用文化入侵這個辦法,對付烏桓和鮮卑。
別小看現在的烏桓和鮮卑,趙昆記得,在南北朝時期,中原王朝最大的敵人,就是取代了匈奴的鮮卑。
所以,對鮮卑和烏桓,必須要有防備之心。
很明顯,在這一點上,嬴政比趙昆更高瞻遠矚,而且全面。
他不僅防備烏桓和鮮卑,還對他們施展各種策略,抑制他們的發展。
從冊封的時候開始,嬴政的計劃就已經展開了。
可這個計劃要很多年才能看到效果,畢竟風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一旦他們改變,那就意味著中原王朝,徹底控制了他們。
想到這里,趙昆對始皇帝的佩服,更上了一層樓。
他雖然有著先知先覺的優勢,但論到治國,以及大策略計劃,遠遠不及始皇帝的千分之一。
就比如賞賜之事,看起來豐厚,且彰顯皇帝恩德,實際上卻棉里藏刀。
而且,絲綢和瓷器,又可以促進雙方貿易往來。
至于詩書典籍,更微妙了。
你不是尊崇我大秦國嗎?
那我大秦國的主流文化,你不來學學?
不融入我大秦國圈子,誰帶你玩?
仔細想想,國與國之間的交流,從來都不是一團和氣,滿滿的都是算計。
在匈奴的對戰中,趙昆一直以為自己左右了局勢。
就算對匈奴各部,鮮卑和烏桓朝貢,他都認為是自己的引導,并深思熟慮的結果。
到現在他才明白,他確實起到了作用,但不是真正但決策者。
以烏桓和鮮卑來說,當得知他們要朝貢秦國,始皇帝肯定與大臣商議過,否則絕不會讓他們穿著奇裝異服,招搖過市的去云頂宮朝見。
雖然符合大秦接見異國使臣對禮儀,但個中意思,卻不難讓鮮卑和烏桓對中原人熱情好客,印象深刻,并對中原文化,也興趣盎然。
始皇帝的目的,就是讓他們更了解中原文化,從而變得更好控制。
可是.....
從什么時候開始,始皇帝就有了通過文化來控制異族的計劃呢?
想到這里,趙昆有些好奇的問嬴政:“父皇,你的計劃該怎么展開?”
“什么計劃?”嬴政一愣。
“就是通過文化控制鮮卑和烏桓啊!”
“談不上控制!”
嬴政笑著擺手:“就是讓他們多了解中原文化。”
“那.....最終的目的呢?”趙昆追問。
嬴政想了想,道:“應該是歸化。”
“歸化?”
趙昆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趣。
卻聽嬴政接著道:“如果烏桓和鮮卑能改變習性,并學習中原文化,習俗,使用小篆文字,說秦語,那么以后接納他們為秦國子民,也就不存在什么控制不控制了!”
趙昆對嬴政豎起了大拇指,贊道:“父皇高明!”
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很明顯,嬴政又想到了他的前面。
按照趙昆的想法,通過文化入侵,可以讓鮮卑和烏桓變得更加溫順,也就不容易惹麻煩。
如此一來,大秦北方便會趨于穩定。
可嬴政的計劃,卻是讓烏桓人和鮮卑人,最終變成秦人。
如果真能達到這種目的,那烏桓和鮮卑這兩個民族,將不復存在。
以后的烏桓和鮮卑,就算血緣上與中原人不同,但他們都以中原人自居,烏桓和鮮卑的領土,自然成了秦國的領土。
在趙昆看來,這足以稱得上功在千秋的大事。
畢竟,烏桓和鮮卑所處的位置在后世的大興安嶺一帶,哪里有肥沃的黑土地。
以后在那里發展農耕,絕對能提高糧食產量。
想到這里,趙昆樂呵呵的笑了笑:“如何如此計劃,當真了得,若是能讓他們有歸屬感,以后征戰,或許不用我們秦人也可以!”
“何為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