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之并州匪政第十八章三億石糧食的野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末之并州匪政 >>漢末之并州匪政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三億石糧食的野望

第十八章三億石糧食的野望


更新時間:2021年12月08日  作者:楊氏良家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氏良家子 | 漢末之并州匪政 


楊氏良家子:

大明宮內燈火通明,一支支嬰兒手臂粗的鯨脂蠟燭混著龍涎香的香味,讓整座宮殿光明而高貴。

幾名侍衛展開一面巨大的屏風,屏風上繪畫著一副顏色分明的疆域圖。

孟朝的疆域玄黑而又參差不齊,周圍大片區域顏色玄黃。

張瑞帶著諸葛亮走到地圖前,一同看著這嶄新的地圖。

作為皇帝,張瑞的龍袍迥異于后代,有漢朝遺風,更多的是孟朝獨一無二的特色。

孟朝紡織業之發達前無古人,絲綢錦緞技術高明,針腳細密,面料細膩而有光澤。

所以張瑞一身純黑色的龍袍并不暗淡,反而有明亮的光澤。

一身龍袍披在身上筆挺而柔順,在龍袍的衣襟與袖口處用有金線繡有九條金龍。并不像明朝皇帝那種繡在胸前的團龍。

孟朝龍袍完美符合張瑞一向以來的喜好簡約奢華,在身體的大部分位置都是光澤細膩的玄黑色綢緞,只有簡單關鍵的裝飾點綴在邊緣。

如果說漢朝皇帝袞服是玄赤,孟朝皇帝的袞服勉強算是玄金。

張瑞雙手疊在腹前,氣質雍容,對諸葛亮問道:“卿看這輿圖,作何感想?”

諸葛亮眉頭微蹙,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我孟朝疆域如今卻只占中原一隅,實乃我輩臣子之恥。”

張瑞淡淡的說道:“以我朝武德之昌盛,撫天下之富強,掃蕩四夷,開疆拓土,易如反掌。然能馬上取天下,總不能馬上治天下。開疆拓土之后,如何穩固一方,方乃考驗我朝文武之處。”

諸葛亮躬身贊道:“陛下神武天資,遠見萬里。”

以諸葛亮的才干,當然懂得開疆拓土一詞,帶來的并非僅僅是功績與榮耀,還有龐大的治理成本。

諸夏大軍,軍威赫然,在戰場上擊敗了其他胡虜,宣布這片土地自即日起為我諸夏所有,朝廷將在這里設置郡縣管轄。

這本就是一件很霸道的事情。只因諸夏大軍的宣言,所以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胡人都要或臣服納稅,或背井離鄉。

所以,如何在開疆擴土后將這里化為諸夏精華之地,守護其安全平寧,就是一件需要朝廷長期投入精力的事情。

作為新科考子,武舉狀元,諸葛亮將來必定會位居高位,但在當下還是軍中新人,并不適合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談。

張瑞十分欣賞諸葛亮的謙恭嚴謹,恪守本分。笑著說道:“不用拘謹。朕帶卿來看這地圖,便是打算讓卿去平定一方。”

隨后張瑞從一旁的千牛備身手中拿過來木桿,指向遼東,說道:“卿為新科武舉狀元,按例應該授職軍中校尉。然朕打算任命卿為戊遼校尉,關于穩定遼東,卿可以暢所欲言。”

諸葛亮看向一片未知的遼東方向,問道:“戊遼校尉,制如漢室西域戊己校尉?”

“并不。權力遠大于漢室戊己校尉。其管遼東屯田、生產、軍事、修城、榷酤、制作軍器、修路建橋、水陸運輸、牧馬屯田等一切事務。”

這些繁多復雜的任務看起來很難記清,但有個很好的參考對象,那就是宋朝廂軍。

廂軍基本上什么事情都負責,不論屯田、冶煉,還是修路鋪橋,甚至釀酒冶鹽,方方面面都涉及,唯獨不承擔軍隊本職工作訓練、打仗。

在寒冷的冰河時期,要一群互不統屬的百姓去塞外冰天雪地里求生,僅是活三個月就已經非常困難了。畢竟不能要求諸夏百姓人均食物鏈頂端,能與貝爺比肩。

在這種情況下,還期待這些百姓在荒原上營建城池,興修道路,發展生產。

那完全是異想天開。

所以在遼東北部進行集體主義生產,是最合理、最現實的選擇。

而且有一點,孟朝國內都未開發完全,到處需要人力。

在國內都人力緊缺的情況下,朝廷也不可能征發數十萬百姓去遼東墾荒。

那就需要一位賢臣利用好遼東的本地土著,尤其是夫余人。這十萬戶夫余人,性格寬厚嚴謹,不習抄掠。是孟朝開發北荒的重要人力資源。

只要能開墾出數千萬畝黑土地良田,哪怕一年一熟,也能為孟朝提供數億石的糧食。

關中鄭國渠一段,之所以產量高達八石,就是因為渠水帶來了大量泥沙,土地肥力優渥。黑土地的肥力必然在此之上。

九石、十石(一畝地二百七十斤,機械化生產的黑土地水稻畝產在八百斤至一千二百斤。玉米畝產量高達一千八百斤,新聞報道僅一個縣產量三十八億斤)也未嘗沒有可能。

一個縣畝產三十八億斤的美事,張瑞確實沒敢幻想,不在美洲弄來玉米,很難實現這種跨時代的壯舉。

當然這種事情若發生在當下,也足以稱為天佑孟朝。

一個縣三十八億斤,即一億四千萬石糧食,能養活六百五十萬職業禁軍,或者一千兩百萬百姓,即整個關西的人口。

哪怕張瑞告訴滿朝文武,有朝一日,一個縣的產出就能養活關西千萬軍民不事生產,飽食無憂。滿朝文武也會覺得張瑞得了癔癥,斷然不會相信。

這一切還是要諸葛亮去遼東開發,并源源不斷的將糧草送回諸夏。

若遼東黑土地初步開發成功,良田三千萬畝,每年產量三億石。那就足以使諸夏多養活兩千萬的人口。

方向自己已經指明了,如何將北大荒開發成北大倉,張瑞就沒必要事必躬親了。

隨后張瑞將木桿還給一旁的侍衛,抱手腹前,淡然的對諸葛亮說道:“朕將遼東軍政要務全權托付給卿,望卿勉之。開荒初期,卿只是戊遼校尉。隨著版圖擴大,糧食產量提升,卿將逐步升任度遼中郎將,遼東長史府長史,遼東都護府節度使。”

這是最直接有效的激勵。所有官職升遷,全憑自己能力與成果。

若有不世出之才能,次年升遼東長史,后年升遼東節度使。三年時間從一介白身,飆升到從三品節度使,只在十六衛大將軍之下,也不是不可能。

若有質疑,數億石糧食能堵上所有人的嘴。

五百萬石糧食就能在關西買到一個從三品的散官,每年數億石糧食足以配得上這份賞賜。


上一章  |  漢末之并州匪政目錄  |  下一章