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
林紫蘇笑著說道:“臣女這幾日在家中無事,又看了遍《翟經》,書中講,古時的圣王重用賢人,先厚賜以封地爵位,后委之以重任,那么賢人也必竭盡全力來輔佐國君。如此一來,功德歸于上,誹謗歸于下,安寧喜樂歸于國君,而憂戚忙碌歸于臣下,陛下不必為政事煩惱,賢人也不會埋沒才能。”
“你這丫頭是說,朕給的俸祿太少了?”
皇帝呵呵笑了一聲,說道:“朕可是聽說,你父親做了五年的京官,家里經常是揭不開鍋。你放心,只要你父親實心用事,朕決不會虧待了他。”
林紫蘇肅容說道:“臣女謝過陛下。臣女的意思是,陛下乃一國君父,朝中諸位大人不能為君分憂,坐視陛下辛勞,想必都不是什么賢人。”
皇帝頓時愣住,林紫蘇的這一番話,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幾位內閣重臣。
內閣首輔劉慶元除了氣量值得稱道之外,才干魄力皆是平平,當時用他,只不過是一時權宜,沒想到劉慶元在首輔的位置上已經八年有余,依然還沒找到合意的人選。
吏部尚書葉銓自視甚高,眼中不能容人,與朝臣們關系緊張。
禮部尚書錢敏中辯才無礙,事事總有一番說辭,口中千言而實無一策。
戶部尚書陸致遠外方內圓,入閣三年,積攢了無數名望,國庫卻是一年比一年空虛。
兵部尚書沈常德膽大果敢,拙于言辭。
吏部左侍郎章若谷頗有才名,但行事圓滑,不著首尾,不能委以重任。
皇帝總是認為,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沒有毫無缺點的臣子。因此,在用人上一向是揚長避短,總會給臣子一個合適的位置。
葉銓大公無私,那就讓他負責吏部考績;錢敏中能言善辯,那就讓他掌管禮儀邦交;陸致遠聲名遠播,那就讓他追討稅銀;章若谷老于世故,就讓他輔佐葉銓……
皇帝自認為用人做到了人盡其用,但林紫蘇的這番話讓他有了動搖。
是啊,若是內閣能夠分擔壓力,自己這個皇帝又何須如此勞心勞力?
皇帝有所意動,沉吟片刻,問道:“那照你的說法,朕的身邊,就沒有賢人了?”
林紫蘇眨了眨眼睛,微笑著說道:“陛下英明神武,心里自然有數,何須臣女多言?”
皇帝哈哈大笑,指著林紫蘇說道:“你這個丫頭,方才說的那般斬釘截鐵,怎么又不敢說了?好啦,國家大事朕也頭疼,咱們就不說這個了,你先來給朕診一診脈罷。”
這一次皇帝無甚大礙,診脈也沒有那么長的時間,不過一盞茶的時間,林紫蘇就松了皇帝的手腕。
皇帝不過是缺了睡眠,這才致使身子不暢,林紫蘇簡單的開了些安神的藥,隨手遞給了一旁伺候著的大太監張固。
張固接過藥方收好,笑著同林紫蘇說道:“林姑娘,陛下這幾日可是都在念叨你呢,今日總算是得了個空,就命奴才把你請進宮里。”
林紫蘇忙笑著和張固客氣了兩句,皇帝卻是笑道:“蘇丫頭,你不用和這個奴婢客氣。他呀,朕的身體稍微有個風吹草動,他第一個提起的就是你。”
皇帝越說越輕松,連帶著和張固也輕松了起來。
張固轉頭同皇帝說道:“陛下,這個奴婢可真沒說錯,林姑娘的醫術可真是神了。這一會兒的功夫,奴婢瞧著皇上的氣色可就不一樣了。”
三人說說笑笑,皇帝難得心情大好,把那一大堆的奏章全都拋在了腦后。問起了林紫蘇的學問,林紫蘇倒也答的頭頭是道,偶爾旁征博引,逗的皇帝開懷大笑。
轉眼間到了中午,同張固提起了用膳,皇帝笑道:“難得蘇丫頭進宮一趟,朕就借你這個小丫頭的光,咱們去皇后那里討一頓飯。”
張固派人去坤寧宮提前通報,又派人去了御膳房,吩咐將皇帝的吃食送到坤寧宮去。
皇帝到坤寧宮時,皇后早就得了信兒,早早的站在了坤寧宮門口迎接。
自林紫蘇出宮后,皇后也就見過皇帝兩次,還是因為謝曜的婚事,皇帝裝模作樣的征求了她的意思。
沒想到因為林紫蘇這個丫頭,皇帝竟然肯到自己這里來。皇后心里頗不是滋味,對林紫蘇又有一些感激。
說是到坤寧宮討吃的,其實不過是把御膳放在了坤寧宮里,所有的吃食都是早早備好。皇帝興致頗高,招呼著林紫蘇就坐。
宮中等級森嚴,按著現有的規矩,帝后的駕前,似林紫蘇這等毫無品階的大臣之女,莫說是一同就坐,連布菜的資格都沒有。
但皇帝卻不以為意,一直說只是普通的家宴,不需拘泥于禮數,皇后也在一旁幫腔,殷勤勸說。林紫蘇見拗不過帝后的要求,只得坐在了桌子的末尾陪著。
這一頓飯林紫蘇吃的是食不知味,一直到了結束,林紫蘇也沒吃下幾口飯。
皇后看出了林紫蘇的不自在,午膳過后,吩咐下人上了些水果和點心,對林紫蘇笑著說道:“蘇丫頭,我這里的點心可是御膳房新制的樣式,你且嘗嘗。”
若是平時,林紫蘇定然不敢造次,當面婉拒。這時饑火中燒,又看著那點心做工精良,也就顧不上什么禮節了。她稍稍推辭了幾句,就拈了一塊兒糕點放入了口中。
那糕點出奇的好吃,軟而不糯,甜而不膩,既有著濃濃的奶香,又帶著一股清淡的荷葉香氣。
林紫蘇接連吃了三塊,終于覺得有些飽意。見帝后都在一旁含笑看著自己,訕訕笑道:“臣女無狀,教陛下和皇后娘娘見笑了。”
皇帝和皇后相視一笑,皇帝輕咳了一聲,說道:“小四兒一直在朕的耳邊說起你,說是想讓朕給你們兩個賜婚。朕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平日里歪七扭八,沒個正型,怕是委屈了你。”
皇帝看林紫蘇一臉平和,絲毫沒有抗拒之色,頓時就放下心來,接著說道:“朕今日就是想問問你的意思。這會兒當著皇后的面兒,你也不用忌諱,你若是愿意,那朕就遂了他的心愿,若是不愿意,那朕就給他下個嚴令,今后不得再去騷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